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摘要:讽刺艺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本文对经典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作简要阐述,主要从讽刺对象、讽刺技巧、讽刺目的等三个方面探讨分析它的讽刺艺术特点,以此来揭示封建社会人性的扭曲与变形。关键词:儒林外史 讽刺艺术伊恩杰克曾讲到“讽刺源于批评的本能;它是变成了艺术的批评”。当人们对某些事物心怀不满时便会自然产生某种激愤情绪,而这种情绪需要宣泄引导,便会形成讽刺。在中国最后一个漫长的封建时代,清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显示出无可救药的腐朽性。不合理的社会秩序和其造成人内心灵魂的扭曲与变形,在给作家灵魂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也为作家带来了灵感和丰富的题材。面对黑暗社会的现实,清代长篇讽刺小说作家“以痛哭流涕之笔写嬉笑怒骂之文”,创作出大量优秀的讽刺文学作品,儒林外史在这时期让中国的讽刺小说走上了巅峰。本文主要讨论是它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辛辣的讽刺艺术成就,从而屹立于中国古典小说的前列,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一、写作背景从作者的生活时代看,吴敬梓生活在清初,与欧洲文艺复兴和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很相似。其主要特征为个性解放。当时的社会现状是:一方面清初封建统治者为巩固其刚建立的封建王朝,除了实行八股科举选拔官吏,吸收汉人任职来笼络知识分子外,还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文化乃至学术领域的控制,确立程朱理学独尊地位,使知识分子遵从三纲五常的天理。另一方面,是清代的哲学思想和文学创作又与程朱理学针锋相对,并掀起了反八股科举、反禁欲主义的思想启蒙运动。吴敬梓是以文学为武器,对八股科举制度,官场的丑行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他是儒家文化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饱读诗书,热衷功名,想沿着科举仕途向前走。科场屡遭失败后,他才逐渐认识到八股科举和封建制度的腐朽以致改弦易辙,绝以功名。二、讽刺对象儒林外史将讽刺的矛头投向了儒林科场,着力刻画为功名所累的封建士子们在追名逐利的竞争中摇尾乞怜的丑恶嘴脸,并试图通过这部“儒林丑事”挖掘造成封建知识分子灵魂痛苦和人格丧失的深刻的社会根源,体现了作者对封建知识分子命运的极大关注与同情。中国的知识分子自春秋战国以来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尽管他们饱经沧桑,历经磨难,却依然仰着高贵的头颅,骄傲而自尊地前行。可时至清代,一切都已不复存在,由于科举制度实行多年,“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早已在人们心中发芽生根,认为仕可以改变生活状况,跃为人上人的想法就像毒品一样在侵蚀士子的灵魂,使其沉溺于追逐名利富贵以至于逐渐丧失人格的独立和心灵的自由。这一切都在吴敬梓笔下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封建制度行将就木的时候,作者将讽刺目光投向当时严重丧失合理性的封建社会文化制度上,以婉曲含蓄笑中带泪的笔调批判这一制度带给封建知识分子的摧残与羞辱。三、讽刺的表现手法该书的讽刺意味是作者通过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儒林外史中广为人知的范进形象的塑造以及他中榜发疯等情节的安排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范进成了新贵人之时,随之而来的一切都变了。岳丈立即换了一副面孔,及时前来贺喜,还口口声声“贤胥老爷”,不断夸美“我这个贤胥,才学又高,品貌又好”。众邻居不同寻常的热情,出人意料的慷慨资助,岳丈胡屠户的阿谀奉承,都通过社会生活本身个别现象的独特形式范进中举自然流露出来,而不是“特别把它指点出来”这些场面的和情节的蕴含着丰富的讽刺神韵。在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写到王玉辉的三女儿因丈夫死了不忍叫父母抚养,对王玉辉说也要寻一条死路。王玉辉鼓励道“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难你?”女儿绝食八天死后,它不但没有一丝悲哀,反而仰天大笑道:“死得好!死得好!”看到这我们对王玉辉迂腐不禁哑然失笑,然而转而就会为他被毒害到如此地步感到痛心。作家从隐藏在内心的鲜明、强烈的爱憎感情出发把可笑而又发人深省的情节加以巧妙的组织,通过洗炼、准确、朴素的语言叙述出来,因而作品充满了滑稽的场面,有趣的情节,各类荒唐可笑的人物和荒唐可笑的思想、行为构成一幕又一幕的喜剧。作者以敏锐深邃的观察,冷隽微妙的笔触,析取万象,尽入笔端,着力刻画封建群儒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和对人的毒害,以此来反映现实生活。儒林外史所选择的中心事件是八股科举制度,它所讽刺的那些儒林人物,它所描绘的具体细节,如鲁迅在什么是“讽刺”中所说的,“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是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不过事情在那时已经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至至于可恶。