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he partys fine style, carry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irtues, practic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vigorously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Jiao Yulu, Hongqi Canal spirit and spirit of persistence, honesty in politics, strict statesman, stick to the spiritual heights of the Communists. Four to devotion, as, do play a role in qualifying. Official Communist duty. To fulfill the partys purpose, maintain for the people themselves, and dedication, devotion, maintain pioneer, pioneering and enterprising spirit, active at the well-off extra practice, make contributions. The incentive function of party organizations at all level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advanced models, establish a representative, advanced and typical of the times, and guide the broad masses of party members to emulate. In honor of the 95 anniversary of founding as an opportunity to award in recognition of a number of outstanding party members advanced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outstanding party workers, and put the pioneer trees. Third, the reform efforts for example, be sure to change into. Learning to teachEduca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if it does not solve the problem, it will form, goes through the motions. To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problems and insisted on problem-oriented, problem-solving learning education for traction, truly deep investigation into change, modification. A checked swing. Learning education programme for party-building in our city actually proposed to focus on solution of fuzzy ideals and beliefs waver, consciousness, purpose of the party weak sense, honesty and self-discipline awareness is not strong, depressed, six issues of ethical misconduct study contents specific programmes for all party members and leading cadres above the county level shall focus on further refinement to the problems. Specific to every party member and every cadre, also requires a combination of actual and controlled, focused and really put yourself in, people see things, see, with their own specific problems to learn Constitution Party rules, series, address, so precision to find the problem,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corrective action. B to make change. For check put of problem, through established rectification Taiwan account, and take special supervision, and on account PIN, approach, insisted do side learn side modified, and that know that modified, while focused on put two learn a do learning education rectification with grasp party of mass line education practice activities and three strict three real topic education problem rectification combined up, consolidation expanded has made of rectification results, strongly corrected for officer