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班两年发展规划0914.doc_第1页
一(3)班两年发展规划0914.doc_第2页
一(3)班两年发展规划0914.doc_第3页
一(3)班两年发展规划0914.doc_第4页
一(3)班两年发展规划091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3)班班集体建设两年规划2014年9月至2016年7月郑艳玲 一个班是一个集体。集体是一个融炉。炉里的火是核心,是关键。一切好的、坏的,都可以在融炉中实现基因重组,在烈火中灿烂升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分布在5岁至8岁之间,刚刚处于开始“懂事”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强、起源于婴儿时期的直觉学习能力仍未消失,像一块新的海棉,可塑性强,吸收能力强。但行为控制能力弱、情绪调节能力弱、辨别是非能力弱、生活自理能力弱。入学前的儿童,先天遗传、家庭环境、生活经历,什么样的可能性都有,到了班里,像是隔了夜的满汉全席混在了一锅。因此,想方设法打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让每一个孩子都在班集体这个火热的融炉中健康成长,应该成为负责任的班主任的工作主旋律。一、班情分析要科学创建特色班集体,首先必须摸透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班情分析是创建特色班集体的前提。1、班情分析的频率:学生和班级的情况是在不断发展的,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和班级的变化,每学期都要进行一次班情分析。2、班情分析的时间:每学期开学第一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可能需要2-3周时间进行班情分析。3、班情分析的内容包括:(1)学生的自然状况。如性别、年龄、生理发育状况、爱好、特长,家庭结构及人员状况、父母的文化程度、从事职业以及父母关系是否融洽,所在社区环境情况等。(2)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3)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4)家长对孩子发展的认识及重视程度。(5)班集体建设的环境状况。(6)班集体总体发展的实际水平。(7)班集体建设的方法是否行之有效。(8)班级科任老师的情况。二、确定目标一个共同的目标可以让班集体的每个成员有共同努力的方向。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产生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一)分项目标:德育方面:1、创建以“爱”为主题特色班集体;“爱”是宇宙的真理,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包括道德力量,都源于爱。2、爱从何来?爱是一种能量,正能量。如果你的心灵正能量不足,你只会向周围无休止地索取,你说的“爱”其实是空话。就是说,如果老师对学生有爱,那么老师是因为能量已经溢出,多余了才会贡献;如果同学之间互相有爱,那么,他们也是正能量充足的,否则不可能有真爱。3、具体落实,我们将重点在“无我”的层面上下功夫。人之所以缺乏爱,是因为过分以“自我”为中心,而“自我”会不断消耗你的正能量,正能量无法凝聚,爱从何来?4、“无我”的实现,可以通过“经典诵读”实现。因此,我们的德育目标是,通过诵读经典,让人类本有的良善得到充分显现,阳光出来了,乌云自然散尽,我们的着力点在阳光显现,其它的不作重点。智育方面:1、聪明和不聪明、有智慧和没智慧体现在哪?一台电脑里可以装下全世界的书籍,它为什么不聪明?2、因此,智育的关键是培养出“知识整合能力”(各学科横向整合)以及“知识升华能力”(本学科的纵向深入提炼出新成果的思维方式)。3、当然,基础的知识还是需要重视的,比如说识字,比如说一些常识的记忆。4、自学能力的强弱,决定一个孩子的未来。体育方面:1、首先你要知道“运动”中的“运”和“动”到底有什么区别。2、其次你要知道“体育”的“体”包括“身”和“心”两方面。3、后面就一切都变得简单了,一切动作,都可以成为锻炼身心的好运动。4、当然,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也是体育目标中必须有的;5、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也应该是体育该做的事。美育方面:1、何之为美?自然为美,朴实为美,宁静为美,内心愉悦为美;2、学会审美,健康的娱乐就有了。3、一个人有了健康的娱乐爱好,后面的人生,你还为他担忧什么?劳动技术教育方面:1、劳动是最尊贵的德行。2、“生活自理”是一、二年级首先需要掌握的劳动技能。3、力所能及的帮家长做点家务,这就很了不起了;4、在劳动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为将来的生存做点准备,也是劳动教育的目标;(二)总目标:德、智、体、美、劳,综合起来,就是“良心发现”。