但这么行下来了,习惯了,虽在大庭广众之间,谁也不觉得奇怪;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这就使得文章的基调、人物、情节和细节都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炉火纯青,达到了高度的写实和真实的程度。像严监生为两茎灯草不咽气,严贡生贪得无厌而又自我吹嘘等例子,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同时,文章又运用了在基于生活真实基础上进行夸张的讽刺手法。作者注意将现实的真实性与艺术的合理夸张加以概括提炼,犹如用凸透镜将其清晰地反应出来,直中要害。文中又写家藏十万银两,广有田产的严监生临死时却心疼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而迟迟难以瞑目,直到灭掉一茎灯草方才咽气,这一漫画式的夸张极为生动传奇。又通过对情节的提炼与典型化,把反面现象本身的矛盾与荒谬,集中地显示出来。四、讽刺目的讽刺小说虽然以揭露指责来攻击讽刺对象,其性质在于贬抑,但是其写作动机并非出于诋毁别人。鲁迅曾经提到讽刺应该出于何种写作动机:“讽刺作家虽然大抵为被讽刺者所仇恨,但他却常常是善意的,他的讽刺在于希望他们改善,并非要捺这一群到水底里。如果貌似讽刺的作品,而毫无善意,也毫无热情,只使读者觉得一切世事,一无足取,也一无可为,那就并非讽刺了,这便是所谓冷嘲”。讽刺之举是出于热心关爱,讽刺作家通过暴露责难等攻击方法,乃希望讽刺对象知过迁善。有这种热情善意的写作动机,从能写出理想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的讽刺具有社会功利目的和道德批判性质;作者正是秉持“文行出处”和“礼乐兵农”这些他所恭谨尊崇的道德标准和社会准则,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和社会准则,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和社会理想,同时也无情暴露了违背这些标准的儒林士子的种种丑态,从而达到讥刺批判的目的。它再现封建科举制度下各类被讽刺的文士面貌,深刻抨击这个制度的弊害、罪恶。如贪官污吏汤知县、王惠和土豪劣绅,便是醉心科举、装满八股的皮囊。反映出封建社会后期吏治腐败,道德败坏,和封建礼教的虚伪、残酷。同时通过一批正面人物的描写,表现作者的理想。书中有反对科举、蔑视功名的清高正直的知识分子,如王冕、杜少卿、沈琼枝(新型女性)等。又有四个市井奇人:季遐中、王太、盖宽、荆元,靠自己的手艺自食其力,以琴棋诗画自娱,过著颇有艺术风味的独立生活。然而在上述人物身上,虽反映了时代思潮中新的先进因素,但终究越不出传统儒家的思想范围。 五、现实主义手法儒林外史是基于现实的土壤中,是作者真实的生活写照和时代写照。作者表面上是写明代生活,实际上是将清代中叶的各士林人物经艺术加工后搬上舞台,使其蜗居于科举制度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阳泉市市属国有企业招聘5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辽宁能源集团所属铁法能源公司招聘6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龙岩上杭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招聘1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慈溪市诚安燃气服务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宜宸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东省汕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专业技术人才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动态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合肥热电集团春季招聘3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内江汉江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葛洲坝集团易普力股份有限公司禹州分公司招聘22人(河南)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23902-2021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超声衍射声时技术检测和评价方法
- 邀请函模板完整
- 2020新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二全册课文及翻译(英汉对照)
- 大学物理第14章光的衍射课件
- 家长会 课件(共44张ppt) 九年级上学期
- 钻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控制培训教材课件
- 福建省莆田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 大班幼儿随访电访记录表内有内容
- 干细胞精品课件
- 太阳能路灯说明书完整版
- 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潜藏价值(中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