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的廉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x_第1页
召公的廉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x_第2页
召公的廉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x_第3页
召公的廉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廉政文化研究 2014 年第 6 期召公的廉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梅良勇,古琳(江苏师范大学 法律与公共事务学部,江苏 徐州 221116)摘要:召公的廉政思想是周初社会转型期总结殷商灭亡的沉痛教训的产物,它继承了前人的廉政思想, 并进行了一些创新。召公的廉政思想体现在“爱国”、“保民”、“敬德”等方面。“劳己,不劳民;为民,不扰民” 和“得民和”是其思想的精髓之所在,甘棠遗爱是其廉政思想的具体体现。作为廉政之鼻祖,召公的廉政思 想是当代人反思借鉴的一面镜子,是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工作的源头活水,对当前的廉政文化建设有一定 的现实指导意义。关键词:召公;廉政思想;劳己为民;得民和;当代价值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170(2014)06-0018-05召公,姓姬,名奭,是辅佐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重臣。召公对周朝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虽不曾留 下鸿篇巨著,但其思想却不能被历史所湮没。召公的廉政思想可以从尚书、史记和诗经等著作 中去探究,主要体现在“爱国”、“保民”和“敬德”等方面。一、召公廉政思想产生的原因“水有源,树有根”,召公廉政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思想来源和主体条件。(一)社会背景召公是辅佐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重臣。据尚书君奭记载:“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左 右。”其中“保”就是指官职太保。太保的官职,从周朝开始设置,负责监护和辅佐年幼的国君。召公就 是西周的首任太保。为了不辜负武王的重托,召公尽心尽力辅佐成王巩固周朝的社稷,曾写下尚书 召诰用以教导成王。他认为,爱惜百姓方能巩固社稷。(二)思想来源召公的廉政思想决不是空穴来风。事实上,他继承了前人的廉政思想。1.商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商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位君主。“纣”是“残义损善”之意“,纣王”是后人对 他的贬损评价。据史书记载,商纣王为王期间,沉迷酒色,奢靡腐化,昏庸暴政。最终他因失民心而亡国。18收稿日期:2014-11-08作者简介:梅良勇(1963- ),男,江苏沛县人,江苏师范大学法律与公共事务学部教授;古琳(1988- ),女,陕西长安人,江苏师范大学法律与公共事务学部硕士研究生。召公曾随文王征伐商朝,文王去世后,他又辅佐武王,史记周本纪说:“武王即位,太公望为师, 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修文王绪业。”1正如范仲淹所说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 湖之远则忧其君”2,召公深知殷商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已失民心。居辅佐武王之位的召公首先 想到的就是注重教化民众,得民心,这就有了召公“敬德爱民”的廉政思想。2.周朝淳朴的民风。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共之。”3这句话指出君王 以德治国的重要性。周朝自文王开始就十分重视民主教化,实施仁政。周公曾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 民、明德慎罚”的治国理念。在周朝形成了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派祥和的社会景象。 周公的治国理念,也获得了召公的认同,在分陕而治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使陕以西形成 了淳朴的民风。在文王的影响下,召公从小就懂得勤政爱民。召公在辅佐武王期间,就屡次作书告诫武王,曾因西 方旅国送武王一只獒,担心会使武王玩物丧志,而作尚书旅獒的训诰,劝君主“明王慎德”。在辅佐 成王时,召公已是太保身份,当时周朝已形成分陕而治的局面,召公治陕以西,辅佐成王。据史记燕 召公世家载:“召公主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民各得 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人民思召公主政,怀甘棠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这就有了召公甘棠 遗爱的廉政佳话。3.周礼潜移默化的影响。周朝是礼仪教化之邦。周朝巩固其统治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不断地完善 礼仪制度。周朝建立后,为了更好地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便对其礼仪、制度进行相应地调整和变革。 在周公的主持下,制定了周官和仪礼两部礼法。这就是周礼的雏形,它规定了周人治国的纲要 和生活的准则。同时,周王便以周礼作为施政纲领,施行礼治仁政,旨在使国家长治久安。在周礼 的影响下,召公也在贯彻周礼的过程中,形成了体恤百姓,得民和的廉政精神。(三)主体条件如前所述,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以及前人的廉政思想及社会风气,只是为召公廉政思想的形成提 供了可能性。要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召公作为主体的努力。1.召公的人格魅力。说起召公的人格魅力,不得不说甘棠遗爱的故事。召公为官清廉,勤政爱民、体 恤百姓。为政期间,经常亲自去田间地头,了解百姓生活,时常坐在甘棠树下帮百姓断案。遇到洪水灾 害,他就与百姓一起,寻找方法解决困难。有一次,忙到很晚回到甘棠树下,为不打扰百姓,他就直接在 树下搭个帐篷休息,还告诫随从人员说:“为民,不扰民;劳己,不劳民”。这就有了司马迁在史记燕召 公世家中记载的“甘棠遗爱”的故事。2.召公的处事能力。召公对周朝的贡献很多。在尚书金縢篇中,记载了周公对武王的忠心,武王 去世,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武王的弟弟管叔和蔡叔因不能取得王位,便与周公为敌,在成王面前,制 造流言,旨在挑拨君臣关系。成王虽知周公的苦心,却也心存猜疑,周公只好避开。后成王偶读金縢之 书,化解了对周公的猜疑,避免了一场君臣之间的误会。