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件 第一章 高教版 尹建华.ppt_第1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件 第一章 高教版 尹建华.ppt_第2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件 第一章 高教版 尹建华.ppt_第3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件 第一章 高教版 尹建华.ppt_第4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件 第一章 高教版 尹建华.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微型机概述,教学内容,微型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的数据格式,重点和难点,计算机系统处理器存储器总线,第一章微型机概述,1.微型计算机的发展2.计算机系统3.计算机的数据格式,1.微型机的发展,计算机系统是能够自动地、快速地、准确地进行信息处理的电子工具,其工作过程的实质是电子器件状态的快速变化。1946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由电子管构成的-ENIAC电子计算机。,1946年2月14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奇来(Mauchly)博士和他的学生爱克特(Eckert)设计以真空管取代继电器的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电子数字积分器与计算器),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用了18800个真空管,长50英尺,宽30英尺,占地1500平方英尺,重达30吨(大约是一间半的教室大)。它的计算速度快,每秒可从事5000次的加法运算,运作了九年之久。,以采用的电子器件的不同来划分的,即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属于第四代电子计算机产品,即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是电路技术不断发展,芯片集成度不断提高的产物。,主机按体积、性能和价格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五类。微型机其工作原理,与其它几类计算机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不同的是:采用了集成度较高的器件;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两大核心部分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片集成电路芯片上,显然该芯片是整个微机系统的核心,称为中央处理器CPU,或者微处理器MPU。,微处理器是微机系统的核心部分,自70年代初出现第一片微处理器芯片以来,微处理器的性能和集成度几乎每两年翻一番,其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前几代计算机。微机系统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CPU、主频、缓存、新技术。,1.1微型机的几个阶段,1.1.1第一代:4位及低档8位微处理器1971年,Intel公司推出第一片4位微处理器Intel4004,以其为核心组成了一台高级袖珍计算机。随后出现的Intel4040,是第一片通用的4位微处理器。1972年,Intel8008,8位,集成度约2000管/片,时钟频率1MHz。,1.1.2第二代:中、低档8位微处理器1973年1974年,Intel8008、M6800、Rockwell6502,8位,集成度5000管/片,时钟频率24MHz。这一时期,微处理器的设计和生产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组成微机系统的其它部件也愈来愈齐全,系统朝着提高集成度、提高功能与速度,减少组成系统所需的芯片数量的方向发展。,1.1.3第三代:高、中档8位微处理器1975年1976年,Z-80,Intel8085,8位,时钟频率24MHz,集成度约10000管/片,还出现了一系列单片机。,1.1.4第四代:16及低档32位微处理器1978年,Intel首次推出16位处理器8086(时钟频率48MHz),8086的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都是16位,地址总线为20位,可直接访问1MB内存单元。1979年,Intel又推出8086的姊妹芯片8088(48MHz),集成度达到2万6万管/片。