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学科指导意见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考点一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2)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广西各种矛盾尤其突出。(3)起义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力量迅速壮大。2经过(1)兴起发展: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1853年3月定都天京。(2)达到全盛:经过北伐与西征,1856年在军事上达到全盛;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3)由盛转衰:天京变乱。(4)后期斗争(5)最终失败:1864年7月,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3意义(1)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2)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3)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洪秀全试图建立的宗教天国难以实现洪秀全出身儒生,深受儒学的影响,自称“天王”,宣扬王权天授,建立君主专制政体,推行一套封建礼制和各种封建政策,设计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向往大同之世。这些不符合时代潮流,甚至违背历史方向,带有落后性。他试图建立的宗教天国难以实现,迟早会使人民失望。摘编自崔之清、胡臣友洪秀全评传【构图解史】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信息提取: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斗争的主要矛头是清政府,目标是建立小农经济的理想天国。【构图解史】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关系探究1从“历史解释”角度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1)相同点:都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都具有反封建性质;都没有真正实行。(2)不同点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前者把土地平分给农民,希望把整个社会改造成整齐划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违背当时中国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向具有落后性;后者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潮流具有进步性。空想性的内涵不同:前者平分产品,违背农民作为小生产者要求发展私有经济、拥有私有财产的主观愿望;后者没有实行资本主义方案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即社会客观条件。财产所有制上:前者主张实行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即财产公有制,反对拥有私有财产;后者主张资本主义私有制,保护私有财产。对农民阶级的影响:前者调动了农民阶级的革命积极性,但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后者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无法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和生产积极性。(2019山东青岛模拟)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发起了洋务运动。这种殊途同归的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B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危机的发展趋势C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D两个政权都推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为挽救太平天国而采取的学习资本主义的方案,洋务运动是洋务派进行的一场学习西方来摆脱内忧外患的地主阶级的一场自救运动,两者都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各自危机,故B项正确。答案B探究2从“史料史证”角度解读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1.“天京事变”的影响(命题专家言论)首先,它搞垮了太平天国前期的领导核心,削弱了起义队伍。第二,它使得太平天国的军事形势急剧逆转。第三,它使得太平天国的思想信仰发生了危机。许多人通过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分裂看穿了“拜上帝教”的西洋镜,从此悲观失望,人心趋于涣散。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核心论点: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它使太平天国运动失去了领导核心,造成了思想信仰上的危机,最终导致军事上的惨败。2太平天国的乌托邦实验太平天国的理想,起码前期,不能说不真诚,但实践的结果却不能不与自己的理想恰恰相反。按照一种人工设计的社会模式来建构社会是危险的,设计的越细,危险性越大。天朝田亩制度明文规定每户只能养五只母鸡、两头母猪。在人类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乌托邦实验确实罕见,或许,这便是太平天国更深远的意义所在。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核心论点:太平天国运动构建的理想社会与社会实践结果相背离;天朝田亩制度追求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小农经济理想天国,具有明显的落后性和空想性。实践证明,任何社会运动或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1(2015江苏单科,6)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解析解答本题抓住“根本原因”限定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是农民阶级局限性所致,因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提出科学革命纲领,导致其失败,故D项正确;A、B和C均不是根本原因。答案D2(2018海南单科,7)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京试三级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由此可知,太平天国()A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B照搬明清科举制度C用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思想D获得士人广泛支持解析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可得出,太平天国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没有照搬明清科举制度,否定儒家传统文化,故A项正确,B、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太平天国考试制度内容的变化,没有体现出士人对此的态度,故D项错误。