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覆盖件模具工艺设计_第1页
汽车覆盖件模具工艺设计_第2页
汽车覆盖件模具工艺设计_第3页
汽车覆盖件模具工艺设计_第4页
汽车覆盖件模具工艺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汽车覆盖件模具工艺设计二DL图的制作1. 认识DL图2.1 DL图的简介一个汽车覆盖件的冲压成形完成,需要一步或者多步完成,这样的“每一步”我们称为零件完成的一道工序,在结构中我们已经介绍,比如拉延工序,修边冲孔工序等等。那么这些内容会在哪里体现出来呢?就是在DL图中体现出来,所以在模具的结构设计之前,必须先完成DL图的设计。这个完成DL图设计的过程,我们称为汽车覆盖件模具的工艺设计。DL图,英文名称为Die Layout,又称工艺图、工法图、工艺流程图等等。2.2 DL图在模具设计中的作用和地位这样来打个比方吧,设计师在设计完一个产品的外观后,需要有人把他做出来,而如何做出它,把这个外观合理的分解成几个小块,并且在实际冲压过程中,机器可以把它做出来,然后将它整合成设计要求的外观式样!这时,需要一个教人如何把它一步步做出来的工艺流程图,这个就是DL图。DL图的要求非常高,除了正常的构件尺寸、角度、工序内容、冲压方向等等细致的一步步工艺流程外,还要附有顶杆分布图,废料排向示意图,废料刀刃入状态图等等,如果做了CAE分析,最好将拉延完成,材料收缩的状态表达一下。因为通过DL图,任何一家有硬件条件的工厂,都可以通过DL图的步骤,调整生产线,生产指定的构件。DL图现在国内主要用于在汽车覆盖件模具,一般采用UG软件进行绘制。由此我们可以总结下DL图对于后续整个模具设计的作用:完整表达零件的工艺流程、各工序内容、冲压方向、冲压设备等等,为模具结构设计人员提供设计信息,指导设计;为零件的制作提供可行性分析,其中包括CAE成型分析,回弹分析等等;以及为后续设计提供所有要求和技术保证。除此之外,DL图还有以下作用:l 检奇训论成形性、加工性,将其结果具体以图来表现。l 工序间的加工内容及加工范围明确化,以防止设计及后工序失误l 明确加工基准及制件基准。l 实型时制作时基准点的指示,以及冲压转角的转角基点及转角方法指示l 作为各工序工序图的制成依据及Nc编程的基准。l 制件公差的折入及回弹折入指示。整个模具设计流程如图2.1所示。我们可以看出DL图在其中的指导作用。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初步确定冲压工艺方案(制定工序)制定DL图其他工艺部分设计,如修边、翻边、斜楔部分综合CAE仿真分析,设计拉延工艺型面严格按照DL要求和指导,设计模具结构参照DL图对模具数控加工模具安装,调试完成图2.1 流程图2.3 DL图上应表达的信息A工序划分及冲压内容在设计人员拿到零件后,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大致制定出零件的工序划分。比如一个零件,先制定出零件的工序分别为 拉延- 修边冲孔-翻边-整形 四道工序完成,则在DL图绘制中,需要在DL图清楚准确表示出四道工序的顺序,冲压名称等等。模具的工序名称可以分为两类-成形类和切边类成形类一般有 拉延,成形,翻边,整形等等。切边类一般有 修边,冲孔,侧修侧冲等等两种类型的模具之间的区别为 是否有废料。成形类模具一般不产生废料,是针对零件形状进行的冲压过程,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很大的冲压力,而切边类模具会产生废料,如修边废料或者冲孔废料等,所以在后续结构设计中,对于切边类模具我们一般要考虑废料的排出。所有工序在DL图上的表示一般用英文缩写,如图2.2所示。图2.2 工序英文缩写B工艺流程图及冲压设备图2.3 工序流程及设备介绍设计人员会根据技术协议(客户提供),制定出每道工序的模具所对应的冲压设备,机床参数,后续设计人员会严格按照这些数据设计模具结构,其中包括机床类型,闭合高度,顶杆位置,压板槽位置等等。工序流程图如上图2.3所示,一般在DL图的右侧做出。