它与8086不同的是外部数据总线为8位(地址线为20位)。1982年,Intel推出了80286(10MHz),该芯片仍然为16位结构,但地址总线扩展到24位,可访问16MB内存,其工作频率也较8086提高了许多。80286向后兼容8086的指令集和工作模式(实模式),并增加了部分新指令和一种新的工作模式保护模式。,1985年,Intel推出了32位处理器80386(20MHZ),该芯片的内外部数据线及地址总线都是32位,可访问4GB内存,并支持分页机制。除了实模式和保护模式外,80386又增加了一种“虚拟8086”的工作模式,可以在操作系统控制下模拟多个8086同时工作。1989年推出了80486(时钟频率为3040MHz),集成度达到15万50万管/片(168个脚),甚至上百万管/片。早期的80486相当于把80386和完成浮点运算的数学协处理器80387以及8kB的高速缓存集成到一起,这种片内高速缓存称为一级(L1)缓存,80486还支持主板上的二级(L2)缓存。后期推出的80486DX2首次引入了倍频的概念,有效缓解了外部设备的制造工艺跟不上CPU主频发展速度的矛盾。,1.1.5第五代:高档32位微处理器1993年,Intel公司推出了新一代高性能处理器Pentium(奔腾),Pentium最大的改进是它拥有超标量结构(支持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至多条指令),且一级缓存的容量增加到了16kB,这些改进大大提升了CPU的性能,使得Pentium的速度比80486快数倍。除此之外,Pentium还具有良好的超频性能,把一个低主频CPU当作高主频CPU来使用,使得花费较低的代价可获得较高的性能。1996年,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Pro(高能奔腾),该芯片具有两大特色,一是片内封装了与CPU同频运行的256kB或512kB二级缓存;二是支持动态预测执行,可以打乱程序原有指令顺序,按照优化顺序同时执行多条指令,这两项改进使得PentiumPro的性能又有了质的飞跃。,1997年初,Intel发布了Pentium的改进型号PentiumMMX(多能奔腾),将一级缓存提高到32kB,同时增加了57条MMX(多媒体扩展)指令,有效地增强了CPU处理音频、图像和通信等多媒体应用的能力。1997年推出了P。P是对PentiumPro的改进,因为其核心结构与PentiumPro类似,但加快了16位指令的执行速度,且支持MMX指令集。,1998年推出了赛扬(Celeron),其特点是去掉了P的二级缓存以及其它可以省略的东西,从而将价格降了下来。1999年又推出了开发代号为Coppermine的P,该芯片加入了引起争议的CPU序列号功能,支持SSE(StreamingSIMDExtensions,单一指令多数据流扩展)指令集,这是针对MMX的弱点和3DNow!设计的70条新指令,大大加强CPU在三维图像和浮点运算方面的能力。,2000年11月21日,Intel又推出Pentium4。采用前端系统总线(FSB);高速执行缓存;快速执行引擎;256KB的高速缓存(ATC);高级动执行;改进的浮运算和多媒体单元;网络数据流单指令多数据扩展2(SSE2)P4处理器两种型号:1)Willamette全新的Socket423插座,0.18微米,集成了256KB二级缓存,支持SSE2指令集,多达20级的超标量流水线,搭配I850/I845芯片组,还新增了执行单元、解码器和增加缓存容量等。陆续推出1.4-2.0GHz的主频。2)Northwood在一年后,Intel发布第二个P4,代号为Northwood,全新的Socket478插座,0.13微米制程,集成了512KB二级缓存,支持SSE2指令集。,2004年,推出核心为Prescott的Pentium4E处理器,在此次推出的Pentium4E处理器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再次改进为90nm,集成了1亿个晶体管。型号为3.40EGHz、3.20EGHz、3.00EGHz、2.80EGHzP4(“E”后缀商标)支持超线程技术,800MHz前端总线和1MB二级缓存;但工艺的提升,没有使得功耗降低,主频的提升,使得Prescott功耗开始走高。2005年,推出了PentiumExtremeEdition955,标志着Intel进入65nm时代。PentiumD900系列双核心产品中最高端的一款。但其TDP(ThermalDesignPower)依然为130W。2005年:IntelPentiumD处理器首颗内含2个处理核心的IntelPentiumD处理器登场,正式揭开x86处理器多核心时代。,2006年,推出45nmPenryn处理器。全新45nmPenryn家族共有7名成员,包括:双核心桌面处理器Wolfdate、四核心桌面处理器Yorkfield、双核心行动处理器Penryn、双核心XeonDP处理器WolfdateDP、四核心XeonDP处理器Harpertown、双核心XeonMP处理器DunningtonDC四核心XeonMP处理器DunningtonQC。,CPU芯片的新的发展趋势:基因芯片、光电芯片。