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4版习题、试题集_第1页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4版习题、试题集_第2页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4版习题、试题集_第3页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4版习题、试题集_第4页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4版习题、试题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11食品质量与安全肖翔第一章 蛋白质蛋白质等电点:调节溶液的PH,使蛋白质所带的正电荷与负电荷恰好相等,总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运动,也不向阴极运动,这时溶液的PH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蛋白质变性:天然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其分子内部原有的高度规律性结构发生变化,致使蛋白质的物理性质和生物学性质都有所改变,但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不被破坏,这种现象称变性 第二章 核酸一种DNA分子含40的腺嘌呤核苷酸,另一种DNA分子含30的胞嘧啶核苷酸,请问哪一种DNA的Tm值高?为什么?解:后一种,因为G-C对含量高,A-T之间只有两个氢键,G-C之间有三个氢键已知人类细胞基因组的大小约30亿bp,试计算一个二倍体细胞中DNA的总长度,这么长的DNA分子是如何装配到直径只有几微米的细胞核内的? 解:0.34nm*30*108=1.02m,1m=109nm;原因:DNA是高度螺旋化的,处于高度盘旋和压缩状态第三章 酶酶的活性中心:在整个酶分子中,只有一小部分区域的氨基酸残基参与对底物的结合与催化作用,这些特异的氨基酸残基比较集中的区域称为酶的活性部位,或称为酶的活性中心酶的必需基团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作用?解:酶的必需基团分为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和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作用:活性中心内1、催化基团:使底物分子不稳定形成过滤态,并最终将其转化为最终产物;2、结合基团:与底物分子相结合,将其固定于酶的活性中心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为维持酶活性中心的空间构象所必需说明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及其实用价值。解: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超过一定温度后,反应速率反而下降。实用价值:略举例说明竞争性抑制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解:具有抗菌作用的磺胺类药物作为氨基苯甲酸的类似物,可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活性,从而使细菌不能产生必需的二氢叶酸,从而直接利用食物中的叶酸,因此不受该类药物的影响。说明酶原与酶原激活的意义。解:消化管内蛋白酶以酶原形式分泌出来,不仅保护消化器官本身不遭酶的水解破坏,而且也保证酶在其特定的部位和环境发生其催化作用,此外,酶原还可视为酶的贮存形式,如凝血循环中运行,一旦需要便不失时机地转化为有原性的酶,发挥其对机体的保护作用第九章 糖代谢一、选择题1、糖酵解是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进行的?BA、线粒体基质 B、胞液中 C、内质网膜上D、细胞核内 2. 糖酵解时下列哪两个代谢物提供P使ADP生成ATPBA.3磷酸甘油醛及6磷酸果糖B.1,3二磷酸甘油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3磷酸甘油酸及6磷酸葡萄糖D.1,6双磷酸果糖及1,3二磷酸甘油酸3. 下列哪个酶直接参与底物水平磷酸化D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B.