答案A考法1天朝田亩制度的形成【考题1】 (2016江苏单科,6)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B基督教平等思想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D“中体西用”思想答案D明立意从太平天国创建新制度的原因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抓关键明确“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的内涵,即平均、平等、专制等。清误区本题属于逆向(否定)型选择题,难度适中。考生对中国古代“大同”思想认识不清,“大同”是中国古代对理想社会的一种称谓,相当于西方的“乌托邦”。考法2从现代化角度审视太平天国运动【考题2】 (2019山东济南历城二中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人们一般认为,太平天国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打击,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近年来,在研究深入的同时,人们努力对太平天国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作为发生在近代时期的农民起义,我们更要注重从现代化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从这个角度衡量,太平天国建立的政权,沿袭了封建的君主制、等级制;它借用西方基督教的形式并将其中国化,在将其作为号召和发动农民的工具的同时,又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专制政权。太平天国反对清王朝,只不过是要用一个封建王朝去取代另一个封建王朝。太平天国从宗教出发所采取的反孔政策,它所引起的长达十几年的内战,对中国探求现代化的进程都是一个冲击。近代史史学新观点试评论材料中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史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观点一太平天国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促进统治集团内部的调整和更替,客观上为洋务派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太平天国肩负时代的使命,在反封建的同时还反侵略,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在思想上提出了资政新篇,勾勒了中国近代化蓝图,具有开拓性的划时代意义。观点二从太平天国的领导阶级、主力、政策等方面来看,仍然是旧式的农民起义;天朝田亩制度企图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违背历史潮流;运动长期集中在长江流域,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颁布的资政新篇虽是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文件,但并没有付诸实践。关键信息信息1据材料“太平天国建立的政权,沿袭了封建的君主制、等级制”“又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专制政权”可知,与现代化进程相违背。信息2据材料“太平天国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打击,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可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思路点拨首先,明确现代化的概念,“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然后,根据认知情况围绕太平天国与近代化的关系,任选其中一个观点进行论述。考点二辛亥革命知识点一清末民主革命风潮辛亥革命的背景1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日益严重。2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其统治危机。3革命党人的准备(1)组织(2)思想: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思想论战,宣传了革命思想。(3)军事:革命党人发动了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知识点二武昌首义辛亥革命的爆发1时间:1911年10月10日。2经过: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3结果(1)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2)宣布“五族共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4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知识点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辛亥革命的高潮1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时间:1912年3月颁布。(2)内容(3)性质: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4)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民国共和政体的失败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据。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纳散尼尔佩弗知识点四辛亥革命的结局和意义1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原因(2)标志: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2意义(1)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2)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但辛亥革命只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图解历史】 清王朝统治结束信息提取: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清王朝的统治结束。【漫画说史】 共和体制的确立信息提取: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原则,也表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漫画解史】 辛亥革命的“成”与“败”信息提取:图1反映了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图2反映了民主共和观念激荡全国;资产阶级革命脱离群众,革命中隐藏着失败的危机。探究1从“唯物史观”角度解读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1)必然性经济基础: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资产阶级力量发展。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特别是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的影响。