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目标: 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 2、理解古典小说的特点,理清本文草蛇灰线的结构特点。 3、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林冲性格的转变。 教学重点:对小说的鉴赏和分析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鉴赏人物形象 鉴赏艺术特色 第一课时(2008年3月15日,星期六)教学目标:介绍作者与水浒及节选部分的有关情节,理清情节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林黛玉进贾府引领我们领略了红楼梦的艺术,令我们对文学大师曹雪芹的写人艺术感叹不已,今天,我们学习水浒节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一步领略古典小说的艺术美。 二、作者及作品: 1、作者:对于施耐庵我们现有的资料很少。只知道施耐庵(约12961370),原名耳,又名子安,字耐庵,祖籍兴化,生于平江(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与话本戏曲,编著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明代高儒的百川书志记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所以,有人认为水浒为施耐庵与他的学生罗贯中合著。 2、关于水浒: 水浒又名水浒传忠义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这部章回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它所写宋江起义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在宋史中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及其他一些史料中都曾提及。从南宋起,宋江的故事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元代出现了大批的水浒戏。这说明水浒故事是在不断发展中丰富和完善的。水浒传最早为一百回体,后来出现一百二十回本,增加了征田虎、征王庆的故事。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七十一回以后的内容,添上了“惊噩梦”的结局,成为七十回本。七十回本水浒结构安排紧凑,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了其艺术价值。 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庸无道,加之连年自然灾害,外族入侵,结果弄得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许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通过对农民起义者不同反抗道路的详尽描写,热情讴歌了他们的造反精神和优秀品质,描绘了农民革命的理想,深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水浒中英雄人物斗争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有的至今还展现在舞台上,如“三打祝家庄”、“武松打虎”、“李逵下山”、“林冲发配”等等。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的首领之一。 林冲被“逼上梁山”具有典型意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是最精彩的回目之一。它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向反抗的道路。 三、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给同学们10分钟的时间快速的阅读或浏览课文,同时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根据情节可以将课文分为四部分,你认为应该怎么分? 【点拨】第一部分(第1段):沧州遇旧。 第二部分(第2至第5段),买刀寻敌。 第三部分(第6至第9段),到草料场。 第四部分(第1012段),雪夜报仇。 【活动设计2】阅读第一部分,讨论: 问题1林冲和李小二是什么关系?从二人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林冲是个什么样的人? 【点拨】林冲曾经救过李小二,是李小二的恩人。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林冲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慷慨好义。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问题2P55练习一?1题 【点拨】林冲指着自己的脸上对李小二说:“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又说“我是罪囚,恐怕玷污你夫妻两个。”这表明: 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对仇人认识不清,复仇心理并不强烈、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板书: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对于李小二的感激他并不十分在意,而是“恐怕玷污你夫妻两个”,表明林冲不顾自己的危难,一心为别人着想,其厚道、克己的品质跃然纸上。