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璧版-光学信息技术原理及应用习题解答(9-11章)_第1页
陈家璧版-光学信息技术原理及应用习题解答(9-11章)_第2页
陈家璧版-光学信息技术原理及应用习题解答(9-11章)_第3页
陈家璧版-光学信息技术原理及应用习题解答(9-11章)_第4页
陈家璧版-光学信息技术原理及应用习题解答(9-11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习题解答9-1. 用白光再现彩虹全息时,如果彩虹全息有实狭缝象,在狭缝实象处观察全息图,人眼将能观察到单色的全息象,试分析人眼在狭缝前后位置时的全息象的颜色分布情况。如彩虹全息再现的是虚狭缝,再分析人眼观察到的全息象情况。ABNPM答:在图示的情况下,物的两个端点为A和B点,它们被全息记录在一条线区域上,当白光再现时,这一区域的衍射光是色散的,长波长的衍射角较大,而短波长的衍射较小,。按图示的光路结构, A点的长波长沿AM方向衍射,短波长沿AN方向衍射,B点的长波长沿BN方向衍射,短波长沿BM方向衍射。假设沿AP和BP方向衍射的波长相同,那么人眼在P处观察将看到单色象,当眼睛靠近全息图时,将看到象的上方偏蓝,而下方偏红,反之则相反。ABPMQQ对于虚狭缝的情况,如上图所示,P点是某一衍射波长的虚狭缝,A和B两点是两线全息图,象上的两点与它们对应,AM是线全息图A最短波长的衍射方向,BM是线全息图B的最长波长衍射方向。显然,眼睛在M点观察,将能看到A、B之间的所有象点,但它们的颜色呈光谱色分布,在图示情况下,上部是紫色,下部是红色。眼睛观察到的象的范围由眼睛离全息图的距离决定,离得越远,观察到的范围越大。9-2. 用白光点光源再现彩虹全息时,人眼将能观察到由光谱色组成的单色象。如果用白光线光源作为再现光源,线光源的扩展方向与狭缝方向垂直,这时观察到的是消色差的黑白象,试解释其原因。答:线光源可以看成由无数个点光源组成,每一个点光源都按光谱色排列形成一组彩色狭缝,线光源上不同点形成的狭缝的位置各不相同,它们在与狭缝垂直的方向上平移。这无数个狭缝相互迭合在一起,使人眼在该处观察时,无数个不同波长的再现象重合在一起,这也就形成了消色差的黑白象。9-3. 在一步法彩虹全息记录光路中,物的大小为10cm,人双眼的瞳孔间距为6.5cm,透镜的孔径为20cm,对物体1:1成像,如狭缝距全息图30cm,要求人双眼能同时看见完整的象,试计算成像透镜的焦比。解:ABMNQPOD2fLdO设透镜L对物1:1成象,由上图可见,只有人眼在POQ三角区域内才能观察到整个物体的象,显然狭缝应在使MN大于等于双眼间距处。设透镜孔径为D,焦距为f,物体AB大小为a,人眼瞳孔间距为d,狭缝距象的距离为L。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可以得到所以将D=20cm,a=10cm,d=6.5cm,L=30cm代入上式,得到D/f=2.2,这是一个很不切合实际的数据。实际上用一步彩虹全息是不可能获得大观察范围。9-4. 在用横向面积分割法制作彩色彩虹全息母板的方法中,已知下列条件:三色光的中心波长分别为645.2nm、526.3nm和444.4nm;第一步记录时被记录物中心位于建在母全息图HM的坐标系的z轴,物体距HM30cm;第二步记录时参考光为平行光,入射角30;白光再现时入射光是入射角为45的平行光,三色再现狭缝位于z轴;设两次记录的波长均为442nm。试据以上条件,确定HM上H1、H2、和H3的位置。如果每个狭缝的光谱带宽为10nm,试确定狭缝宽度。解:xzHHMOrSRSGSBxzHOcl (a) (b)图(a)和图(b)是本习题的记录和再现光路。在图(a)中设三个狭缝图象中心的入射角分别是R、G和B,参考光入射角是r,图(b)是共轭再现光路,再现光入射角是c,图象中心三狭缝的不同色光的衍射光方向相同,设衍射角为i。由光栅方程,得到共轭再现时的o,式中0和分别为记录波长和再现波长,o的下标o分别对应于R、G和B。