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认识地球(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_第1页
山东省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认识地球(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_第2页
山东省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认识地球(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_第3页
山东省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认识地球(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识地球教材助读 自主学习一、 纬线和纬度1.纬线:在地球仪的表面,与 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 叫纬线圈。 是最大的纬线圈,把地球平分为 、 两个半球。2.纬线的特点:形状是 。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 ,到南北两极缩为一点。指示 方向。3.纬度:(1)纬度划分:赤道的纬度为 度,赤道以北称 纬,赤道以南称 纬。南北纬各有 度。南北极点分别是南纬90(写作 )和北纬90(写作 )。(2)高中低纬度的划分:030 纬度, 3060 纬度, 6090 纬度二、经线和经度1.经线:在地球仪表面,连接 并垂直于纬线的 。2.经线的特点:形状是 。 长度是否相等 。指示 方向。3.经度的划分:(1)起始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始线,即 经线,或称 。(2)东西经度划分:本初子午线向东为 经(字母代号 ),向西为 经(字母代号 ),东西经度度数最大为 度。(3)经线圈:任何两条 的经线都能组成一个经线圈,经度之和为 度。东经180和西经180合为一条经线,即180经线。(4)东西半球划分: 和 组成的经线圈。经度160在西半球,其余的是东经就在东半球,是西经就在西半球探究一:熟悉经纬线(1)画一画:下图中纵横交织着许多线,请用红笔描画出纬线,用黑笔描画出经线。(2)填表比较经纬线的特点:纬线经线形状长度是否相等指示方向平行或相交探究二:观察下图,填表比较经度纬度。纬度经度起始线 纬线,即赤道 经线,即 字母代号北纬用 表示南纬用 表示东经用 表示西经用 表示度数范围北纬:0- 南纬: -90S东经:0向 到180西经:0向 到180度数递变规律北纬向 增大南纬向 增大东经向 增大西经向 增大探究三:如何判断东西半球20W160E0半球东180比一比,谁又快又好观察手中的地球仪,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北极 、南极 ,并写出它们的纬度。1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B是最长的纬线 C它到两极的距离不相等 D是0纬线2下面四条纬线,最长的是 ( )A20SB40N C0D66.5S3. 赤道为0,向南向北南各分 度。 ( )A180 B90 C45 D604.关于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纬线都是圆圈 B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5.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B经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6.与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 ( )A60W B60E C120W D1807.本初子午线是 ( )A180 B0纬线 C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D是东西经的分界线8.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 A0和180经线 B赤道 C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 D东经20和西经160经线9.下列符合南半球、低纬度的是 ( )A28N B20S C0 D90S 10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 ) A89S B40N C1S D71N11.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沿同一纬线飞行,最终( )A能飞回北京 B不能飞回北京 C飞到上海 D以上都有可能12.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位于 ( )A、0和180之间 B、20W以西到160E C、20W到160W之间 D、20W以东到160E13.一个人站在北极,他的前后左右方向分别是 ( )A.东、北、西、南 B.都是北方 C.都是南方 D.东、西、南、北14在地球仪上,南纬30度和下列哪条纬线长度相等 ( ) A10N B30N C20S D40N 15关于长沙城区(约28N,约113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高纬度 C北半球,低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16判断下列经线所属的东西半球:5W、 10W 、 15W 166E 170E 175E 120W 150W 60E 18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