当然,此时的林冲,也有点自惭形秽的味道。(板书:正直善良,侠肝义胆。) 从情节的发展来看,也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了必要的铺垫:揭示了林冲与高俅之间的矛盾。 教师讲解:林教头沧州遇旧,从情节的发展来看,为以酒店为活动中心的情节做了有力的铺垫。 林冲在街上偶遇了曾经救济的李小二,由此就走进了李小二的酒店,开始了在困境之中的常来常往;而来谋害林冲的陆虞侯和富安也恰是来到了这个酒店来商议此事,而恰好李小二于林冲相好,特意留心了这好尴尬的人,让自己老婆偷听打探消息;陆走后林冲进来了,李传递消息。林冲得了消息,发怒寻仇人,但是没几天也就懈怠了。等到分配他去看守草料场时,林冲辞别也是在酒店。在这里每个人物都露了面,出了场。李小二的出现为传递消息做了铺垫,陆富的出现为放火做了铺垫。酒店成为林冲和高俅一伙较量的第一个战场。 【活动设计3】阅读第二部分,概括各段的内容。 【点拨】酒店密谋,小二生疑,询问实情,买刀寻敌。 四、布置作业: 1、仿照老师的方法,概括第三、四部分的情节。 2、思考:随着情节的发展,林冲的性格有什么变化? 第二课时(2008年3月18日,星期一) 教学目标:继续鉴赏林冲这一艺术形象,理解这一艺术形象的社会意义。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导入: 【参考答案】营管支派,老军交差,雪夜离场,市井沽酒。投宿破庙,识破阴谋,奋起杀敌。 二、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阅读第二部分,讨论: 问题1本篇课文在结构上是处处设伏,前后照应,可谓天衣无缝,拿金圣叹的话说就是“草蛇灰线”,一以贯之。请分析第二部分,说说如何体现了这一特点。 【点拨】“酒店密谋”是林冲和高俅矛盾的继续发展,照应了林冲所说的“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也为下文写纵火草料场埋下了伏笔。“小二生疑”合情合理,从第一部分的交代我们知道,李小二原居京城,又与林冲有特殊关系,所以他从酒店的这伙人的只言片语中想到“这人莫不与林教头身上有些干碍”的联想通情达理,令人信服。老婆的探听初步证实了李小二的猜想,预示林冲将有横祸临头,又为下文的展开作了铺垫。“询问实情”进一步证实了李小二的猜想,又推进了情节的发展,自然引出“买刀寻敌”。由此可见,在结构上是处处设伏,前后照应,可谓天衣无缝,“草蛇灰线”,一以贯之。(板书:处处设伏,前后照应,“草蛇灰线”,一以贯之。) 问题2阅读买刀寻敌一节,说说林冲的性格有什么变化? 【点拨】在高俅的一步步迫害下,林冲的性格有了一定的变化,作者用一个“大怒”和三个“寻”字,写出了他开始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转向了反抗。(板书:刚强,正直,性急)但这只是一时“大怒”的情况下发生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心下慢了 ”。这反映了林冲仍不愿意使他与高俅的冲突激化。同时,制造了悬念,高俅放弃了对林冲的迫害,还是有更大的阴谋? 【活动设计2】阅读第三部分,讨论: 问题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但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 【点拨】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与李小二道别时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高俅三番四次要杀林冲,林冲仍对高俅心存幻想。(板书:忍辱负重,软弱动摇。) 【活动设计3】阅读第四部分,讨论: 问题1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点拨】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草料场起火了,“必必剥剥地爆响”。林冲“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在这漫天风雪的旷野,又值草料场无端起火,自然引起林冲的警惕。一门之隔,仇人相对。陆谦等得意忘形,表功邀赏,作了绝妙的自供,揭示出事情的真相:原来为了高衙内达到霸占林冲娘子的罪恶目的,他们火烧草料场,“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企图烧死林冲;即使逃得性命,“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多么凶残,多么歹毒,多么残酷的现实!仇人给林冲上了难得的一课: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生路绝了,幻想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反抗。新仇旧恨如山崩似海啸一齐激荡心头,他掇开大石,挺着花枪,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在旷无人烟的山神庙前,在火光白雪的映照下,怒火中烧的林冲喊出“杀人可恕,情理难容”!他将仇人劈胸一提,丢翻在雪地,脚踏胸脯,扯开衣服,尖刀直刺心窝。这是何等的壮举,又是何等的快事!这一行动标志林冲性格的彻底转变。(板书:觉醒、反抗。) 问题2回首看看林冲走过的路,从东岳庙到梁山泊,是什么原因使这样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了杀人反抗的路?你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吗? 【点拨】“逼”。高俅一步一步逼,逼到野猪林,逼到草料场的火海。林冲则能忍则忍,忍过了东缸庙,忍过了野猪林,退缩到了山神庙里。等他知道再忍便是葬身火海时,他如梦方醒。