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全).总结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全).总结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全).总结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全).总结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全).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地球宇宙中地球的第一部分首先,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和彗星。2.天体系统:天体相互吸引,围绕着彼此旋转,形成一个天体系统。3.天球系统的等级是从大到小的地月系统(教科书P3,图1.2)太阳系银河系中其他行星系统的主要星系银河系中的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云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教科书P4图1.4)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2.八大行星分类(教科书P5图1.5)分类特征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同性恋,共面性,近似圆形巨型行星木星,土星外行星/远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三。有生命的星球地球上有生命的原因(教科书P6)外界条件安全稳定的空间环境自我状态合适的温度,适中的日地距离适合呼吸的空气量和质量适中。液态水来自地球内部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首先,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是核聚变反应。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教科书P8图1.7)(1)提供光热资源;(2)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水供应、大气运动和地球上生物活动的主要驱动力;(3)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历史上生物固定后积累的太阳能;(四)日常生活和生产用太阳能炊具、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源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由内向外的分层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光球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度的标志。色球层耀斑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表现。电晕太阳风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教科书P11)(1)在世界许多地方,降水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教科书P11活动);(二)造成短波无线电通信衰减或者中断的;(3)地球磁场的扰动,导致磁暴;(4)极地极光;(5)地球上洪水、干旱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征地球自转地球轨道运动方式围绕地轴旋转以椭圆轨道围绕太阳旋转。运动方向从西向东。北极的俯视图是逆时针的,南极的俯视图是顺时针的。从西向东。俯瞰北极是逆时针方向。运动速度线速度:从赤道到极点递减,极点为零。角速度:除两个极点外,其他地方都相等(15/h)。近日点(每年一月初)很快。在一天的尽头(每年七月初),速度很慢。运动周期真实周期:恒星日=23: 56: 4秒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真实周期:恒星年=365天6: 9: 10秒直接点回归周期:回归年=365天5: 48: 46秒地理意义1.日夜交替2.当地时间3.沿表面水平移动的物体的迁移1.昼夜长短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生产四季五带第二,太阳的直射点是北纬2326度1.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如下图所示。02.地球自转2326过程中两点对两点的判断基础:观察太阳与地球中心和赤道之间的关系,赤道以北的线表示太阳位于北纬2326度,地球位于其轨道的夏至点。赤道以南的线表示太阳在南纬2326度发光,地球位于其轨道的冬至点。3.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判断基础:1月初,地球以最快的速度向近日点移动。7月初,地球以最慢的旋转速度向远太阳点移动。第二,昼夜交替和时差昼夜交替1.(1)日夜现象的原因是地球是不透明的,不发光。(2)昼夜交替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2.终止线的解释:在终止线中找到一个点,从西向东穿过这条线进入白天半球,表明这条线是晨间线,反之亦然。3.终结者线和赤道之间的关系:它相交并平分,所以赤道一年中昼夜平分。4.终止线和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和相切,所以终止线上太阳的高度是0度。5.终结线与地轴夹角的变化范围:0 23266.太阳高度的分布:白天半球 0,夜晚半球0,在终止线=0。7.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当地时间计算1.当地时间计算原则:(1)当地时间在东部早,在西部晚(都是东经,经度越大,越东;西经也是一样,经度越小,越东。从东到西,从东到东时间早)(2)同一子午线上的同一位置(3)经度每15个地方相差1小时(即1=4分钟)2.当地时间计算方法:当地时间=当当地时间已知时,两地之间的经度差为4分钟注:公式中加减数的选择条件:东加西减为已知土地以东的加号和已知土地以西的减号。(2)经度差的计算:相同的减是东经,或相同的是西经减;一个是东经,一个是西经。(3)计算步骤:确定两地的经度差;转换两地的时差;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进入计算。3.昼夜长度的计算(1)日光弧:半球上任何纬度下降的部分。(2)夜间弧:任何纬度下降的夜间半球部分。(3)计算:日长=对应日弧15的子午线度;(2)夜长=夜弧对应子午线15度面积计算目的地的时区=知道目的地时两地的时区差异。注:时区号计算:当地经度15,商四舍五入至时区号。(2)时差计算:相同的负33,354是东时区或西时区的负;一个是东部时区,一个是西部时区的总和。(3)加减数的选择条件:东加西减(都是东时区,时区越多,东越多;西部时区也是一样,时区越少,东部越多。一东一西,东部时区东部时间早)照明图的解释方法和步骤1.标记旋转方向并判断终止线2.设定日期:(1)北极圈的极昼(或南极圈的极夜)是6月22日;(2)北极圈的极夜(或南极圈的极昼)是12月22日;(3)终止线与子午线重合,3月21日或9月23日。3.