C各工序冲压、送料方向及斜楔加工方向往往一个零件,在考虑冲压负角,模具刀口强度等等因素后,各个工序的冲压方向都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在DL图中标识出每个工序的冲压方向,送料方向,如果涉及到斜楔,还要把斜楔的加工方向和加工角度标识清楚,一般用箭头和坐标系表示。如图2.4所示。 图2.4 冲压方向,送料方向的表示D各工序加工内容视图表示及示意简图 E基准定位孔C/H 型面检查点 C/PF基准点与冲压中心的关系(绝对坐标与工作坐标)G拉延工艺补充形状(分模线、板料线) 如图2.5所示图2.5 板料线,分模线的表示H修边位置,废料刀布置及废料流向I制件变形预测及应对措施J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左右件,技术要求等)参照提供的DL图范例,按照要求在DL图上找到以上A-J 的相应位置2.4 工序符号的规定在汽车模具中,DL图中,为了简化表示各个工序内容名称我们把各个工序的称呼用英文表示举例如下:一个零件完成分四道工序 拉延 修边冲孔 翻边整形- 斜楔冲孔 则我们可以称这个零件的工序划分分别为:Op10 拉延 op20 修边冲孔- op30 翻边整形 - op40 斜楔冲孔 - 。(类推)opN0也可以称为 1/4 拉延工序 2/4 修边冲孔工序 等等,4代表工序总数,前面代表工序数注意:落料工序强制规定为op05 2.5 DL图图层的分类一个零件往往有多道工序完成,为了使各个工序内容表示的独立,完整,清晰,我们把每道工序的工作内容、工序数模、冲压送料方向等等布置在DL对应的图层中,图层分类如下。在UG中有256个图层,每个图层的含义不同,一般来说,1 层: 原始产品层 (工艺数模层)如果后期工艺数模改变,则把改变的工艺数模放在接下图层中,标上日期,以便区分5层: 落料工序内容,即落料线10层: op10工艺数模层 11层: op10冲压方向 送料方向11至19层:若op10为拉延工序,则11-19层中对应放置 分模线、板料线、板料收缩线、CH孔等拉延工艺信息20层: op20工艺数模层 (将此工序要冲的孔德中心点及冲孔的大小做出),在此层做三条线,起点为基准点,延+X轴,+Y轴,+Z轴个一条线,X轴线为红色,Y轴线为绿色,Z轴线为蓝色,+Y表示送料方向,Z表示冲压方向,层名 为OP20;)21层: op20冲压方向 送料方向30层: op30工艺数模层(将此工序要冲的孔的中心点及冲孔的大小作出),将上工序已经冲过的孔和修过的边用白色的双点划线做出,在此层做三条线,起点为基准点,延+X轴、+Y轴、+Z轴各一条线,X轴线为红色,Y轴为绿色,Z轴为蓝色,+Y表示送料方向,-Z表示冲压方向,层名OP30;31层: op30冲压方向 送料方向40层: op40工艺数模层41层: op40冲压方向 送料方向类推第N 0 层: opN0的工艺数模内容第N1 层: OPN0的冲压方向,送料方向第100层: DL图2D出图层第256层: 垃圾层之所以要把DL图图层分类,是因为在后续的模具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图层的打开和关闭,来完成对单独工序内容的查看和修改。DL图文件保存为“零件号_CY_完成日期. prt”;2.6 DL图上图示项目和符号DL图上线条复杂,所以为了区分各个线条表示的意义,我们把特定内容的线条规定线型方式。A各个工序的线型表示规定B 基准点的设定及标记符号C. 冲模冲压中心线表示符号多工位,自动冲压线,各工序基准点必须统一的产品和利用气垫拉延的产品冲压中心线与基准点之间的距离最小为20m/mD 冲压方向,送料方向,斜楔方向表示箭头必须注明冲压方向与坐标系的角度,旋转角度时,必须同时表示旋转顺序。表示符号如图冲压方向斜楔方向制件送料方向2.7 学生作业学生根据老师留给的工序数模,完成DL图(2D图)的初级制作要求1. 图层分类正确, 2. 2D图中各个表示的信息完整,清晰3. 绝对坐标系,工作坐标系的转换和设置正确。三 拉延工艺设计3.1 拉延工艺的概述拉延工序,就是把平板料经过拉伸成形为有形状的零件过程。