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 问题3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点拨】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的必然性。第一点,林冲本来是北宋京城80万禁军的枪棒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裕安定的生活,这就决定了他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满足现状,缺少反抗精神。像林冲这样的人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之痛苦不是可想而知了吗?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朝政的腐败。第二点,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是一个“逼”字。林冲当时在东京是保卫京城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有身份,有地位,尚且被逼起来反抗自己的阶级。那么在同样黑暗、腐败的封建社会里,那些被压在最底层的百姓是怎么个活法?那么,走投无路,揭竿而起的人又何止林冲一个?当时,封建统治阶级肆无忌惮地残害人民,使人民无法生活。为了活下去,人民群众才不得不起来反抗斗争,这就是“官逼民反”。水浒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而林冲所走的道路则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这使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活动设计4】鉴赏小说的细节描写。(可引领学生分析一二处,其余让学生自己分析。) 教师介绍关于细节描写的知识: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的一种描写手法。细致描写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问题找出本文的细节描写,说说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点拨】(1) 写陆谦富安从李小二店里出来:“次后那两个低着头也去了。”这个“低着头”用在这里令人喝彩叫好!这就说明二人有意不抛头露面,避免被林冲或熟人认识。行为不轨,必然会低头过市,表现了人物阴鸷狡诈的性格特征。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2)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P53)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P54)这才到山神庙里去安身。两处提到“火盆”的细节,这不是作者信笔写来而是独运匠心的安排,知微显著,以小见大。就情节而言,盖上火盆,火种浸灭,是说明草场起火,不是因火盆之故致使自行失火,而是陆谦等人蓄意放火。无此交代,读者会生疑问;经此轻轻点笔,就让人不生歧义,明了必是陆谦放火无疑。补此一节,情节就合情合理,严密周到,无懈可击。再就性格而言,林冲一盖火盆,二寻火种,是说明他的细心、缜密。这一细节完全不会发生在李逵或鲁达身上。他管草场,仍然是战战兢兢,不敢造次,事事留意,处处小心,他生怕由于自己不慎而酿成大祸,吃罪不小。长期的曲折遭遇,培养了他心细如发的性格特征。这里的两处火盆细节,就是出色的点染。作者善于提炼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来揭示情节的合理性和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3)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4)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5)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总之,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三、布置作业: 1、找出本文景物描写的句子。 2、思考:水浒的特色就在于对人物的描写上,刻画鲜明,性格各异!四大名著同为古典小说的典范,其特点是不同的,希望在阅读的时候要有体会!你认为本文在写人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第三课时(2008年3月19日,星期二) 教学目标:鉴赏本文的景物描写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导入: 二、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鉴赏景物描写。 问题1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 【点拨】主要是从两方面描写: (1)直接描写风雪。直接描写风雪有三处: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P )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P )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一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例如写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P ),林冲沽酒回来,“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P )。