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实验报告解读_第1页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解读_第2页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解读_第3页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解读_第4页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软件测试技术 实验项目: 软件测试技术实验 实验地点: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谢红薇 2015年 10月16日实验名称 实验1 白盒测试方法实验地点实验室211实验时间2015.10.9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熟练掌握白盒测试方法中的逻辑覆盖和路径测试覆盖方法。(2)通过实验掌握逻辑覆盖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掌握程序流图的绘制。(3)运用所学理论,完成实验研究的基本训练过程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实验内容:测试以下程序段void DoWork(int x,int y,int z)1int k=0,j=0;2if(x0)&(z5)8j=x*y+10;9j=j%3;10 说明:程序段中每行开头的数字(1-10)是对每句语句的编号。三、主要仪器设备笔记本计算机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画出程序的控制流图(用题中给出的语句编号表示)(1) 分别以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和基本路径覆盖法设计测试用例,并写出每个测试用例的执行路径(用题中给出的语句编号表示)(2) 编写完整的C程序(含输入和输出),使用你所设计的测试用例运行上述程序段。完整填写相应的测试用例表说明:(1) 测试用例表中的“覆盖标准”项指: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和基本路径覆盖。(2) 测试用例表(样表)见表1用例编号输入期望结果覆盖标准覆盖路径实际结果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1. 真 假X0 T1 F1Z5 T4 F4对于x0&z5真的M 假为/M测试用例:ID:1用例名称:语句覆盖测试项:程序的正确性环境要求:Windows 7和java参考文档:软件规格说明书优先级:高层次:1依赖的测试用例:无步骤:1. 依次输入xyz,值为4,6,12. 路径为期望结果:j=1ID:2用例名称:判定覆盖测试项:程序的正确性环境要求:Windows 7和java参考文档:软件规格说明书优先级:高层次:1依赖的测试用例:无步骤:3. 依次输入xyz,值为4,6,14. 路径为期望结果:j=1判定覆盖:输入 x=4 y=6 z=1 结果 j=1 路径 x=-1 y=1 z=1 j=0 条件覆盖:条件 T1.T2.T3.F4 x=4 y=1 z=10 结果j=2 路径 F1.T2.F3.T4 x=0 y=6 z=1 结果j=1 路径条件/判定覆盖:条件 T1.T2.T3.T4 M N x=4 y=6 z=1结果j=1路径 F1.F2.F3.F4 /M /N x=0 y=0 z=10 j=0 条件组合覆盖:组合:序号条件分支结果序号条件分支结果T1,T2MT1,F2/MF1,T2/MF1,F2/MT3,T4NT3,F4NF3,T4/NF3,F4/N 组合序号输入条件预期结果路径x=4y=6z=1T1,T2,T3,T4J=1x=4y=1z=10T1,F2,T3,F4J=2x=0y=6z=1F1,T2,F3,T4J=1x=0y=0z=10F1,F2,F3,F4J=0路径覆盖:组合序号输入条件预期结果路径x=4y=6z=1T1,T2,T3,T4J=1x=10y=5z=1T1,T2,F3,F4J=1x=0y=6z=10F1,F2,F3,T4J=1x=0y=0z=10F1,F2,F3,F4J=0基本路径覆盖:(3条)输入条件预期结果路径x=10y=5z=1T1,T2,F3,F4J=1x=0y=6z=10F1,F2,F3,T4J=1x=0y=0z=10F1,F2,F3,F4J=0测试用例表用例编号输入期望结果覆盖标准覆盖路径实际结果3x=-1y=1z=1j=0判定覆盖4x=4y=1z=10j=2条件覆盖5x=0y=6z=1j=1条件覆盖6X=4y=6z=1J=1条件/判断覆盖7X=0y=0z=10J=0条件/判断覆盖8x=4y=6z=1J=1条件组合覆盖9x=4y=1z=10J=2条件组合覆盖10x=0y=6z=1J=1条件组合覆盖11x=0y=0z=10J=0条件组合覆盖12x=4y=6z=1J=1路径覆盖13x=10y=5z=1J=1路径覆盖14x=0y=6z=10J=1路径覆盖15x=0y=0z=10J=0路径覆盖16x=10y=5z=1J=1基本路径覆盖17x=0y=6z=10J=1基本路径覆盖18x=0y=0z=10J=0基本路径覆盖程序代码:package 白盒测试;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test1 static void DoWork(int x,int y,int z)int k=0;double j=0;if(x0)&(z5)j=x*y+10;j=j%3;System.out.println(j=+j);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int x,y,z;Scanner sc=new Scanner(System.in);System.out.print(请输入x:);x=sc.nextInt();System.out.print(请输入y:);y=sc.nextInt();System.out.print(请输入z:);z=sc.nextInt();DoWork(x,y,z);六、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的预期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相同,测试了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和基本路径覆盖共七种测试方法方法,其中条件组合覆盖和判定条件覆盖较为覆盖面大。七、心得体会 编写程序代码比较容易简单,设计测试用例的过程比较复杂。但是通过亲自的编写了解了各种覆盖的优缺点,如判定覆盖是针对分支而言,不关注内在条件,条件覆盖则是针对条件而言,不关注外部结果,判定条件覆盖虽然将两者优点结合,但是就覆盖的方面而言,条件组合覆盖比之前的都要强。我个人认为最强的覆盖是路径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基本上能覆盖所有分支条件,但是用例的数量会呈指数增长,测试起来太麻烦。而基本路径覆盖则是一种新的测试,值得认真学习。实验名称 实验2 黑盒测试方法实验地点实验室211实验时间2015.10.9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练掌握黑盒测试方法中的等价类测试方法和边界值测试方法。(2)通过实验掌握如何应用黑盒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3)运用所学理论,完成实验研究的基本训练过程。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 用你熟悉的方法编写一个判断三角形问题的程序。