学生天赐的良善之心,一旦得到发掘及发扬,天才就出现了。一个人道德不好,学习不好,等等,都属于“心灵蒙尘”。只要踩中这“七寸”,掌握这“除尘之术”,也就是点燃了融炉中的火了。这个“除尘之术”,就是“经典诵读”。(三)分阶段预期目标、原理及实现之具体方法: 下面我们开始研究阶段目标以及达成目标之具体方法了。在研究之前,我们有必要重申一下,你只须抓住一点深入,其它的都可以在这一点深入之后应手而解。班集体建设有好多好多事情要做。不过只要“经典诵读”这点做好了,其它的全部会变成小问题,无须深入探讨。因此下面只深入探讨“经典诵读”。第一学年上学期重点:跟着我,大声读。一、目标:1、完成老子前40章的诵读。2、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经典诵读,学生应能达到讲礼貌、言语适当、举止文明,课堂纪律好,懂得关爱他人,亲近大自然。3、良好的家庭生活、劳动习惯。不顶撞家长,能帮助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4、良好的学习习惯。专心致志上好课,认认真真写作业。5、注意力水平高于同龄人,能较长时间专注于某件事。二、原理:1、首先我们得承认,传统的思想教育是空泛而苍白的。你教育一下,顶多好3天,为什么?因为你的学生内心躁动不安,这才是根。2、当你大声跟读一些完全不懂的文字,你不用思想,你没办法思想(经典诵读实质上是一种“思维阻断”训练,也是一种“无我”训练),逐渐地,随着声音的振动,积聚在身体、心灵上的垃圾(蒙尘)不断被释放,你的内心开始清朗起来,然后,躁动不见了,代之以宁静和愉悦,头脑清醒,意识敏锐,专注力得到有效提升。3、当一个人内心愉悦宁静,消除了躁动不安之后,自然举止得体,文明礼貌、敬学乐群了。4、当一个人意识敏锐,头脑清醒,具有强大的专注力时,学习能力会得到质的飞跃。当学习能力提升后,学习成绩提高后,自尊、自信这些良善品质会自然显现。也就是说,太阳开始出来了。三、目标实现之具体操作方法:1、召开家长会,作经典诵读讲座,让家长明白经典诵读的初步原理、具体做法及他们需要配合的事项。2、每天早读诵读大约20分钟老子;3、正课课前诵读5分钟(有利于集中精神,激荡正能量);4、鼓励家长在家里安排时间陪着孩子练习。(随机协助,不作强制要求)5、不要求记忆、不要求背诵、不要求识字。只是单纯地读。6、无须理解内容(不解释经书内容),不作德育内容要求。7、诵读具体方法:先看着字幕跟读;读熟后,不看字幕,闭着眼睛大声跟读;(领悟内心的空白宁静)切记不作识字要求,不作记忆背诵要求。第一学年下学期重点:“摄像记忆”和“听觉记忆”训练。一、目标:1、 完成诵读老子后41章。2、 识字能力水平优于同年龄段学生平均水平。3、 记忆能力水平优于同年龄段学生平均水平。4、 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明显优于同年龄段学生平均水平。5、 学生的日常操行符合道德标准,举止适度,动静相宜,热爱生活。6、 学习热情优于同年龄段学生平均水平,他们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内心充满阳光,充满热情与自信,思维敏锐,行动敏捷。二、原理:1、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验,就是有些难懂的古诗句,某一次在登山路上,看到某处景致,或者突然有朵云飘过,突然间你心灵一动,恍然大悟。这就是古人“读书不求甚解”的用意,你不需要用头脑去理解它,有个大概印象就可以了。在某个情景下,心会突然领悟它。我们都担心我们的思维训练不够,于是设计出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题目,让学生日夜思维,以为这就是开发智慧,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做法。恰恰相反,我们要想办法让思维中断,让它充分休整(和睡觉不动脑筋完全不同),当大脑休整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知识的纵横整合会自动发生,智慧的火花就会闪烁不停,创造发明就在此刻出人意料地发生了。这就是犹太人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比例最高的原因(他们小时候都习惯诵读经典,进行阻断思维训练)。而最好的休整方案,就是放空大脑,中断思维,让心专注于一点。做到让心专注于一点,最简单便捷的方法,就是大声诵读。这是古人的智慧,中国形式训练法的巅峰,能训练出像曾国蕃、左宗棠这样的人物。2、日本筑波大学加藤荣一教授,写过一本书叫天才满世界,里面有这样一段文字“古代日本人的做法就是素读-不求理解含义、只照着字面朗读汉籍。战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有10个人,他们全都作过这种素读训练。汤川秀树先生从3岁就开始接受这种素读训练,那时候他诵读的有论语、孟子、老子”3、我们都有这种经验:你往外面的世界看一眼,立即闭起眼睛,你会发现外面的世界不会马上消失,它会给你留下一个模糊的轮廓(印象),这种叫“摄像记忆”,人在婴儿时期,这种摄像记忆能力异常强大,而成年之后,这种能力几乎消失了,剩下可怜的很少很少,这种记忆太重要了,如果你一直掌握这种能力,那么你的记忆就是“照相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4、在犹太人的教育一书里,有这样的描述“高保己一虽是盲人,却以超群的记忆力精通和汉两学(日本大和文化和中国汉学文化)。