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二是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例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P ),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 (P 倒)。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 (P 倒)。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 对风雪的直接描写和侧面衬托交替出现,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揉合在一起,使读者感到,林冲时时处处处于风雪交加的环境之中。 问题2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点拨】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为人物活动渲染气氛,二是推动情节发展。第一点,烘托了林冲杀敌报仇,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气氛。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草料场烈焰腾空。山神庙前,雪地上溅满鲜血。这时,林冲毅然决然地顺大路投东而去,奔上梁山,这是多么悲壮的情景啊!第二点,情节的发展与风雪密不可分。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想喝酒驱寒,才会在沽酒途中看到山神庙。因为风大雪紧,草屋被风吹雪压而倒塌,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为了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块靠住庙门。为了避风雪,陆虞候一伙才直奔庙里来,等等,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活动设计2】概括人物描写的特色。 人物的性格特色及其思想发展,是通过丰富的细节,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和内心活动来表现的。在这段故事里,作者着意描写林冲逆来顺受、忍辱苟安的思想性格,极力挖掘到他灵魂的深处。作者真实细致地描写了林冲的转变,也就深刻有力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在这段故事里,对高俅一伙迫害林冲的罪恶活动,用笔并不很多,只是采用侧面虚写的手法,通过他人的耳闻目睹从旁点染交代,而将主要篇幅留给林冲,从正面细致入微地描写他的活动,从中揭示出他的内心世界。如沧州遇旧的对话;买刀寻敌的动作;到草料场的心理活动;最终的手刃仇敌的行动等。表现了林冲从委曲求全到觉醒反抗的性格及发展变化。 将人物置身于激烈的在矛盾冲突中,揭示人物命运的社会根源。林冲刺配沧州,家破人亡,本来就是高俅一伙阴谋构陷所造成的,而刺配沧州的命运又仍然掌握在他们的手中。显而易见,林冲的遭遇和全部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内心思想的变化,就无一不跟这伙奸贼的阴谋联系在一起。林冲作为统治阶级营垒里的一名中层军官,虽然不像上山以前的杨志那样忠实地为统治阶级服务,但社会地位决定了他必然要依附于统治阶级,他一心一意要保住那禁军教头的身分和美满的家庭。正为此,他对于来自高俅一伙的种种横逆与迫害,虽然十分愤慨,总是采取一种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态度。就是到了得知陆谦赶到沧州要继续谋害他时,虽然一怒之下去买了一把解腕尖刀要寻他报仇,三五日过去寻不到人,便又松懈下来,复归平静。管营调他去看管草料场,他心生疑惑,却又未能识破是敌人的阴谋诡计,应声便去,还想在那里苟活求生,好好地过平安日子。待到草料场火起,他亲耳听到陆谦等人得意洋洋地道出是奉高俅之命要烧死他,还要拾他一两根骨头回京请赏时,那长期郁积于心的满腔仇恨才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于是奋然而起,杀了陆谦,毫不犹豫地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你看 ,像林冲这样安分守己、屈辱苟安的人,最后竟被逼得毫无退路,一切生存的希望都彻底破灭,一贯能忍而终至于忍无可忍,不得不铤而走险。这就是林冲所走过的独特的生活道路,也是林冲性格发展的历史。由于作品真实地揭示了林冲思想转变的社会原因,就使林冲的遭遇远远突破了个人悲剧的狭小范围,而具有丰富的现实内容和深刻的社会政治意义。 简洁明快的白描手法 作者刻画人物,主要是通过对人物行动的描述,很少作静态的描写。一个人物的性格,往往是通过故事来表现的。而对于一个场面的动作描写,又往往是不加渲染烘托,只是简洁地描写言语动作,而不是单纯的心理描写,也不旁加议论,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人物的神情心态。 三、课堂练习: 1、先读课文,读准下列加横线字的字音: 赍发( j) 仓廒(o) 酒馔( zhun) 尴尬(gn)(g)髭须(z) 央浼(mi ) 搠倒( shu) 迤逦( y )( l) 2、再读课文,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后来不合偷了店主人家钱财。(不该) 迤逦不想来到沧州。(颠沛流离) 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姑且) 又得林冲主张陪话。(出头作主,为他说话) 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小二。