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和真菌复习学案教案_第1页
细菌和真菌复习学案教案_第2页
细菌和真菌复习学案教案_第3页
细菌和真菌复习学案教案_第4页
细菌和真菌复习学案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菌和真菌【基础知识要点】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 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菌落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2.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配制培养基: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牛肉汁、土壤浸出液或牛奶等)的营养基。高温灭菌:将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冷却。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此过程叫接种)。恒温培养:将培养皿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 3.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如乳酸菌要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4.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经过严格高温消毒的环境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 5.乳酸菌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把有机物分解成乳酸。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的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第二节 细菌1.细菌的发现: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制作了显微镜并发现了细菌; “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真菌的一种),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2.细菌形态:微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病毒比它还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3.细菌结构: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它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附属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用),有些细菌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动)。(P73页细菌结构示意图)4.细菌的营养方式:一般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即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5.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速度快,不到半小时就分裂一次。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6.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有关:细菌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7.动物、植物、细菌细胞的对比比较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细菌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无成形细胞核有DNA集中区域叶绿体荚 膜有些有鞭 毛有些有第三节 真菌1.真菌既有单细胞(如酵母菌)的;又有多细胞的(如霉菌、食用菌(香菇、木耳、灵芝、牛肝菌、蘑菇等)和大型真菌)。真菌是通过产生孢子繁殖的。2.真菌特征: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形成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但都没有叶绿体,均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即异养型;用孢子繁殖后代。3.酵母菌(了解) 形态:(单细胞)卵圆形,无色 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无叶绿体 营养方式:异养(腐生)。有氧: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无氧: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能量(少) 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4.青霉:孢子青绿色,着生孢子的菌丝成扫帚状;营养方式为异养。5.蘑菇也是由菌丝集合而成,蘑菇从腐烂的植物体获得营养。营养方式:异养(腐生) 生殖:孢子生殖 环境:阴暗潮湿,有机物丰富,温暖 6.比较真菌与细菌:真菌细胞与细菌细胞的最大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细菌真菌相同点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异养)。不同点单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分裂生殖。既有单细胞种类也有多细胞种类,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多数为孢子生殖。7.真菌与细菌、动物、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细胞结构细 菌真 菌植 物动 物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第四节 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疾病。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真菌引起手足癣、小麦叶锈病。注意: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1导致的)(3)与动植物共生。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地衣真菌+藻类);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根瘤豆科植物+根瘤菌),帮助植物固氮,增加土壤肥力;草食动物与胃肠内分解植物纤维的细菌共生;(4)与人共生:人的肠道中有一些细菌能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身体有益2.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简言之,互利共生。寄生(往往有害);共生(互利)。(一旦分开,可以独立生活,叫做共栖)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1.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体现在四个方面:(1)食品制作。即发酵原理的应用,发酵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醋酸菌制醋;霉菌制酱;酵母菌(可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可酿酒、制作馒头面包。(2)食品保存。腐败原因-食品腐败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它们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导致食品腐烂。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常用保存方法:A.“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袋装牛奶B.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并防止菌类接触的原理)- 肉类罐头C.冷冻法、 冷藏法(依据低温抑菌的原理)D.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即除氧抑菌)E.晒制与烟熏法、 腌制法、 脱水法、 渗透保存法(依据除去水分抑菌的原理)F.使用防腐剂、使用射线(3)疾病防治。主要指抗生素治病(如青霉素)与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如胰岛素)。抗生素是真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长有“绿毛”的浆糊可防止伤口发炎。) (4)环境保护。细菌可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从而净化污水、保护环境。无氧时甲烷菌可将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用于照明、取暖、发电;有氧时另一些细菌(如黄杆菌)可将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污水净化。2.