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下面是出guo为大家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guo教案栏目。 教学目标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变化,判读坡度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含义和特征; 3、理解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变化,判读坡度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难点:理解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和六种山体部位的特征,掌握其判读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 活动一海拔、相对高度、陆地基本地形类型 1、海拔与相对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 (2)等高距 (3)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的关系 3、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 (1)五种基本地形: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判读方法 (2)六种山体部位: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判读方法 4、地形剖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活动2【讲授】教师精讲考点学生各个击破 考点1 海拔与相对高度 1、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又叫绝对高度。 2、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非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单位都采用米)。 3、世界海拔最高点是:珠穆朗玛峰 (中尼边境线上); 海拔最低点是:死海。 中国海拔最高点是:珠穆朗玛峰;海拔最低点是:吐鲁番盆地。 考点2 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把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这样的线叫等高线。. 2、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海拔之差。 3、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的关系: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稀疏,坡度小。 考点3 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 1、五种基本地形: 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判读方法(可以从海拔和相对高度等进行区别)如下: 山地:500米以上,高度和起伏变化很大; 高原:500米以上,外围较陡,内部(顶部)起伏和缓; 丘陵:500米以下,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下; 平原:200米以下,起伏很小,宽广平坦;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的地区。 2、六种地形部位: 山顶:等高线闭合,内大外小。 盆地:等高线闭合,内小外大。 山脊:等高线未闭合,弯曲部分由高处向低处凸(偏高),该处常成为河流与河流的分水岭。 山谷:等高线未闭合,弯曲部分由低处向高处凸(偏低),该处常有河流、小溪发源。 鞍部:两山顶的连接部位。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部位,该处是攀岩的好地方,且常有瀑布发源。 考点4 地形剖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1、地形剖面图最能直观地反映地势高低起伏状况的图。 2、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等高线基础上用颜色和色调表示地形地势,绿色表示低平原,黄、褐色表示山地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冰川,蓝色表示海洋,其优点是醒目、有立体感。 活动3【练习】强化真题演练提升学生竞争力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通过等高线地形图简单识别各种基本地形类型。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辨别地势高低;根据等高线疏密辨别坡度陡缓。 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表各种基本形态。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讨论: 地表是高低不平的,而地图是平面的,我们若想读懂地图、灵活运用地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需要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地表的高低起伏。 引入: 那么,在地图上如何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特征呢? 引出课题: 一、地形图的判读,并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谈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题,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一、等高线地形图 设问: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8米,而在青藏高原上测得的高度为4000米,为什么同一座山峰会出现两个不同的高度值,两个高度值又是如何测得的呢?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观察图1.34甲、乙两地高度。 引导:甲地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为1500米,叫做甲地的海拔高度。 1)海拔高度:乙地相对于海平面所作的垂直线和数值。读出乙地的海拔高度500米 2)相对高度:从乙地看甲地的高度是多少呢? 甲地相对于乙地的1000米垂直距离,指的是甲地相对于乙地的高度。 师生互动:共同归纳出相对高度的概念。比较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异同。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承转:测量出各地海拔,然后把它们绘制在图上,就绘制出了地形图。 2、等高线地形图 观察图1.35等高线。 引导: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等高线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叫做等高距。 观察等高线示意图(图1),等高线数值大小与地势高低的关系;等高线疏密与山体坡度陡缓的关系。 A、图1表示山地,图2表示凹地或盆地 B、不同的地形,等高线的表现也就不一样。 延伸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承转:根据等高线或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坡度的大小。 3、不同地表形态的等高线地形图 地表基本形态: (教材P25图1.36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山顶:山的最高部分 山脊: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出凸出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部分 形象记忆: 伸出自己的一只手,拇指放于掌内握拳: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分相当于山顶,四指从根部起的第一节的部分相当于山脊,手指间缝相当于山谷。手的小指外侧相当于陡崖。 学生活动 根据已学关于地形的知识,用橡皮泥制作山顶、山脊、山谷、陡崖等地形模型,在假设的各海拔高度上用小刀或细线将地形模型沿水平方向切断,然后将每一层的外轮廓线按其镶套关系描绘在一张白纸上。 步骤:详见参考教材P26活动题1。 制作过程由学生教科书上的等高线绘制过程,独立完成;教师进行和指导。 学生活动:让学生对照绘制出来的等高线轮廓和地形模型,总结:如何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疏密特点,判别地形图上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形? 设计意图通过绘图、读图并且联系实际让学生理解基本地形。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阅读用分层设色法绘制的地形图,分析这种表示方法与单纯用等高线法表示的地形有什么不同? 用分层设色法绘制的地形图,其着色随地势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沿着某一方向画一条直线。 三、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画法的关键: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应垂直投射到高度相等的平行线上,并用平滑曲线连接。 阅读教材P28活动“绘制地形剖面图”,把剩下的地形剖面图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以引导学生画图为主,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画图地图能力。 1、课本28页活动图,查看图1.39、图1.40、图1.41,比较它们的差异。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基础题,主要是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在世界地形图上(见附图)找到下列地形区:青藏高原、巴西高原、亚马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一中明光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 安全IDE标准制定-洞察及研究
- 食品溯源平台优化-洞察及研究
- 赛事数据实时分析与可视化呈现技术-洞察及研究
- 基于拓扑优化的凹片形端头结构在有限空间内的散热效能提升方案
- 基于AI算法的减速阀故障预测与自愈控制架构创新
- 地理空间制图与智慧城市BIM系统对接的语义鸿沟修复策略
- 国际标准差异导致的出口设备适应性改造技术路径
- 可降解材料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研究
- 反射型陶瓷金卤灯在植物补光应用中的光质调控与生物效应关联性研究
- 洪恩识字识字卡(001-100)可直接打印剪裁
- 小学科学-《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课件设计
- 23J916-1:住宅排气道(一)
- 岗位任职资格要求表
- 麻醉学科建设与管理
- 底流式消能池水力计算
- 矿山越界采矿调查报告样板(19.05)
- 信息技术学习评价表
- 智能会议系统施工方案及方法
- 成都某市政道路竣工总结及工程质量自评报告
- 雾都孤儿读书笔记3000字(三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