组织基础:1894年革命团体(兴中会)的建立和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成立,明确提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军事基础:同盟会发动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了民主革命进入高潮。(2)偶然性有利时机: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湖北防务空虚。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党人率先起义,12日,占领武汉三镇。 (2019河南郑州模拟)下图是20世纪初发行的川汉铁路股票背面示意图。该图片可用于研究近代()A洋务运动的影响 B西学东渐的进程C民族企业的效益 D辛亥革命的背景解析甲午战败,洋务运动破产,故A项错误;“西学东渐”出现于明清时期,故B项错误;由材料不能得知民族企业效益,故C项错误;民族工业发行股票说明民族企业发展较好,为辛亥革命奠定经济和阶级基础,故D项正确。答案D探究2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辛亥革命的爆发及成果1.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爆发的关系(命题专家言论)自清末“新政”开始,以军机处和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为主干的封建统治机构,被外务部、民政部、度支部、学部、陆军部、海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等一套履行近代政治和社会职能的新行政机构所取代。在教育制度方面,科举制度被废除,建立了自蒙养院和小学开始直到中学、大学的近代学制。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新知识分子等新的社会阶层和政治力量也不断产生,他们的出现使得中国人民反对旧制度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不断迈上新的阶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被推翻。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核心论点:政治上,辛亥革命的主力新军,就是清末“新政”时期编练的,清末“预备立宪”使立宪派离心,加速了辛亥革命的进程;经济上,奖励实业,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为辛亥革命准备了物质基础;思想文化上,派遣留学生出国、建立新式学堂等扩大了新思想的宣传,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2辛亥革命的成果辛亥革命最大的成果是创立民国,但是民国并没有名副其实,因为中国缺乏一个能支撑民国的社会基础。所以我说辛亥革命达到了三个实质性成果:第一是剪辫,我虽然说它在1914年还有很多人没有剪,但毕竟大部分人剪了,留辫子已经是少数,剪掉辫子是多数的,所以剪辫子应该说是实现了。第二是易帜,旗换了,黄龙旗换成了别的旗。第三就是改历,以前是农历,现在是阳历了,农历虽然还在用,双历并存。摘编自傅国涌大变局中的小辫子核心论点:阐述了“民国”之名与革命之“实”的逻辑关系;表明辛亥革命使中国与世界接轨;政治上进入了追求民主共和的新时代。(2019山东烟台模拟)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在其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中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由全体国民组织之。”这反映出()A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袁世凯着力维护民主共和C国民成为中华民国的主人D三民主义得到真正的落实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主权在民的思想,反映出当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A正确。答案A探究3从“家国情怀”角度解读武昌首义的革命精神首先,表现在武汉革命党人的历史主动精神和首创精神。他们发挥主动性,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发展革命组织,掌握革命武装,抓住历史时机,主动出击,发动首义,创立湖北军政府。其次,武汉革命党人和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和献身精神。武昌首义的胜利是革命党人长期艰苦奋斗和英勇流血牺牲换来的。(2018河南中原名校联盟考评)辛亥革命前,民间家中几乎都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到民国时期很多人家中却改作“天地国亲师”,甚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亦如此。这一变化反映了()A辛亥革命影响日益广泛B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C新文化运动推动的结果D近代国家观念正逐步地形成解析材料反映出民国时期民众对国家观念的重视,只是对思想观念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民国时期民众思想观念的变化,与社会风俗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变化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故C项错误;民国时期民众供奉的牌位中出现国家观念,说明近代国家观念正逐步地形成,故D项正确。答案D考法1辛亥革命对社会转型的影响【考题1】 (2013课标全国,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答案B明立意从辛亥革命影响的角度考查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抓关键理解概念:“现代化”。一般而言,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等。清误区本题属于程度型试题,难度较小。清末“新政”和戊戌变法在政体构建上都倾向于君主立宪制,属于同一个发展层面,考生易错选A项。考法2辛亥革命的性质【考题2】 (2018河北衡水中学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辛亥革命的性质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历史评价方面的“盖棺论定”,而且还将决定辛亥革命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走向。然而,辛亥革命的面目仍然笼罩着重重迷雾。我们将怎样聊以纪念?回顾、检讨对辛亥革命性质的研究以求改进,进而揭开辛亥革命的“庐山真面目”。吕明灼学者认为,不能因为当时孙中山主张中国实行社会主义,主张由分权制向集权制、多党制向一党制、地方自治向中央集权转变,主张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而否定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把辛亥革命定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点也没有贬低其伟大意义的意思,相反,这是很崇高、伟大、光彩的。杨天石学者则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这个看法未必准确。因为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最要紧的任务是救亡,而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同时,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会马上和工人阶级产生矛盾冲突,而孙中山特别讲到,要让中国的工人阶级避免受剥削的痛苦。