酵母菌发酵状态:(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称作呼吸作用)有机物+酵母菌二氧化碳+水+能量(多)(多用于做面包)有机物+ 酵母菌二氧化碳+酒精+水+能量(少)(用于酿酒) 3.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抗生素。课堂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案栏内):1.下列生物中,为单细胞生物且细胞内没有成形细胞核的是 ( )A.霉菌 B.酵母菌 C.细菌 D.病毒2.下列属于枯草杆菌、酵母菌、青霉的共同特点的是 ( )A.都能够形成芽孢B.都具有细胞核 C.都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生存D.都进行孢子生殖3.真菌比细菌结构复杂。李阳同学认为复杂之处在于真菌 ( )A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B细胞内含有叶绿体C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D都由多细胞构成4.蘑菇和霉菌都属于真菌,下面不是它们共同特征的是 ( )A.都是多细胞生物 B.都是自养生物 C.都是异养生物 D.靠孢子进行繁殖5.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 ) 6.下课后,同学们针对蘑菇展开了争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蘑菇是一类大型的真菌 B蘑菇的营养方式为异养C蘑菇均可以食用 D蘑菇能产生孢子进行繁殖7.在探究“洗手对细菌真菌数量的影响”活动中,有“用手在培养基上轻轻按压”的步骤,这属于细菌真菌培养过程中的 ( )A制作培养基 B消毒 C接种 D培养8.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细菌在生态系统中都是分解者 B细菌细胞不同于洋葱细胞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细菌依靠芽孢进行繁殖D将食品放在冰箱中可防止腐败变质,原因是低温杀死了细菌等微生物9.分析下列环境中,活细菌数目相对较多是 ( )A.用香皂洗过的双手 B.夏季茂密的树林中C.火车站侯车室中 D.充满高温高压水蒸气的高压锅内10.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培养基的制作配方不正确的是 ( )A. 牛肉汁与琼脂混合 B. 牛奶与琼脂混合C. 土壤浸出液与琼脂混合 D. 蒸馏水与琼脂混合11.橘子腐烂后,出现一些青绿色的霉斑,在显微镜下可见到一些扫帚状的孢子,这种霉菌是( )A.曲霉 B.青霉 C.酵母菌 D.毛霉12.大量细菌可使食品迅速腐烂,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时间不腐烂,是因为冰箱中 ( )A细菌很少 B细菌繁殖很慢 C没有细菌 D细菌都冻死了13.下列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采用发酵技术的是 ( )A啤酒 B橙汁 C酸奶 D面包14.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这些霉菌是从哪来的?A.这些物品中原来有的 B.空气中的C.因为有这些物品,它们跑来的 D.这些物品中的某些物质变来的15袋装肉肠所采取的主要保存方法是 ( )A脱水法 B.真空包装法 C罐藏法 D渗透保存法16适合保存鲜牛奶的方法是 ( )A腌制法 B脱水法 C巴氏消毒法 D熏制法17在购买罐装食品时,要注意看其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原因是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其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根本原因是 ( )A细菌会通过罐体进入罐内 B食品中的部分真菌未能杀死C食品的营养成分发生变化 D食品中有未彻底杀灭的细菌芽孢18.小明同学准备自制酸奶,他将新鲜牛奶加入适量蔗糖煮沸后装入消毒的大口玻璃瓶中,再将适量酸奶倒入其中。你认为最可能成功制成酸奶的操作是 ( )A.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并密封 B.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不密封C.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并密封 D.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不密封19右图是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引起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B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C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D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20“王致和”豆腐乳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发酵食品之一。下列与发酵技术关,的是 ( )A发酵过程中控制温度是关键条件之一 B发酵过程中必须保持空气流通C发酵都是由酵母菌完成的 D蒸煮豆腐后马上加入菌种21制作泡菜时密封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营养物质的流失 B.防止其它细菌的进入C.防止空气进入 D.防止水分散失22.以下能正确反映酵母菌发酵时,产酒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 )BCD温度温度温度0000产酒量产酒量产酒量产酒量A温度23很多人都喜欢喝酸奶,制作酸奶时需要下列哪种微生物 ( )A甲烷细菌 B乳酸菌 C青霉菌 D酵母菌24在制作馒头和酿酒过程中都需要的微生物是 ( )A曲霉菌 B酵母菌 C青霉菌 D乳酸菌25.我州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广兴建沼气池。在沼气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甲烷菌 D.根瘤菌二、非选择题1下图表示某种“菌”的生长情况,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C是用来培养这种“菌”的,它的名称叫 。(2)这种“菌”会长出两种菌丝,一种是生长在C中的基内菌丝,另一种是生长在空气中的气生菌丝。请你推测一下,这种“菌”的呼吸需要不需要氧气? (3)B代表图中螺旋状的结构,A代表螺旋状结构上生长着的一个个“东西”。这一个个“东西”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繁殖成新的菌体,那么A相当于真菌的 。(4)这种“菌”的细胞结构相似于细菌,所以它的细胞具有 、细胞膜、细胞质和 这些基本结构。2下图所示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与C的结构相比,A的细胞内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 。(2)B和D的菌体都是由 构成的。(3)图中,在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时离不开 。(4)A、B、D在适宜的培养基中会大量繁殖,形成菌落。从菌落的 ,可以大致区分A和B、D。(5)你见过泡菜坛吗?制作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泡菜坛的结构,即要加盖,还要用一圈水来封口,你能推测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3.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设计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如下图所示: (1)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_。 (2)打断“鹅颈”后,瓶内的肉汤腐败的原因是_。 (3)根据“鹅颈瓶实验”,如果家里没有冰箱或冰柜,夏天可用_方法将剩饭剩菜短时间保存而不会腐败变质。 (4)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生物部分的_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4.为了探究某种细菌的分解作用,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甲乙两组落叶分别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该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分析此探究实验:(1)实验前,必须先将 (填“同一种”或“不同种”)树的落叶分成等量的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2)该实验的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 。(3)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 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4)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 “将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你认为她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吗? 。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