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心理发展认知发展林崇德老师提供.ppt_第1页
婴儿期心理发展认知发展林崇德老师提供.ppt_第2页
婴儿期心理发展认知发展林崇德老师提供.ppt_第3页
婴儿期心理发展认知发展林崇德老师提供.ppt_第4页
婴儿期心理发展认知发展林崇德老师提供.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婴儿认知的发展,一、婴儿感知觉的发生和发展,1、基本概念(1)什么是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子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外部感觉:反映颜色、声音、气味、味道、冷暖、触压等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觉;内部感觉:身体的平衡、运动,以及机体的饥、渴、疼痛、疲倦等的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等),(2)什么是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空间知觉:反映事物的大小、现状、方位、距离等;时间知觉:年月日时分秒;运动知觉:物体位置变化、运动的速度;社会知觉:对他人、对自己和人际关系)感觉和知觉合称感知觉。,(3)感知觉器官:每种感觉对应有一种感觉分析器(如视觉分析器、听觉分析器)。感受器传导神经神经中枢,2、感知觉在心理发展中的意义,(1)感知觉是人生最初的认识过程和活动,感知觉是其它心理活动的基础。(2)感知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基本保证。(3)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基本手段。即使是在3-6岁幼儿的活动中,感知觉仍占主导地位。,3、婴儿感知觉的发展:认识的转变,习惯化范式(去习惯化范式),3、婴儿感知觉的发展:认识的转变,优先注视范式(刺激偏好程序),3、婴儿各种感知觉发展的规律和特点,(1)儿童一出生就出现各种感觉,知觉也在出生后不久逐渐发生。,(2)婴儿视觉发展的主要特点,视觉是婴儿获取感觉信息最重要的感觉。视觉的发生对光的察觉-最初的时间在胎儿4-5月。视觉调节-2月以前儿童不能根据物体远近调节焦点,最佳注视距离15-25厘米。4月接近成人视觉调节水平。视觉追随-新生儿已能用眼睛追随物体(90度至180度)。视觉注视时间-1个月时能集中5秒,3月集中7-10分。,视觉的发展婴儿的视敏度由低到高的发展着,发展速度逐渐降。视敏度-新生儿的视敏度为6/606/120,半岁达6/6水平,生后头半年是婴儿视敏度发展的关键期,这时候出现发育问题会引起视觉丧失。颜色视觉-新生儿就能分辨颜色,4月-8月儿童表现出颜色的偏爱(顺序:红、黄、橙、绿、蓝、白、黑、紫)。2-3岁说出部分颜色的名称。,(3)婴儿听觉发展的主要特点,听觉的发生5-6月的胎儿听觉感受器发育成熟。听到1000HZ的声音。新生儿能区分声音的高低、出生2月后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尤其对母亲的声音感兴趣),以及不同情感的语调。新生儿对语言有明显的同步动作反应,其它声音没有此现象。,听觉发展表现出对声音的偏爱。4月后对优美的音乐产生同步动作反应多,对强烈音乐同步动作减少。24月儿童能静下来听音乐,并有合乎节拍的舞蹈。12-13岁前,年龄增长听力增长20岁以后听力开始下降。,(3)婴儿味觉发展的主要特点,新生儿对不同味觉物质已有不同反应。半个月左右时对甜味作吸吮动作,露出愉快表情,对苦、酸、咸的物质则表示不安、皱眉、闭眼、恶心。34个月对各种主要物质的溶液能精确分辨。,(4)婴儿触觉发展的主要特点,触觉发生4-5月的胎儿已经产生触觉反应无条件的食物反射及无条件的防御反射证明新生儿的触觉反应,触觉发展显示了认知进步口腔探索(1岁前)手的探索作为口腔探索的补充(1-2岁)口腔探索作为手的探索(1-2岁)手的探索(2岁以后)重视:要把触觉当作婴儿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看待,认识触觉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5)婴儿知觉能力发展的主要特点,主要特点半岁左右能坐起来,可以较好的完成手眼协调的活动。1岁认识物体永存。2岁掌握物体的名称。3岁开始辨别事物的上下、大小。,方位知觉: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的反应,包括上下、前后、左右三个纬度。婴儿期主要靠听觉和视觉定向。儿童成熟以后听觉定向逐渐让位于视觉定向。3岁掌握上下方位;4岁掌握前后方位;5岁开始发展左右方位:5-7岁掌握自身为标志左右;7-9岁相对混乱左右概念时期;9-11岁灵活左右概念,距离知觉:距离知觉是个体对物体凸凹程度及远近程度的反应。深度知觉:婴儿6月后就能辨别视觉深度,研究表明儿童深度知觉与爬行经验有高相关。远近距离知觉:0-3月产生物体逼近的初步反应(闭眼);4-6月产生躲避反应。,视崖实验,4、婴儿感知觉的培养,(1)创造具有丰富感知觉刺激的的物质生活环境,提供运用多个感官训练的机会。看、听、触、动多种感官结合看:如色彩鲜艳的,挂在床边的玩具(0-6月);人脸是婴儿最感兴趣的图画(床边30厘米挂脸谱或不碎的镜子);听:受压后作响的玩具、生活中的声音、富有变化的嗓音触:各种不同质地做的洋娃娃或动物(但6月下的不能玩绒毛玩具);凹凸塑料或粗糙棉布表面的小球(起按摩作用);每天坚持抚触训练;皮肤温度适应性训练的。动:翻身、爬行、主动操、被动操、跑跳、攀爬等充分的身体运动。户内户外结合熟悉与陌生的环境和物质材料结合,(2)调动各种主客观因素激发儿童的感知兴趣。刺激强度、新异度、对比度、运动度;需要、已有的经验婴儿爱注意:较大的、色彩鲜艳的、发响的物体;规则的图形、人脸;变化的人声;(3)感觉统合(感统)训练:运用专门的器械和方法,进行看、听、触、动结合的训练。,(4)重视语言在感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运用语言指示婴儿感知的目的和方向运用语言提升婴儿的感知经验。(5)保护好婴儿的感觉器官。,二、婴儿记忆的发生和发展,1、基本概念(1)什么是记忆?