拉延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我们在结构设计知识中已经介绍。针对拉延造型的设计主要有冲压方向的设计、压料面的设计、工艺补充、拉延筋的设计等等3.2 冲压方向的设计确定冲压方向是确定拉延件首先要遇见的问题,它不但决定能否拉延出满意的拉延件来,而且影响到工艺补充部分的多少和压料面形状。有些形状复杂的拉延件往往会由于冲压方向确定不当,而拉不出满意的拉延件来,只好改变冲压方向,这样就需要修改拉延模,同时还必须相应的修改拉延以后的冲模,会造成很大的成本损失,所以,冲压方向必须慎重考虑确定之。a. 确定冲压方向能够顺利进入凹模,尽量避免负角;b. 凸模开始拉延时与拉延的毛坯的接触状态,接触面积尽量要大,尽量靠近中间,接触地方要多,要分散。c. 压料面各部分进料走料阻力要均匀。根据以上原则,零件拉延的冲压方向我们就可以确定下来如图2.2上图所示零件的冲压方向,该冲压方向考虑了零件的负角问题,也考虑了在拉延造型后压料面的平滑程度,压料面平滑,材料走料性好。凸模开始拉延时与毛坯的接触面积达并且都在零件的中间部分有利于拉延。注意:1. 设计时要注意零件的汽车绝对坐标系和冲压坐标系的区分。将冲压方向调整为坐标轴的-Z方向(通过设定新的坐标系在导出成新的PRT文件),以便仿真分析(仿真分析自动以-Z方向为冲压方向);2 设计时要将汽车坐标系保留,以便在申请设变时替换数模。3. 零件冲压方向制定之前,可以以AUTOFORM仿真分析中的TIP 自动冲压方向设定做为参考依据。3.3 压料面的设计板料在放置在压边圈上时,凹模往下运动,跟压边圈接触的部分,即负责压料的部分,我们称为压料面。图3.1所示。压料面是零件工艺补充重要的一部分,指凹模圆角半径以外的那一部分。压边圈将拉延毛坯压紧在凹模压料面上,凸模进拉延毛坯拉延,不但要使压料面上的材料不皱,更重要的是保证拉入凹模的材料不皱又不裂。分模线是凸模和压边圈的分界线,通常是指压料面和凸模面延伸所产生的那条线。压料面和分模线的形状和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冲压件拉延状态的好坏。压料面一般有两种情况:1. 压料面就是覆盖件本身的凸缘部分;凹模R圆角以外2. 压料面是工艺补充而成图3.1 压料面确定压料面的形状,我们必须考虑下面的一些问题: 尽量降低拉延深度,深度越大,零件拉延成形越难,越容易裂或皱 凸模对拉延毛坯一定要有拉延状态产生,压料面的展开长度必须比凸模展开长度短,压料面所形成的夹角必须比凸模的夹角要大。 压料面形状尽量简单平滑,尽量采用水平品压料面。 压料面应使成形深度小且各部分深度接近一致。 压料面应使毛坯在拉深成形和修边编工序中有可靠定位,并考虑送料和取件方便。 在覆盖件底部有反成形时,压料面必须高于反成形形状的最高点。 不要再某一方向产生很大的侧向力根据以上基本方法进行压料面和分模线的创建。不能以覆盖件本身的凸缘部分直接作为压料面。其原因是零件一边向上翻起,另外一边零件形状落差较大,如果用零件边缘部分做压料面,则此处拉延深度就过大,零件容易开裂。所以,我们采用,将零件翻边区域展开(可以利用AUTOFORM等工具软件,也可以用截面线来计算),而利用展开部分凸缘作为压料面。这样零件拉延深度虽然不同并且有落差,但是拉延深度平均,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压料面上拉延筋来调整零件的起皱或开裂情况。压料面是工艺补充部分的一部分,指凹模圆角半径以外的那一部分。压料圈将拉延毛坯压紧在凹模压料面上,凸模对拉延毛坯拉延,不但要使压料面上的材料不皱,更重要的是保证拉入凹模的材料不皱又不裂,分模线是凸模和压边圈的分界线,通常是指压料面和凸模面延伸所产生的那条线。压料面和分模线的形状和决定冲压件拉延A状态好坏。