not for, and Chi and endless corrected four wind, and regulation masses side of abuses, ensure work advance more powerful, and problem solution more completely. Third, we must consolidate our achievements. For more public, some party members who focus on the outstanding issues, combining concentrated第一章 物流基础知识1、物流合理化的途径:1各种设施在生产空间的合理布置2合理控制库存3均衡生产4合理的配置和使用物流机械5健全物流信息系统2、互联网时代的物流特点:1经营全球化2系统网路化3供应链的简约化4企业规模化5服务一体化第二章 物流系统及其构成1、物流系统模式:输入、处理(转化)、输出、限制或制约、反馈 物流系统设计要素:商品的种类品目、数量、流向、服务、时间、物流成本2、物流系统化的目标:1服务性2快捷性3有效的利用面积和空间4规模适当化5库存控制3、仓库的功能:1储存和保管的功能2调节供需的功能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4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4、仓储合理化:实行ABC管理,科学的库存管理控制,应用预测技术5、装卸搬运的概念:是指在同一地域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品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活动。 装卸搬运的意义:1在物流活动转换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2在物流成本中占有重要地位3是提高物流系统效率的关键 6、 装卸搬运合理化的原则:1省力化原则2消除无效搬运3提高搬运活性4合理利用机械5保持物流的均衡顺畅6集装单元化原则7人性化原则8提高综合效果7、物流信息的组成与分类:(1)按管理层分类1操作管理信息2知识管理信息3战术管理信息4战略管理信息(2)按信息的来源分类1物流系统内信息2物流系统外信息第三章 物流服务与物流质量管理1、物流服务的内涵:1.作为企业客户服务一部分的物流服务2.作为物流企业产品销售的物流服务。物流客户服务的基本特点:产品的可得性,运作绩效,服务的可靠性。2、物流服务的特性及对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从属性,即时性,移动性和分散性,需求波动性,可替代性。物流服务已逐渐成为企业经营差别化的重要一环;物流服务水准的确立对经营绩效产生重大影响;物流服务方式的选择对降低流通成本产生重要影响;物流服务起着连接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的纽带作用。物流服务与成本的关系:此消彼长的关系3、确定物流服务水准的步骤:1.对顾客服务进行市场调查;2,顾客服务水平设定;3基准成本的感应性试验;4,根据顾客服务水平实施物流服务。5,反馈体系的建立;6,业绩评价;7,基准与计划的定期检查;8,标准的修正4、企业物流服务与产品生命周期的关系:1,导入期的物流服务,在新产品引入阶段,需要有高度的产品可得性和灵活的物流服务。2,成长阶段的物流服务在此阶段营销活动主要是具体的物流服务,并无特殊的要求,并为取得物流服务的规模经济效益提供了最大的机会。3,成熟阶段的物流服务,成熟阶段的竞争情况增加了物流服务的复杂性,要求服务作业具备更高的灵活性;4,衰退阶段的物流服务,如何最大限度的将低风险比起最大限度的减少物流服务成本显得更为重要5、增值服务的概念及内容:增值服务就是指独特的或特别的活动,使物流服务的供需双方能沟通过共同努力提高效率和效益。物流服务提供增值服务有两个方向:一是沿供应链顺流而下,即在制造商的产品销售渠道内作为服务供应商;二是沿供应链逆流而上即在制造商的物料供应渠道内作为服务供应商6、物流质量的内容:1,商品的质量保证及改善;2,物流工作质量,3,物流工程质量4。物流服务质量7、企业物流质量改进的概念及方法:就是指为向企业物流及其顾客提供增值效益,在整个企业的范围内随时采取的提高物流质量的效果与效率的所有措施。方法:1,企业物流质量改进的基本方法。2,企业物流纵向层次的质量改进方法3,企业物流跨部门过程的质量改进8、方法企业物流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1,树立企业物流整体质量管理思想2,建立有效地物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3,加强企业物流质量管理的主要措施第四章 物流成本管理1、物流成本的概念与含义: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所支出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按照人们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的不同角度,把物流成本分成社会物流成本,货主企业(制造和流通企业)的物流成本以及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社会物流成本是宏观意义上的物流成本,而货主企业和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是微观意义上的物流成本。2、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在于,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科学合理的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3、物流成本交替损益概念及内容:物流成本交替损益规律又称为物流成本效益背反规律,二律背反效应。内容:物流系统的效益背反包括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和物流功能之间的效益背反。