(拿给) 只见那个官人和管营、差拨两个讲了礼。(相互致礼) 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设计制造事端) 这两个人来的不尴尬。(不正派) 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消息) 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从来) 3、阅读下面一段选文,按要求答题: 那时正是三月尽,天气正热。 智深道:“天色热!”叫道人绿槐树下铺了芦席,请那许多泼皮团团坐定。大碗斟酒,大块切肉,叫众人吃得饱了,再取果子吃酒。 又吃得正浓,众泼皮道:“这几日见师父演拳,不曾见师父使器械;怎得师父教我们看一看,也好。”智深道:“说得是。” 自去房内取出浑铁杖,头尾长五尺,重六十二斤。众人看了,尽皆吃惊,都道:“两臂没水牛大小气力,怎使得动!” 智深接过来,飕飕的使动;浑身上下没半点儿参差。众人看了,一齐喝采。 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采道:“端的使得好!”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众泼皮道:“这位教师喝采,必然是好。” 智深问道:“那军官是谁?” 众人道:“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 智深道:“何不就请来厮见?” 那林教头便跳入墙来。两个就槐树下相见了,一同坐地。 林教头便问道:“师兄何处人氏?法讳唤做甚么?”智深道:“洒家是关西鲁达的便是。只为杀得人多,情愿为僧。年幼时也曾到东京,认得令尊林辖。”林冲大喜,就当结义智深为兄。 智深道:“教头今日缘何到此?”林冲答道:“恰才与拙荆一同来间壁岳庙里还香愿,林冲听得使棒,看得入眼,着使女锦儿自和荆妇去庙里烧香,林冲就只此间相等,不想得遇师兄。” 智深道:“智深初到这里,正没相识,得这几个大哥每日相伴;如今又得教头不弃,结为弟兄,十分好了。” 便叫道人再添酒来相待。 恰才饮得二杯,只见女使锦儿,慌慌急急,红了脸,在墙缺边叫道:“官人!休要坐地!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林冲连忙问道:“在那里?”锦儿道:“正在五岳下来,撞见个诈见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林冲慌忙道:“却再来望师兄,休怪,休怪。” 林冲别了智深,急跳过墙缺,和锦儿径奔岳庙里来;抢到五岳楼看时,见了数个人拿着弹弓,吹筒,粘竿,都立在栏干边,胡梯上一个年少的后生独自背立着,把林冲的娘子拦着,道:“你且上楼去,和你说话。”林冲娘子红了脸,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 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认得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高衙内。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软了。 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原来高衙内不晓得他是林冲的娘子;若还晓得时,也没这场事。见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众多闲汉见斗,一齐拢来劝道:“教头休怪。衙内不认得,多有冲撞。” 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众闲汉劝了林冲,和哄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 林冲将引妻小并使女锦儿也转出廊下来,只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庙来。林冲见了,叫道:“师兄,那里去?”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林冲道:“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 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智深道:“你却怕他本管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着使女锦儿自和荆妇去庙里烧香 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 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 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 大踏步抢入庙来。 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 选文从哪几方面去刻画林冲,可以看出林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析。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智深是一位怎样的人?他的性格是否与林冲相同?请从文中举例说明。 这段文字也有细节描写,也有伏笔照应,请找出。 妻发生争吵泼皮一时之间冲撞而入不该 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林冲性格具有两个相互矛盾的对立面:尚武好义、正直忠厚和软弱怕事、委曲求全。分析略 鲁智深是位疾恶如仇、好打不平、有义无反顾精神的好汉。有相同一面:都尚武好义,有反抗要求;也有不同一面:鲁智深无拘无束,反抗强烈 细节如“慌慌急急,红了脸”可见使女锦儿跑的快;伏笔照应如“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有“墙缺”才能看见,才能跳入、跳出。 