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调研,小组成员:陈璐、石肖蕾、严晓洁、王全,区位分析,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横跨西湖区与余杭区两区,占地面积10.08平方公里。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杭州市地图,交通分析,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文一西路、文二西路、天目山路、绕城高速、02省道、杭徽高速等主干道所架构起来的密集交通网络,让西溪板块四通八达。,西溪湿地为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距离杭州市中心仅5分钟车程,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周边仓前高校园区、浙江大学主校区等高校聚集。,追溯,西溪,初是水名,这是西溪的最初含义。约始于唐朝,是因在钱塘县西部的一条溪水而得名。现今西溪湿地的形成与发展,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东晋发现,唐宋发展,明清全盛”西溪湿地经过人类1600多年的干预和利用。原始湿地次生湿地,与钱塘江、京杭大运河、西湖共同构成杭州四大重要水渠。,发展历程,受到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城市扩张的影响,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原先完整的湿地自然地貌的面积日渐萎缩(由原来的50多平方公里,缩减到现在的10.08平方公里)。右图反映了从1980年至2003年西溪湿地上“人进水退”的状况。,环境恶化,在西溪湿地上,不恰当的人为干扰是引起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的最主要原因。,城市绕城高速公路穿越湿地,生态建设,为了保护杭州的“城市之肾”,西溪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工程已经启动。2005年2月2日第9个世界湿地日,杭州西溪湿地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湿地保护区分三大区块:西部、中部和东部。,公园于2005年5月1日正式对公众开放。,与外界联系,湿地上显著的块状景观空间格局特征是实行湿地保护的基本依据。西溪湿地自然保护中包括:一级核心保护区、二级核心保护区、生态缓冲区、保护性开发区、外围景观保护区、旅游区域六个层次。,每个保护层次有不同的生态合理容量。,建设西溪湿地公园的必要性,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农业(圈水养鱼、围荡造田、填塘建屋、临水喂猪),城市的无序发展(居住地的入侵、房地产的挤压),湿地水域面积由60多km2缩小到10.82km2,人进水退,湿地生态环境形式严峻,生活排污养殖排污企业排污,水质恶化为劣五类水质,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衰退,整个杭州西部的生态系统受损,湿地监管机制不健全,管理体制变更,以及特殊的地理条件,对湿地内农居管理较薄弱“只堵不疏”-地区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环境、社会和经济难以持续发展,文脉消退,湿地建筑文化、诗词文化、名人文化的消失周边地区的开发、发展使西溪湿地“冷、野、淡、雅”意境被湮灭,西溪湿地保护经历的阶段(保护模式的摸索与形成),2001年-风景旅游区阶段作为一个“以水网沼泽为特征的湿地型风景区”来规划设计,偏重风景旅游的效益,强调西溪湿地的利用功能,2002-2003年-湿地保护区阶段实行全封闭保护,禁止进入,绝对封育,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不利于西溪湿地的可持续发展,2005年至今湿地综合保护工程(西溪湿地公园)阶段,保护与利用相统一,发挥湿地资源的利用价值,重点构建生态保护、科研科普和生态旅游三大功能,现状分析(建设的可能性),-优势条件,风景资源类型丰富、资源特点突出,西溪湿地内集中了河泽溪塘、山林田园、民俗风情、建筑遗迹、历史文化等多种类型的风景资源,资源互补,适合组织多类旅游项目,2.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西溪与西湖相互补充:,西湖处于城区西溪处于城郊西湖繁华嘈杂西溪优雅寂静,3.生态环境健全-适合修身养性、休闲度假,水源充足:自然水源-上埠河、闲林港、余杭塘河人工水源-“西湖西进”、对钱塘江的“南水北调”生态结构稳定:鱼塘-基-渚湿景观结构周围环境良好:无严重污染的工业厂矿、负离子含量高,4.区位优势突出、客源市场广阔,5.依托城市,后勤及客源支撑强大,6.形成了十分便捷的旅游网络,-存在问题,1.环境保护难度较大,环城公路的修建,交通更为便捷,湿地公园用地受城市扩张的威胁湿地中居民点布局及生活方式对水质水体破坏大居民的现代住宅与传统民居风格不协调,影响湿地公园整体环境景观,2.湿地公园中恢复的景点较多,耗资较大,3.现状景点级别普遍不高4.湿地中人口较多,居住比较分散,不利于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5.湿地公园的防洪排涝设施较差,功能定位作为杭州市绿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善湿地公园的水质状况为根本立足点,同时恢复展示清雅秀丽的湿地自然景观、底蕴深厚的历史人文景观,发挥生态修复、资源培育、休闲旅游、科普教育等重要作用,性质以秀丽的湿地生态自然景观、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景观为特色,融保护、利用、研究、游览为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原则: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四个环节(规划、保护、管理、研究):1.坚持规划先行,构筑区域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划体系2.实施科学保护,调整并规划区内人类活动的强度与容量3.注重精心管理,实现湿地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4.做好深入研究,努力为湿地保护利用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指导,规划分区(风景区),“三区一廊三带”三区: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湿地生态封育区一廊:保护区的四边一条50米宽的林木绿色护卫长廊三带:紫金港都市林荫风情道沿山河滨水湿地景观带五常港运河田园风光带,该区基本是鱼塘湿地,有少量河港,区内旅游资源极少。拟确立为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实行完全封闭。保育现有的池塘、湖泊、林地、植被及动物,逐步恢复并积极培育优化湿地生态环境,营造原始湿生沼泽地,使之成为湿地多样物种自然生长栖息地,该区除鱼塘湿地外,河网稠密,湿地自然景观最为明显,野趣盎然,环境宜人,且历史人文遗址较多。拟确立该区为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是游人旅游休闲的主要活动空间,有关的旅游景点与活动项目,将集中设置于此。,该区也属鱼塘湿地,河港较少,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也不多。宜建成湿地生态环境营造区,实现一定年限的全封闭保护,营造原始湿生沼泽地。这是一个湿地生态环境恢复的辅助区域,紫金港都市林阴风情道:它是一条具有都市风格的园林式的林阴大道:既是都市人散步、休闲的景观大道,又是以林阴、草地为主体的绿色空间,无声地散发着自然气息、林间氛围;既是阻断喧嚣城市的隔离带,又是走向宁静自然的过渡带。沿山河滨水湿地景观带:沿山河是进入景区的水上主航道之一。考虑到兼有泄洪行洪等功能,建议设置宽达50米左右的河道,北岸为坡状斜地,形成缓缓上升的一条滨水湿地景观带。五常港运河田园风光带:五常港直通余杭塘河、大运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室设备采购与预算流程
- 零售行业库存周转率提升方案
- 物业管理安全巡检工作标准化流程
- 童话剧《从现在开始》剧本创作指南
- 通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标准与操作指南
- 高三誓师大会校长激励讲话稿范本
- 影楼摄影师岗位职责及服务流程
- 海运货物保险合同样本大全
- 基于大数据的市场需求分析报告范本
- 技术支持服务流程方案
- 2025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述职报告范文
- 2025贵州茅台和义兴酒业分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2套
- 油菜飞播作业合同2025年合同履行进度跟踪
- 宁夏煤业面试题及答案
- 5.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1课时 配套、工程问题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扬州市数据局:2025可信数据空间基础知识
- 新课标2025版物理培训
- 溃疡性角膜炎症状解读及护理指导培训
- 2025年北京市高职单独招生文化课统一考试(英语)
- 2025首都航空招飞面试题及答案
- 企业导师聘用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