他小时候的学习方法,就是请别人给他念书来记忆。”后来这种听觉记忆让他的右脑得到开发,创作出666卷的群书类从,一个盲人有这样的成就,“听觉记忆”的威力真是匪夷所思。5、那为什么我们明文规定“不要求识字”“不要求记忆背诵”,而学生读着读着,不知不觉识字能力大为提升呢?并且读着读着,你会奇怪地发现,很多学生在完全没有要求的前提下,竟然能把读过的内容流畅背诵!这就是不通过思维的“摄像记忆”(能达成识字)和“听觉记忆”(能达成背诵)在起作用,其中原理比较深奥,属于右脑开发的课题,暂不作解释。三、目标实现之具体操作方法:1、召开家长会,交流上学期的经典诵读心得体验,作经典诵读讲座,让家长明白经典诵读的深层次原理、具体做法及他们需要配合的事项。2、每天早读诵读大约20分钟老子;3、正课课前诵读5分钟(有利于集中精神,激荡正能量);4、鼓励家长在家里安排时间陪着孩子练习。(随机协助,不作强制要求)5、不要求记忆、不要求背诵、不要求识字。只是单纯地读。6、无须理解内容(不解释经书内容),不作德育内容要求。7、诵读具体方法:在领读员(录音)读的时候看一眼字幕;然后闭上眼睛跟读;重复和;切记不作识字要求,不作记忆背诵要求。第二学年上学期重点:“内部觉察”训练。一、目标:1、完成易经前半部分的诵读;2、专注力水平大大优于同龄学生平均水平;3、品行操守、学习能力、身心健康、社会活动能力、劳动技能均大大优于同龄学生平均水平。4、班级管理畅顺,班集体学习热情高涨,充满活力。二、原理:1、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事业是否成功,与其专注程度有绝对且必然的联系。2、同样道理的,要做成一件事,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小事,专注力也在其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你知道学生为什么学习成绩不好?就是他上课根本没办法集中精神听老师的指导,自己也无法专注地自学、做作业,所有的失败,都与无法专注有关。3、当人大声诵读时,声音会产生声波,它向内会震动细胞,起到轻微的“摩擦”作用,当诵读的人专心观察这种“摩擦”的时候,心会越来越专一,因为它会带来宁静与愉悦,它带来的效果,就像一场适度的晨运之后产生的效果(强上千倍)。大声诵读半小时后(一定要选择完全不懂含义的古文来读,让思维得到有效阻断),你会发现整个人精神焕发(任何人都可以试,成年人思想复杂,效果会差点,不过还是会有效果),精力充沛,这时候的自信,足以让你迎接任何层面的挑战,这就是“内部觉察”训练的成果。我们把“观察声音震动时细胞与声波的摩擦的感觉”称作“内部觉察”训练。4、当一个人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时候,无论品德、学习、生活各层面,都会有优于常人的表现,这是不容置疑的。三、目标实现之具体操作方法:1、召开家长会,交流一年来的经典诵读心得体验,解决家长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作经典诵读讲座,让家长明白经典诵读的深层次原理、具体做法及他们需要配合的事项。2、每天早读诵读大约20分钟老子;3、正课课前诵读5分钟(有利于集中精神,激荡正能量);4、鼓励家长在家里安排时间陪着孩子练习。(随机协助,不作强制要求)5、不要求记忆、不要求背诵、不要求识字。只是单纯地读。6、无须理解内容(不解释经书内容),不作德育内容要求。7、诵读具体方法:开始时闭眼大声跟读;在大声跟读的同时,觉察自己发出声音时,身体内部因声波引起的震动,一直觉察着这种震动,并觉察由此带来的宁静感受。当内心开始有宁静愉悦感受产生后,要求睁开眼睛跟读(这个是重点),但内心仍然在觉察着细胞因声波引起的摩擦震动。切记不作识字要求,不作记忆背诵要求。第二学年下学期重点:“无我”及“全觉知”训练。一、目标:1、完成易经后半部分的诵读;2、此阶段与上学期目标基本相同。3、但深度会继续得到提升。4、此阶段学生的直觉能力远超出同龄学生平均水平。二、原理:1、当右脑得到有效开发后,人会有超凡的能力。最为显然的,就是直觉能力。做领导的,有时候很恼火: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下属都没办法发现?2、这里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就是,你做了领导,他做了你的下属,你的能力在他之上,特别是决策能力,你要明白,你之所以做了领导,你的决策能力是毫无疑问地强大于你的下属的。这种决策能力,实际上来源于一种“知识整合”之后升华出的“直觉能力”,这意味着,你凭直觉就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的苗头。3、这种“直觉能力”甚至于能自动分辨是非,就是说,学生开始有能力判断什么样的行为是于自己于他人有益的,什么样的行为是有害的。这已经成了“直觉”,成了“惯性”,你问他为什么,他也答不出,但是他能做到,这就是“直觉”的威力。4、因此,德育的精华在于“培养直觉”,就是“人的本性中先天就有的良善”的发掘,只是现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