按题中条件及图(a)的坐标系,以0=442.0nm和=444.4nm、526.3nm、645.2代入上式,得到以l=-30cm计算,得到由于狭缝有一定宽度而引起的带宽可对光栅方程微分得到,即。由此可得到狭缝宽度9-5. 采用图示的双狭缝彩虹全息记录光路,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两个物体的彩虹全息图,记录的方法步骤是:第一步,用挡板挡住S2,用S1对物体O1曝光;第二步,用挡板挡住S1,用S2对物体O2曝光。然后将显影的全息图用白光照明,人眼在不同位置即可看到不同物体的再现象。(1)画出再现狭缝实象的示意图,说明再现象的特点。(2)解释多狭缝彩虹全息图作多目标存储和假彩色编码的原理。OLS1S2RO 图 习题9-5答:(1)以R的共轭光再现全息图,在原狭缝处得到实狭缝,此时在实狭缝处观察,观察到的是赝象,即凹凸与原记录物体相反的象。 (2)记录多目标时,在透镜处放置多个狭缝,分别对应于不同的物体进行全息记录,再现时用单色光,眼睛位于不同的狭缝处,将能见到不同的物体。进行假彩色编码时,将待编码的物体分别置于透镜的物面,在透镜处分别遮挡不同的狭缝,记录在同一张全息图上,再现时用白光再现,不同编码图象按不同颜色重叠在一起,结果形成假彩色图象。9-6. 有人提出用蓝色单色激光以反射全息的方式也可以记录二维彩色照片,方法是:将三张分色片分别置于记录介质一侧,并用散射屏照明,在记录介质另一侧分别用三个不同角度的参考光入射,在同一记录介质上记录三张分色片,当白光以某一角度再现全息图时,三分色片将分别被三原色再现,呈现彩色图象。试说明其原理,并作相应的三参考光入射角设计计算。(提示:用三棱镜与记录介质用匹配液匹配的方法可以增加参考光入射角;用布喇格条件和光栅方程进行设计,参考第5章和第7章体全息部分)。答:反射体全息有很好的波长选择性,利用布喇格条件,可以按所要求的衍射方向和衍射波长推算出两束相干记录光束的入射角,这也就是本习题提出的记录彩色二维图片的原理。体全息中记录光与再现光之间的布喇格条件关系是式中角度量的下标o、r、c、i分别表示记录时的物光、参考光和再现时的再现光、衍射光,它们均是介质内的量,1和2分别表示记录光和满足布喇格条件的再现光波长。按题意,c、i和2均由使用条件决定,利用上式求出o和r,从上式可以求出。在本习题中,c取207.7(在记录介质中角度,空气中为225),I取0,2则取三原色波长,利用上式可求出在记录介质内的物光和参考光入射角。如取三原色波长为450nm、530nm和630nm,得到参考光和物光入射角如下表波长2(nm)450530630参考光入射角r202.75226.83238.96物光入射角o4.95-19.13-31.26显然,如果在参考光入射的一边不采取其他措施,530nm和630nm的介质内入射角是无法实现的。采用45直角三棱镜匹配的光路如下图所示。记录干板匹配液二维照片掩膜三棱镜散射光照明zx把上表的数据折算成空气中的入射角如下表所示(表中为在直角三棱镜斜边的入射角),如果物光由散射角非常大的散射屏照明,表中的物光散射角没有什么意义,因照明光中总有一部分物光满足表中的入射条件。实际上大散射角的照明会降低衍射效率,采用有一定散射角的散射屏更适合物光照明,散射的中心光线因满足下表中物光入射角。作全息记录时,在全息干板前分别换三原色掩膜,对应于它们的光路参数作三次曝光。在对全息干板进行后处理后,用白光以45角入射,就能观察到彩色二维照片。波长2(nm)450530630参考光入射角35.14-2.78-21.51物光入射角7.53-29.88-52.07第十章习题解答10.1试比较被动三维传感和主动三维传感系统的原理、系统结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思考题)10.2在三角测量法中通常采用的三种坐标系统如图10.6所示。试推导三种坐标关系中,物体的距离或高度z与测量变量x之间的关系式,即三角测量法中的测量方程。解答:(1)投影光轴与成像光轴平行。所构成的物三角形和像三角形是相似的直角三角形, 测量方程是。 