史记周本纪记载:“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之 不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当时召公年事已高,却不负王命,悉心教导康王,成就 了周朝“成康之治”的大业。这些都表明了召公对周朝大业有着重要的贡献,体现了召公非凡的处事 能力。3.召公广阔的胸襟。召公的广阔胸襟,体现在心系百姓,敬德保民。召公和周公在成王时期,分陕而 治,之后由周公摄政,周公疑虑召公是否内心有不满,对自己总是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于是给召公写 了篇君奭曰:“君奭,我聞在昔成湯既受命,時則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時則有若保衡。君!告 汝,朕允保奭,其汝克敬以予監于殷喪大否。肆念我天威。予不允惟若兹誥。予惟曰襄我二人,汝有合 哉!言曰:在時二人,天休滋至。惟時二人弗戡。其汝克敬德,明我俊民在!讓後人于丕時。嗚呼! 19篤棐時二人,我式克至于今日休。我咸成文王功于不怠,丕冒海隅出日,罔不率俾。”召公看后,亲自上门去拜访,说道,“我与君自当是交好,您的治国能力,我自叹不如,我对你表面上的远之也是为了让君 王放心,毕竟我们是摄政和辅助的关系。这一切,只是为了百姓,我们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实现敬德保 民,这不正是你我之德?”周公听后说:“还是你的心胸广阔啊。”二、召公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实质、特点召公的廉政思想包括爱国、保民和敬德等内容。在召公看来,廉政不仅仅是指为官清廉,更在于: 一是心存国家,有着忠实于国家的爱国之心,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二是心系百姓,有着爱民之心,懂 得体恤百姓之苦;三是为官清廉,心存德性,有着服务人民的远大情怀。(一)主要内容1.爱国心存国家。召公一生经历了文、武、成、康四代君主,其爱国之心,忠国之情全都融入到 他对周朝的贡献中。他的爱国思想主要体现在对成王的辅佐,对康王的教导。成王期间,召公的主要功 绩有:一是平定管叔和蔡叔的叛乱;二是亲自营建东都洛邑城;三是分陕而治,屏障邦国。这些都充分 表明了他是具有爱国之心,一心想着周朝社稷巩固的重臣。在尚书周书召诰中记载:“王敬作所, 不可不敬德”,“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今王嗣受厥命,我亦惟兹二国命,嗣若功”,“王其德之用,祈 天永命”,“其惟王勿以小民淫用非彝,亦敢殄戮用乂民,若有功。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 下,越王显。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夏历年,式勿替有殷历年。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这些 记载,说明召公对成王的辅佐是诚心的。他多次劝诫君王实施德政,心系百姓,方能长久。据尚书周书顾命记载:“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皇后凭玉几,道 扬末命,命汝嗣训,临君周邦,率循大卞,燮和天下,用答扬文、武之光训”。成王去世,命召公为康王的 顾命大臣,足以见得成王对召公的信任。2.保民心存百姓。召公的保民思想体现在“得民和”和“为民,不扰民;劳己,不劳民”。在分陕而 治时期,召公开创了陕以西四十年的和平盛世。史记燕召公世家中记载:“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 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 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召公清廉爱民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称赞和传颂,也有了召 公甘棠遗爱的佳话,诗召南甘棠唱道:“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 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这不仅表明了召公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也是对召公爱民情怀和 廉政思想的咏叹。3.敬德心存德性。为官之道在于德。有德方能行仁政,明德性。召公的德性体现在三种关系之 中。一是君臣之间,对君王的劝谏;二是臣臣之间,同心之德;三是官民之间,公仆之德。尚书周书召 诰记载:“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越王显。”这表明了召公劝诫君王,“修德性”是作为 君王的首要事情。君主只有成为德之典范,方可教化百姓。召公辅佐成王期间,曾写过旅獒。据尚 书周书旅獒记载:“德盛不狎侮。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尽其力。不役耳目,百度惟 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犬 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不宝远物,则远人格;所宝惟贤,则迩人安。”召公用以告诫君王, 切勿玩物丧志,应以德心去对待、尊重贤德之人。在周公与召公关系之间,周公曾写君奭来劝召公不 要有什么埋怨,而疏远彼此,我们都是为君主效命。召公看后亲自登门说明,自己那么做,不是故意疏 远周公,只是为了不让君王多虑。这也是为了百姓,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周公听后,自愧不如。在召 公心里,百姓的利益高于自己的得失,甘棠遗爱的“为民,不扰民;劳己,不劳民”和分陕而治的“得民20君奭篇中惟有二公(周公和召公),说明召公已是周天子身边的忠臣、重臣,地位愈加重要。因此,周公表明自己的心迹,取得召公支持是必需的。和”就是召公保民的真实写照。(二)实质和特点召公的廉政思想洋溢着爱国之心、爱民之心、爱德之心,这是其廉政思想的精髓。尽管他没有留 下多少著作,可他却用其一生践行了自己的廉政思想。为官之德在于心系百姓,有着服务百姓的公仆 之心。召公廉政思想的特点是内容的大众化、形式的多样化和利益的统一化。1.内容的大众化。召公廉政思想的内容:“爱国”、“保民”和“敬德”。内容的大众化不仅体现在它是 为官的根本,更是做人的根本。廉政思想既是官员应具备的思想,也是人民应具有的思想。为官者用之 以自律,人民用之以监督。廉政思想为国家干部和大众所接受和运用,有助于廉政之风在全国形成。清 廉的社会氛围会使国家治理更加民主和公正。2.形式的多样化。召公廉政思想的形式多样化主要体现在:一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减少国家日常开 支,做到勤俭治国;二是从百姓利益出发,减少百姓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做到真正的惠民;三是从官员 自身出发,讲究务实,追求实效,不摆架势和排场,做到为官清廉。3.利益的统一化。廉政思想的利益统一化,是指将人民、官员和国家的利益追求有效地进行统一, 其标准就是为民。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官员利益之间有一个平衡机制,用来协调三种利益之间的矛 盾。