要求:输入代表三角形边长的三个证书,判断它们能否组成三角形。如果能够,则输出三角形是等边、等腰或一般三角形的识别信息;如果不能构成三角形,则输出相应提示信息。2使用等价类方法和边界值方法设计测试用例。三、主要仪器设备笔记本计算机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1) 先用等价类和边界值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然后用白盒法进行检验和补充(2) 参考程序流程图和控制流图,编写源程序(3) 使用等价类方法设计测试用例(4) 输入设计好的测试用例,执行源程序,记录输出结果程序流程图 程序流图 等价类划分表输入条件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 测试用例表用例编号测试数据(A,B,C)等价类覆盖情况输出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测试用例:ID:15用例名称:一边为0测试项:正确判断是否三角形环境要求:Windows 7和java参考文档:软件规格说明书优先级:高层次:1依赖的测试用例:无 实际结果步骤:1.依次输入ABC,值为0,6,12.观察结果期望结果:输出不是三角形。ID:16用例名称:两边为0测试项:正确判断是否三角形环境要求:Windows 7和java参考文档:软件规格说明书优先级:高层次:1 实际结果依赖的测试用例:无步骤:1.依次输入ABC,值为0,0,12.观察结果期望结果:输出不是三角形。 等价类划分表输入条件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是否构成三角形1.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3.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4.一边不是整数5.两边不是整数6.三边不是整数7.一边是负数8.两边是负数9.三边是负数10.三边为零是否等腰三角形11.两边相等且三边不都相等12.任意两边不等是否等边三角形13.三边相等14.三边不都相等 测试用例表用例编号测试数据(A,B,C)等价类覆盖情况输出1A=5B=1C=222A=3B=2C=133A=1.1B=3C=444A=1.1B=1.2C=155A=1.1B=1.2C=1.366A=-1B=3C=577A=-1B=-3C=588A=-3B=-4C=-599A=0B=0C=01010A=6B=6C=51,1111A=6B=5C=41,1212A=6B=6C=61,1313A=6B=5C=41,14程序代码:package 黑盒测试;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Test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int a,b,c;Scanner sc=new Scanner(System.in);System.out.print(请输入A:);a=sc.nextInt();System.out.print(请输入B:);b=sc.nextInt();System.out.print(请输入C:);c=sc.nextInt();if(ab+c)if(ba+c)if(ca+b)if(a=b)if(b=c)System.out.print(是等边三角形);elseSystem.out.print(是等腰三角形);else if(a=c)System.out.print(是等腰三角形);else if(b=c)System.out.print(是等腰三角形);else System.out.print(是不等边三角形);elseSystem.out.print(不是三角形);elseSystem.out.print(不是三角形);elseSystem.out.print(不是三角形);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输入边长有0或者有负数时,程序都能正确的给出结果,但是输入非整数时,会由于在编写代码时问题而出错。设置的变量值为整型变量,当输入其他类型的值时,程序就会出错。虽然实验内容要求的读入三个整数,但是我觉得也应该设置能读入小数,只需将变量值改为double即可。七、心得体会 设计黑盒测试是从外部入手,从思考角度讲不如白盒来的规律,但是要比白盒测试更加的直观,从期望结果来编写测试用例,同时结合了程序流程图则可以更好地设计测试用例。实验名称 实验三QTP自动化测试实验地点实验室211实验时间2015.10.12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实验要求自带笔记本,安装QTP软件,独立完成实验内容,可以互相讨论。(2)实验目的了解QTP软件,熟悉QTP自动化测试原理;掌握QTP软件的脚本录制;掌握QTP检查点的插入,能够利用QTP软件进行功能测试(界面测试)和回归测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实验原理QTP是mercuryInteractive公司开发一款自动化测试软件,该公司于2006年11月被HP公司收购。QTP自动化测试主要侧重于功能测试(界面测试)和回归测试。(2)实验内容本实验以QTP9.2版本为例,对QTP自带实例FlightResevation(飞机订票系统)进行脚本录制,然后插入检查点进行测试,最后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三、主要仪器设备笔记本电脑、QTP9.2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1. 运行软件,导入系统自带飞机订票系统,输入用户名ssss和密码mercury2. 登陆成功,开始订票操作3. 订票完成,关闭系统,停止录制,保存,回放。回放成功4. 为insert order插入检查点5. 插入后再次回放脚本,显示回放成功6. 将上面constant一栏中输入一个常数值9,再次运行,结果失败。7. 重新录制脚本,将机票的订单传真出去。8. 关闭系统,停止录制,回放,显示失败9. 通过修改Fax Order No的Object Properties中的text的value值的10. 再次回放,显示成功11. 参照以上实验,再添加一个验证“Login”界面中的“AgentName”的检查点。(1) 右下角右键AgentName的输入框,添加其正则表达式。(2) 设计能够通过校验的正则表达式w4,10$,并回放成功。(3) 设计不能通过校验的正则表达式w1,3$并回放失败如下。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右下角右键AgentName的输入框,添加其正则表达式。设计能够通过校验的正则表达式w4,10$,并回放成功。设计不能通过校验的正则表达式w1,3$并回放失败如下。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第一个检查点的添加中最后传真订单回放失败原因分析: 提交订单并发送传真的时候,该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订单号,而进行回放的时候又会生成另一个订单号,这时因为和之前录制时的订单号不匹配而回放失败。修改:停止回放之后右键列表中的Fax Order No.xx的Object Properties,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text的value值中的图标“”,弹出的对话框中把constant中的值改成Fax Order No.0-9+,然后保存关闭。原因:因为之前录制与回放订单号不一致,所以将传真时的订单号改成一个正则表达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