四、布置作业:P 练习三 五、教后记: 第四课时(2008年3月20日,星期三)课文说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一篇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其中尤以刻画林冲这个人物为重。在教学安排中,为了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有意识地删减教师讲课时间,而主要以引导学生思考并参与听说读写活动为任务,激发、启发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提问题、自解问题)和动手能力,从而使学生自觉地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将课堂中“动手”要求从有意识变为本能反应。本课时设计思路:让学生讲故事从细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本剧表演即兴评点理清人物林冲的真实性格内涵达到教学目的。 师:同学们,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林冲沧州遇旧、买刀寻敌、报仇雪恨、提枪投东的几个故事情节,也分析了特定环境对表现人物的特定作用,今天,我们将继续解决课文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讲课之前,我们先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作一个简单又精彩的课文回忆,允许稍作改动。请踊跃举手。好,有请到讲台上来。 生1:老师好,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林冲在沧州碰到了故人李小二,李小二打听到有人要杀害林冲,就把消息透露给林冲听,林冲知道消息后很是愤怒,立刻到市场上买了一把尖刀,寻找陆虞候想要杀掉他,可惜当时没有找到他。后来陆虞候跟管营、差拨躲在草料场密谋烧死林冲的事被林冲偷听到了,林冲就把他们三个都杀了。 师:他讲得怎么样? 生:(齐)讲得好。 生2:我就觉得不怎么样。 师:哦,那你来。有请 生2:(清喉咙)(大家笑)话说北宋末年,有个豹子头名叫林冲的,此人生得虎背熊腰,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诸位须知,这八十万禁军教头实在是不容易,非一般人的能耐当得上的。他有个老婆很漂亮,被高太蔚的儿子看中了 师:哦,看中了怎么就停住了? 生:(笑) 生2:老师,讲起来太长了,我找个片断讲行不行? 师:大家说行不行? 生:行。 师:那你讲。 生2:我讲草料场偷听这一段。(清喉咙)话说林冲买酒回来,天见可怜啊,风雪压倒了草料场,他没处藏身,就躲进了庙里,还用一块石头挡住庙门,美美地喝酒吃肉。突然,听到外面屋檐下有三个人说话,声音好熟悉啊老师,不对。 生:(大笑) 师:老师怎么不对了? 生2:不是,我是说他们三个怎么不进庙里去? 师:大家给他回答。 生:进不去,石头挡住了门。 生2:不对。他们三个推得动石头的。 师:好思维。我明白他的意思,林冲“掇将过来”的石头应该不算大,陆虞候他们三个有力气推得动。好,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大家讨论,回答。 生3: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应该说林冲是教头,天天练武,力大无穷,力敌三人吧。 师:那你说石头很大了? 生3:对,很大。 师:我反驳不了你。 生4:我觉得石头不大。 师:好,帮手来了,你来说。 生4:林冲不知道他们要来,只是作一般的防范,如果石头太大,他也懒得搬。 师:嗯,这是从林冲方面来设想,我也不知道林冲懒不懒。 生:(笑) 生5:从陆虞候他们三个来想的话,他们三个也不知道林冲在庙里,况且只顾着说话,也没有心一定要进庙里,推门只是很随手,不用力的。 师:好,这个理由我支持。同学们问题提得好,回答得更妙。那么我们就暂且不以嘴巴来回忆课文了,我们用行动,就以草料场作为地点,大家表演一段,角色共有四个,林冲、陆虞候、管营、差拨。 生:(开始议论纷纷) 师:好,四位同学都到讲台上来,把握各自的角色内涵,全情投入,精彩表演。其他同学仔细观察,随时准备,作点评嘉宾。 四名学生进行课堂表演。(包括庙里偷听、拔刀杀人两个部分,共5分钟) 师:表演完毕,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四位同学的精彩表演。 生:(掌声) 师:请我们的点评嘉宾进行点评。 生6:我觉得林冲演的比较像,特别是大喝一声的时候,真的很吓人,不过我还觉得他在庙里偷听的时候要有所表现,比如脸部表情啊,动作啊等等。 师:唔,偷听的时候没有做到庙外的说话句句关己而表达横眉冷对的真情。门外是个世界,门内是另一个世界。从课文中看,林冲的角色最有内容,他躲在庙里偷听他们三个说话的时候愤怒情绪是慢慢升温的,他应该是从坐着听,到半蹲着听,再到贴紧门听,等等。这些都为他轻轻把石头掇开,大喝一声,连续搠到两人,剜了一人的行为做铺垫。其他同学意见。 生7:老师,我觉得差拨没有嘴脸。 师:喔,差拨没有嘴脸。 生:(笑) 生7:正确的讲,差拨那付嘴脸没有显露出来。 师:什么嘴脸? 生7:差拨是直接献计并执行的人,他有一副处处邀功的谄媚嘴脸。 师:说得好,对课文理解得很透彻,继续说。 生7:比如他说“这条计好么”,就应该把脸往陆虞候的脸贴过去,想要得到赞赏的样子。 师:好,我想起来了,刚才表演的同学只是淡淡的说了句“这条计好么”,比较淡泊名利。 生:(笑) 师:继续。 生7:没有了。 师:其他同学。 生8:我觉得陆谦演的好。 师:何以见得? 生8:陆谦是奉高太尉和高衙内之命来沧州杀害林冲的,官比管营差拨的大,其性格表现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也有讨好哄骗的性质在里面。这同学演的好。 师:我怎么觉得你想说人家本来就有这样的性格因素? 生:(笑) 生8:反正他演的好,这同学有没有这种性格因素,我下课问他。 