4、物流成本管理系统的基本内容:物流成本核算层包括明确物流成本的构成内容,对物流总成本按一定标准进行分配与归集核算,明确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物流成本管理层包括物流标准成本管理,物流成本性态及盈亏平衡分析,物流成本预算管理,物流责任中心和物流责任成本管理。物流成本效益评估层。5、物流成本日常控制系统的主要内容:按不同对象可以分为1 以物流成本的形成阶段作为控制对象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废弃物物流和回收物流成本的控制 2 以物流服务的不同功能来作为成本控制对象包括仓储费运输费包装费配送费和流通加工费的控制 3 以物流成本的不同项目作为物流成本的控制对象包括人工费、材料费燃料费办公费其他费的控制6、物流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步骤:基本思路: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和作业中心,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产品。分配到作业的资源构成该作业的成本要素,多个成本要素构成作业成本池,多个作业构成作业中心。基本步骤:界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各个作业;确认企业物流系统涉及 的资源;确认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到作业;确认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 第五章 物流技术及其装备1、物流技术及其装备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1 物流技术及其装备是提高物流系统效率的主要手段2 物流技术及其装备是反映物流系统水平的主要标志 3 物流技术及其装备是构筑物流系统的主要成本要素。2、物流技术装备应用配置原则:1物流技术装备配置的合理性原则2物流系统运作的快速性,及时性,准确性经济性原则3选用物流工器具和设备的标准化原则4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适应性原则5充分利用空间6减少人力搬运3、自动仓储系统的优点与发展趋势:1能大幅度的减少占地面积和提高库容 2提高仓库出入库频率3提高仓库管理水平4由于采用了货架储存,并结合计算机管理,可以很容易的实现先进先出,防止货物自然老化,变质,生锈。5采用自动化技术后,能较好的适应黑暗有毒低温等特殊场所的需要。发展趋势:1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2与工艺流程结合更为紧密3储存货物品种多样化4提高仓库出入库周转率5提高仓库运转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及降低噪音4、集装单元化的概念,特点及原则:概念:就是以集装单元为基础组织的装卸搬运储存和运输等物流活动的方式 。特点:1通过标准化、通用化、配套化和系统化以实现物流功能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2物品移动简单、减少重复搬运次数、缩短作业时间和提高效率、装卸机械的机动性增高3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物流载体利用率4物流个功能环节中便于衔接、容易进行物品的数量检验、清点交接简便5货物包装简单,节省包装费用降低物流功能作业6容易高堆积,减少物品堆码存放的占地面积,能充分灵活的运用空间7能有效的保护物品,防止物品的破损、污损和丢失8集装单元化的缺点是作业有间歇、需要宽阔的道路和良好的路面、托盘和集装箱的管理烦琐、设备费一般较高,由于托盘和集装箱自身的体积及质量的原因,使物品的有效装载减少。原则:1集装单元器具标准化原则2集装单元化的通用化、系统化、配套化原则3集装单元化集散化、直达化、装满化原则4集装单元化的效益化原则包装技术与装备(理解)5、包装的功能:1、保护产品 2、方便储运 3、促进销售6、分类:(1)按产品经营方式分类:内销产品包装、出口产品包装、特殊产品包装(2)按包装在流通中的作用分:单件包装、中包装、外包装(3)按包装制品材料分:纸制品包装、塑料制品包装、金属包装、竹木器包装、玻璃容器包装、复合材料包装(4)按包装使用次数分:一次用包装、多次用包装、周转包装(5) 按包装容器(或制品)的软硬程度分:硬包装、半硬包装、软包装(6) 按产品种类分:食品包装、药品包装、机电产品设器(或仪器)包装、危险品包装(7) 按功能:运输包装、贮藏包装、销售(商品)包装(8) 按包装技术方法:防震包装、防湿包装、防锈包装、防霉包装7、包装技术装备的作用:1、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2、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劳动强度。3、节约原材料,降低产品成本。4、保证产品卫生,提高包装质量。5、降低包装成本,节约储运费用。6、延长保质期,方便产品流通。7、减少包装场地面积,节约基建投资。第六章 第三方物流1、第三方物流的兴起:(1)企业外包需求的出现(2)一体化服务提供商的出现第三方物流的意义:(1)提高核心竞争力 (2)降低经营成本 (3)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4)增强市场应变能力 (5)加速产品和服务投放市场的进程第三方物流业者的核心能力:信息系统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模式:(1)与制造业相结合的物流服务运作模式 (2)与商业零售业相结合的物流服务运作模式(3)一体化运作模式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1)美国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比例比例约为58%,整个美国第三方物流的收入以年均15%20%的比例递增 (2)欧洲的物流外包比美国发展更为广泛,面向不同的目标市场,提过那个不同层次的服务,基本可以分为:服务范围广泛的大型物流企业 、从事传统物流的欧洲公司 、新兴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大型国有机构的第三方物流 (3)我国的物流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主要表现在,业务功能不齐全、规模偏小,效益低下、利用现代技术程度低、缺乏物流管理人才、制度不健全发展趋势:(1)第三方物流服务地域全球化 (2)物流提供商和分销商之间的协作增加(3)服务内容日趋复杂(4)服务需求存在地区差异(5)物流提供商更多介入2、第四方物流的定义: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的特征:(一)第四方物流有能力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能有效适应需求方式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需求,集中所有资源为客户完美地解决问题:1,供应链再建2,功能转化3,业务流程再造4,实施第四方物流,开展多功能、多流程的供应链业务。(二)第四方物流是通过对供应链产生影响的能力来增加价值:1,增长利润2,提高资产利用率3,降低运营成本4,降低经营成本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比较:两者的关系是,第四方物流领导第三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的管理者和集成者。第四方物流集成了管理咨询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能力,它为客户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第七章 物流标准化1、物流标准化的概念:是指以物流系统为对象,围绕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制定、发布和实施的有关技术和工作方面的标准,并按照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的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过程。2、物流标准化的含义:1、是以制定标准贯彻执行标准并随着发展的需要而修订标准的活动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每完成一个循环,标准的水平就提高一步。2、是物流标准化活动的产物。3、物流标准化的效果只有通过在社会实际中实施标准,才能表现出来。4、物流标准化是一相对的概念。3、物流标准化系统的特点:1、和一般标准化系统不同,物流系统的标准化涉及更为广泛,其对象也不像一般标准化系统那样单一。2、物流标准化系统是属于二次系统,或称后标准化系统。3、物流标准化更要求体现科学性、民主性和经济性。4、物流标准化有非常强的国际性。4、(理解)物流标准的种类:基础标准 (1)专业计量单位标准。(2)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3)集装基础模数尺寸。(4)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5)物流专业术语标准。(6)物流核算、统计的标准化。(7)标志、图示和识别标准 分系统技术标准主要有(1)运输车船标准。(2)作业车辆标准。(3)传输机具标准。(4)仓库技术标准。(5)站台技术标准。(6)包装、托盘、集装箱标准。(7)货架、储罐标准 工作标准及作业规范5、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1)市场导向原则 (2)一致性与协调性原则 (3)科学发展原则 (4)推进企业创新原则6、物流标准化的形式:简化 、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7、物流标准化的方法:(1)确定物流基础模数尺寸(2)物流模数(3)以分割及组合的方法确定系列尺寸。8、物流标准化的基本思路:一、物流标准化的基点 二、物流系统各环节标准化的配合(包括(1) 集装与生产企业最后工序。(2) 集装与装卸工具、装卸场所、装卸小工具的配合性。(3) 集装与仓库站台、货架、搬运机械、保管设施乃至仓库建筑地配合性。(4) 集装与保管条件、工具、操作方式的配合性。(5) 集装与运输设备、设施的配合性。(6) 集装与末端物流的配合性。(7) 集装与国际物流的配合性。)物流标准体系表:(见课本)9、物流标准化的地位及作用:(1)是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2)是物流产品的质量保证 (3)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保障(4)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的有效措施(5)是我国物流企业进军国际物流市场的通行证供应链的定义:即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第八章 供应链管理1、供应链的定义: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的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的特征:(1)复杂性 (2)动态性 (3)面向用户需求 (4)交叉性供应链地结构模型:(见课本)3、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即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4、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征:(1)“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思想。强调每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当今人们谈论的共同话题。(2)非核心业务都采取外包的方式分散给业务伙伴,饿业务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关系。(3)供应链企业间形成的是一种合作性竞争。(4)以顾客满意度作为目标的服务化管理。