酮戊二酸脱氢酶C.琥珀酸脱氢酶D.磷酸甘油酸激酶4. 1分子葡萄糖酵解时可净生成几分子ATP?BA.1 B.2 C.3 D.4 E.55. 在下列酶促反应中,哪个酶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BA.己糖激酶B.磷酸甘油酸激酶C磷酸果糖激酶D.丙酮酸激酶6、在厌氧条件下,下列哪一种化合物会在哺乳动物肌肉组织中积累?CA、丙酮酸 B、乙醇 C、乳酸 D、CO2 7. 下列有关糖有氧氧化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BA.糖有氧氧化的产物是CO2及H2OB.糖有氧氧化可抑制糖酵解C.糖有氧氧化是细胞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D.三羧酸循环是在糖有氧氧化时三大营养素相互转变的途径8. 调节三羧酸循环运转最主要的酶是AA.丙酮酸脱氢酶B.苹果酸脱氢酶C.异柠檬酸脱氢酶D.酮戊二酸脱氢酶9. 下列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A.是三大营养素分解的共同途径B.乙酰CoA进人三羧酸循环后只能被氧化C.生糖氨基酸可通过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转变成葡萄糖D.乙酸COA经三羧酸循环氧化时,可提供4分子还原当量10. 1分子葡萄糖有氧氧化时共有几次底物水平磷酸化?BA.2 B.3 C.4 D.511. 磷酸戊糖途径的真正意义在于产生()的同时产生许多中间物如核糖等。AA.NADPH+H+ B.NADH C. ATP D.CoASH 12. 2分子丙酮酸异生为葡萄糖需消耗几个P?DA.2 B.3 C.4 D. 613. 乳酸循环是指DA.肌肉内葡萄糖酵解成乳酸,有氧时乳酸重新合成糖原B.肌肉从丙酮酸生成丙氨酸,肝内丙氨酸重新变成丙酮酸C.肌肉内蛋白质降解生成丙氨酸,经血液循环至肝内异生为糖原D.肌肉内葡萄糖酵解成乳酸,经血液循环至肝内异生为葡萄糖供外周组织利用二、名词解释磷酸戊糖途径:课本P246糖异生:课本P256三、问答1、糖的有氧氧化包括哪几个阶段? 解: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葡萄糖至丙酮酸(糖酵解过程),反应在细胞液中进行;第二个阶段是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被氧化脱羧成乙酰辅酶A;第三个阶段是乙酰辅酶A进入柠檬酸循环生成CO2和H2O2、述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解:1、维持血糖浓度恒定;2、补充肝糖原;3、调节体内酸碱平衡(乳酸异生为糖)3、列表比较糖酵解与有氧氧化进行的部位、反应条件、关键酶、产物、能量生成及生理意义。 解:以1mol葡萄糖为例反应类型部位反应条件关键酶产物能量生成生理意义糖酵解细胞液无氧乙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乳酸2molATP1、是机体在缺氧条件下获得能量的有效形式;2、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形式有氧氧化细胞液、线粒体有氧丙酮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7种CO2和H2O32molATP1、是体内供能的主要途径;2、是糖、脂、蛋白质相互转变的枢纽;3、是糖、脂、蛋白质供能的共同途径4、百米短跑时,肌肉收缩产生大量的乳酸,试述该乳酸的主要代谢去向。 解:释放入血,进入乳酸循环,变成葡萄糖,再被具体利用5、算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最多可以产生多少分子ATP,并简要写出主要反应过程。 解:课本P259、P283第五章 脂类的代谢一、选择题1. 胆固醇是下列哪一种物质的前体?CA.COA B.维生素 A C.维生素 D D.乙酰 COA2.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氧化所需的辅助因子?BA.NAD B. NADP C.FAD D.CoA3 .长期饥饿后血液中下列哪种物质的含量增加CA.葡萄糖 B. 丙酮酸 C.酮体 D.乳酸 4. l摩尔甘油彻底氧化后能生成多少摩尔ATP?AA.18.5 B.21.5 C.22.5 D.15.55. 脂肪酸生物合成BA.不需乙酰辅酶A B.中间产物是丙二酰辅酶AC.在线粒体内进行 D.以NADH为还原剂6. 