式中:b是物三角形的基线,h是像三角形的高度,x是像三角形的基线,z是物体的距离或高度。(2)投影光轴和成像光轴相交。是投影光轴与成像光轴的夹角,O是两光轴交点并作为物体高度计量的原点,I和I是成像系统的入瞳和出瞳,线阵探测器与成像光轴垂直,与I点的距离为f;当物距较大时,f近似地等于成像透镜的焦距。由图中所示的几何关系可以导出。 (3) 投影光轴和成像光轴相交,探测器基线与成像光轴成一倾角,当满足Scheimpflug条件,即满足关系 时,待测距离z和可测变量x之间的关系式为 10.3为什么说激光散斑对三角法测量精度具有重要影响,试解释公式(10.16)和(10.17)的物理含义,并说明如何提高激光三角法测量精度。解答:由于物体表面的微观起伏的不确定性,在探测器上的像点的散斑分布也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引起的光点中心的定位误差,因此激光散斑对三角法测量精度具有重要影响。公式(10.16)和(10.17)表明,这种不确定性与透镜的数值孔径、激光的波长和散斑的对比度有关。通过增大透镜的数值孔径,减小波长C,降低散斑的对比度可以提高激光三角法测量精度。10.4在位相测量剖面术中,由于变形光栅像与传统的干涉条纹图相类似,因此变形光栅像有时又被称为“干涉图”。 在干涉计量中,光波长被作为度量微观起伏的尺度,而在位相测量剖面术中与投影条纹间距有关的“等效波长”被作为度量三维宏观面形的尺度。试比较这两种方法在物理概念上和条纹处理方法上的异同性。(思考题)10.5由于实际得到的位相数据是一个二维的采样点阵列,所以位相展开应针对二维进行。模仿一维位相函数的位相展开过程,推导二维截断位相函数w(i,j) 展开过程的数学表达式.解答:可以首先沿二维数据阵列中某一列进行位相展开,然后以该列展开后的位相为基准,沿每一行进行位相展开,得到连续分布的二维位相函数。例如首先沿二维数据阵列中第一列展开,然后以该列展开后的位相为基准,沿每一行展开。10.6采用远心光路的PMP系统如图10.22所示。设图中q=300 ,q=00,在参考平面上看到的投影正弦光栅是等周期分布的,其周斯=5mm,求该系统的等效波长。如果系统对条纹位相的测量精度为2p/100, 求系统的测量精度。试讨论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的方法。解答:等效波长 8.7mm,系统的测量精度为0.087mm. 减小等效波长可以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10.7位相测量轮廓术和傅立叶变换轮廓术是基于三角测量原理,试比较调制度测量轮廓术与上面两种方法在原理上的区别,并比较三种方法的测量精度。(思考题)10.8飞行时间法(TOF)是基于直接测量激光或其他光源脉冲的飞行时间来确定物体面形的方法。图10.43是采用位相检测技术的TOF系统框图,对时间的测量可以通过对调制光波的位相测量来实现。光束经9MHz的调制器调制后投射到物接收的信号经9MHz的滤波器后与基准信号比较,然后从位相变化计算出距离的变化。假定位相的测量精度为2p/100,求系统的测量精度。如果保持位相的测量精度不变,光束的调制频率提高到90MHz, 系统的测量精度是多少。解答:系统的测量精度为0.33m。如果光束的调制频率提高到90MHz, 系统的测量精度提高到0.03m。第十一章习题11.1 试证明任意两个相互统计独立的随机变量之间相关系数为零。答:参阅统计光学(基本概念个习题)P21。证明 设为两相互统计独立的随机变量,由于其相互独立,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可为边缘概率密度函数的乘积:因而的相关函数为根据定义,的协方差则为故相关系数为零。11.2 若N个微小随机相幅矢量之和中每一个幅值及相位都相互独立;所有的具有相同的概率分布,数学期望与二阶矩分别为和;随机位相均布于区间内。