(5)供应链追求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和组织流的集成。(6)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目标管理。(7)更加关注物流企业的参与。5、供应链管理的产生:一、时代背景:(1)世纪之交的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 (2)传统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新环境下的不适应性 (3)传统管理模式在新环境下显现的主要弊端,增加了企业的投资负担 要承担丧失市场时机的风险 有限的资源消耗在众多的经营领域中,企业难以形成突出的核心优势 对于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无法做出敏捷的响应。二、产生: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横向一体化”思想的兴起,即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本企业只抓最核心的东西:产品方向和市场。三、发展:第一阶段,供应链管理的萌芽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第二阶段,初级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到20世纪90年代初) 第三阶段,形成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到20世纪末) 第四阶段,成熟和发展阶段(21世纪初,其核心任务可以概括为:I,供应链协同运作的系统化管理 II生产两端的资源优化管理 III,不确定性需求的信息共享管理 IV,快速的决策管理)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领域:供应(supply)、生产计划(schedule 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6、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一,供应链网络结构设计(即供应链物理布局的设计),具体包括:供应链伙伴选择、物流系统设计。第二,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流程设计与重组,主要包括三大核心作业流程的设计与重组,具体又可分为(1)各节点企业内部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流程设计与重组(主要包括: I,客户需求管理流程 II,客户订单完成管理流程 III,客户服务管理流程)(2)外部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流程设计与重组(3)供应链互交信息管理。第三,供应链管理机制的建设:合作协商机制、信用机制、绩效评价与利益分配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监督预警与风险防范机制等第一章 采购管理1、供应商战略决策:1.供应商分类(1)按与供应商的采购业务关系重要程度分类:商业型供应商、优先型供应商、重点型供应商、伙伴型供应商2.按80/20规则分类:即占80%价值的20%的供应商为重点供应商,而其余之占20%采购金额的80%的供应商为普通供应商。3.按与供应商关系稳定性角度分类:短期目标型、渗透型、联盟型、纵向集成型供应商评选的操作步骤:分析市场竞争环境、建立供应商选择目标、建立供应商评选标准、建立供应商评选标准、供应商参与、评选供应商、实施供应商合作关系2、采购成本比较法:对采购商品质量与交付时间均满足要求的供应单位,通常是进行采购成本比较,即分析不同价格和采购中各项费用的支出,以选择采购成本较低的供应商的一种方法。3、采购进货的方式:自提进货、供应商进货、委托运输。自提进货方式主要关注一下环节管理:货物清点环节管理、包装、装卸搬运等环节管理、运输环节管理、中转环节管理、验收入库环节管理4、采购进货策略选择的基本原则:(1)进货方式选择原则:对于进货难度和风险大的进货任务,首选是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货方式,次选供应商进货,一般不选用户自提进货方式;对于风险和难度小的进货任务,首选是供应商送货进货方式。(2)安全第一原则(3)成本效益统一原则(4)总成本最低原则第二章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1、仓储管理的目标:空间利用率最大化、人员及设备的有效使用、所有货品都能随时存取、货品的有效移动、保证货品的品质、良好的管理2、仓储系统的构成:存储空间、货品、人员及设备3、货位管理中储存策略:一般的储存方式有定位储存、随机储存、分类储存、分类随机储存、共同储存。货位分配原则:(1)可与随机储存、共用储存相配合的原则。(2)可与定位储存、分类(随机)储存策略相配合的原则:以周转率为基础的原则、产品相关性原则、产品统一性原则、产品类似性原则、产品互补性原则、产品相容性原则、先进先出的原则、面对通道的原则、产品尺寸原则、重量特性原则、产品特性原则、明晰性原则4、仓储效绩考核指标的制订原则:科学性、可行性、协调性、可比性、稳定性5、确定库存量的依据:订货成本、价格折扣成本、缺货成本、库存占用流动资金成本、存储成本、废气成本6、库存分类管理:(1)ABC分类法:A类年度货币量最高的库存,这些品种可能只占库存总数的15%,但用于它们的库存成本却占到总数的70%80%(重点管理);B 类是年度货币量中等的库存,这些品种占全部库存的30%,占总价值的15%25%(此重点管理);那些年度货币量较低的C 类库存品种,它们只占全部年度货币量的5%,但却占库存总数的55%(只进行一般管理)7、CVA 管理法:(1)较高优先级。这是经营的关键性商品,不允许缺货(2)较高优先级。这是指经营活动中的基础性商品,不允许缺货(3)中等优先级。这些属于比较重要的商品,允许合理范围内的缺货(4)较低优先级。经营中需要这些商品,但可替代性高,允许缺货。第三章 配送管理1、配送方案的实施控制:信息化控制、合理化控制、配送流程控制2、配送的概念: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的特点:(1)配送是物流据点至用户的一种送货形式。