压料面一般有两种情况:l 凸模对拉延毛坯一定要有拉延状态产生 压料面的展开长度必须比凸模展开长度短,压料面所形成的夹角必须比凸模的夹角要大l 压料面形状尽量简单化,尽量采用水平压料面l 压料面应使成形深度小且各部分深度接近一致l 压料面应使毛坯在拉深成形和修边工序中有可靠定位,并考虑送料和取件方便l 当覆盖件底部有反成形时,压料面必须高于反成形形状的最高点l 不要在某一方向产生很大的侧向力分模线的作用就是分开了凸模和压料圈两个工作部件,从成形角度来说就是分开了实际拉延的压料部分和拉延成形部分,通常分模线的轮廓形状结合压料面的型面形状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零件拉延的初始状态好坏和最终零件是否起皱、开裂、反弹、刚性不足等缺陷,所以分模线也是拉延件成形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创建分模线时我们需注意以下几点:l 分模线轮廓形状尽量不要发生急剧的变化l 分模线创建时要结合压料面的形状l 分模线创建时要结合产品零件的修边轮廓准确计算尺寸,保证工艺补充合适,保证修边有足够的余量;l 分模线创建时要考虑到零件接近分模线位置的形状是否变化剧烈,是否易产生开裂和起皱等缺陷,若存在这些缺陷可以适当改变分模线的形状来来优化零件的拉延状态。依据以上几点,前纵梁零件的分模线我们确定如下图2.4:3.2 工艺补充工艺补充是指为了顺利拉深成形出合格的制件、在冲压件的基础上添加的那部分材料。由于这部分材料是成形需要而不是零件需要,故在拉深成形后修边工序将部分切除掉。工艺补充是拉深件设计的主要内容,不仅对拉深成形起着重要影响,而且对后面的修边、整形、翻边等工序的方案也有影响。工艺补充部分有两大类:一类是零件内部的工艺补充,即填补内部孔洞.这部分工艺补充不增加材料消耗,而且在冲内孔后,这部分材料仍可适当利用;另一类工艺补充是在零件沿轮廓边缘展开的基础上添加上去的,它包括拉深部分的补充和压料面两部分。由于这种工艺补充是在零件的外部增加上去的,称为外工艺补充。它是为了选择合理的冲压方向、创造良好的拉深成形条件而增加,增加了零件的材料消耗。工艺补充部分制定的合理与否,是冲压工艺设计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它直接影响到拉深成形时工艺参数、毛坯的变形条件、变形量大小、变形分布、表面质量、破裂、起皱等质量问题的产生。工艺补充设计的基本原则:l 内孔封闭补充原则对零件内部的空首先进行封闭补充,使零件成为无内孔的制作l 简化拉深件结构形状原则零件外部的工艺补充要有利于拉深件的拉延,有利于毛坯的均匀流动和均匀变形l 保证良好的塑性变形条件对于一些深度较浅、曲率较小的汽车覆盖件来说,必须保证毛坯在成形过程中有足够的塑性变形量,才能保证其能有较好的形状精度和刚度l 外工艺补充部分尽量小由于外工艺补充不是零件本体,以后将被切掉变成废料,因此在保证拉深件具有良好的拉深件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这部分工艺补充,以减少材料浪费,提高材料利用率l 对后工序要有利原则工艺补充要考虑对后工序的影响,要有利于后工序的定位稳定,尽量保证能够垂直修边等;l 双件拉深工艺补充当冲压件为左/右件时,往往为了节省成本而进行双件拉深。当左/右件合做时,拉深件的深度尽量浅,中间工艺补充部分要有一定的宽度,才能够保证修边修边模的强度; 3.3 拉延筋的正确合理设计在汽车覆盖件拉深成形中,广泛使用拉延筋(或拉深槛)。它是调节和控制压料面作用力的一种最有效和使用的方法。拉深筋的作用力在压料面作用力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且可以通过改变拉深筋的参数很容易地改变这种作用力的大小,在拉深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 增大进料阻力压料面上的毛坯在通过拉深筋时要经过四次弯曲和反弯曲,使毛坯向凹模流动的阻力大大增加,也使凹模内部的毛坯在较大的拉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从而提高覆盖件的刚度和减少由于变形不足而产生的回弹、松弛、扭曲、波纹及收缩等,防止拉深成形时悬空部位的其皱和畸变2) 调节进料阻力的分布通过改变压料面上不同部位拉深筋的参数,可以改变同部位的进料阻力的分布,从而控制压料面上各部位材料向凹模内流动的速度和进料量,调节拉深件各变形区的拉力及其分布,使各变形区按需要的变形方式、变形程度3) 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调节进料阻力的大小在双动压力机上,调节滑块的高低,只能粗略地调节压边力,拉深筋可以配合压边力的调节在较大范围内控制材料的流动情况4) 拉深筋外侧已经起皱的板料可通过拉深筋进行一定程度的矫平设置拉深筋,最根本的目的是为成形板材提供足够的拉力。