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学案及答案_第1页
陋室铭学案及答案_第2页
陋室铭学案及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中学“分组学习”学案_年级_班 学号_ 姓名_学科语文学段九 下课 题陋室铭编号主创学习时间课型新授一、学习目的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2让学生了解押韵及其作用,朗读、背诵全文。3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二、1、作者简介及常识刘禹锡: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刘柳”。贞元中进士,曾官监察御史。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有刘梦得文集)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鉴戒之意。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三、课堂检测(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 苔痕( )草色入帘青( ) 鸿儒( ) 调素琴( )无案牍之劳形( ) 西蜀( ) (二)解释重点词1、有仙则名:出名、著名2、有龙则灵:灵异、神奇3、斯是陋室:这 4、德馨:品德美好 5、上阶绿:漫上、长到 6、鸿儒:学问渊博品德高尚的人7、白丁:缺乏文化教养的人、庸俗的凡夫8、调素琴:弹奏;朴素无华的琴9、丝竹:指达官贵人家的音乐10、乱耳:使乱11、案牍:官场文书 12、劳形:使劳累13何陋之有:起宾语前置的作用,同时加强反问语气 四、行文思路1一层:点明全文主旨,说明:_陋室不陋在于室主人品德高尚。_ 二层: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三层: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_2本文是以“陋室”二字扣题,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3本文的写作手法:_托物言志。_。4、文章思想内容本文起首四句,以正衬发端,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自然引出正题:颂扬陋室。点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再通过对陋室环境的描写,交友及室主人所做之事的叙述,表现了作者的情怀,后又以诸荀、扬雄自比,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五、内容理解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到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1)对偶、比喻、起兴、类比。(2)以虚衬实,以比喻起兴,用类比的方法以次引出陋室,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 2“仙”和“龙”比喻什么?最能概括文意的语句是什么?_品德高尚的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_ 3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对陋室进行描写的?突出了陋室怎样的特点?_写居室环境:清雅交往人物:儒雅日常生活:高雅的特点。_。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什么修辞手法?“上”和“入”有什么好处?(1)对偶、拟人(2)“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景物的喜爱之情。5文中有两处用了实写和虚写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是哪两处?(1)实:谈笑有鸿儒虚:往来无白丁(2)实:可以调琴素,阅金经虚: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语句是哪几句?有怎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不同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沉,表明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的境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7文章结尾提出两个历史人物,引用孔子一句话有什么作用?诸葛亮深居茅庐,但才高德昭,杨雄才学超世,其居何陋之有。作者用这两位先贤自比,说明只要“德馨”,所居陋室又何陋之有呢?这是类比的方法。引用孔子的一句话,用反问的形式呼应了前面的“斯是陋室”,准确地点明了全文主旨。8作者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你是否赞赏?_安贫乐道赞赏_9请谈谈你对本文开篇的看法?本文开篇连用两个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斯是陋室并立意于惟吾德馨,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以“仙”和“龙”暗喻品德高尚的人,又是事物的类比,表示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以下文字皆由此发生。16请就本文对陋室的描写从内容或写法上是做分析。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以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描写处处紧扣“惟吾德馨”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尾“何陋之有”张目。六、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本文从几个层面来展现陋室主人品德的高尚的?_分别为环境幽雅、往来者儒雅、兴趣高雅。_ 2作者在文章首尾分别运用了比喻和类比手法,其意图是为了强调什么?-强调作者的品德高尚,志趣高远。-。3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字-梦得-,是-唐-朝人。4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 的文体,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这种文体有_用韵_的特点。5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 对偶 的修辞方法。6翻译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居住就能出名。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来来往往的没有庸俗的凡夫。-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居室,只是因为我的品德是美好(才不显得简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的痕迹漫上石阶,苍翠碧绿;芳草的颜色映入门帘,郁郁青青。- 7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何陋之有?(E) 忘路之远近(A ) 渔人甚异之(B ) 具答之( B )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A ) 君之病在肌肤(A)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A )8.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9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_保持高尚节操_的愿望和_安贫乐道 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_托物言志_的写法10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C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1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_。 14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上句:志雅趣雅陋室雅 下句:_才高艺高品德高_。七、阅读下面古诗文陋室铭,回答相关问题(20分)1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同“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C)A何陋之有 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醉翁之意不在酒2翻译下面句子(3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答: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3写出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2分)答: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 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6.下而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B)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调素琴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7.下面哪一句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不是使动用法?(C) A.无案犊之劳形 B.凄神寒骨.悄伦幽邃(小石潭记) C.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D.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文章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请选择其中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