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美的领域与分类,对于美的区分,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有不同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两种划分:1、根据美所处的领域的不同,把美分为两大类三种:现实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2、根据审美主体所获得的审美感受的不同,把美分为以下的不同范畴:优美、崇高、喜剧、悲剧、荒诞等。,第一节现实美之自然美,自然美,就是现实生活中自然物的美。如: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等的美。对自然美的探讨,应当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一、自然美与自然的“人化”,自然美以自然的“人化”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象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象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这种情况下,自然物不可能成为显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也就无所谓美、不美或丑。自然美的最终出现,源于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改变,即自然的“人化”。,自然的“人化”:从主体方面来讲,是指社会实践的主体在社会实践中的对象化的活动。其成果是“人化的自然”。从客体方面来讲,自然的“人化”,其实质就是自然的社会化。,二、自然“人化”的形式,1、自然物的某些属性,因打上人类实践的特有印记,鲜明地显现出人的本质力量。2、自然物成为人类生活的环境、生存条件而具有“人化”的意义,获取审美价值。3、自然物作为人和人类的象征,显示审美意义。,三、自然美的特征,自然美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1、自然美的多面性。(桃花、老虎等)2、自然美的变异性。(太阳、乌龟等)3、自然美侧重于形式美。(四川乐山卧佛、神女峰等),第二节现实美之社会美,社会美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人类社会中的美。如生产劳动的美、劳动过程的美、劳动产品的美、劳动主体的美、劳动客体的美、劳动关系的美、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美等等,一、社会美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美,不仅根源于社会实践,而且本身就是社会实践的直接表现。社会实践,既体现为人类改造自然的各种生产活动,又表现为人类改造社会的各种社会活动。在所有这些活动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得到发挥,社会美也就从中产生出来。,(一)原始社会中的社会美,原始人的生产力水平很低,但他们的生产劳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它既生产实用产品,又实际上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新石器、骨器等、是原始人创造的社会美最初最朴素的形态,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光辉。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虽是低水平的,却尚未出现异化现象,劳动者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协作关系,劳动过程也体现着自由的欢愉特色,其本身也就成为一种社会美。作为自由创造主体的原始人,虽创造力还很有限,却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展现了人的本质力量,是一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突出地显现了原始社会中的社会美。,(二)私有制社会中的社会美,在私有制社会中,异化劳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的自由自觉劳动本质的丧失。如,在我国为人们广为传说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反映了修筑长城开始并不是出于人民的意愿。但私有制又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以劳动者的贫困、畸形为代价的异化劳动,毕竟仍创造着美;人的自由创造的本质,也依然随着生产力的跃进而大幅度地发展着。迄今为止无数宏伟精美的物质产品,大都产生于私有制社会。私有制条件下被压迫被剥削的劳动群众,掀起革命风暴,推动社会发展,充分显示出创造历史的人类自由自觉的创造特性。这是阶级社会中最伟大的崇高之美。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交往、爱情、友谊等方面,只要显示了人的健康向上的本质力量的,符合进步道德观念的,都是社会美的表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一切劳动者重新作为自由创造的主体出现,充分施展创造力,为社会美的创造和发展开辟了无限宽广的天地。,二、社会美的范围,社会美的范围广阔,如生产劳动的美、劳动过程的美、劳动产品的美、劳动主体的美、劳动客体的美、劳动关系的美、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美等等社会美离不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在社会美中处于核心地位。人的美可从人体美与人格美两方面把握。,(一)人体美,以自然性因素为基础的人体美,是劳动实践的产物,又主要通过自然性因素表现出来。人体美主要是指身材相貌的外形美。对自然性因素进行人工修饰,可以增添人体美。