试计算:(1)当N趋近于无穷大时这N个随机相幅矢量之和的实部和虚部的均值与方差及相关系数;(2)实部和虚部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并绘出复平面上等概率密度曲线图。如果随机位相均布于区间内计算结果及函数图象有何变化?答:参阅统计光学P42-45及统计光学(基本概念个习题)P30-34。解:设和矢量为a(用复数表示),即其实部与虚部分别为根据N个微元矢量的相互独立性可得对于均布与之中的k有所以为了要计算及,首先计算二阶矩及,式中因而故有要计算相关函数,还需要计算实部与虚部之间相关函数,其中最后可得出这说明实部与虚部之间仍是不相关的。因为N是个很大的数,由中心极限定理知实部r与虚部i分别为高斯随机变量,即因为r与i不相关,其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仍为高斯型,可写作图1.12为r与i的联合等概率密度曲线简图,若图中各椭圆之长短轴分别为an与bn,则有图 的等概率密度曲线简图11.3 若图11.3中光学成像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为,光瞳函数为,试证明全息再现的变形前后两波面散斑场之间的相关因子的表达式(11.27b)可以转化为(11.13)式中复自相干度的表达形式。证明:变形前后两波面散斑场之间的相关因子的表达式(11.27b)为 该式右边分子是脉冲响应函数的自相关函数,根据自相关定理,可以表示成脉冲响应函数的傅氏变换的模平方的傅氏反变换,即 式中的两个分量。当为零时,式 (11.27b) 右边分子变为分母的形式,因而有 将上述两式代回相关因子的表达式中,(11.27b)即可转化为(11.13)式中复自相干度的表达形式。 (11.13)11.4 在如图11.2的全息干涉记录光路中置于物面处的被测物在激振器驱动下垂直于物面进行稳态振动,照明参考光与物面法线方向夹角可近似为不变的30。用时间平均法记录下的全息图处理后放到图11.3的全息干涉再现光路中,再现参考光与物面之间几何关系与记录光路中完全相同。如果在再现时观察到的两条节线之间正好有五条暗纹,试问稳态振型的振幅最大值是多少?假设记录和再现的光波长为633纳米。答:因为在时间平均法记录下的全息图重现像的振动图样中,不运动的区域即节线处显示最亮的条纹,随着条纹级次的增加,亮条纹的强度逐渐下降。如果在再现时观察到的两条节线之间正好有五条暗纹,稳态振型的振幅最大值处是第三条暗纹。因此 故振幅最大值为 11.5 分离再现外差全息干涉方法中,如果被测物的空间频谱分布在与之间,而且两束参考光均为平面波,试问参考角,(参阅图11.7)需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保证外差全息干涉图与噪声项完全分离?答:分离再现外差全息干涉方法中,复原到全息记录面上的处理好的全息图振幅透过率可表示为 再现时用调制频率为与的两束光照明全息图,则由全息图射出的光场分布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再现光场中的直透项,不会产生干涉现象,第二部分为再现出的原物光场及交叉再现光场,第三部分为再现出的原物光场的共轭光场及交叉再现光场。因为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光场分布在第一部分直透光场的两侧,只要第一部分直透光场与第二部分光场不重叠,第三部分光场就不会与第二部分再现出的原物光场重叠,只需要保证第一部分直透光场与第二部分光场不重叠就可以了。如果参考角和的两束参考光分别记录,两束参考光的空间频率可表示为 和 第一部分的直透项中对应于的空间频谱分布在与之间,对应于的空间频谱分布在与之间,其他直透项对应着频域的函数。第二部分中再现出的原物光场的空间频谱,分布在与之间。第二部分中再现出的两个交叉再现光场的空间频谱,则分布在与之间和与之间。不失一般性,假设。欲使第二部分中再现出的原物光场和两个交叉再现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