召公的廉政思想旨在爱国、爱民和爱德,这样就有利于平衡三者的关系,做到“官为民,民为国”。三、召公廉政思想的当代价值针对当前少数党政干部的腐败问题,我们可以以古鉴今,把传统廉政思想的精华作为当前反腐倡 廉的精神之粮。回溯历史,召公的廉政思想是我们当代人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时,进行反思、借鉴的一面 镜子。(一)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宗旨的重要参照召公的爱国、保民和爱德的廉政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中 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自建国之后,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廉政制度,同时开展了反腐败的工作。特别是党 的十八大以来,明显地加大了反腐倡廉的力度,这是党和人民努力的成果。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廉 洁政治的重大任务,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 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也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 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 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4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反腐倡廉工作而提出的重要理念。召公廉政思想对执政党的启示有三:第一,加强政府官员的爱国教育。第二,真正的落实心 系人民。第三,重新认识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加强官员自身的德性修养。(二)它是当代人反思、借鉴的一面镜子召公的廉政思想,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健全反腐倡廉的社会机制,形成风清气 正的社会风气。首先,召公的廉政思想启示各级领导:一要广开言路,任人唯贤。我们国家需要的是一心为国的领 导干部,而不是只为了仕途升迁、明哲保身的人。二要心怀人民,敬德爱民。三要以谦虚、真诚的态度对 待批评和建议。其次,召公的廉政思想告诉公务员,作为国家政策的推进者和执行者,要做的是如何为民办实事、 办好事,而不是只为了个人的升迁而跑官、要官。有人曾预言将来被裁减的公务员,多年为官所学到的 21除了所谓的官场之道外,甚至失去了谋生的能力和做人的根本。为官之道,在于为德,为德旨在为民。这是公务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最后,召公的廉政思想告诉人民,廉政不是政府的专有物,人民是推行廉政思想建设和反腐倡廉的主要力量。人民的生活是政府工作的一面镜子,人民的赞扬是对政府廉政工作的点赞。廉政之风的 领航者是中国共产党,可真正的扬帆者只能是人民。作为廉政思想的鼻祖,召公的廉政思想和实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首先,召公廉政思想是我国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需要。召公的廉政思想是我国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它对构建我国当代廉政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次,召公的廉政思想是我国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源头。召公的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是爱国、保民和敬德,这些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 动力。最后,召公的廉政思想是推进当代廉政建设标本兼治的重要参考。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 仍然易发多发,一些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反腐倡廉的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广大干部群众还有 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召公廉政思想内容的大众化,形式的多样化,利益的一致化,要求我们把人才培 养、社会建设和廉政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样,廉政文化建设就不仅仅是进 行廉政宣传、廉政教育,更多的是爱国、爱民和爱德精神的落实。总之,廉政文化建设不只是廉政制度的完善、廉政思想的教育和宣传,更应该是人们在内心深处 形成廉政的心理共识,从而使廉政理念内化于心,外现于行。“本立而道生”,召公的廉政思想对于推进 当代廉政文化建设,进而使廉政蔚然成风具有重要作用。参考文献:1 司马迁.史记周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82:68.2 范仲淹.岳阳楼记EB/OL.2014-10-15./view_47916.aspx.3 孔子.论语为政M.张晏婴,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16.4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EB/OL.(2013-01-23)2014-08-20. /zgjx/ 2013-01/23/c_132122613.htm.责任编校王学青Duke of Shaos Thought of Clean Governing and Its Contempo- rary ValueMEI Liangyong, GU Lin (Department of Law and Public Affairs,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Jiangsu, China)Abstract: The Duke of Shaos thought of clean governing is the product of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early Zhou Dynasty and the summary of Yin-Shangs painful lessons, which inherits and innovate as well the predecessorsthoughts of governing. The thoughts of the Duke of Shao are reflected in the aspects of “patriotism”, “protecting the people”and “respecting the virtu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