时间计算:(1)找到一个特殊的时间点:(1) 6点钟是子午线的本地时间,晨线和赤道的交点位于此处;(2)弱线与赤道相交的子午线的当地时间为18点;(3)将白天半球一分为二的子午线的当地时间为12;(4)平分夜半球子午线的当地时间是24或0。根据经度差为15,时差为1小时,东早西晚,东正西负的原则计算时间。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1)直接点的纬度由日期决定:春秋分0;夏至2326 n;冬至2326秒(2)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子午线是将白天半球一分为二的子午线,即当地时间12点的子午线。第三,沿表面水平移动的物体的迁移1.迁移规则:nort(3)在春分和秋分,太阳直接照在赤道上。在世界各地,白天和黑夜长度相等,日出在6: 00,日出在18: 00。(4)极昼和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如上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极昼在春分后开始出现在北极,极昼从北极到北极圈,从春分到夏至,极昼从北极圈到北极圈,从夏至到秋分。秋分过后,北极开始出现极地之夜。从秋分到冬至,极夜从北极延伸到北极圈。从冬至到下一个春分,极地夜晚从北极圈到北极变窄。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纬度变化:白天,正午太阳的高度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2)季节变化:在夏至,太阳直接照在北回归线上。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正午太阳最高,南半球最低。冬至时,太阳直接照在南回归线上。摩羯座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并在北半球的所有地方达到最小值。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1)计算公式:H=90 -纬度间隔注意:所需点和直接点之间的纬度间隔计算遵循相同的减33,354。期望点和直接点在北半球或南半球相互相减,并在不同的半球相加。(2)正午太阳高度的比较:越靠近直射点,正午太阳的高度越高(即离直射点的纬度间隔越小,正午太阳的高度越高);相反,越小越好。五、四季变化和五区1.这四个季节的划分是基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有三种划分方法:(1)物候季节:三月、四月和五月是春天,六月、七月和八月是夏天,九月、十月和十一月是秋天,十二月、一月和二月是冬天。(2)传统四季:从“四个看台”开始。(3)天文学的四季:从“2/2至”开始。3.这五个区域的划分是基于年总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的减少,其边界是北回归线和北极圈。4.黄赤交角、回归线与极圈的关系(1)黄赤角的度数等于北回归线的纬度,与极圈的纬度互补。(2)如果黄和红的交角变小,北回归线的度数将变小,极圈的度数将增加,从而缩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的范围。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北回归线的纬度变大,极圈的纬度降低,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的范围缩小。第四节地球的环状结构我是地球的内圈1.地震波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传播介质不连续面上的速度变化横波慢的固体穿过莫霍界面的横波和纵波速度增加。剪切波通过古腾堡界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降低。纵波紧的固体、液体、气体2.根据地震波在地球中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的内圈被分成三个圈。圆圈名称位置厚度特征外壳莫霍界面上方平均厚度为17公里由岩石组成,有厚厚的大陆和薄薄的海洋。覆盖物在莫霍界面和古腾堡界面之间超过2800公里在上地幔中有一个软流层地核在古腾堡界面下方超过3400公里接近液态时,剪切波不能通过第二,地球的外圈空气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水气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大气水和生物水,都是连续循环的,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循环。生物圈它占据了大气层的底部当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来提高温度时,它也向外辐射热量。向上的部分消失在空间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反向辐射,它将热量返回地面。(1)多云多云多云的夜晚温度不会太低,因为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2)十雾九晴空:在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凝结成雾滴(3)青藏高原光照强而热量不足的原因: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光照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温度低。二、热循环空气循环不均匀造成地热和冷1.热力循环中温度和压力值的比较方法(见教材P30图2.3)(1)温度:在同一水平面上,上升气流盛行的地面附近温度最高;海拔越高,同一地方垂直方向的温度越低。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的高低压;对于同一位置,垂直方向的高度越高,气压值越低。下图温度从高到低是DCAB。AB压力从高到低是CDAB。华盛顿特区(3)等压面的变化规律:在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在形成高压的地方是凸的,在形成低压的地方是凹的。2.几个常见的热力学循环例子城市热岛流通原因:人类活动释放的大量余热导致城市温度高于郊区含义:(1)污染型工业企业的布局超出下沉距离,以防止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市;(2)卫星城市应建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以避免交叉污染。海陆风白天:陆地温度高于海洋温度,海风吹拂。夜晚:陆地温度低于海洋温度,陆地风吹。上坡风白天,山坡被强烈加热,空气沿着山坡爬升形成谷风。晚上,山坡迅速冷却,空气沿着山坡滑下,形成山风。三、大气水平运动风压力梯度力是风形成的直接原因垂直于等压线科里奥利力它只影响风向垂直于风向摩擦顺风行驶与风向相反类型成因风向特征高层大气中的风水平压力梯度力和地转偏转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水平压力梯度力、地转偏转力和摩擦力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成一个角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