(2)配送不是单纯的运输或输送,而是运输与其他活动共同构成的组合体。(3)配送不是广义概念的组织物资订货、签约、进货及对物资处理分配的供应,而是以供应者送货到户式的服务性供应,是一种“门到门”的服务。(4)配送是在全面配货的基础上,完成按用户要求,包装种类、品种搭配、数量、时间等方面的要求所进行的运送,是配和送的有机组合形式。配送中心的作用:(1)供应商和厂商的角度分析,使物流成本得到控制、实现库存集约化、通过提高顾客服务水平,促进产品销售、有利于把握销售信息、有利于实现商物分离(2)从需求方的角度分析,降低进货成本,改善店铺地库存水平,减少店铺的采购、验收、入库等费用,减少交易费用、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信息沟通配送中心的基本类型:(1)按经营主体分类:厂商主导型配送中心、批发商主导型配送中心、零售商主导型配送中心、物流企业主导型配送中心、共同型配送中心(2)按服务对象分类:面向最终消费者的配送中心、面向制造企业的配送中心、面向零售商的配送中心、(3)按配送货物的性质分类:商业货物配送中心、非商业货物配送中心(4)按社会化服务程度分类:个别企业的配送中心、公共配送中心(5)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通过型配送中心、集中库存型配送中心、流通加工型配送中心3、配送中心的主要功能:储存功能、分拣功能、衔接功能、集散功能、配送功能、服务功能;配送中心的基本模式:基于销售的配送中心模式、基于供应的配送中心模式、基于资源集成的配送中心模式15。配送中心的管理涉及的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配送中心的商品储存量、配送中心的送货时间、配送中心的功能配置;配送中心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管理电脑化、商品分拣自动化、商品储存立体化、商品配送共同化4、 配送中心的规划原则 根据系统的概念,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求的整体优化;以流动的观点作为设施规划的出发点,并贯穿在设施规划的始终,因为企业的有效运行依赖于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化;从宏观到微观,又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作业流程,这是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减少消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重视人的因素。5、配送中心的发展策略 积极创建适应企业配送中心发展的政策环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技术改造发展现代企业配送中心;积极转变企业配送中心的经营机制;重视配送先进技术的应用;重视企业配送专门人才的培养;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6、配送中心的布局规划 配送中心作业功能规划;配送中心设施规划与选用;配送中心作业区规划。7、 配送技术的应用现状 电子票鉴捡货技术;自动识别技术;EDI技术;GIS ;电子商务下的配送技术。8、配送技术发展趋势 虚拟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电子网络技术;BI 。9、共同配送的概念 也称协同配送,是由多个企业为了实现运输规模经济而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 10、共同配送的类型 (一)横向共同配送 同产业间的共同配送,异产业间的共同配送,共同集配;(二).纵向共同配送 批发与厂商间的物流共同化,零售与批发商之间的物流共同化。11、越库配送的概念,运行及应考虑的问题 概念:越库配送包括任何一种避免在将货物送区零售商之前将其放入仓库的运输方法; 运行:把传统的库存运营转化为越库配送分配运营需要很大的内部转变 分销商/供应商得失; 考虑的问题:分担成本,分享收益 多供应商集中的配送中心。第四章 运输管理1、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 铁路:载运量大,运价低,受气候季节变化影响小;速度慢,成本高,受经济和地理条件限制 水运:载动量大,运输成本低;易受天气状况影响,灵活性较差 公路汽车:对不同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灵活性较好,适合门到门的货物运输;运价高,运量小 航空:运速快;运费高,运量小 管道:受自然条件影响小,不间断运输,管理方便;成本高,运输单一2、综合运输系统的构建所谓综合运输系统,是对单一的运输体系而言的,就是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同意的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 有三个系统构成:具有一定技术装备的综合运输网及其综合部系统综合运输生产系统综合运输组织,管理和协调系统。3、国际多式联运国际多式联运是一种利用集装箱进行联运的新的运输组织方式 运输方式:海陆,陆空,海空 特征:必须具有一份多式联运合同必须使用一份全程多式联运单证必须是至少两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连续运输必须是国际间的货物运输必须由一个多式联运经营人对货物运输的全程负责 优越性:简化托运,结算及理赔手续,节省人力,物力,和有关费用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减少库存,降低货损货差事故,提高货运质量降低运输成本,节省各种支出提高运输管理水平,实现运输合理化有利于加强政府监督和管理4、运输成本的构成: 基础设施成本,运转设备成本,营运成本和作业成本。运价的构成: 运输成本,税金和利润。运输定价的原则: 以运输价值为基础的原则反映供求关系变化的原则比价关系合理性原则四政策性原则运输计划编制的原则: 关键性原则强制性和弹性原则完整性和系统性原则实现性和鼓励性原则连续性原则5、运输计划的作用和内容作用:运输计划是实现运输企业经营思想,经营目标和经营政策的基本保证运输计划是运输企业实施各项管理活动的纲领和基本依据运输计划是运输企业推行全面计划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形式 内容:长期运输计划的内容,年度运输计划的内容。