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发展历程及背景_第1页
物联网发展历程及背景_第2页
物联网发展历程及背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联网技术历史和发展背景什么是物联网目前,internet对事物网络没有公认的定义,事物网络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节点和无线电识别(RFID)等各种信息检测设备在这个网络里,物品会“有感觉,有思想”,无需人的介入,就可以互相“沟通”。像传感器这样的设备嵌入到事物中,通过网络连接,最终连接到互联网,使事物具有“智慧”,从而扩展人类的感知,控制外部世界的能力。2、物联网开发技术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和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internet技术、无线电频率标记(RFID)技术、全局定位系统(GPS)和数字地球技术的广泛应用、无线网络和无线sessing(WSN)互联网已经覆盖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深入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改变了数十亿网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但是现在,网络上的人类社会、文化、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收集也需要人输入和管理。为了满足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如果将RFID技术、GPS技术、WSN技术和“项目”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结合起来,预计从信息流通的角度来看,RFID技术、WSN技术、GPS技术和数字地球技术与internet结合起来,可以将internet的范围从“人”扩大到“物”。通过RFID技术、WSN技术和GPS技术收集和获取有关物流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快速准确地识别和跟踪全球物流信息的技术就是物联网技术。互联网开发的社会和技术背景如图1所示。图13、物联网发展史Internet of things于1999年以Internet of Things(IOT)的名称引入。被认为是互联网的应用扩展,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首脑会议上,国际电信联盟发表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1990年物联网实践可以追溯到1990年xerox的网络可乐销售机Networked Coke Machine。1999年,在美国举行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上,“传感器网络是下个世纪人类将面临的另一个发展机遇”。会议上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1999年,MIT 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时首次提出。提出了将项目编码、RFID和internet技术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当时,以互联网、RFID技术、EPC标准为基础,构建了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基础,通过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实现全球项目信息实时共享的物理互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并于2003年开始了2003年春夏物联网热潮的第一轮,这也是基础。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器网络技术将成为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10大技术中的第一位。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表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并宣布:“物联网互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发生了变化,扩大了范围,不再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事物的互联网。2008年以来,为了促进科技发展,寻找经济的新增长点,各国政府开始重视下一代技术计划,把目光集中在物联网上。在中国,同年11月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移动政府研讨会“知识社会和创新2.0”代表了移动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代表了下一代信息技术的形成,主导了经济社会形态和创新形态的变化,促进了以用户经验为核心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形式的形成,创新和发展更加关注用户,以人为本。创新2.0形式的形成进一步促进了下一代信息技术的健康发展。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国工商界领导人和仅有的两位代表之一“圆桌会议”首次提出了“智能地球”的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下一代智能基础设施。当年,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经济振兴的两大焦点。2009年2月24日,IBM中国地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在2009IBM论坛上宣布了“智慧地球”的最新战略。有人分析说,这个概念被美国各界高度关注,IBM的这种愿景很可能成为美国的国家战略,在全球引起波及。IBM认为,将新一代IT技术嵌入和安装到网格、铁路、桥梁、隧道、道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等各种对象中是IT行业下一步的任务。在战略发布会上,IBM提出,在基础设施实施中植入“智慧”概念,不仅能在短期内强烈刺激经济,促进就业,还能在短期内建立适合中国的成熟智能基础设施平台。IBM希望“智慧之地”战略继“互联网”浪潮之后,再掀起一场技术产业革命。IBM的前首席执行官郭斯纳曾提出过一个重要观点,即计算模式每15年发生一次变化。这个判断像摩尔定律一样准确,被称为“15年周期的法则”。1965年前后发生的变化是大型机,1980年前后个人电脑的普及,1995年前后发生了网络革命。这种技术变化在企业间、产业间甚至国家间的竞争格局中引起了巨大的混乱和变化。网络革命在一定程度上被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战略所助长。20世纪90年代,美国克林顿政府计划在20年内花费2000-4000亿美元构建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今天,智能地球战略被认为是激活经济和建立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正如很多美国人认为,它与当年的“信息高速公路”有很多相似之处一样。该战略能否引起当年网络革命等科学技术和经济的浪潮,不仅在美国受到了关注,在全世界也受到了关注。温家宝总理2009年8月视察了中央科学院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所,提出了对物联网应用的认识和要求。温家宝总理发表“中国的认识”后,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写在“政府工作报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