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与投资》第一章 国际投资概述rev9-9_第1页
《跨国公司与投资》第一章 国际投资概述rev9-9_第2页
《跨国公司与投资》第一章 国际投资概述rev9-9_第3页
《跨国公司与投资》第一章 国际投资概述rev9-9_第4页
《跨国公司与投资》第一章 国际投资概述rev9-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国际投资概述,第一节国际投资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国际投资的类型和特点第三节国际投资的产生与发展第四节国际投资的经济影响,.,一、一个新近案例:全球光电巨头富士康扎营武汉富士康产业园于今年3月动工,一期投资10亿美元,生产电脑、数码相机、液晶显示器,第一台电脑将于今年10月下线。台湾富士康扎营武汉是一种典型的国际投资活动:台湾企业对大陆的直接投资。(武汉晚报2007-02-28),第一节国际投资的基本概念,.,案例(续)2009-02-23日,富士康武汉工厂接惠普1600万台电脑订单,目前,富士康为惠普订单建设的厂房已经封顶,马上将开始装修,年内就可投产。2010-08-05:今年4月湖北台湾周,富士康已和武汉签订合作协议,拟将台式电脑、显示器、打印机等项目布局本地。目前,该集团台式电脑整机和显示器生产线已部分迁入武汉园,其中显示器自6月已投产。武汉在富士康全国21个园区身居何位?富士康在布局苹果产品生产线之时,已将武汉定位为台式PC生产基地,主要为惠普、戴尔等全球四大PC厂商代工定制产品,目前烟台基地的相关业务也在陆续南迁武汉。届时年产6000万台的产量,将拿走全球三分之一的PC代工权。武汉,正迈向全球最大的台式电脑研发制造基地。(来源:湖北日报)问题:富士康“北迁”是否也是国际投资的一种形式?,.,二、国际投资的概念,1.任映国教材的定义:国际投资是指各国之间的投资,是为获取预期未来收益而将资本投放到国外的一种经济活动,是国际货币资本及国际产业资本跨国流动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债权与债务关系。(任映国,p19),国际产业资本包括:生产资本、劳动力和无形资本(工业产权、R资金的流动仍受投资国和东道国对外经济政策和汇率等因素的影响;,5.国际投资中生产要素的流动要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广义的生产要素包括原材料、设备、资金、劳动力、技术、土地等,.,外汇风险(汇率变化而招致的损失等);政治风险(例如对外资实行国有化或强行征收)。经营风险,7.国际投资所包含的风险更大。,例如:2006年5月玻利维亚将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收归国有,引起全世界的关注。,.,19141945年:低迷徘徊阶段(国际证券投资为主),一、国际投资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划分,第三节国际投资的产生与发展,1914年以前:初始形成阶段(国际证券投资为主),二战结束到80年代末:恢复增长阶段(国际直接投资为主导),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阶段(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都发展迅速),进入21世纪后:调量整理阶段(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都呈现波动发展),.,1.投资规模:规模更大、速度更快(见表1-1)2.投资格局:投资国多元化(1)发达国家(2)石油输出国(3)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3.投资形式:直接投资占主导地位。(Eg.U.S.为80%),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期是美国在国际投资舞台上一枝独秀的年代MarshallPlan,(一)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投资的发展,.,4.投资领域:国际投资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世纪50年代以前,国际投资主要集中在资源开发(采掘业)和资源加工行业;60年代70年代中期,国际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8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投资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5.投资主体:跨国公司和银行的作用越来越大;,.,补充材料:二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表1-11950198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年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亿美元)195055019606511970166919806090日本在80年代是对外FDI增长最快的国家。19801989年,日本国际贸易增长51.1%,FDI增长3倍,.,(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的发展(要求重点掌握),1.投资规模,3.投资格局:主要投资国有哪些?,2.投资主体,5.投资方式:并购还是新建?,4.投资的空间特征,.,(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的发展(续),1.国际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全球流量:1991年1593亿美元;1995年3312亿美元;2000年1.4万亿美元(达到最高峰);2001年8680亿美元;2007年1.979万亿美元(达到历史新高);2008年1.697万亿美元2.跨国公司(TNCs)猛增。1980年全球跨国公司(母公司)约有1000家;1995年约4万家;1997年约5.3万家;2000年超过6万家。2005年达到7.7万家,2006年达7.8万家,2007年达7.9万家,2008年全球跨国公司(母公司)达8.2万家,海外分支机构为81万家。,.,3.投资格局:(1)“大三角”国家(theTriadtheEU,JapanandtheU.S.)对外投资集聚化。(2)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对流投资”)不断增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不断增加,在全球国际投资流量中的比重为2/3。,“大三角”的概念:美国、欧盟和日本(尤其是美、英、法、德、日),.,欧盟:20世纪90年代欧洲的英法两国对外投资居第一和第二的位置。