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分析技术---_第1页
免疫分析技术---_第2页
免疫分析技术---_第3页
免疫分析技术---_第4页
免疫分析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安全与防护,-实验室,2016年12月27日星期二,biologicalsafety,Contents,一、实验室生物安全与防护的必要性,1.随着生物学科的迅速发展,高校开展越来越多的生物实验和生物学研究,比以往具有更多的安全隐患。2.一些具有感染性的致病生物因子,无论是直接感染,还是间接地散播到环境中去,对实验室操作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都是一个现实的或潜在的危害。3.不规范的操作和处理对周边的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和影响。4.近年来各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biologicalsafety,biologicalsafety,安全事故(部分),1.2006年3月15日,复旦大学化学西楼实验室发生爆炸,未有人员伤亡2.2008年7月11日,云南大学实验室发生爆炸,1博士生被炸伤3.2009年10月23日,北京理工大学一实验楼爆炸,导致一实验负责老师,2名学生,2名调试工程师受伤。4.2010年12月19日,东北农业大学28名师生因动物实验感染传染病(布鲁士菌病)5.2011年4月14日,四川大学一化工实验室爆炸,导致3名学生受伤6.2011年9月,芝加哥大学实验室1研究人员因细菌感染住院。7.2011年12月7日,南开大学一化学实验室爆炸,1名女生手部严重受伤8.2013年4月30日,南京理工大学发生爆炸,致1死3伤9.2014年12月4日,江苏常州工程学院发生爆炸,伤亡不详10.2015年4月5日,中国矿业大学一实验室爆炸,造成3名教师受伤11.2015年12月18日,清华大学一实验室爆炸,致1博士研究生死亡12.2015年6月17日,苏州大学实验室爆炸,调用7辆消防车,无人员伤亡13.2016年1月10日,北京化工大学发生起火,无人员死亡14.2016年9月21日,上海东华大学生物实验室发生爆炸,致3学生受伤。,二、实验室生物安全发展概况(国际),20世纪五六十年代,萌芽阶段。1983年WHO第一版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1993年WHO发表第二版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1993年CDCNIH发布生物安全第三版1999年发布了第四版,目前已被国际认定为“金标准”2002年WHO又发表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网络修订版2004年正式发布第三版,biologicalsafety,实验室生物安全发展概况(国内),20世纪80年代我国自己研制出第一个国产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实验室同时建造一批等同BSL-3水平安全实验室2002年颁布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标准2003年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标准已颁布实施2003年5月6日科技部卫生部简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2003年8月起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2004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监察检疫总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颁布2004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监察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2004年11年12月,由温家宝总理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公布施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条例对我国生物威胁和处理突发卫生条件的建设具有现实深远意义。,biologicalsafety,学术词汇,微生物病原体生物因子生物气溶胶生物危害生物危险危险废物,生物威胁生物战生物恐怖基因武器生物安全防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iologicalsafety,三、实验室中存在的安全危险,A.实验过程中病原微生物的实验的生物危险有毒有害物质的生物危险放射性辐射性物质其它类型,biologicalsafety,病原微生物危险,微生物气溶胶的吸入割伤、划伤皮肤、粘膜污染食入感染的实验动物咬伤还有许多不明原因的实验室相关感染,biologicalsafety,有毒有害物质,荧光染色剂溴化乙锭SYBRGreenGoldViewTM丙烯酰胺甲叉双丙烯酰胺TEMED过硫酸铵,biologicalsafety,有毒有害物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巯基乙醇氯仿异戊醇含水酚类茚三酮,CompanyLogo,放射性辐射性物质,原子核在裂变、衰变等核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的各种微观粒子和电磁辐射或能量,被称作核辐射粒子辐射粒子辐射辐射中子辐射,biologicalsafety,辐射个人防护,1.外照射的个人防护基本原则是“时间、距离与蔽护”,即尽量减少与放射源接触的时间、尽量拉开与放射源的距离、利用建筑物等快速进入隐蔽所2.对内照射的防护,必要时可着相对严实些的服装、带口罩和手套,饮用清洁水。来自污染区或现场的人员,应立即更换衣物、利用清水冲洗身体、肥皂擦洗体表去污,切记注意避免对皮肤的损伤3.严重者可对其进行医学处理(内污染水平评估和生物剂量诊断)。4.使用防护药物(阻吸收、促排药物)专业人士指导。,biologicalsafety,B.实验室废弃物处理,1.已使用的培养材料没有及时处理,污染培养物未能采用先杀菌消毒再清洗的方法2.生物废弃物容器标识不清、废弃物分类放置3.感染性物质,非感染性物质以及有毒、有害化学物品与一般垃圾没有按规定分类丢弃4.实验手套已经沾染化学试剂的情况下,仍然不更换手套直接触摸电梯按钮或门把手等公共设施5.分类丢弃物未得到分类处理,biologicalsafety,四、应对实验室生物风险策略,重视生物安全教育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条例引入先进实验防护设备和管理经验落实监督追责制度,biologicalsafety,进入实验室前进行安全教育学习,1.先熟悉环境,了解实验操作规程、流程,掌握所接触的菌种、化学药品、实验设备的性质和性能。2.对不同的实验人员举办安全培训,实验指导人员考核宣传。3.设立相关实验安全先修课程。4.培养实验人员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公德意识,biologicalsafety,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条例,1.对各实验室用途及使用规范有明确详细的说明指导2.根据实际情况,严控普通生物实验室的实验材料和工作内容,健全和完善这类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条例3.实验室本身要做到要防火、防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