6、运输计划的编制的程序与方法程序:调查研究阶段确定经营目标阶段综合平衡阶段制定计划阶段方法:逐步延伸远近结合近细远精灵活性强确定滚动间隔期。7、运输优化方法(一)运输规划模型与运输网络的合理优化:建立在运输总费用最小化的“运输问题”模型产销不平衡的运输问题的优化模型;(二)运用“节约法”优化配送运输路线;(三)最短路径算法8、运输市场的含义与特点狭义:为运输提供劳务交换的场所,该场所为旅客,货主,运输业主或他们的代理者提供交易的空间,并根据这些交易提供相应的服务; 广义:包括运输参与各方在交易中所产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特点:运输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属于服务业,具有公益性和竞争性双重特征运输生产运行领域正逐渐取消指令性计划运输投资领域9、运输需求及特征运输需求是指一定的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服务方面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包含要素:运输需求量流向运输距离或运输航线运输价格运输需求结构,是按不同货物种类 特征:派生性规律性不平衡性10、运输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的市场垄断竞争的市场寡头垄断的市场完全垄断的市场11、运输市场管理: 运输市场管理的主体是各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运输市场管理的客体是运输经济活动运输市场管理的性质属国家行政管理运输市场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指导,监督和服务12、运输保险的基本概念运输保险是指在运输过程中基于运载工具和货物产生的财产保险、责任保险。13、运载工具保险,理赔与索赔营业用汽车损失保险条款船舶保险条款飞机保险条款 索赔与理赔是保险事故发生时一个问题两个角度的保险争议解决方式的法律用语索赔是指被保险人依据海上保险合同所享有的重要权利当保险标的发生保险项下的保险事故造成损失或对此损失负有责任时,被保险人有权要求保险人赔偿或追偿;理赔是保险人在知悉发生保险事故并调查确认法律责任归属后。审查索赔材料,作出赔付或拒赔等决定的法律行为。第五章 生产物流1、现代生产物流系统的构成:管理层,执行层,控制层。生产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最小移动距离综合性集装单元化适应性经济性2、生产物流系统设计与优化方法要研究系统中所设计的所有物料要全面了解物料的移动情况,包括距离,路线情况在上述具体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出优化合理的运作方案 优化方法:平分优化方法,优缺点比较法,系统分析法3、汽车物流系统设计方案(一)物流量分析物料分类P_Q分析物料流程(二)车流分析汽车车次计算叉车车次叉车数量的计算(三)物流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验收制度供应方法工位器具的设计管理交通体系4、生产物流装备的内容 物流容器生产物流的基本单元集成仓库技术-生产环节间的调节阀叉车与拖车生产环节间运输的机械化无人小车技术生产环节捡的运输自动化垂直运输机连接跨越楼层间的生产环节吊车三维物流作业连续运输设备生产线JIT的关键包装线生产物流与配送物流的核心5、生产车间连续输送系统(一)生产车间连续输送系统的构造(二)生产车间连续输送系统的工艺流程(三)生产车间连续输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立体库系统自动输送机系统自动导引车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6、生产企业物流化改造的目标规范供应商管理切实提升生产效率准时化的配送,标准化的包装,门对门的运输提升生产量控制的精确度,减少生产的在制品,减少材料的库存和空间的浪费,实现JIT的供给,节省空间和库存,停滞成本降低材料成本的同时提升了效率,提高了企业物流服务水准7、 MRP的数据和逻辑(一)生产总日程计划,即主生产计划MPS(二)生产的物料清单BOM和各种材料,零部件明细表(三)库存记录文件具体数据段库存状态数据段辅助数据段8、MRP的计算方法:MRP处理: 按产品结构顺序,从上层开始依次向下逐步计算各产品的有关动态数据对每项产品,首先确定每个时间区域的总需求量产品每一时间区域的订货数量不仅要考虑产品总需求量和已有库存还要考虑批量选择条件订货时间应比需求时间提前,提前的时差等于该产品的备运时间对于每项产品的各种状态数据。闭环式MRP系统: 闭环式MRP系统的工作过程是一个“计划实施评价反馈计划”的封闭循环过程建立MRP系统还假定物料采购计划是可行的,即认为有足够的供货能力和运输能力来保证完成物料采购计划。9、MRP的含义和系统的特点含义:MRP是把生产,财务,销售,工程技术,采购等各子系统集成为一个共用一个统一数据库的一体化系统 特点:MRP把企业中各子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全面生产管理的集成优化管理系统MRP所有数据来源于企业的中央数据库MRP的计划编制是从上到下,由粗到细。10、ERP的含义,MRP/MRP的联系和区别含义:ERP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法,它是通过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强调对市场需求快速反应,高度柔软性的战略管理以及降低风险成本,实现高收益目标等优势,从集成化的角度管理供应链问题。它是在MRP的基础上通过前馈的物流和反馈的信息流和资金流,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完全按用户需求制造的一种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区别:在资源管理范围方面的差别在生产管理方面的差别在管理功能方面的差别在事务处理控制方面的差别在跨国经营事务处理方面的差别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差别。