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_第1页
第27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_第2页
第27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_第3页
第27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_第4页
第27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27讲植物的激素调节,考试说明,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2其他植物激素()。3植物激素的应用()。4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一、生长素的发现1生态系统的概念,链接教材,胚芽鞘的尖端,伸长区,背光,向光,传递给下部,链接教材,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化学物质,吲哚乙酸,链接教材,2植物激素的概念,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作用,产生,生长发育,有机物,色氨酸,芽、叶,种子,胚芽鞘,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主动运输,韧皮部,生长旺盛,链接教材,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作用机理: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可以通过促进细胞纵向伸长调节植物的生长。2作用特点:具有_。既能_生长,也能_生长;既能_发芽,也能_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果。,3实例:顶端优势(1)现象:顶芽_,侧芽_。(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_运输,积累到侧芽,侧芽附近_,发育受到_。(3)解除:_。,两重性,促进,抑制,促进,抑制,优先生长,生长受到抑制,向下,生长素浓度高,抑制,去除顶芽,链接教材,四、其他植物激素1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及作用2植物生长调节剂(1)概念:_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_作用的化学物质。,未成熟,细胞伸长,萌发,细胞分裂,根冠,衰老,成熟,人工,调节,链接教材,(2)特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3)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连线),衔接课堂,1正误辨析(1)达尔文通过实验推测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照射下所产生的生长素发生不均匀分布,并传递至尖端下方。()(2)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和感光部位都在尖端,但其合成不需要光。()(3)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4)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5)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获得无子番茄。()(6)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7)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8)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抑制植物生长。(),答案(1)(2)(3)(4)(5)(6)(7)(8),解析(1)生长素是由温特命名的。(4)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运至侧芽。(5)获取无子番茄时应在番茄开花前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7)赤霉素可解除种子休眠,促进其萌发,不利于马铃薯储存。,衔接课堂,2热图解读图(一)为生长素的作用曲线,图(二)为不同植物或器官的生长素作用曲线。请思考:图8271,衔接课堂,(1)图(一)中属于“促进生长”“抑制生长”的浓度范围分别是哪段?_(2)若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尖端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对应图(一)中的D点,则向光侧生长素浓度的范围对应图中的哪段?_(3)若图(二)表示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生长素作用曲线,甲曲线表示何种植物?若图(二)表示植物根和茎的生长素作用曲线,乙曲线表示何种器官?_,图中AE段(不含A、E点)可促进植物生长,E点以后,则抑制植物生长。,AB段(不含B点)。,甲表示双子叶植物。乙表示茎。,考点一生长素的发现、产生、分布与运输,植物向性运动原因分析(1)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原因分析原因图8272,总结外因:单侧光照射。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2)植物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原因分析图8273,原因:地心引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浓度高总结:外因:重力产生单一方向的刺激。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根、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2不同处理条件下植物向性运动的结果分析,提醒与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有关的“四个”部位(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2)生长素的作用部位尖端下部的伸长区。(3)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尖端。(4)弯曲生长的部位尖端下部的伸长区。,1图8276是以胚芽鞘为材料进行的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图8274A胚芽鞘将向光弯曲生长B胚芽鞘两侧生长素分布均匀C生长素在尖端下部横向运输D实验说明生长素的产生需要光,典例追踪,答案A,解析胚芽鞘尖端有感光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分布多,生长素能透过琼脂片向下端进行极性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向光弯曲生长;胚芽鞘尖端有感光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尖端进行横向运输;该实验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产生需要光。,22016怀化一模分析下列各图,正确的是()图8275,典例追踪,A图甲由于单侧光照的影响,胚芽鞘将向光弯曲生长B图乙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少,所以外侧生长得快C图丙中若固定光源,暗箱及植株整个装置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幼苗将弯向小窗生长D图丁中放M的胚芽鞘向一侧弯曲生长,而放N的不弯曲生长,答案,解析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图甲中没有尖端,不能感受光刺激,故胚芽鞘不会向光弯曲生长,而是向右弯曲生长,A项错误。图乙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多,所以外侧生长得快,B项错误。图丙中幼苗将向小窗的方向弯曲生长,C项正确。图丁中放M和N的胚芽鞘都直立生长,D错误。,方法突破快速判断植物的生长与弯曲图8276,考点二生长素的作用及曲线分析,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曲线分析图8277(1)曲线中c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ac段(不含a点):促进生长,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ce段(不含c点、e点):促进生长,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ef段(不含e点):抑制生长。(2)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大于m小于2m。(3)若将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范围为小于m。