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乌江亭 (2)ppt课件_第1页
题乌江亭 (2)ppt课件_第2页
题乌江亭 (2)ppt课件_第3页
题乌江亭 (2)ppt课件_第4页
题乌江亭 (2)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乌江亭,杜牧,1,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2,思考:这首诗吟咏了哪段历史?你从诗歌哪些地方知道的?,题目(乌江亭),项羽乌江自刎,江东子弟,3,乌江亭,楚汉相争时,项羽败退乌江边,遂自刎而死。后人在其地建有项羽衣冠亭,并塑像纪念。唐书法家李阳冰在亭上题有“西楚霸王灵祠”。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杜牧结束在南方十余年的漂泊生涯后,由宣州赴京时渡江经过乌江亭,写了这首诗。,4,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兵败,乌江亭长备好船劝他渡江回江东再图发展,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乃自刎于江边。,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人们历来欣赏项羽这一语,认为表现了一种英雄气节。,5,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百姓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人心尽散,不可能卷土重来。,杜诗如何评论项羽?,6,包羞忍耻:意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应有忍受屈辱的胸襟气度。,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不期:难以预料,包羞忍耻是男儿,胜败兵家事不期,7,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士重来未可知。,这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刚愎自用,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8,杜牧题乌江亭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此诗通过议论(借古抒怀)重评历史,表达了诗人对项羽的惋惜、批判之意。,9,此诗通过议论表达了一个人生哲理,即成就大事不可意气用事,应能忍辱负重,不为一时失败所挫,其中说明了“败不馁”的道理,具有相当积极意义。,对于项羽自刎乌江,你觉得作者抱怎样的态度?,10,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后面题目。,1、王安石、李清照的观点是什么?,2、为什么三位诗人对项羽之死有如此不同的评价?,题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自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11,题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肯:怎肯),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自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回答了杜牧的提问,说明楚霸王因为当时政治军事上的一系列错误才导致了军事上的失败,当时的处境已无回天之力。就算项羽回到江东,只怕也难以招集人马卷土重来。李清照对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1、王安石、李清照的观点分别是什么?,12,杜牧乃世家子弟,祖父杜佑曾经当过宰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杜牧早年仕途不顺,中年时历经磨难,所以,在他看来,只要以平常心看待胜败,“包羞忍耻”,总结失败的教训,必能“卷土重来”。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触动了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新政,革新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形势逼人,就算重头再来,但因失败已成定局,无人支持,是无法转败为胜的。李清照则希望以王者的不屈,桀骜的霸气,来唤醒南宋帝王的尊严,读来令人荡气回肠。,2、为什么三位诗人对项羽之死有如此不同的评价?,13,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两首诗都是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所写的咏史之作,其议论不落窠臼又各具特色,但都能言之成理。你认为哪一首更好,为什么?,14,杜诗好。杜诗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好男儿应包羞忍辱,永不言败。凭着胸怀壮志的江东子弟,是完全可以东山再起的。全诗格调昂扬乐观,积极向上。王诗好。王诗冷静客观理智的思考了当时的形势,指出项羽的失败已无法挽回,是历史的必然,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第一首好。作者批评项羽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在批评、惋惜、讽刺之余又表明“败不馁”的道理,颇有积极意义。第二首好。第一首只写了项羽应包羞忍辱卷土重来,只写项羽个人的悲剧。而第二首则,写出了连年战乱百姓疲弊,渴望安定的生活,在思想性上高于第一首。,15,1、咏史怀古诗的类别:A、咏古迹B、怀古人C、忆古事古事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古人A、借古人自比(相似之处)B、与古人对比(相反之处)2、思想内容:A、感慨盛衰无常B、感慨国运衰微C、抒发爱国情怀D、评价历史是非E、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F、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