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5/30,1,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山东大学控制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刘忠国,生物医学图像,生物医学工程概论之,2020/5/30,2,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生物医学图象(BiomedicalImaging),刘忠国:liuzhgTel:88384192cellphoneImagingtechnologiesarechangingthewayscienceisdone(R.P.Crease,Science,Vol.261,July1993),2020/5/30,3,生物医学工程中心,0.引言,象鸟一样飞翔,EngineeringTurnideasintoreality!,人类的梦想,2020/5/30,4,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人类的梦想:飞翔,2020/5/30,5,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医生的梦想:看到“看不到”的,微小的内部的生理的,患者的梦想:,无创无痛安全,EngineeringTurnideasintoreality!,2020/5/30,6,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医学和患者的共同梦想,2020/5/30,7,生物医学工程中心,课程背景,传统看病:望、闻、问、切(以定性为主)依赖于医生的经验现代医疗:定性(经验)到定量(知识)将人体信息数字化、可视化,由计算机辅助医生诊断。提高诊断的正确性,2020/5/30,8,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结构成像,看到病变X-RAYCT成像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2020/5/30,9,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功能成像,看到功能fMRI功能核磁共振成像PET正电子断层成像SPECT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2020/5/30,10,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分子成像,看到细胞、分子水平的变化光学成像核磁共振成像核素成像,实时、在体,2020/5/30,11,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从信息量的角度看,一幅图像所包含的信息远比一条曲线或几个数据要多。它以直观的形式向医生展示人体内部的结构或有关生理参数的空间分布,为医生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成为临床诊断与医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百闻不如一见,2020/5/30,12,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图像科学包含图像的形成、获取、传输、存储、分析、识别等。在医学图像研究领域中主要包含以下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医学成像系统(MedicalImagingSystem)和医学图像处理(MedicalImageProcessing)。,医学图象研究,2020/5/30,13,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医学图象研究,医学成象系统(MedicalImagingSystem)图象形成的过程成象机理、成象设备、成象系统分析医学图象处理与分析(MedicalImageProcessingandAnalysis)对已获得的图象,采用各种算法进一步处理增强、特征提取、模式分类、分割、识别等医学图象应用研究(MedicalApplication)临床基础医学,2020/5/30,14,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医学图像涉及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技术等广泛的学术领域。随着各项高新科技的发展,医学图像已经从形态到功能、从静态到动态、从平面到立体、从局部到整体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医学图像与计算机图形学结合可以让医生从各个不同角度观察人体内部结构,医学图像与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结合可以完成图像的传输、归档、管理等复杂的工作,例如PACS系统。,医学图象研究,2020/5/30,15,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医学成像系统概述,医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历史一般可追溯到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X射线在医学上的应用使医生有可能观察到人体内部的结构,而且能够实现对人体微创或无创,为医生诊断疾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伦琴因发现X射线获得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2020/5/30,16,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从五十年代开始,医学成像技术逐步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年代,各种新技术相继被应用于医学成像系统中。新的成像方式不断出现,所成的图像不仅提供了人体组织在解剖上的形态结构,而且为器官功能检查提供了可能。所用的技术包括超声、核素成像等。,医学成像系统发展,2020/5/30,17,生物医学工程中心,ElectromagneticSpectrum,2020/5/30,18,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今天,几乎所有的物理方法都已或多或少地渗透到了医学成像的领域,如X射线成像、超声成像、放射性同位素成像及磁共振成像等。这些不同的成像方式所提供的人体结构或生理参数的图像为提高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有效性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医学成像设备已成为现代化医院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医学成像方法,2020/5/30,19,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主要医学成象系统,投影X射线成象数字减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象(X-CT:X-rayComputedTomography)磁共振成象(MRI:MagneticResonanceImaging)放射性核素成象(SPECTandPET)超声成象(UltrasonicImaging),2020/5/30,20,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主要医学成象系统,2020/5/30,21,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医学成像的作用,2020/5/30,22,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医学图象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提高临床诊断的水平实现治疗中的监护,提高治疗中的有效性外科手术的规划图象的计算机管理PACS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2020/5/30,23,生物医学工程中心,Applications,MRIandPETshowinglesionsinthebrain,2020/5/30,24,生物医学工程中心,Applications,PETscanonthebrainshowingParkinsonsDisease,2020/5/30,25,生物医学工程中心,1.X射线成像系统,X射线的发现使人们意识到了X射线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前景。在此后的几十年中,X射线摄影技术有了不小的发展,包括使用旋转阳极X射线管、影像增强管及采用运动断层摄影等。,(1)投影X射线成像系统,2020/5/30,26,生物医学工程中心,X-Ray,(EberhartsManualofHighFrequncyCurrents,Ch.10,1911),X-RayImaging(Principle),2020/5/30,27,生物医学工程中心,HighFrequencyX-RayTube,(EberhartsManualofHighFrequncyCurrents,Chap.10,1911),PortableSystem,X-RayImaging(Principle),2020/5/30,28,生物医学工程中心,2020/5/30,29,生物医学工程中心,投影X射线成像系统,2020/5/30,30,生物医学工程中心,普通X光机,2020/5/30,31,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床式X光机,2020/5/30,32,生物医学工程中心,X光片(平片),2020/5/30,33,生物医学工程中心,X-RayImaging,2020/5/30,34,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但由于常规的X射线成像技术是将人体三维结构投影到一个二维平面上,会产生图像重叠,造成读片困难。