,根、芽、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曲线分析图8278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不同。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小关系:,根芽茎),也说明不同器官正常生长所要求的生长素浓度不同。曲线在A、B、C点以上的部分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促进效果,其中A、B、C三点代表最佳促进效果点。不同器官的“高、低”浓度不同:“高浓度”生长素是指分别大于A、B、C点对应的浓度,“低浓度”生长素是指分别小于A、B、C点对应的浓度。图中AA、BB、CC段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变化特点是促进生长作用逐渐降低。A、B、C点的作用特点是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3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曲线分析图8279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故可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杀死单子叶农作物田里的双子叶杂草,同时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12016安徽黄山模拟关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可以防止落花落果,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B去除顶芽前后侧芽的生长状态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可能对同一器官产生相同的效果D较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茎生长,抑制根生长是两重性的体现,典例追踪,答案D,解析防止落花落果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去除顶芽前生长素抑制侧芽的生长,去除顶芽后生长素促进侧芽的生长,这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生长素促进植物的生长时具有最适浓度,在最适浓度的两侧可能存在两种不同浓度对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相同;两重性是指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2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作用效应,图乙表示植物的芽在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中的生长情况,则图甲中的a、b、c、d点所对应的图乙中生长状况,正确的是()图82710AaBbCcDd,典例追踪,答案C,解析图乙中无生长素处理的作为空白对照,a、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均促进生长,但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促进生长作用最强,对应于;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对应于;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抑制生长,对应于;而a点对应于。,考点三涉及植物激素的常见实验设计方法,1验证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尖端实验组:取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图甲)。对照组:取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图乙)。图82711,2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及实验验证(1)横向运输:含义:由于单侧光、重力和离心力等外界因素引起的生长素在特定部位的运输。图82712横向运输方向为单侧光:,重力:、,离心力:。,实验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实验操作:图82713实验现象: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2)极性运输:含义:生长素由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运输。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不能倒转。,图82714实验验证:,图82715(3)运输方式:主动运输。3探究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图82716,(1)实验操作:如图82716所示(A盒下侧开口,B盒下侧不开口)。(2)实验结果预期及结论.若A、B中的幼苗都向上弯曲生长,且B向上弯曲生长程度大,说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单侧光。.若A中幼苗向下弯曲生长,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重力。.若A中幼苗水平生长,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与重力相等。,12016广东汕头二模对某植物的胚芽鞘尖端进行如图82717所示的处理,胚芽鞘中数据是一定时间后所测得的胚芽鞘向光侧和背光侧的3HIAA百分比含量。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图82717,典例追踪,A单侧光能引起IAA的极性运输BIAA可以从背光侧横向转移到向光侧CIAA横向运输的方式很可能是自由扩散DIAA通过韧皮部进行运输,答案,解析单侧光能引起IAA的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而极性运输是指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A项错误。由图可知,IAA可以从背光侧横向转移到向光侧,B项正确。自由扩散的方向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故IAA横向运输的方式不可能是自由扩散,C项错误。此实验不能说明IAA通过韧皮部进行运输,D项错误。,22016河南六市联考图82718表示某实验小组利用玉米胚芽鞘探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的实验设计思路,为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具有极性运输特点,最好应选择()图82718A甲和乙B乙和丁C甲和丙D丙和丁,典例追踪,答案,解析为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特点,应选择甲、乙、丙、丁四组中乙和丁两组作为对照实验。若选用另外的甲和丙两组作为对照,虽然在理论上也可说明生长素的运输特点,但与前两组相比,不能排除重力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影响。,方法突破植物激素相关实验设计的三个要素(1)实验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2)实验基本思路:提出(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证明得出结论。(3)实验材料处理:胚芽鞘去尖端,玻璃片和云母片阻断生长素运输;不透明锡箔纸和盒子遮光;琼脂块运输或收集生长素。,考点四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协同作用:(1)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2)延缓叶片衰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2拮抗作用:,3生长素与乙烯的关系图82719说明:生长素在浓度适宜时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同时诱导乙烯的合成。但当生长素浓度过高时,乙烯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使乙烯对细胞伸长生长的抑制作用超过了生长素对细胞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同时高浓度乙烯抑制生长素的形成。