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2)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回忆(3)记忆的种类:瞬时记忆(2秒钟以内)短时记忆(2秒以上,1分钟以内)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甚至终身不忘)(4)记忆的规律(遗忘的规律):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2、记忆的意义:,(1)记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基础、是积累经验、丰富知识、发展智慧的手段(2)离开了记忆,人就无法进行更高级外心理活动,心理就无法发展。大凡有成就的或智力超群的人,都有惊人的记忆力。,3、记忆的发展,记忆发生的标志:新生儿的条件发射0-3个月:条件反射的保持时间不断延长3-6个月:长时记忆可保持数周6-12个月:认生、寻找物体、模仿动作12个月以后:言语记忆和延迟模仿。,3、婴儿记忆发展的特点,(1)1岁以前记忆能力比较差,只有再认而无重现。(2)1岁左右能再认相隔几天和十几天的人与物。(3)2岁左右能有意识回忆数天前的事件。(4)3岁左右,能再认3个月前的人与物,但是重现仅限于几星期前的事。,三、婴儿想象的发生和发展,1、基本概念(1)什么是想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2)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梦,2、婴儿想象发展的特点,(1)新生儿没有想象能力(2)1周岁之前的婴儿尚无想象活动。(3)12岁的婴儿只有萌芽状态的想象,他们能够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简单事物反映在自己的游戏中。(4)3岁以前的婴儿想象的内容仍比较简单,一般是他所看到的成人或其他儿童的某个简单行为的重复。,四、婴儿思维的发生和发展,1、思维的种类:直觉行动思维(动作思维)动作直观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形象抽象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概念,2、婴儿思维发展的特点,(1)01岁是婴儿思维的准备期(发展感知觉、积累感知觉经验)(2)13岁产生思维的低级形式直觉行动思维。(3)3岁左右,在直觉行动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出具体形象思维。,第五单元婴儿语言的发展,一、婴儿言语发展理论,语言与言语索绪尔,言语是语言的传递过程,语言只有通过言语活动才能成为交流工具,活的语言。婴儿言语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语言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是被动学习还是主动创造思维与言语发展的关系,1.强化说,斯金纳特别强调“强化依随”在婴儿言语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2.转换生成说,乔姆斯基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通过模仿和强化得来的语法是生成的。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使得普通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深层结构(语义)通过转换规则变为表层结构(语音),从而被感知和传达,3模仿说,选择性模仿:婴儿对成人言语的模仿是有所创造,有所选择的。(Whitehurst,1975)即时的、完全的临摹即时的、不完全的临摹延迟模仿,4.认知学说,皮亚杰认为语言是儿童的一种符号功能,源于智力并随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由于动作的发展的与协调,产生了逻辑,由此导致语言的产生。,5.相互作用论,儿童在语言学习的社会环境中,观察并参与到与他人的社会交流,从这些经验中,儿童建立了一个将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与其社会意义联系在一起的交流体系。儿童是一个积极交流的个体。,一、语言活动的过程,1、语言的表达过程:把头脑中的思想情感等用发音器官或手部动作表达出来。如说、写、(聋哑人)比画2、语言的感知理解过程:听到语音或看到字型时在头脑中把它的意义理解思索出来。如听课、看书等。,二、语言的类型,口头语言听说书面语言写读,三、婴儿语言的发展阶段,(一)前语言期阶段(0-12月)1、听第一阶段-具体刺激到直接反应(无法理解语言)第二阶段-词的刺激到直接反应6-13月(表现为能理解成人的一些字词和句子6-10月、能按照成人的吩咐去做相应的事情10-13月),2、说第一阶段-简单发音阶段(反射性发音)0-3月。1个月以内的儿童未分化的哭声(谢尔曼实验:刺针、捆绑、饥饿、上下抛哭声无分别);1个月的婴儿偶尔吐露ei,ou等非哭叫声音;2个月发出m-ma;3个月出现更多的元音a,e,ou及辅音m,h等。第二阶段-连续音节阶段(呀呀语)4-8月。发出b,p,d,n,g,k等辅音和a-ba-ba-ba,da-da-da,na-na-na,ma-ma-ma,pa-pa-pa等连续音节。第三阶段-学话的萌芽阶段9-12月。模仿发音;发生更多声音和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同一音节的音调经常变换;随场合变化音调。,(二)语言发展阶段(12月-36月),1、听:第三阶段-具体刺激到词的反应(13月-18月)第四阶段-词的刺激到词的反应(18月后对话)2、说:单词句(1岁):球球、糖糖电报句(1.5岁):妈妈班班、娃娃排排简单句(2.5岁):主谓句(他觉觉了)、主谓宾句(妹妹读书)、简单修饰的主谓宾结构(两个娃娃玩积木、我住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复杂句(3岁):几个结构相互连接或相互包容的句子。几个动词性结构连用的连用句:”小红吃完饭就看电视”一个动宾结构和一个主谓结构套在一起:“老师教我们做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