此外,也必须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才能确保冲压件的成形质量。不同形式的拉深筋, 通过调整几何参数,可以在阻力上完全等效,但在其他方面却不一定能够等效。因此,设计什么样的拉深筋,除了满足阻力要求外,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对单筋来说,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模具调试;宽度比较小可以减小模具尺寸;而重筋则结构比较复杂,加工难度大,宽度也大,会增加模具尺寸和毛坯尺寸。因此,一般情况下多选用单筋; 在毛坯变形不需要特别大的拉深阻力,切修边线不在压料面部位时,可在凹模口部设置拉深槛,即能保证拉深成形所必需的拉深阻力,又可以减小毛坯尺寸和模具尺寸 保证冲压件成形质量和表面质量 提高拉深筋的使用寿命,有利于拉深筋的加工和调整 当零件料厚过大2mm以上,拉深筋作用会变小设计拉深筋的数目和位置时,必须根据拉深件形状特点、拉深深度、材料料厚及材料流动特点等情况而定 为了增加进料阻力,提高材料变形程度和刚性,在不破裂的前提下,都会放置整圈的拉深筋 为了增加径向拉应力,降低切向压应力,为了防止起皱,在容易起皱的部位都会放置拉深筋 为了调整进料阻力和进料量的均匀,在拉深深度相差较大时,在浅的部位都会放置筋,而深的部位不设拉深筋 料面砂锅内补充的辅助造型(倒零件前纵梁,根据以上原则在其直线段为了增加进料阻力,提高材料变形程度和刚性,减少回弹,就在直线段各设置一条拉深筋。拉延筋的中心线一般从分模线偏置25mm,考虑材料利用率可以偏置20mm.四 修边工艺设计l 垂直修边是指修边凸(凹)模按垂直方向作上下运动的修边动作。垂直修边所用模具结构简单、废料处理也比较方便l 水平修边是指修边凸(凹)模沿水平方向运动的修边加工。凸(凹)模的水平方向运动可以通过斜楔机构或通过在模具上加装水平方向运动的液压缸来实现l 倾斜修边是指修边凸(凹)模沿与垂直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方向运动的修边加工。凸(凹)模的倾斜水平方向运动可以通过斜楔机构或通过在模具上加装水平方向运动的液压缸来实现修边与切断工序的工艺设计需注意以下要点:4.1选择正确合理的修边方向,选择修边方向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l 保证修边质量,若修边方向与制件型面的法线方向间的夹角过大,会在修边过程中产生撕裂现象。同时,由于凸凹模刃口部位呈锐角,模具易损坏,寿命低。因此,一般要求修边方向与制件型面的法线方向间的夹角在15以内比较好,最大不超过30 l 尽量使模具结构简单。合理的修边方向应尽量使模具结构简单,以减少模具费用。垂直修边所用模具结构是最简单的,故尽量选择垂直修边l 要考虑到拉深件的定位可靠,操作者操作方便、生产安全 l 充分考虑模具的强度。在进行多处修边、冲孔时,要注意修边刃口的壁厚强度和耐疲劳强度l 考虑废料处理合理排放,废料排放处理的好坏对冲压作业速度有很大影响。外部修边时1,修边废料的形状不要形成L形或U形;2,废料刀不要平行配列,要考虑废料的流动方向应张开一定的角度(一般5-15);3,手工处理废料时,废料的分割不要太小,一般以对角长度400-650mm为宜;4,采用废料自动滑落的废料槽时,滑槽的安装角度以30最好,最小不要小于25;5,废料的流动方向不能妨碍工人的操作;6,废料自动下落时有困难时,要考虑安装顶出器或弹性卸料装置l 覆盖件修边时,因形状复杂,为了保证修边质量,不同的部位需采用不同的修边方向。