,考向1植物激素作用的判断1如图82720表示多种植物激素对黄瓜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82720,典例追踪,A代表的植物激素分别是赤霉素、生长素、乙烯B激素在促进幼苗生长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Ca浓度的激素抑制细胞伸长、b浓度的激素促进细胞伸长,激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在幼苗生长过程中,除了图中的激素外,还有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答案,解析据图可知,激素均能促进细胞伸长,则二者是生长素和赤霉素,再根据激素的浓度不同,作用效果相反可知,激素是生长素,则激素是赤霉素,当生长素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会抑制细胞的伸长,因此激素是乙烯,A项正确;激素在促进细胞伸长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激素抑制细胞伸长,与激素促进细胞伸长是拮抗作用,B项错误;激素是生长素,a浓度时抑制细胞伸长、b浓度时促进细胞伸长,说明激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项正确;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需要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所以在幼苗生长过程中,除了图中的激素外,还有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D项正确。,22016福建漳州三模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B适当喷施2,4D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C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D环境因子只能通过激素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典例追踪,答案,解析题中所述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A项正确。2,4D是生长素类似物,具有和生长素类似的功能,一定浓度的2,4D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B项正确。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因此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C项正确。环境因子不仅仅是通过激素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也可以通过影响酶的活性等方式来影响植物生命活动,D项错误。,考向2植物激素间相互作用及实验分析32016山东泰安一模图82721表示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图82721,典例追踪,A甲、乙两种物质可能分别是脱落酸和赤霉素B丙物质促进植物生长的原理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C将一定浓度的NAA喷洒在雌蕊柱头上即可获得无子果实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答案,解析甲的作用是促进种子休眠和抑制生长,甲是脱落酸;乙的作用是抑制种子休眠,促进生长,乙为赤霉素,A项正确。丙能促进生长和形成无子果实,丙为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纵向伸长,B项正确。将一定浓度的NAA喷洒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即可获得无子果实,C项错误。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D项正确。,42016天津和平二模研究人员研究细胞分裂素(CK)对低温胁迫下茄子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8272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图82722,典例追踪,A该实验有两个自变量和两个因变量,其中因变量是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B实验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与暗反应有关的酶活性降低C实验结果表明,欲提高低温胁迫下茄子的光合速率,可适当用CK溶液处理D实验结果表明,CK的作用能够部分抵消低温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答案,解析根据实验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喷洒细胞分裂素、温度,因变量是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A项正确。低温处理下,茄子光合速率小的原因是低温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植物吸收光的能力下降,光反应减弱;低温还可以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降低光合作用速率,B项错误。由低温自来水、低温CK溶液两组对比可知:欲提高低温胁迫下茄子的光合速率,可适当用CK溶液处理,C项正确。常温自来水、低温自来水、低温CK溶液三组对比可知:CK的作用能够部分抵消低温对光合作用的影响,D项正确。,考点五实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原理1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2生长素类似物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处理插条,其影响程度不同。3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实验步骤1预实验: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可避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2操作流程选择生长素类似物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制作插条分组处理插条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插条处理方法:浸泡法或沾蘸法。3实验分析(1)做预实验的目的: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确定实验浓度范围,减少实验误差。,(2)本实验中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此要配制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因变量是插条生根的情况,可通过插条的生根数目或生根的平均长度来判断。无关变量有插条上的侧芽数目及饱满程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时间等。(3)插条处理时每个枝条都应留34个芽。因为芽能够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具有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但是留芽过多,较多的芽可分泌较多的生长素,会影响实验结果。不留叶,由于叶片的蒸腾作用会导致插条死亡。,(4)插条处理方法中浸泡法要求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光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沾蘸法要求溶液浓度较高。(5)实验中蒸馏水的作用作为空白对照,体现未加生长素时插条生根情况,其他各浓度与此进行对照来判断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促进或抑制效果;用来配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过的插条下端需浸在蒸馏水中,有利于生根。,12016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二模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某植物插条使其生根,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中用于扦插的枝条可能带有芽或幼叶B根据实验结果无法比较a、b浓度的大小C实验结果表明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在a和c之间D该生长素类似物对根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典例追踪,答案,解析由于扦插枝条在清水中也能生根,且芽或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所以实验中用于扦插的枝条可能带有芽或幼叶,A项正确。由于生长素类似物对根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所以根据实验结果无法比较a、b浓度的大小,B项正确。