评析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观点一:辛亥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评析:经济上,资本主义有了很大发展;阶级上,领导辛亥革命的是代表新生产方式的资产阶级;政治上,是反封建的暴力斗争;思想上,革命领导者提出了明确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以西方资产阶级的革命学说为根据,反对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目标上,是扫除资本主义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最终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观点二:辛亥革命的性质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评析:经济上,辛亥革命时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远未达到资本主义革命水平;政治上,辛亥革命后中国仍是封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思想上,“三民主义”只是革命的理论纲领,并没有深入人心;目标上,仅仅完成了一次有限度的王朝更替,没有彻底摧毁封建王朝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又走上了军阀割据的道路。关键信息信息1由材料信息“主张中国实行社会主义,主张由分权制向集权制、多党制向一党制、地方自治向中央集权转变”可以看出: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与资产阶级革命相违背的因素。信息2由材料信息“主张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最要紧的任务是救亡”“要让中国的工人阶级避免受剥削的痛苦”可以看出:在维护阶级利益方面与资产阶级革命相违背。思路点拨首先,针对辛亥革命是否为资产阶级革命选择一种观点,评析时可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思想发展状况和革命目标进行归纳论证。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0山东文综)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解析由图片材料中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某些思想具有近代化因素”( 资政新篇)、“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 广东、苏浙等地)、“提出的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 天朝田亩制度)可知,该事件是太平天国运动。答案A2(2019山东德州模拟)洪秀全借用夏商时期中国人曾经崇拜过“上帝”的宗教观念,来论证上帝本来就是华人的唯一真神。还将“耶和华”的“华”与中华的“华”等同视之。自己则是上帝次子下凡,现实生活中代表上帝。其目的是()A融合东西方文化 B希冀得到西方列强支持C为反清获取历史依据 D借以获得权威性与话语权解析从材料“借用夏商时期中国人曾经崇拜过上帝的宗教观念论证上帝本来就是华人的唯一真神。还将耶和华的华与中华的华等同视之”可知,其目的是借以获得权威性与话语权。答案D3(2019重庆模拟)洪仁玕资政新篇记述:“恳自今而后,可断则断,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再献,不致自负其咎,皆所以重尊严之圣体也。或更立一无情面之谏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是天国早期的施政纲领B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C严厉批评天王独断专行D包含一定的民主意识解析太平天国早期的施政纲领是天朝田亩制度,故A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故B项错误;“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再献,不致自负其咎,皆所以重尊严之圣体也”表明对天王的尊重,不是严厉批评,故C项错误;“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再献,不致自负其咎”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性,故D项正确。答案D4(2019湖北重点中学冲刺模拟)湖南汉族官僚曾国藩的湘军,是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曾国藩作为两江总督,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清朝一度出现督抚专权的局面。该现象反映了()A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 B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C北洋军阀割据的形成 D曾国藩守旧亦维新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晚清的地方势力一度比较强大,中央集权弱化,故A项正确;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是在辛亥革命后,故B项错误;北洋军阀割据的形成是在袁世凯死后,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曾国藩的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A5(2019山东烟台模拟)从1901年到1907年六年间,维新知识分子把政治小说作为译介域外文学文体的首选,其中有美国独立记演义(1903年)、多少头颅(1904年)和苏格兰独立记(1906年)等。据此推断,维新知识分子翻译政治小说的主要目的是()A激发民族主义意识B为推翻清政府提供理论依据C宣传维新变法思想D从文学角度革除国民旧观念解析材料中翻译的外国的书籍多是争取民族独立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民族危机严重,因此译介政治小说的主要目的是激发民族主义意识,故A项正确。答案A6(2019广东珠海模拟)下表为咸丰初年户部银库收支银数(单位:万两),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库存银数 新收银数 支出银数 实存银数 咸丰元年(1851) 844.096 2 850.852 9 956.991 0 737.958 1 咸丰二年 737.958 1 836.183 7 1 032.617 2 541.524 6 咸丰三年 541.524 6 475.339 7 847.174 6 169.689 7 A.国内农民起义的影响B清政府急需偿还债款C政府投资开办工厂 D小农经济逐渐解体解析根据材料“1851”以及支出银数不断上升,结合所学知识,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1851年,列强侵华尚浅,不存在大量债款,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1861年洋务运动开始兴办工厂,故C项错误;支出银数增加,存银减少,与小农经济解体无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答案A7(2019清华大学高三学生诊断测试)拳事杂记记载“团匪起时,痛恨洋物,犯者必杀无赦”;联军入京后,则一变为“西人破帽只靴,垢衣穷裤,必表出之”。