这种情况要在DL图上注明修边的部位和修边方向4.2修边部位和修边方向的标注对形状复杂的拉深件进行修边时,为保证修边质量,不同的部位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修边方向。这种情况下,要在DL图上将每一个修边方向都标注清楚,使修边模设计时能容易确定。4.3修边模结构的确定在制定拉深件修边工艺时,要考虑到模具结构实现工艺要求的可行性。特别是存在多个修边方向的修边工序中,实现工艺要求所需的模具结构比较复杂,要初步确定修边模的主要结构。4.4修边工序的复合为减少模具数量、提高生产效率,经常在修边工序中进行冲孔,扳边,整形、以侧围下内板为例进行修边工艺分析和讲解:冲孔 侧围下内板产品 产品展开后修边冲孔4.5 立切修边当修边角度和冲压方向夹角较小时(见图4.5-1)就应该考虑立切修边的形式(见图4.5-2)。 图4.5-1有为模具教育中国(汽车)模具设计及仿真分析师的摇篮第- 35 页共51页_ 图4.5-24.6 修边接刀原则 对因工艺要求需要二次切边的产品,为了避免二次冲裁造成刀口接驳不精确和毛刺过大现象,在模具设计时应该考虑接刀工艺,如图4.6-1和4.6-2所示。l 薄板接刀原则,板厚t1.5时 图4.6-24.7 因为零件整块废料比较大,周边也不易滑出不适合自动化生产,所以我们在修边工序中须考虑修边废料刀布置当工艺内容确定为全周轮廓修边和冲孔后,接下来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确定废料刀的数量、间距、位置、角度。废料刀的设置可以依据以下原则去设计:l 一般废料刀的布置以单侧落下为原则,即顺时针或逆时针沿周布置,平面斜角为010.l 废料刀的开角相对于修边线基本调整到直角,与凹曲线相交时,则与模具中心平行l 与操作者相对的废料刀不要指向操作者l 废料刀要避开废料宽的地方布置l 在精度要求高或伸长翻边处不要设废料刀l 应避免刃口相对布置.l 型面倾斜及角部处的废料刀按下图4.7-1布置 图 4.7-1l 废料刀的结构,如图4.7-2所示,有“2-3-2”式也有“3-3-3”式。 图4.7-2l 避免布置废料刀的地方,如图4.7-3所示 图4.7-3l 其他原则 4.8对于冲孔部分,有两种情况:垂直冲孔和侧冲孔,垂直冲孔因为它与冲压方向平行我们也叫正冲,我们只需要考虑准确的冲孔尺寸和公差就可以了。侧冲孔是指倾斜的孔位我们用CAM(吊楔或者斜楔)来进行冲孔,除了给出准确的冲孔尺寸和公差外,我们还要考虑CAM的角度,有时可能是一个方向的角度,有时是两个方向的角度,一般都取5倍数。如果一个CAM需要加工两个不同角度的孔,那么两孔的角度不得大于15度,如图4.7-4所示。 图4.7-4 4.9 修边冲孔模凸模工艺l 凸模材质由产品的外形,厚度,产量来确定的4.10 凸模分块原则l 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分块越少越好;l 对于型面起伏较大的产品,凸模分块后最薄弱处不低于30毫米l 考虑到钳工的工作强度,每件分块不长于300l 对于铸造件要考虑最大铸造能力l 分块必须考虑产品形状,分块线和产品夹角不得小于70度,最好是法向,如4.10-1所示 图4.10-14.11 产品定位和让位l 对修边长度较大,形状起伏复杂的产品可以采用局部特征做定位,对于浅拉延件可采用废料刀和工艺补充做明显特征的方式做定位l 由于产品回弹,产品外观特征,产品尺寸,生产方式,成本等诸多因素影响,凸模在设计时应该考虑位置避让4.12 凹模凹模分锻造结构,铸造结构和钢板结构4.13凹模分块原则l 凹模分块线和刃口线夹角一个在70到110 之间,尽可能做到法向位置l 凹模和凸模分模线至少错开5mml 形状急剧变化的面上应该避免分模l 在产品直线或近直线部分分块加工方便,当拐角和过渡到圆角过小时,应该在圆角终止点附近分块l 分块时充分考虑钳工的劳动强度,分块重量以1520公斤为宜,最大不超过35公斤。长度以200300mm为准,不得超过500mml 末端分块见下图l 刃口镶块的安装台面原则上取水平面,考虑到刃口镶块的加工误差,安装台面要加工避让位置l 横向推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