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于居民收入分配为基础的内蒙古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第1页
论基于居民收入分配为基础的内蒙古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第2页
论基于居民收入分配为基础的内蒙古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第3页
论基于居民收入分配为基础的内蒙古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第4页
论基于居民收入分配为基础的内蒙古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论基于居民收入分配为基础的内蒙古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论基于居民收入分配为基础的内蒙古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 要: 消费、投资、进出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对于进出口比重不大的内蒙古来讲,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消费,因此对消费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当然,消费也体现了经济增长对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状况。制约内蒙古经济稳定增长的根本因素在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投资,进而消费需求相对不足。本文从居民收入分配对消费需求影响的角度,分析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对策。 关键词:内蒙古 居民 收入分配 消费需求 原因 对策 一、内蒙古居民收入及消费现状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收入差距拉大。1985-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由666元增长到20408元,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由400元增长到6642元。但是,从19852011年的城乡收入差距却从266元扩大到13766元。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经济虽取得了显著成就,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有所改善,但城乡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拉大。 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较合理,消费水平差距拉大。近些年,随着内蒙古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支出不断增加,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但城乡居民悬殊的收入差距却不断加大。从1985-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消费支出由595元提高到15876元,农牧民的人均消费支出由1985年的325元提高到2011年的5508元。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趋于合理,生活水平高于农牧民家庭,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直接影响了消费需求。 近些年居民消费率呈现下降趋势,消费速度低于GDP增长速度。1996年自治区的GDP总额为1023多亿元,居民消费总额为468多亿元,消费率为45.8%;到2011年全区GDP总额增加到14246亿元,居民消费总额上升到3900亿元,居民消费率为27.4%。可以看出,近10年内蒙古的居民消费率占GDP的比重一直处于下降走势。从另一个角度看,2011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为47.46%,可见自治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近20个百分点。 二、内蒙古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个地区拉动内需的基础就是增加居民的收入。从2005-2010年,内蒙古GDP增长率从28.10%上升到27.57%,而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率从16.6%上升到16.5%,可见内蒙古在岗职工工资增长长期低于GDP的增长。居民工资的增长落后于经济的增长,必然造成供给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 (一)公共支出比重下降,弱化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政府职能之一就是向居民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充足率与居民消费呈正相关。内蒙古近几年财政收入增长很快,大大超过GDP的增速,经济的发展使财富越来越集中于政府手中,政府已拥有增加公共支出的财力。但事实上,近些年地方财政对公共需要投入的水平远低于全国水平,如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从20032011年由2.275%降到2.737%。正因为公共需要水平跟不上,使得百姓在子女上学、医疗、养老等方面有所担忧,自己有钱也不敢轻易花,出现居民消费不足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追求GDP的超常速增长,导致居民消费不足 2011年,内蒙古的GDP总量已经达到1424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4.3%,首次超过万亿元。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900.1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可以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占经济总量的77%,这导致了对其他领域,特别是公共需要领域,投资相对下降。近些年,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中,排在前面的是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建筑业等行业,居民服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受到挤压,资源型产业的过度投资虽然使GDP大幅提高,但对居民收入增长没有明显作用,并且减少了资源的可利用性。 (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收入比重大幅下降 自治区居民整体收入虽有提高,但城乡差距过大,1985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从266元扩大到13766元。其根源在于,首先,农产品价格下跌及市场需求的约束影响到农民收入,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其次,全区农产品的供给结构一直以数量型生产方式为主,不符合需求结构;再次,支撑农牧民消费的收入来源渠道较少。长期以来,农村第一产业中种植业比重大的格局仍未改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发达,而农产品增收能力已不高。最后,农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缓慢。实有耕地面积的减少导致农牧业剩余劳动力增加;非农产业发展不快,吸纳农牧业剩余劳动力能力下降。另外,严格的户籍制度对农牧民进城务工有所限制,城乡分割更为明显。 三、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对策 (一) 推动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创业,扩大就业机会 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的基础在于积极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创业和扩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力度,逐渐改善居民收入在GDP中比例不断下滑的格局。从中央到地方多年来一直在发展大型企业,内蒙古拉动经济发展更是以资源投资为主,但这样的发展并不科学。只有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失业率下降,劳动分配能力增强,居民的收入自然就提高了。政府在这方面应制定更多工商、金融、税务等方面的鼓励政策,以民间创业热情及才智,特别是大学毕业生,中小企业会很快发展起来。 (二)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增加居民收入 首先,应该以增加职工工资为关键。内蒙古连续8年经济增速全国第一,但职工工资水平比较低,政府把钱都投到生产中。为了GDP增长,百姓的福祉却没有考虑。以2011年为例,内蒙古职工平均工资为41481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2452元。当前,应该抓住后金融危机发展机遇期,提高职工工资,扭转一直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除了增加公务员工资以外,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增加应该予以重视。另外,企业也应该建立劳资双方的谈判协调机制,上调职工的工资。 其次,要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一方面,政府从农民手里征地以后,对农民要给以合理的补偿;另一方面,要探索农牧民与政府、企业的协商谈判机制,除了失地补偿,还应解决农牧民的就业安置,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例如失地农牧民除了得到补偿外,采矿企业可以采取买期权收益的方法,让其参与企业分红。政府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除了鼓励他们到外地务工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抓好农民工培训,使其至少达到中等职业技术工人的水平。对于已在城镇有稳定职业的农民工,应该准许他们把户口迁到城市里,在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社会保障方面享受与市民一样的待遇。 再次,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目前我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很低,内蒙古比全国的水平更是低了很多。第一,发展资本市场,扩展居民的投资渠道,依法保障居民民间投资所获取的股息、红利。近些年内蒙古的融资渠道主要依靠国有银行,民间融资发展不是十分健康。应该制定完善的政策措施,适度发展民间投资,不仅可以使社会闲置资本得到充分利用,还可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同时居民的收入来源也增加了。第二,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消除农牧民财产性收入的制度障碍。 (三)转变政府财政支出结构 政府向人民提供公共服务,必须树立藏富于民的观念。近些年,政府不断加大了对民生的投入,但财政支出结构却未改变。财政资金的投资重点应更多的面向民生,加大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不能提升,百姓的消费水平自然就不能提高,消费对经济也起不到拉动作用。因而政府应出台有效政策调整政府支出结构,确保财政资金充分满足公共支出。 (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固定资产投资 内蒙古因为拥有丰富的能源与矿产资源,长期以来一直采取资源性产业的发展方式,加大资源性产业的投资,以快速拉高GDP,追求经济的超常速增长。然而这样的发展是不合理的,资源消耗严重。所以,内蒙古最为迫切的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严格控制资源型产业的投资项目。其次,过剩行业的产能应予以缩减。例如一些小煤窑等一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小型资源企业,这些不符合政策要求的产能应淘汰。另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内蒙古第三产业的发展比重一直不高,发展比较滞后。发展第三产业必须提高第三产业的投入水平,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向服务业投入。 参考文献: 1内蒙古统计局网EB/OL. http://. 2内蒙古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1996-2011年M.北京.中国 统计出版社.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4王秋石.宏观经济学原理(第三版修订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