,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至2000年美国始终是国际投资领域中的佼佼者1985年以前,对外投资居世界第一,之后位居世界第三;截至2009年是吸引FDI最大东道国,吸引投资几近全球FDI1/3。,日本:作为战后经济发展的后起之秀,对外投资扶摇直上,于1985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债权国,90年代中期以后对外投资规模下降,但和发展中国家相比显示出绝对主导地位;,“大三角”国际投资集聚化的格局,.,Fivecountries(France,Germany,Japan,BritainandtheU.S.)accountedfor73oftheworldstop100TNCs,while53werefromtheEU.(世界投资报告2006),补充资料:“大三角”对外投资集聚化的例证,.,4.区域化、集团化合作加强。(1)1992年,欧盟区内成员间的相互投资占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72%。(2)北美圈中美国、加拿大之间的投资。1993年加拿大吸收的外来投资2/3来自美国。(3)亚洲东盟区内的相互投资增加。,.,5.采用跨国并购(M&A)方式的直接投资日益增多。跨国并购在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中所占比重增加,见表1-2。,返回,表1-2跨国并购在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中所占比重,.,(三)进入21世纪后国际投资的发展态势,1.国际直接投资规模呈现波动(先降后升,再下降)。全球FDI流量:2000年:1.393万亿美元;2001年:8180亿美元;2002年:6790亿美元;2003年:5600亿美元;2004年:6480亿美元;2005年:9160亿美元;2006年:1.306万亿美元2007年:1.979万亿美元2008年:1.697万亿美元2009年:1.114万亿美元,.,2.国际投资主要集中在服务业,但自2005年来对自然资源行业的直接投资急剧上升。全球投资流量中55-60%的资金投向了服务业(电信、运输、物流、咨询等),主要是石油开采,.,3.发展中经济体异军突起,成为重要的国际直接投资吸收国及来源国。“金砖四国”成为重要的国际直接投资吸收国1990年-ing国家对外投资占世界总量的7%,2003上升至10%。最大的5个Economies为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台湾及巴西。,4.跨国并购交易复苏,成为国际投资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跨国并购交易成为国际投资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1.科技的发展(物质基础)促使生产力日益突破国家的限制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密切了各国之间的联系,2.国际分工的发展深化(客观前提)国际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为国际直接投资提供了充分的新舞台。,二、国际投资迅猛发展的原因,3.TNCS的发展。(实践主体),.,6.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分衡(现实条件)。,7.各国外资政策的开放和鼓励(外部因素)。例:中国对外资企业“两免三减半”税收优惠实施了30年!两税统一问题已于2007年的“两会”上正式审议,将于2008年实施。,5.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资金来源),4国际经济一体化(有效渠道)既是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经营的结果,又为其进一步扩大化提供了畅通的渠道。,.,第四节国际投资的经济影响,国际投资的经济影响:(自学,参考教材p19-32),对世界经济整体的影响,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对投资国经济的影响,.,一、国际投资对世界经济整体的影响,2.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优化了全球资源配置。【举例】丰田的全球化生产,1.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革命的深化。,3.为各国实现宏观经济发展目标提供了手段。例:中国提出的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的开放战略,4.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研究表明,世界GDP的增长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丰田在海外的生产网点一览(美洲),.,丰田在海外的生产网点一览(亚、非、欧洲),.,二、国际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一)积极影响:1.增加就业机会、国民收入:就业机会:Direct:Hiringhost-countrycitizens.Indirect:Jobscreatedbylocalsuppliers.Jobscreatedbyincreasedspendingbyemployeesofthemulti-nationalenterprise.工资“溢出效应”2.弥补资金不足:国际收支短期改善;,.,3.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技术“传染效应”(溢出效应;传导效应)。4.促进产业结构升级;5.资本形成效应(这是对东道国而言的最大好处)资本形成效应的定义:外资能带动内资的增加资本形成规模的作用机制投资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内资增加继续投资基础设施形成良性循环投资工业部门收入增加投资增加,.,1.外资对部门的垄断,削弱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危及国民经济的安全性。2.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的“挤出效应”。3.造成部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4.可能形成对外资的依赖,加重债务负担,影响金融安全。,消极影响:,.,三、国际投资对投资国经济的影响,积极影响:1.促进产业结构优化。2.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3.绕过贸易壁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