,网络参考资料:/w/index.php?title=Pentium_D0+1=1;1+0=1;1+1=10(有进位),例1求1001B+1011B。,2.减法运算规则:0-0=0;1-1=0;1-0=1;0-1=1(有借位),例2求1100B-111B。,3.乘法运算规则:00=0;01=10=0;11=1例3求1011B1101B。,即10100101B/1111B=1011B,4.除法运算规则:0/1=0;1/1=1例4求10100101B/1111B,3.2.2二进制数的逻辑运算,1.“与”运算“与”运算是实现“必须都有,否则就没有”这种逻辑关系的一种运算。运算符为“”,其运算规则如下:00=0,01=10=0,11=1例5若X=1011B,Y=1001B,求XY。,.,即XY=1001B,2.“或”运算“或”运算是实现“只要其中之一有,就有”这种逻辑关系的一种运算,其运算符为“+”。“或”运算规则如下:0+0=0,0+1=1+0=1,1+1=1例6若X=10101B,Y=01101B,求X+Y。,101010110111101,+,即X+Y=11101B,3.“非”运算“非”运算是实现“求反”这种逻辑的一种运算,如变量A的“非”运算记作。其运算规则如下:,例7若A=10101B,求。,4.“异或”运算“异或”运算是实现“必须不同,否则就没有”这种逻辑的一种运算,运算符为“”。其运算规则是:,例8若X=1010B,Y=0110B,求XY。,101001101100,即XY=1100B,计算机在数的运算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正数和负数,那么正负符号如何表示呢?由于计算机只能识别0和1,因此,我们将一个二进制数的最高位用作符号位来表示这个数的正负。规定符号位用“0”表示正,用“1”表示负。例如,X=-1101010B,Y=+1101010B,则X表示为:11101010B,Y表示为01101010B。,3.3.1机器数及真值,1.原码、补码、反码补码机器数(符号数):正数:符号0绝对值负数:符号12n|X|2.BCD数压缩BCD:1字节存储1位BCD数非压缩BCD:1字节存储2位BCD数3.ASCII码4.数据类型5.浮点数,3.3.2数的码制,1.原码当正数的符号位用0表示,负数的符号位用1表示,数值部分用真值的绝对值来表示的二进制机器数称为原码,用X原表示,设X为整数。若X=+Xn-2Xn-3X1X0,则X原=0Xn-2Xn-3X1X0=X;若X=-Xn-2Xn-3X1X0,则X原=1Xn-2Xn-3X1X0=2n-1-X。其中,X为n-1位二进制数,Xn-2、Xn-3、X1、X0为二进制数0或1。例如+115和-115在计算机中(设机器数的位数是8)其原码可分别表示为+115原=01110011B;-115原=11110011B,可见,真值X与原码X原的关系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0原=00000000B,而-0原=10000000B,所以数0的原码不唯一。8位二进制原码能表示的范围是:-127+127。,+115原=01110011B;-115原=11110011B,2.反码一个正数的反码,等于该数的原码;一个负数的反码,由它的正数的原码按位取反形成。反码用X反表示。若X=-Xn-2Xn-3X1X0,则X反=1Xn-2Xn-3X1X0。例如:X=+103,则X反=X原=01100111B;X=-103,X原=11100111B,则X反=10011000B。,3.补码正数的补码就是它本身,负数补码的求法:用原码求反码,再在数值末位加1,即:X补=X反+1。8位二进制补码能表示的范围为:-128+127,若超过此范围,则为溢出。对于n位计算机来说,数X的补码定义为,即正数的补码就是它本身。例如,+75补=01001001B-73补=10000000B-01001001B=10110111B0补=+0补=-0补=00000000B可见,数0的补码表示是唯一的。在用补码定义求负数补码的过程中,由于做减法不方便,一般该法不用。,负数补码的求法:用原码求反码,再在数值末位加1,即:X补=X反+1。例如:-30补=-30反+1=+30原+1=11100001+1=11100010B。8位二进制补码能表示的范围为:-128+127,若超过此范围,则为溢出。,3.4定点数和浮点数,1.定点法定点法中约定所有数据的小数点隐含在某个固定位置。对于纯小数,小数点固定在数符与数值之间;对于整数,则把小数点固定在数值部分的最后面,其格式为,纯小数表示:数符.尾数,.小数点,.小数点,2.浮点法浮点法中,数据的小数点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浮动的。因此,可将任意一个二进制数N表示成N=M2E其中,M为尾数,为纯二进制小数,E称为阶码。可见,一个浮点数有阶码和尾数两部分,且都带有表示正负的阶码符与数符,其格式为,设阶码E的位数为m位,尾数M的位数为n位,则浮点数N的取值范围为2-n2-2m+1|N|(1-2-n)22m-1为了提高精度,发挥尾数有效位的最大作用,还规定尾数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