人体美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美的人体必须符合人的内在需要,有利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人体美的标准,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许多学者曾从不同角度就理想的人体美提出了多种标准。但由于审美观的不同,以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标准能被大家都接受。这里介绍的只是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相对合理,可供参考的标准而已。,人们的审美观受着时代、民族、国家以及个人等因素的制约,美的标准也随着社会潮流和流行观念而改变。在古埃及,以大眼睛、额部轮廓分明、中指与身长比例为1:19、头高与身长比例为1:8的女性为美;在墨西哥,人们喜欢额部狭窄的女人;在西班牙,则视身材瘦小的女性为美;汤加人则以身材肥胖、体重超常为美。这真可用“情人眼里出西施”来概括了。,在我国,不同时代对女性人体美的审美评价各不相同。先秦时代,以高大、壮实、健康为美;汉魏以后,常以华丽的服饰、金银珠宝来衬托人体美;唐代,则推崇肌体丰满,甚至肥胖者为美;宋代开始,强调神气清秀及内在的灵性;在明代,人们仍然推崇“丰肉微骨”的体态,但逐渐开始以“平胸蜂腰”为美;到了清代,已将人体美框在了蛋形脸、削肩膀、扁平胸、细腰身、尖头足的固定模式中。我国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又有其各自的美的标准。,现实人体美的标准是:1、五官端正与头部搭配协调。2、骨骼发育正常,关节不显粗大突出。3、肌肉发达匀称,皮下脂肪适量。4、双肩对称,男宽女圆。5、脊柱正视垂直,侧视弯曲正常。6、胸廓隆起,正背面略呈“V”字型。7、女性乳房丰满而不下垂,侧视有明显曲线。8、腰细而结实,微呈圆柱形。,9、臀部圆满适度,腿修长,大腿线条柔和,小腿腓部稍突出,足弓高。10、腹部扁平,男子有腹肌垒块隐现。11、男性身高最佳为175厘米,女性为168厘米。总之,人体美是健、力、美三者的结合与统一,它包含了生长发育健康而又完善的机体,发达有力的肌肉,优美的人体外形和健康向上的精神气质。,(二)人格美,人格美是指人的思想品格、道德情操的美。心灵美是人格美的内在核心。它以真为基础,善为灵魂,通过具体的言行得到外化,成为一种美的形态。行为美是人的行动、举止的美,是人格美的一种外在形态。在人与人交往中的礼仪美,高尚的行为,即道德上的善行等,都是其表现形式。,人体美与人格美的关系,人体美和人格美,在每一个具体人物身上常常表现出极为复杂的情况。一种情况是:人体美而心灵不美。红楼梦中王熙凤可真算得上是一个美人儿了,她“身量苗条,体格风骚”,那副打扮“恍若神妃仙子”。可是她却是个“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地下就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的人。,另一种情况是:人体不美而心灵美。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加西莫多,既驼背又聋哑,生得奇丑,然而他却是个忠诚、勇敢、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高尚的人。我国传说中黄帝的第四妃嫫姆据说也是“貌甚恶而德充”。,还有一种情况是:人体美,心灵也美。相传唐代刘三姐确实是个年轻美貌的农村姑娘,同时她也是个聪明伶俐、能歌善舞、敢于和恶势力斗争的人。这种和谐一致是最美的。秀才:“莫逞能,三百条狗四下分,一少三多要单数,看你怎样分得清。”三姐:“九十九条打猎去,九十九条看羊来,九十九条守门口,还剩三条狗奴才。”刘三姐,当然也有相反的统一:人体不美,人格也不美。果戈理死魂灵中的地主梭巴开维支就是这种类型的人物。不管人体美与人格美存在着多么复杂的情况,在这一对内外矛盾中,人格美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人体美也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三、社会美的特点,(一)社会美侧重于内容。人的美,主要是由人的创造才智、由人在劳动实践的自由创造中所形成的美好品质和性格决定的。在社会生活中,古今中外历来重视人的精神的美。,(二)社会美以善为核心:社会美的内容,不同于自然美的隐约、朦胧并富于变易性,是相对稳定并含义明确的。善是对社会美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社会美的基本内容就是善。,(三)社会美是与理想紧密联系的:人的自由创造的活动,是与人类的理想紧紧相连的活动,直接体现人的自由创造的社会美,必然与理想有紧密的联系。,第三节艺术美,现实美是美的客观存在的形态,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的反映的产物。艺术美存在于各类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之中。历史上许多美学家都把美同艺术等同起来,美学也被认为是艺术哲学。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艺术是否等于美?怎样看待艺术中的丑?人类为什么要创造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何在?各类艺术具有怎样的审美特征?这些重大理论问题,人们已经困惑地思索了若干世纪,并且仍将是继续讨论和争论的热门话题。,一、艺术美的本质,原始社会产生原始艺术(还不是真正的艺术品),它们是艺术产生的起始性标记。在原始公社较为成熟的旧石器时代的后期,原始人已能制造各种简单的工具,有了相互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他们在从事实践活动之后,产生了对从这种实践活动中得到的愉快进行再体验的需要,用一定的手段再现那些活动的情景和主观感受的原始艺术,就被创作出来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使艺术生产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精神生产部门。随着社会分工而来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使艺术生产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精神生产部门,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引出了艺术生产的专业化。