生:(笑) 师:好,反正他演的好。那么管营如何?从课文里找形象,对照同学的演技。 生9:管营富安是陆谦的一个走卒,所以说话都是随和奉迎的态度。 师:对,同学也演的好。好,感谢各位嘉宾精彩的点评。现在我们来看看人家的演技。 播放教学电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偷听、杀人的精彩片断。 师:看了影片,大家有个比较,对小说人物也有了比较明朗的认识,当然,如果你觉得你能演的比影片的好,找个时间给大家露一手。现在做个练习。请在你的笔记本里写下一个题目:我认识的林冲。好,现在就开始写你认识的林冲,没有字数限制,没有思维限制,你们有最自由的言论权,当然也不能乱来,要扣紧所学课文,时间:8分钟。写好的同学自由发表看法。 生10:我认识的林冲,我觉得林冲是个敢作敢为的英雄,他武功高强,身体健壮,得到当时领导的赏识,给他做了个禁军头领,他生活美满,有美丽的妻子,他事业爱情双赢,但后来落草,却是当时的社会环境造成的。 生11:也不能说全是社会环境造成的。林冲他有事业,生活美满,所以他就想保住自己的优越生活条件,就不能跟当时的权贵,比如那个姓高的作对,我就觉得他的性格有点软弱,你看人家都欺负老婆了,他看着人家是有权势的,拿起了拳头都放了下来。 生12:他那不叫软弱,他是无奈,这么做也是识时务,你看他后来不是杀了狗官吗,他是个有血有肉的好汉! 生11:那我问你,他找刀子要杀泼贼的时候,人家给他一个小官做,他就又不想杀人了,你说他多蠢,其实人家是想害他呢!他就没有把仇恨坚持到底,软弱! 生13:我倒觉得他还是条汉子,只不过他也犹豫过,他起初安于现状,逆来顺受,是因为要保住优越的地位和生活,人之常情。后来他听李小儿说有人追杀时,他马上就买刀要杀人了,当然他是比较冲动,但也可以看出他的刚强正直! 生14:后来人家给他一个小官做,他又开心了,还老老实实地管理好草料场,风雪压倒了草厅,他又怕火炭有火,还探身去摸,这些都说明他骨子里还是很乐意做个好公民的。可后来偷听、杀人,完全是官府的狠毒造成的,这叫官逼民反。 生15:本来呢,他很相信官府,他也遵守规则,可是后来发现官府、王权是个狗屁的东西,处处要逼人致死,他就蔑视王权了,他造反是对的。 师:好,大家各有各的理由,归根结底就是官逼民反。那么有谁能比较全面地说一个你认识的林冲?好,这边的同学举手了,我们看看她写的是什么。(利用展示台展示) 教育_中学_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实录(第三课时)导 航 - 新闻 - 课改 - 论文 - 教案 - 试题 - 课件 - 高考 - 小学语文 - 中学语文 - 字典 - 词典 - 成语 - 搜吧 师:唔,偷听的时候没有做到庙外的说话句句关己而表达横眉冷对的真情。门外是个世界,门内是另一个世界。从课文中看,林冲的角色最有内容,他躲在庙里偷听他们三个说话的时候愤怒情绪是慢慢升温的,他应该是从坐着听,到半蹲着听,再到贴紧门听,等等。这些都为他轻轻把石头掇开,大喝一声,连续搠到两人,剜了一人的行为做铺垫。其他同学意见。 生7:老师,我觉得差拨没有嘴脸。 师:喔,差拨没有嘴脸。 生:(笑) 生7:正确的讲,差拨那付嘴脸没有显露出来。 师:什么嘴脸? 生7:差拨是直接献计并执行的人,他有一副处处邀功的谄媚嘴脸。 师:说得好,对课文理解得很透彻,继续说。 生7:比如他说“这条计好么”,就应该把脸往陆虞候的脸贴过去,想要得到赞赏的样子。 师:好,我想起来了,刚才表演的同学只是淡淡的说了句“这条计好么”,比较淡泊名利。 生:(笑) 师:继续。 生7:没有了。 师:其他同学。 生8:我觉得陆谦演的好。 师:何以见得? 生8:陆谦是奉高太尉和高衙内之命来沧州杀害林冲的,官比管营差拨的大,其性格表现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也有讨好哄骗的性质在里面。这同学演的好。 师:我怎么觉得你想说人家本来就有这样的性格因素? 生:(笑) 生8:反正他演的好,这同学有没有这种性格因素,我下课问他。 生:(笑) 师:好,反正他演的好。那么管营如何?从课文里找形象,对照同学的演技。 生9:管营富安是陆谦的一个走卒,所以说话都是随和奉迎的态度。 师:对,同学也演的好。好,感谢各位嘉宾精彩的点评。现在我们来看看人家的演技。 播放教学电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偷听、杀人的精彩片断。 师:看了影片,大家有个比较,对小说人物也有了比较明朗的认识,当然,如果你觉得你能演的比影片的好,找个时间给大家露一手。现在做个练习。请在你的笔记本里写下一个题目:我认识的林冲。好,现在就开始写你认识的林冲,没有字数限制,没有思维限制,你们有最自由的言论权,当然也不能乱来,要扣紧所学课文,时间:8分钟。写好的同学自由发表看法。 生10:我认识的林冲,我觉得林冲是个敢作敢为的英雄,他武功高强,身体健壮,得到当时领导的赏识,给他做了个禁军头领,他生活美满,有美丽的妻子,他事业爱情双赢,但后来落草,却是当时的社会环境造成的。 生11:也不能说全是社会环境造成的。林冲他有事业,生活美满,所以他就想保住自己的优越生活条件,就不能跟当时的权贵,比如那个姓高的作对,我就觉得他的性格有点软弱,你看人家都欺负老婆了,他看着人家是有权势的,拿起了拳头都放了下来。 生12:他那不叫软弱,他是无奈,这么做也是识时务,你看他后来不是杀了狗官吗,他是个有血有肉的好汉! 生11:那我问你,他找刀子要杀泼贼的时候,人家给他一个小官做,他就又不想杀人了,你说他多蠢,其实人家是想害他呢!他就没有把仇恨坚持到底,软弱! 生13:我倒觉得他还是条汉子,只不过他也犹豫过,他起初安于现状,逆来顺受,是因为要保住优越的地位和生活,人之常情。后来他听李小儿说有人追杀时,他马上就买刀要杀人了,当然他是比较冲动,但也可以看出他的刚强正直! 生14:后来人家给他一个小官做,他又开心了,还老老实实地管理好草料场,风雪压倒了草厅,他又怕火炭有火,还探身去摸,这些都说明他骨子里还是很乐意做个好公民的。可后来偷听、杀人,完全是官府的狠毒造成的,这叫官逼民反。 生15:本来呢,他很相信官府,他也遵守规则,可是后来发现官府、王权是个狗屁的东西,处处要逼人致死,他就蔑视王权了,他造反是对的。 师:好,大家各有各的理由,归根结底就是官逼民反。那么有谁能比较全面地说一个你认识的林冲?