脂肪酸生物合成所需的乙酰辅酶A由BA.胞质直接提供B.线粒体合成并转化成柠檬酸转运至胞质C.胞质的乙酰肉碱提供D.线粒体合成,以乙酰辅酶A形式运输到胞质7. 下列哪一种物质在体内可直接合成胆固醇?DA.丙酮酸 B.草酸 C.苹果酸 D.乙酰 CoA8. 脂肪酸生物合成所需的氢由下列哪一递氢体提供?DA.NADP B.FADH2 C.NADH+H+ D.NADPHH+二、填空1. 长链脂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由 肉碱 携带。2.氧化反应是在脂酰辅酶A的碳原子上进行脱氢,氢的受体是 NAD+和 FAD 。3. 氧化的酶促反应顺序是 脱氧 、 加水 、 再脱氢 及 硫解 。4. 酮体在 肝中 生成后,由 血液 运输至 线粒体 氧化利用。5. 脂肪动员是将脂肪细胞中的脂肪水解成 游离脂酸 和 甘油 释放入血,运输到其它组织器官氧化利用。6. 脂肪酸生物合成的基本原料是 乙酰辅酶A 和 NADPH 。7. 脂肪酸生物合成的供氢体是 NADPH , 它主要来源于戊糖磷酸三、名词解释必需脂肪酸:哺乳动物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膳食提供的脂肪酸成为必需脂肪酸酮体:乙酰乙酸、-羟丁酸和丙酮四、问答1. 试计算1分子甘油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多少分子ATP,并写出主要反应。 解:课本P2652. 写出1摩尔软脂酸在体内氧化分解成CO2和H2O的主要反应,并计算产生的ATP摩尔数。 解:生成ATP:8*10+7*2.5+7*105=108,净生成ATP:108-2=106;主要反应:P268第六章 生物氧化氧化磷酸化:生物体通过生物氧化所产生的能量,除一部分用以维持体温外,大部分可以通过磷酸化作用转移至高能磷酸化合物ATP中,此种伴随放能的氧化作用而进行的磷酸化作用成为氧化磷酸化作用化学渗透假说:呼吸链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之上,当氧化进行时,呼吸链起质子泵作用质子被泵出线粒体内膜之外侧,造成了膜内外两侧间跨膜的化学势和电位差,跨膜电化学能呗膜上ATP合酶所利用,使ADP与Pi合成ATP。第七章 氨基酸代谢一、选择题1. 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是BA.氧化脱氨 B. 联合脱氨 C.直接脱氨 D.转氨 2. 人体的营养非必需氨基酸是CA 苯丙氨酸 B 甲硫氨酸 C 谷氨酸 D 色氨酸3. 不出现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是CA 半胱氨酸 B 赖氨酸 C 瓜氨酸 D 精氨酸4. 哺乳类动物体内氨的主要去路是BA.渗入肠道 B.在肝中合成尿素C.经肾泌氨随尿排出 D.生成谷氨酰胺5. 鸟氨酸循环中,合成尿素的第二分子氨来源于CA.游离氨 B.谷氨酰胺 C.天冬氨酸 D.氨基甲酸磷酸6. 与下列氨基酸相应的酮酸,何者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AA.丙氨酸 B.鸟氨酸 C.赖氨酸 D.谷氨酸7. 苯酮酸尿症患者缺乏CA.酪氨酸转氨酶 B.酪氨酸酶C.苯丙氨酸羟化酶 D.多巴脱羧酶8. 尿素合成中,能穿出线粒体进人胞液中继续进行反应的代谢物是 BA.精氨酸 B.瓜氨酸 C.鸟氨酸 D.氨基甲酸磷酸 9. 可与谷丙转氨酶共同催化丙氨酸和酮戊二酸反应产生游离氨的酶是DA. 酮戊二酸脱氢酶 B. 谷草转氨酶 C. 谷氨酰胺酶 D. 谷氨酸脱氢酶 10. 仅在肝中合成的化合物是AA.尿素 B.糖原 C.脂肪酸 D.胆固醇二、填空1. 肝细胞参与合成尿素的两个亚细胞部位是 线粒体 和 胞液 。2. 肝细胞参与合成尿素中两个氮原子,第一个来源于 游离氨 ;第二个来源于 天冬氨酸 。第三篇 遗传物质的传递(复制、转录、翻译)半保留复制:DNA的两条链彼此分开各自作为模版,按碱基配对规则合成互补链。由此产生的子代DNA的一条链来自亲代,另一条链则是以这条亲代练作为模版合成的新链。遗传密码: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顺序的核苷酸顺序,由三个连续的核苷酸组成的密码子所构成。冈崎片段:从53先合成较小的DNA片段,称冈崎片段。为什么说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试讨论之。答:DNA的两条链彼此分开各自作为模版,按碱基配对规则合成互补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