此外,投影X射线成像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较差,使得它在临床中的应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投影X射线成像缺点,2020/5/30,35,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为了获得脏器的清晰图像,人们又设计了一些特殊的X射线成像装置。如X射线数字减影装置(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简称DSA)就是一个例子。,(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2020/5/30,36,生物医学工程中心,DSA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X射线机对准人体的某一部位,并将X射线造影剂注入人体血管中。如果在注入造影剂的前后分别摄取这同一部位的X射线图像,然后再将这两幅图像相减,那么就可以消除图像中相同结构的部分,而突出注人造影剂的血管部分。DSA在临床中已成功地用于血管网络的功能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2020/5/30,37,生物医学工程中心,DSA,2020/5/30,38,生物医学工程中心,DSA,2020/5/30,39,生物医学工程中心,手部DSA,肺部DSA,2020/5/30,40,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移动式血管造影系统,2020/5/30,41,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移动式血管造影系统诊断图,2020/5/30,42,生物医学工程中心,(3)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raycomputedtomography,简称XCT)。六十年代早期,计算机断层摄影技术的出现使医学成像技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它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X线成像中影像重叠的问题,获得了高分辨率的清晰的断层图像。是X线诊断学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性飞跃。也是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之一。,2020/5/30,43,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实现XCT的理论基础是从投影重建图像的数学原理。当代图像重建理论最杰出的贡献者之一是美国的物理学家A.M.Cormack。他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不仅证明了在医学领域中从X射线投影数据重建图像的可能性,而且提出了相应的实现方法并完成了仿真与实验研究。,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的重建理论,2020/5/30,44,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真正设计出一个装置来实现人体断面成像是在1972年,一位名叫G.N.Hounsfield的工程师公布了计算机断层成像的结果。这项研究成果可以说是在X射线发现后的七八十年中放射医学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性进展,也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之一。1979年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破例地授给了这两位没有专门医学资历的科学家。,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的装置实现,2020/5/30,45,生物医学工程中心,Hounsfield和Cormack因发明CT获得1979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1979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2020/5/30,46,生物医学工程中心,自从XCT问世以来,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设备装置也不断地更新换代。早期的XCT扫描仪,数据采集与图像重建的计算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图像分辨率相对较低,而病人接受的射线照射剂量却相对比较大。较新的XCT装置采用多个检测器构成的扇形扫描方式,它不仅减少了扫描与数据处理的时间,减少了照射剂量,同时还改善了图像的分辨率。,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的发展,2020/5/30,47,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大量的研究工作是在努力开发高速有效的图像重建算法,包括代数方法与解析方法。目前的XCT装置其成像厚度可以小到1mm,断面中的图像分辨率也已经可以做到小于1mm。,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的发展,2020/5/30,48,生物医学工程中心,(a)OriginalEMICTheadscanner(MayoClinic,Rochester,Minn,circa1973)(b)an80 x80-matrixheadCTimageobtainedwithit.,2020/5/30,49,生物医学工程中心,2020/5/30,50,生物医学工程中心,CT机,2020/5/30,51,生物医学工程中心,2020/5/30,52,生物医学工程中心,CT,螺旋CT,西门子64层螺旋CT,2020/5/30,53,生物医学工程中心,Spiralscan,CT(byPicker),2020/5/30,54,生物医学工程中心,CTScanning,2020/5/30,55,生物医学工程中心,2020/5/30,56,生物医学工程中心,CT扫描部分,2020/5/30,57,生物医学工程中心,2020/5/30,58,生物医学工程中心,X射线成像的缺点,2020/5/30,59,生物医学工程中心,I0:入射X-射线强度;I:输出X-射线强度;:组织的线性衰减系数;x:组织的厚度。,CT成像原理-1,2020/5/30,60,生物医学工程中心,CT成像原理-2,X射线束通过非均匀介质:,2020/5/30,61,生物医学工程中心,CT图像,体素:将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立方体。数字矩阵:每个体素的X线衰减系数排列成矩阵。像素:数字矩阵中的每个数字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2020/5/30,62,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为了鉴别组织线性衰减系数的微小差别,并使组织特性定量化,定义CT值:其中t、water分别为组织及水的线性衰减系数,单位为Hounsfield,简称Hu。由上式显见,水的CT值为0。实验得知:骨2water,空气0。因此,骨的CT值为1000,空气的CT值为0。,CT值(Hu单位),2020/5/30,63,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传统X射线装置:几何聚焦,二维X光片、纵向信息重叠;图像后处理应用少;成像剂量可选(粗),剂量大;动态范围小;密度分辨率低,不能区别软组的细节;空间分辨率高;不易与医院其它数字化设备互联。,CT:图像重建,三维断层、图像清晰;通过图像后处理,可获得多平面图像;成像剂量可选(精细),剂量小;动态范围大;密度分辨率高,对软组织分辨率能力高;空间分辨率较低;易与医院其它数字化设备互连。,CT与传统X射线装置的对比,2020/5/30,64,生物医学工程中心,CT机的发展,CT机按其适用范围分为头颅CT和全身CT,CT机的发展常用代(Generation)来表示;CT机从上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已经经历了5代。,2020/5/30,65,生物医学工程中心,FirstGeneration,2020/5/30,66,生物医学工程中心,SecondGeneration,2020/5/30,67,生物医学工程中心,ThirdGeneration,(FromSiemens),2020/5/30,68,生物医学工程中心,FourthGeneration,2020/5/30,69,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在技术上属于第三代CT,是在滑环技术上的进一步发展,分为单层和多层螺旋CT。,螺旋CT机,2020/5/30,70,生物医学工程中心,2020/5/30,71,生物医学工程中心,5thGenerationE-BeamCTScanner,Speed:50,100msThickness:1.5,3,6,10mmECGtriggercardiacimages,(FromImatron),2020/5/30,72,生物医学工程中心,CTScanner,2020/5/30,73,生物医学工程中心,CTScanner,2020/5/30,74,生物医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