由于无法比较a、b浓度的大小,所以不能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在a和c之间,C项错误。与对照组比较可知,该生长素类似物对根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项正确。,22016陕西安康二模下列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不同,促进生根的效果也不相同B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可形成相互对照C可以用较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插条的基部D进行该实验前需做预实验,典例追踪,答案,解析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因此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效果有可能相同,A项错误。在正式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B项正确。可将插条的基部浸泡在较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C项正确。实验开始前进行预实验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出较为可靠的浓度范围,以避免由于设计不当,盲目开展实验造成的浪费,D项正确。,12016全国卷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82723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82723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D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和植物生长方向的判断。据题意可知,左图为对照组,右图为实验组。由于琼脂块a中不含IAA,琼脂块a中含有IAA,所以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均不含IAA,而胚芽鞘b侧含IAA,A、B项错误。胚芽鞘b侧细胞与c侧细胞均能运输IAA,C项错误。琼脂块a输出的IAA有一部分在胚芽鞘中,所以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D项正确。,22015全国卷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答案,解析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A项正确。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B项正确。同一植物的幼嫩细胞较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C项错误。植物体内生长素浓度较高时可促进乙烯的合成,进而抑制植物的生长,D项正确。,32015安徽卷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D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答案,解析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不同,幼根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高于幼芽,A项错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到达侧芽,并在侧芽部位积累,导致侧芽部位因生长素浓度过高而生长受到抑制,顶芽在较低浓度生长素的作用下快速生长,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B项正确。2,4D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定浓度的2,4D能防止番茄落花落果,C项正确。IBA是吲哚丁酸,是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D项正确。,42015重庆卷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B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D新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答案,解析适时打顶去心,促进棉株开花结实与植物生长素有直接关系,A项错误。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能进行生物固氮,可增加土壤肥力,B项正确。水稻的再生与细胞分裂素等多种植物激素有直接关系,C项错误。将木瓜与未成熟的红柿放在一起是利用了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促进柿子的成熟,D项错误。,1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如图所示,P点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该图可表示()A水平放置后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B水平放置后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C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D去掉顶芽后侧芽生长素浓度的变化,解析D据图分析可知,开始时生长素浓度高于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的点,对植物生长起抑制作用,随时间的延长,生长素浓度下降,低于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的点后对植物生长起促进作用。根水平放置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逐渐升高,与题图曲线不符合;茎水平放置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不会达到起抑制作用的范围;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生长素浓度也不可能达到起抑制作用的范围;由于存在顶端优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侧芽生长,去除顶芽后,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降低,生长加快,符合题图曲线趋势。,2某课题组以南瓜为实验材料,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南瓜突变体为上述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B生长素和赤霉素生理作用表现为拮抗关系C赤霉素对南瓜突变体生理作用明显D生长素对正常南瓜的生理作用表现两重性,解析D南瓜突变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一类是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根据图示分析,添加赤霉素和生长素对南瓜突变体不起作用,因此该南瓜突变体不是赤霉素和生长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可能是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比较两图可知,低浓度生长素与赤霉素对促进正常南瓜茎伸长表现为协同作用,高浓度生长素与赤霉素对促进正常南瓜茎伸长表现为拮抗作用。,3下列关于植物茎的负向重力性和根的向重力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根部“34”的运输不需要消耗ATPB生长素对2处和6处的作用相同C两种现象说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茎D两种现象均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解析C根部生长素“34”的运输属于主动运输,所以需要消耗ATP;2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1处,6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5处,但2处生长受到抑制,6处生长受到促进,体现了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茎;茎的背地生长中生长素只有促进作用没有抑制作用,所以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42016山东潍坊一模植物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B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和乙烯的作用相同C脱落酸既能促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