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育才学校2016年高一下地理期末模拟试卷_第1页
成都育才学校2016年高一下地理期末模拟试卷_第2页
成都育才学校2016年高一下地理期末模拟试卷_第3页
成都育才学校2016年高一下地理期末模拟试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成都育才学校2016年高一下地理期末模拟试卷2(含答案)四川省四川成都育才学校三圣分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定期期末考前测试试卷(二) 地理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48分)和第卷(非选择,52分)两部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为100分。 第卷(选择题 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机读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收回,试卷由学生自己保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回答12题。 1.四国人口构成图中,承受人口经济压 力最大的是 A B C D 2最有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A B C D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 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图2)据此完 成34题。 3. 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4. “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 图3为某农作物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 生长状况分布图。完成56题。 5影响该农作物在a地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土壤 B水源 C劳动力 D市场 6图中四地,该农作物成熟时间由早到晚的顺序是 A abcd Bbdca Ccdab Ddcba 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完成78题。 与城市中心的距离(千米) 图4 7.表示土地、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 Aa、b、c Bb、a、c Cc、b、a Dc、a、b 8综合考虑土地、运输、劳动力等成本,该工业部门应布局在 A地 B地 C地 D地 2012年12月1日,哈大高铁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运营。图5为哈大高铁线路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9据图估算哈大高铁线路起止点间的直线距离约为 A500千米 B600千米 C800千米 D1100千米 10图中高铁车站多冠以“新”字,反映出这些车站 没有位于主城区的特点。这样建站的原因主要是 A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车站外迁 B与城市规划相结合,避开主城区 C促进城市化发展,使人口合理分布 D不受地形影响,提高行车速度 图5 11.读图6回答,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该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劳动力丰富 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机械化水平低 A B C D 12. 读图7回答,1992年以来我国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类型是 A资源密集型 B劳动密集型 C资本密集型 D技术密集型 图6 图7 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注意事项: 1、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第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 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卷答题卡上作答的内容或问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四川省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 年份 常住人口(万人) 人口性别比(男性:女性;女性为100) 014岁(%) 1565岁(%) 65岁(%) 城镇人口比例(%) 2000年 8329.10 106.98 22.65 69.90 7.45 26.69 2010年 8041.82 103.14 16.97 72.08 10.95 40.18 广东省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 年份 常住人口(万人) 人口性别比(男性:女性;女性为100) 014岁(%) 1565岁(%) 65岁(%) 城镇人口比例(%) 2000年 8642 103.82 24.18 69.82 6.1 55.02 2010年 10430 109.00 16.9 76.4 6.8 66.2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与四川省相比,广东省在2000年至2010年间,人口变化特点有何不同,并分析该省大于65岁人口比例明显低于四川的最主要原因。(10分) 材料二 读下面“我国某地生态农业系统图”及“该地农产品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农产品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表 农产品 玉米 蔬菜 苹果 乳、肉、蛋 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 5 30 15 50 (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2分) A广州近郊 B济南远郊 C西安近郊 D上海郊区 (3)该地农业生态系统的三个生产过程中, 的环境效益最大。(2分) (4)该市农村地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用它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用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 (2分) A减轻大气污染 B减轻“白色污染” C促进生物多样性 D减轻酸雨危害 (5)简要分析在我国农村推广和实施各类生态农业模式的重要意义。(6分) 14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105材料二 重庆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重、化工业产值比重为70,重庆力争在2015年将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至50、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至15。同时,优化提高第二产业,承接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初步形成以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材料工业、石油天然气化工、电子信息、能源和轻纺等为支柱的产业结构。 材料三 重庆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 煤 天然气 电力 其他 比重(%) 77.9 12.8 4.6 4.7 (1)根据材料一,简述图中中等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写出长江对重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重庆工业发展的有利区位因素。(8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重庆面临的主要大气环境污染问题, 列举重庆为减轻这一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8分) (4)说出图示区域内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危害。(8分)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5 CADBB 610 CDBCB 1112 A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共22分) (1)不同:常住人口显著增加;人口性别比例进一步增大,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严重;65岁以上人口比例及城镇人口比例增速较慢,老龄化程度较轻;1565岁人口比例增速较快,014岁人口比例下降幅度较明显。(以上任答4点得8分) 原因:广东省人口迁入量大,且迁入人口以1565岁劳动力为主。(2分) (2)C(2分) (3)生产过程3(2分) (4) B(2分) (5) 建立良性生态系统(或 生态良性循环),达到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和农产品无害化;经营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从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回答,每小点2分,共6分) 14.(共30分) (1)多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地区(或盆地内部的平原上)(2分);多沿河流分布(2分);供水(1分)和交通(水运)(1分)。 (2)重庆当地及周边地区煤、铁、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2分);长江、嘉陵江、成渝铁路等提供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2分);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2分);位于四川盆地,劳动力资源丰富(2分);农业基础条件好(1分)。(满分8分) (3)酸雨(2分) 节能减排,降低能耗,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减少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