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与药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检测方法综述_第1页
食品与药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检测方法综述_第2页
食品与药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检测方法综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维生素c含量检测方法综述维生素c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之一,人体主要通过新鲜水果、蔬菜和药片获得或补充维生素。 因此,维生素c的含量成为评价食品营养价值和药品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越来越高,对食品营养中的维生素c和医药品的定量分析越来越受到关注。 近年来,食品和药品中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发展迅速,包括滴定分析法、光度法、电化学法、化学发光法、流动注射法、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间接法等。 本文比较了这些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讨论了方法的优缺点,为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是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作为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可缓解多种疾病的氧化应激,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c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品中摄取。 其中水果和蔬菜是人体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 由于维生素c的性质不稳定,在氧、金属离子(例如Cu2、Ag、Fe3)的存在下,在碱性、高温下等容易被氧化,维生素c的含量不能保持一定。 文献报道的食品和药品中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滴定分析法、光度法、电化学法、化学发光法、流动注射法、液相色谱法(HPLC )和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等。 表1总结了报告的主要检测方法。 对几种常见的检验方法进行简述。维生素c测定方法1 .滴定分析法采用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维生素c的氧化还原性,通过化学反应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根据样品溶液颜色的变化判定终点。 常见的方法有2,6 -二氯吲哚酚滴定法(也称染料法)和碘测定法等。 其中,2,6 -二氯吲哚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是,在酸性环境中,红色的2,6 -二氯吲哚和维生素c被还原成无色的酚亚胺,以2,6 -二氯吲哚染料作为滴定剂,通过滴定剂自身的颜色变化表示终点,溶液中的维生素c被氧化时,溶液呈淡红色,300 滴定分析法快速、准确、方便,可用于测定水果中少量的维生素c。 但是,当试料中富含Fe(II )、Sn(II )、Cu(I )、SO2、S2O32等离子体和单宁酸、甜菜碱时,这些物质本身也具有还原性,因此与氧化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测定结果不正确。 因此,滴定分析法多仅适用于不含L-脱氢抗坏血酸(DHA )、花青素含量低以及不含还原性离子的样品。2 .光度计法光度法测定试样中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是,利用显色剂和维生素c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制作标准曲线,测定试样的维生素c含量。 但是,由于总抗坏血酸的限制,例如GB/T12392-1990只能测定脱氢抗坏血酸。 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是在GB5009.159-2003中抗坏血酸和固蓝盐B(Fast blue salt B )反应生成黄色的氧化肼-2-羟丁内酯衍生物,在最大吸收波长420nm下测定吸光度进行的。 采用亚甲蓝褪色光度法也能简单测定维生素c,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抗坏血酸对Cu ()具有特异的还原作用,在Cu ()的存在下抗坏血酸将Cu ()迅速还原成Cu (),Cu ()与新霉素(2,9 -二甲苯1,10 -菲咯啉)络合生成黄色水溶性物质,用分光光度计测定。 这种方法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准确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但测定液本身有颜色时吸光度受影响,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耗时较长。3 .电化学法电化学分析法是利用维生素c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来测定的。 维生素c通过电极将2个电子和2个氢离子氧化,变成脱氢抗坏血酸,经过不可逆的水合作用,变成脱氢甘草酸。 常用的工作电极有金属电极、石墨电极等,维生素c在这种电极的氧化中需要高氧化电位,检查中容易受到其他物质的干扰。 近年来,研究人员关注使用纳米粒子金修饰的氧化钛膜电极(Au/Ti O2/Ti )、聚吡咯修饰的分子印迹(MIP )石墨电极等修饰电极降低氧化电位,大幅度提高了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电化学分析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成本低、试剂用量少等优点,还可结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生物传感器等提高测定方法的灵敏度。 其缺点是对样品预处理要求高,操作麻烦。 4 .化学发光法(CL )化学发光法(CL )利用维生素c与高锰酸钾、K2Cr2O7、Fe和氰化合物等的氧化反应,间接地测定鲁氏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和维生素c的含量,与鲁米诺和光泽精化学发光系统进行反应耦合,测定系统的发光强度,测定维生素c的发光强度Kato等人通过在维生素c中加入Fe-叶绿酸发光体系进行淬灭测定微量维生素c,具有化学发光法容易操作、线性范围广、灵敏度高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微量分析方法。 5 .流动注射分析法(FIA )流动注射分析法(FIA )以有色(或者无色但有紫外吸收)溶液为通电流,当被检测试样被注入通电流时,发生化学反应,通电流溶液的颜色变淡(或者紫外吸收降低)。 如果通电吸光度的变化与被测物质的质量有一定的函数关系,那么就可以对被测试样品进行定量。 流动注射法具有试剂用量少、重现性好、样品自动注射、占用空间少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大量样品中靶向分析物的测定。 