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游玩防虫攻略】野外遭遇毒虫叮咬的应对办法_第1页
【暑假游玩防虫攻略】野外遭遇毒虫叮咬的应对办法_第2页
【暑假游玩防虫攻略】野外遭遇毒虫叮咬的应对办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暑假游玩防虫攻略】野外遭遇毒虫叮咬的应对办法 暑假那么长,家长们总要带着孩子去亲近大自然,爬山远足,甚至野外露营。而夏天也是各种毒虫肆虐的季节,野外活动难免遭遇毒虫攻击,下面的应对办法一定要记好! 有的地方叫“草爬子”,北京人称之为“狗豆子”,其实它是蜘蛛的亲戚。大部分情况下被蜱叮咬并不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但也有万一发生,你可能遭遇:传斑疹伤寒、Q热、森林脑炎、出血热、等81种病毒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疾病。 被蜱叮咬后最常见的健康问题是皮肤感染,因为蜱吸血的口器很复杂,上面长着倒刺。蜱虫在叮咬人时,它散发一种麻醉物质,然后将头、螯肢埋在人的皮肤内吸血,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蜱虫一般选皮肤较薄、不易被搔挠的部位,如人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等。有些蜱虫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其唾液还会分泌神经毒素,导致人的运动性纤维传导障碍,引发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进入蜱虫出没的地方,应该做好个人防护,尽量“不露肉”,如戴帽子、穿长裤长衣、把裤腿扎进袜子或者靴筒里。当从可能有蜱出没的地方回家后,先检查一下身上是否有蜱,特别注意自己的头皮、耳后、颈部、腋窝、腘部、手腕、腹股沟这些有皮肤褶皱的地方,是否有蜱在叮咬。 1、用镊子取出蜱虫,尽可能靠近皮肤夹住它的口器,然后将它拔出来,不要左右摇动,以免口器断裂。 2、拔出蜱后,用酒精或者肥皂水清洗伤口和手。 3、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有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蜜蜂蛰伤后,应立即小心拔出毒刺,如有断刺,必须用消毒针将其剔出。 蜜蜂毒液是酸性的,所以将毒词拔出后要用肥皂水或3%氨水等弱碱性溶液清洗并外敷。如果没有碱性液,则用干净的清水冲洗伤口,以去除疼痛,延缓毒液的吸收。如果被一群蜂大面积蜇伤,可用冷敷布敷上并立即送往医院急诊室救治。 一般身体健康的人,受到5只蜜蜂蜇刺,仅发生局部红肿和剧痛,数日可以恢复正常;如果同时受100只蜜蜂以上蜇刺,会使机体中毒,引发中枢神经损害、心血管功能紊乱等症状;同时受200只以上蜜蜂蜇刺,会死于呼吸中枢麻痹。 另外,户外活动时尽量着浅色衣服并保持身体气味正常,不可有异香,否则都会引来蜂蝶的眷顾。 蝎子的毒呈酸性,可以用碱性肥皂水(别用香皂)、苏打水、3%氨水清洗,也可用拔火罐、吸奶器吸出毒液。如果有蛇药的话,用温开水化开抹在伤口上,没药可用泡开的冷茶叶(碱性)敷上。 这两种毒也是酸性毒,救治方法与毒蝎子相同。蜈蚣蜇伤。立即用拔火罐拔出毒液,并用3%的氨水或5%的碳酸溶液涂抹,然后进行冷敷。将雄黄、细辛等碾成粉末,加水调和,敷在患处,也可将鱼腥草、蒲公英捣烂外敷。 蜘蛛有很多种,毒性也不一样,有神经毒、细胞毒、溶血毒等。咬后伤口剧毒、出血,甚至导致神志不清。蜘蛛毒也是酸性毒,处理办法与毒蝎子一样,越早越好。 同上述毒虫相比,黄蜂毒呈碱性,需要用碘酒、酒精消毒伤口。可以吃点抗过敏药。 伤口保持清洁,可涂抹风油精、花露水等来消肿止痛。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