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这种变化反映出()A民众复杂且矛盾的心理状态 B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全体共识C清政府沦为列强治华的工具D西式服装成为社会主流服饰解析据材料“团匪起时,痛恨洋物,犯者必杀无赦;联军入京后,则一变为西人破帽只靴,垢衣穷裤,必表出之”得出民众复杂且矛盾的心理状态,故选A项。答案A8(2019湖南永州模拟)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接到宣战诏书的两广总督李鸿章却复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从而产生了“东南互保”协议该协议的签订()A说明地方已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B有利于江南地区的相对稳定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D说明了清朝封建统治的没落解析据材料“粤不奉诏,这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从而产生了东南互保协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南沿海各省“不奉诏”避免与十一国的冲突,从而维护了江南地区的稳定,故B项正确。答案B9(2019山东菏泽模拟)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指出:“辛亥之役,汲汲于制定临时约法,以为可以奠民国之基础,而不知乃适得其反大多数人民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这反映出()A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B人民不支持辛亥革命及其宪法C临时约法制定得太过仓促D社会变革缺乏相应的群众基础解析题干材料“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说明,孙中山认为临时约法遭到破坏的原因是反革命势力的破坏和广大人民没有积极支持,可以看出普通民众尚未完全觉醒,革命缺乏相应的群众基础,故D正确。答案D10(2019山东青岛模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首开总统宣誓之先河:“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这一宣誓的主要价值是 ()A激发革命党人的斗志B号召实行责任内阁制C树立民主信仰,凝聚共和力量D彰显神圣感和宣誓者的使命感解析材料中“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表明,孙中山坚决推翻满洲政府,建立民国以及追求民族振兴的愿望和信心,故C项正确。答案C11(2019山东青岛学期初调研)“辛亥革命使无所不包的普遍王权的一元结构突然解体后,不但没有产生出一个现代型国家,而且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形成严重的政治权威危机。”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国家分别扶植代理人B社会结构未分化组合C儒家思想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 D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解析“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是帝国主义扶植的直接结果,故A项错误;“一元结构突然解体”可得出社会结构已经分裂,故B项错误;“形成严重的政治权威危机”包含思想的统治危机,故C项错误;“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根本原因是经济上问题,故D项正确。答案D12(2019山东烟台模拟)中国近代的两首竹枝词写道“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脚跟。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正阳门”。“政局纷纷类弈棋,本来约法尚临时。四番总理曾更替,内阁从新组短期。”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现象是()A八国联军侵华与政局动荡B帝制倾覆与人民当家作主C帝制复辟与政府更替频繁D帝制倾覆与共和政体飘摇解析材料中“都城一洗帝王尊”“本来约法尚临时”表明是辛亥革命之后,根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共和政体飘摇,故D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13(2018安徽池州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百日维新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曾致信康有为说:“国事败坏至此,非庶政公开,履行共和政体,不能挽救危局”,并劝康有为“息影林泉,自娱晚景”。1903年,梁启超游历美洲。这次游历,使他的思想发生了明显变化。1906年冬,他又致信康有为:“革党现在东京占极大之势力彼播种于此间,而蔓延于内地,真腹心之大患,万不能轻视者也。与革党死战,乃是第一义。”至此,梁启超的思想又回归到原路。如何看待这一次转变,梁启超自述说:“启超既曰倡革命排满共和之论,而其师康有为深不谓然,屡责备之,继以婉劝,两年间函札数万言。启超亦不谦(不满)于当时革命家之所为,持论稍变矣。” 摘编自邱丹丹梁启超思想的内在理论及成因 材料二吾国(临时约法)舍总统制而行内阁制者,则以数千年来专制之政治阴驱潜率,蒂固根深,已种毒于人心而莫由拔,今一旦覆专制,立共和,毅然决然采用内阁制,盖所以防专制之复生,立法命意至为深远。法人初行民政,亦群相额手曰:专制之恶魔去矣,世人可食自由之福也!拿破仑一世出,而共和颠覆;拿破仑三世出,而帝政再兴。则以当时总统之权过大,故由共和而变帝政,再由帝政而变王政。吾国之政制师效法人,盖以吾国专制之流毒已数千年,实与法国国情大相吻合。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前夕,曾反驳宋教仁等人的内阁制主张:“内阁制平时不使元首当政治之冲,故以总理,故以总理时国会负责,断非此非常时代所宜。”而在交卸临时大总统职务后,孙中山却称赞内阁制:“现就中国情形论之,以内阁制度为佳。”在孙中山看来,如果由他做总统最好实行总统制,因为他是革命领袖;如果由袁世凯做总统,最好采用内阁制度,因为袁是枭雄。不仅孙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蔬菜委托加工协议书模板
- 补偿协议书存在遗漏
- 2025年RCEP项下陶瓷制品原产地规则应用考核试卷
- 碧昂丝婚前财产协议书
- 棚改交付协议书
- 审查联合投资协议书
- 保罗福斯特健康协议书
- 2025年工业互联网行业产业链布局与技术创新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噪声控制管理考核试卷
- 2025年互联网行业云计算技术应用案例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人工挖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 医用防护口罩产品风险管理报告
- 助播劳务合同协议书
-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 n1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2025
- 青海城市介绍旅游宣传
- 语文单招讲解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无人机驾驶培训教练员劳动合同范本2篇
- 周一清晨的领导课(原版)
-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课件完整版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