从事专业艺术创作的人,更为充分的发展艺术思维能力,集中起社会审美需要,随社会生活内容的日益丰富和复杂,不断地把艺术美的创造向前推进。,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中审美特征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家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它作为美的一种高级形态,既来源于客观现实,又不等于客观现实,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具体来说,对艺术美的本质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把握:,1、艺术美是物化形态的审美意识,艺术形象作为完整地体现了艺术家审美意识全部特殊性的物化形态,可以用以界定艺术美的本质。但这只是对艺术美本质第一层次的说明。,从生活和艺术、现实美与艺术美的关系来看,我们认为,生活是艺术家进行创造的前提和基础,艺术美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艺术美的创作必须在生动、丰富的生活基础上进行。同时,艺术美又不是生活的简单、直观的镜象反映,而是以艺术家的主观情感、思想、能力为主导的能动反映。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虽然生活是艺术的客观基础,虽然生活比艺术更丰富、更生动,但艺术比生活更集中、更具有典型性,因为艺术美是人对生活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而且,艺术美能够积极地反作用于生活,为社会生活及实践服务。,2、艺术之美在于艺术典型,对艺术本质的全面理解,必须从艺术形象深入到艺术典型的层次。艺术典型,作为描写客体,以鲜明独特的表现方式深刻地展示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规律;作为主客观的统一体,充分体现出心灵创造产品的特性,具有较之客观现实更高、更具开启性和更富于感染力的物质。,二、生活丑与艺术美,丑,与美同时出现,相反相成,相互转化。它是歪曲和否定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形象,在审美中是一种负价值。那么,丑可不可以成为艺术的对象呢?,生活丑可以成为艺术的表现对象,从而获取特殊的审美价值:1、以丑衬美。映衬,是艺术中常用的手法,能产生一种对比效果,具有极大的鲜明性,可以把事物的特征突出的表现出来。在艺术中,映衬有多种不同的情况,以丑衬美,属于反衬,目的在于突出美。在昆曲十五贯中,无锡县官过于执就是作为苏州知府况钟的陪衬出现在作品中的。正因为有枉断案情的过于执,为民请命的况钟的人格,在映衬中就显得更加高大。这种以丑衬美的对比效果,也体现在同一艺术形象之中,例如人物的外形与内心美丑的对比等。,2、化丑为美。“化丑为美”,是从艺术形象的美学效果这个意义上去谈的。并不是说经过“化”的工夫,丑就不存在了;而是说经过“化”的工夫,这个“丑”已经不同于一般的生活丑了,从艺术效果上看,它已具有美学意义的美了。,罗丹在评论米勒的扶锄的农民时说:“当米勒表现一个可怜的农夫,一个被疲劳所摧残的、被太阳所炙晒的穷人,像一头遍体鳞伤的牲口似的呆钝,扶在锄柄上微喘时,只要在这受奴役者的脸上,刻画出他任凭命运的安排,便能使得这个噩梦中的人物,变成全人类最好的象征。”这就是“化丑为美”。,艺术丑,1、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拙劣;2、艺术作品的内容不健康。,三、艺术美的特殊价值,1、艺术美特有的优越品质。现实美带有分散性,艺术美具有集中性;现实美带有芜杂性,艺术美具有鲜明性;现实美带有易逝性,艺术美具有永久性。,2、艺术美独具的特殊价值。在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方面有特殊价值;在推动历史前进方面具有特殊价值。,四、艺术美的审美特征,一、较之现实美更为集中鲜明。艺术美通过艺术典型或意境创造,使现实美得到更为集中、强烈、鲜明的反映,凝聚着更其丰厚的审美潜能,显现出来自艺术家本质力量的特殊魅力。,二、具有以情感人的巨大感染力。艺术美作为物化形态的审美意识,是以审美情感为轴心的心灵诸因素的和谐统一体,具有以情动人的强大艺术感染力。,三、以完善的形式显现形式美的魅力。艺术美具有完善的表达形式,给予人们高度和谐的形式美。我们认为,一切文艺作品当以“尽可能进步的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形式的统一”为最高追求,我们也从不否认艺术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但在历史上标举形式至上的艺术家也比比皆是,形式主义美学的影响在过去的二十世纪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五、艺术美的种类,我们认为,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审美意识的物态化成果,因此,不同艺术种类的特点应该是由艺术家的审美意识的特点及利用什么材料作媒介、以什么样的物态化方式显现在欣赏者的面前这两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文化产业创新与传统文化保护挑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化妆品级珠光材料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网页设计师创作能力考核试卷及答案
- 青岛地区初中数学试卷
- 青岛市中考答案数学试卷
- 六年级升中考数学试卷
- 分厂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零五网小升初数学试卷
- 六年级第四单元数学试卷
- 花卉产业政策效应分析报告
- 动力网站-艾默生netsure801电源系统用户手册
- DBJ53T-64-2014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
- 大唐集团公司工作票、操作票使用和管理标准(版)
- 中国政治思想史完整版课件
- Q∕SY 03026-2019 石脑油-行业标准
- 工业设计史-日本工业设计-自制
- D型便梁工法(二)
- 国库知识竞赛题库
- 群星演唱会招商方案
- 腰痛ODI评分表(共2页)
- 疑难路段处理能力及室项目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