好,这边的同学举手了,我们看看她写的是什么。(利用展示台展示) 展示内容: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主要写高俅对林冲的迫害步步紧逼,派陆虞候火烧草料场,阴谋害死林冲,使得这位八十万禁军教头“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失掉了最后的安身立命之所,终于从原来的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变为一个坚决反抗的英雄,在杀死泼贼之后,毅然落草了。 师:这是对整篇课文内容的概括,而且这里措辞有点问题,落草不能用毅然来修饰。谁来改一下? 生16:应该说毅然参加起义,走上革命的道路。 师:好。就用你的改法。再展示另一位同学的。 展示内容: 在灿若群星的“梁山泊”英雄形象中,林冲是我喜爱的一个。他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不算低的社会地位,加上优厚的俸禄、温暖和美满的小康家庭等多种因素,虽然他武艺高强,却养成了他逆来顺受、忍辱妥协的性格。但是,逆来顺受并不能解脱林冲的困境,当陆虞候设计调开林冲,妄图让高衙内引诱欺负他妻子时,林冲忍不住了,他把所有的愤怒全部倾泻到走狗陆虞候身上。这时,林冲仍然避免触及“高太尉”,但从他拿了尖刀,追寻陆虞候的激烈行动中,可以看出林冲反抗性格的缓慢发展过程。后来,他在陆虞候与高衙内进一步设下陷阱,阴谋迫害下,林冲的反抗性格逐步发展和增强。尽管如此,他依然想从妥协退让中寻求苟安,没有放弃对封建统治者产生幻想。林冲思想性格上这种矛盾斗争,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终于突破了逆来顺受、忍辱求生的思想束缚,反抗到底,走上了造反、起义的道路。 师:好,同学们,这位同学对林冲的认识怎么样? 生:认识得很深刻。 师:好,认识得很深刻。这是同学们最高的评价了,在这里他把林冲的生活背景和社会背景都分析到了,从背景再挖掘人物的性格根部,就能如疱丁解牛般轻轻松松抓住要点,条分缕析地展现人物性格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也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一个收获。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育星教育网 一个如果没有浪费半点时间,那么,他的年纪虽然很轻,但也可算是活得很久的了。-培根(英国)希望你们年青的一代,也能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忠踏实地为人类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法拉第(英国)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用来作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作到。-居里夫人(法国)使生活变成幻想,再把幻想化为现实。-居里夫人(法国)在寻求真理的长征中,唯有学习,不断地进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的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中国)天才是各个时代都有的;可是,除非待有非常的事变发生,激动群众,使有天才的人出现,否则赋有天才的人就会僵化。-狄德罗(法国)希望你们年青的一代,也能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人类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法拉第(英国)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亚里士多德(希腊)疾病是逸乐所应得的利息。-培根(英国)要意志坚强,要勤奋,要探索,要发现,并且永不屈服,时间就像一支无形的箭,无影无踪。有哪些名人名言是关于描写时间的呢?今天 为你分享的是关于描写时间的名人名言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1) “年”教给我们许多“日”不懂的东西。;爱献生2) 时间是最好的医生。;英国3) 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标准版)
- 快递员工劳动合同(标准版)
- 固定资产项目贷款合同(标准版)
- 对口单招地理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间硝基苯酚项目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铁路旅客运输服务项目提案报告
- 小学趣味课堂试卷及答案
- 高一上的生物试卷及答案
- 法规对安全管理培训时间课件
- 团员多选考试试题及答案
- 工业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环氧树脂应用》课件
- 中职第1课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和探索试题
- 2025年辽宁省交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版高尔夫球场场地租赁及会员服务协议3篇
- 香港 信托合同范本
- 建筑物拆除场地清理垃圾外运施工方案
- 国家开放大学《Web开发基础》形考任务实验1-5参考答案
- 断亲协议书模板
- 中秋国庆假期安全教育
- GB/T 19808-2005塑料管材和管件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90mm的聚乙烯电熔组件的拉伸剥离试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