11、生产现场五项活动的内容:1.整理2.整顿3.清扫4.清洁5.素养12、精益物流系统p240:布局设计1)工厂的总体布置2)车间设备布置3)U型布置的加工生产线看板管理p243:1) 看板的种类2)看板运行模式3)看板数量计算4)看板的使用原则13、约束理论是关于进行改进和如何最好地实施这些改进的一套管理理论和管理原则,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制约因素,并进一步指出如何实施必要的改进来一一消除这些约束,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14、最新生产技术概念p247:是继MRP和JIT之后出现的又一项组织生产的新方式.15、最优生产技术的物流原则:1)追求物流的平衡,而不是生产能力的平衡2)非瓶颈资源的利用程度不由其本身决定,而是由系统的约束决定的3)资源的 “利用”和 “活力”不是同义词4)瓶颈控制了库存和产销率5)运输批量可以不等于加工量6)批量大小应是可变的,而不是固定的第六章 国际货运管理1、提单:是承运人或代理人签发给托运人,证明货物已经收到,并保证在目的港地凭以交付货物的书面凭证.2、提单的功能:1)是一张货物收据2)是一张物权凭证3)是运输合同的证明3、提单的分类:1)按货物是否已装船划分:已装船提单 收货待运提单 2)按对货物的外表状况是否有不良批注划分:清洁提单 不清洁提单 3)按提单中收货人栏的填写方式划分:记名提单 指示提单 不记名提单 4)按不同的运输方式划分:直达提单 转船提单 多式联运提单 5)按提单内容的繁简划分:全式提单 简式提单 6)按签发提单的时间划分:倒签提单 顺签提单 预借提单 7)其他各种特殊的提单:舱面货提单 包裹提单 最低运费提单 并提单 分提单 交换提单 过期提单4、提单的正面内容:1)必须记载的事项:2)正面条款:确认条款承诺条款签署条款5、提单的业务:1)提单的签发2)提单的更正与补发3)凭保函签发清洁提单4)提单的背书转让6、运费的支付及计费的币种:1)运费的支付: 预付运费到付运费 2)计费的币种:费率表中用以表示费率的货币种类就是计费的币种7、班轮运价的种类:1)根据制定运价的主体分类班轮公会运价班轮公司运价双边运价协议运价 2)根据费率结构分类: 等级运价单项费率运价航线运价、第七章 物流信息系统建设1、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类别及特征(p326):1)面向制造企业零配件采购供应物流中心信息系统2)面向制造企业产成品分销物流中心信息系统3)面向批发企业分销物流中心信息系统4)属于第三方专业物流服务商的物流中心; 2、业务需求:作用:1)通过物流中心可以及时地了解产品市场销售信息和产品的销售渠道,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和搜集信息2)及时掌握商品的库存流通情况,进而达到企业产销平衡 基本作业:1)订单处理作业2)采购作业3)进货入库作业4)库存管理作业5)补货及拣货作业6)流通加工7)出货作业处理8)陪送9)会计10)营运管理及绩效管理3、构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核心问题:1)缺乏系统性整合2)非标准性设施减少竞争力3)积极做好区域物流资产的整合工作4、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1)按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网络系统2)程序设计和软件购置3)人员培训4)数据和系统转换公式1、商品平均库存额=销售目标/行业标准周转率;一次周转的时间=365/行业标准周转率.(注意单位一致)2、订货点的确定:订货点=(需求或使用速度交货期) +安全库存量3、1)需求变化服从正态分布 安全库存量=一定客服水平安全系数标准差提前期时间2)需求随机分布 =安全系数标准差提前期内日需求量4、班期计算:船舶单向航次时间=航线里程/船舶平均航行速度+(航次各港装货量与卸货量)/航次各港装卸总效率)5、航线配船数=(往返时间较大的年货发运量)/(船舶载重量利用率船舶定额载重量365)缩写1、物流系统设计有关基本数据的六要素可缩写:P Q R S T C2、自动仓储系统的英文缩写是AS/RS3、供应链管理方法之一的快速反应的英文缩写QR4、物料需求计划 MPS ;制造资源计划 MPRII;主成品生产计划 MPS;主产品结构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市租赁合同样本(含装修变更权约定)
- 休闲农业租赁合同附加乡村旅游服务协议
- 线路板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含氟高端精细化学品生产线项目技术方案
- 公路工程物资采购与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 复合地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影响力提升与2025年产业集聚的生态构建报告
- 昆明律师咨询方案
- 海北法律咨询方案
- 2025年风电项目噪声环境影响后评价与治理措施报告
- 采购报告范文
- 某县某年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复核报告
- 医学教材 围术期过敏反应
- 【MOOC】管理会计学-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现代辅助生殖技术护理伦理
- 体育设施建设造价评估方案
- 风力发电运维值班员(高级工)理论考试题库(浓缩400题)
-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品篆刻之美》课件
- 宪法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华为全球培训中心
- 2023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知识标准培训模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