近年来,FIA技术应用于维生素c的测定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实现了维生素c的快速自动分析测定。 流动注射系统可与光谱法、电化学分析、色谱法、荧光法相结合,与传统方法相比,灵敏度和精度大大提高。 6 .液相色谱(HPLC )液相色谱(HPLC )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同时测定多种维生素等优点,已成为近年来应用最广泛的维生素c分离和测定方法。 样品的预处理方法、色谱条件和检测器的不同,HPLC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也不同。 维生素c测定中常用的列以反相列为主,检测器包括紫外(UV )、二极管阵列(PDA )检测器和电化学(EC )检测器等。 例如,Maia等人以0.2%的偏磷酸甲醇乙腈(903336508286363 )为流动相,以C18柱为色谱柱,在254nm的波长下测定了药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Quiros等人以0.1%(V/V )甲酸溶液为流动相,以mediterraneaseasea18为色谱柱,在254 nm波长下测定果汁和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 由于流动相始终使用含有一定离子强度的缓冲溶液,因此几乎无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7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大致分为沉淀法和阳离子树脂交换法两种报告。 沉淀法的原理是维生素c在酸性介质中与Cu和SCN反应生成一价铜盐CuCNS (沉淀),分离后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铜含量,间接测定维生素c含量。 阳离子树脂交换法是在维生素c柱表面将高氧化状态的金属离子和氧化物(Fe3,MnO2)还原为低氧化金属离子(Fe2,Mn ),通过流动注射进行阳离子交换2731N. A .N.A .N.A .1.351.552.533.411313N.A .N.A .版权所有2013年11971022.426.243.9OHClClClhOHo.ohOHo.oho.oHNo.oOHHOo.oo.oOH,2(FI )溶出,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测定还原态金属于离子,达到间接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目的2930 )。三.结论和展望综上所述,食品和药品中维生素c的定量分析者法中,已报道的一些主要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 普通滴虽然常规方法很简单,但是操作很麻烦,滴定有色物质就完了点难以判断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目前所需仪器设备比成熟度高,精度高,成为实验室定量分析维度维生素c的主要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测定迅速,与其他检查技术并用灵敏度高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方法是设备设备昂贵、普及普及还有一定困难的原子吸收法操作简单快捷速度可以避免水果色素的干扰,但同样也存在仪表仪器价格偏高问题电化学法对维生素c的定量检测是近年来研究应用最活跃的领域其所需仪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携带方便,准确在高、现场快速检测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很现实版权所有2013年13食品和药品中维生素c含量检测方法进展16Y. P. Wen,X. M. Duan,J. K. Xu,et al. One-step electrosynthesis使用性应进一步完善。off poly (3,4-ethyleenedioxy-thiophene )-ethylesulfatematrixforfa -bricatingvitamincelectrolechemicalemicalbisensorandsitsdetermina -tionincommercialjuices.chinesejournalofpolymerscience2012、30(3):460-4694 .表示感谢1718L. Ozcan,m.sahinaandy.sahin.electrochemicalpreparationofamolecullarlyimpressedpolypyrol-modifiedpencilgraphiteelectrodefordeterminationofascorbicacid.sensors,2008,8:5792-5805。B. Rezaei,a.a.ensafiands.nouroozi.flow-inject deter -mentionofascorbicacidandcysteinesimultaneouslywithspectrofluoromertricdetection.analyscalsciences,2005,21:1067年至1071年。本文获得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2012 )项目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教育研究教育更改项目(NITJY-、NITJY-)的资助,感觉如此谢谢你。1920m.c.ye bra-biu run.flowinjectiondeterminationmethodsofascorbic acid. Talanta,2000,52:367-383h.j.iwase.useofnucleicacidsinthemobilephaseforthedeterminationofascorbicacidinfoodsby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withelectrochemicaldetection.journalof Chromatography A,2000,881:327-330参考文献(References )1M. W. Davey,M. V. Montagu,D. Inze,et al. Review plantL-ascorbic acid: Chemistry,function,metabolism,bioavailabil-ityandeffectsofprocessing.jourranofthescienceoffoodandAgriculture,2000,803360825-8602122A. M. Maia,A. R. Baby,W. J. Yasaka,et al. Validation of HPLCstability-inditingmethodforvitamincinsemisolidpharma -ceuccal/cosmeticpreparationwithglutathioneandsodiumme -tabisulfite,as antioxidants. Talanta,2007,71:639-643。A. Tai,e.j.go hda.determinationofascorbicacidanditsre -latedcompoundsinfoodsandbeveragesbyhydrophilicinteract -tionliquidchromatography.journalofchromatographyby,2007853: 214-220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