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园路与园桥设计ppt课件_第1页
第三节 园路与园桥设计ppt课件_第2页
第三节 园路与园桥设计ppt课件_第3页
第三节 园路与园桥设计ppt课件_第4页
第三节 园路与园桥设计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园路与园桥的设计,.,园路,园桥,.,园路,一、园路的功能:1.划分园林空间、组织交通2.引导游览3.丰富园林景观是园林绿地构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各景区、景点以及活动中心的纽带,具有引导游览、分散人流的功能,同时也可供游人散步和休息之用。,园路:,.,1.划分园林空间中国传统园林“道莫便于捷,而妙于迂”、路径盘蹊”、“曲径通幽”等都道出了园林道路在有限的空间内忌直求曲,以曲为妙。“斗折蛇行”、“一步一换形”、“一曲一改观”,追求一种隽永含蓄、深邃空远的意境,目的在于增加园林的空间层次,使一幅幅画景不断地展现在游人面前。园路规划决定了全园的整体布局。各景区、景点看似零散,实以园路为纽带,通过有意识的布局,有层次、有节奏地展开,使游人充分感受园林艺术之美。,.,.,.,2.引导游览我国古典园林无论规模大小,都划分几个景区、设置若干景点,布置许多景物,而后用园路把它们联结起来,构成一座布局严谨,景象鲜明,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园林空间。所以,园路的曲折是经过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的。使得便布全园的道路网按设计意图、路线和角度把游人引导输送到各景区景点的最佳观赏位置。并利用花、树、山、石等造景素材来诱导、暗示,促使人们不断去发现和欣赏令人赞叹的园林景观。,.,.,3.丰富园林景观园林中的道路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蜿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与周围的山水、建筑及植物等景观紧密结合,形成“因景设路”、“因路得景”的效果,而贯穿所有园内的景物。,.,.,二、园路的类型:1.主干道(一级路):是园路的骨干,起到联系全园的作用。(6-8m)特点:路型要有变化:主体流线型,结合折线型和不定线型。呈环形,避免走回头路。将各景点连接起来。,.,.,2.次干道(二级路):由主干道分出,直接联系各景点和建筑。(2-3m)特点:可用“S”型或反“S”型材质要有变化3.游步道(三级路):引导游人深入景点。(1-2m)特点:形式灵活多样,因地制宜。,.,.,.,4.园务路。为便于园务运输、养护管理等的需要而建造的路。这种路往往有专门的入口,直通公园的仓库、餐馆、管理处、杂物院等处,并与主环路相通,以便把物资直接运往各景点。在有古建筑、风景名胜处,园务路的设置应考虑消防的要求。5.桥、汀步:路的延续,.,.,园路的设计要根据园林的地形、地貌、景点的分布等进行整体考虑,把握好因地制宜、主次分明、有明确方向性的基本原则。切忌设计无目的的路或死胡同不宜设计棋盘格的路和蛇形路,三、园路设计的基本原则:,.,西方园林多为规则式布局,园路笔直宽大,轴线对称,成几何形。中国园林多以山水为中心,园林也多采用自然式布局,园路讲究含蓄;但在庭园、寺庙园林或在纪念性园林中,多采用规则式布局。园路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回环性尽可能将园林中的道路布置成“环网式”,以便组织不重复的游览路线和交通导游。2.疏密适度园路的疏密度同园林的规模、性质有关,在公园内道路大体占总面积的10%-12%,在动物园、植物园或小游园内,道路的密度可以稍大,但不宜超过25%。,.,3.曲折性。园路随地形和景物而曲折起伏,若隐若现,“路因景曲,境因曲深”,造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以丰富景观,延长游览路线,增加层次景深,活跃空间气氛。4.因景筑路。园路与景相通,所以在园林中是因景得路。,.,5.多样性。园林中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人流集聚的地方或在庭院内,路可以转化为场地;在林间或草坪中,路可以转化为步石或休息岛;遇到建筑,路可以转化为“廊”;遇山地,路可以转化为盘山道、磴道、石级、岩洞;遇水,路可以转化为桥、堤、汀步等。路又以它丰富的体态和情趣来装点园林,使园林又因路而引人入胜。,.,四、园路设计及注意事项,(一)园路的设计园路设计的基本形式园林道路系统不同于一般的的城市道路系统,有自己的布置形式和布局特点,一般所见的园路系统布局有棋盘式、套环式、条带式、树枝式。,.,1.棋盘式园路系统棋盘式园路也叫网络式园路。这种园路系统的特征是:有明显的轴线控制整个道路的布局,一般主路为整个布局的轴线,次路和其他道路沿轴线对称,组成闭合的“棋盘”。这种道路系统适合规则式园林,道路规整、规律性强,但这种道路形式单调,适合平地使用。,.,.,2.套环式园路系统套环式园路系统的特征是:由主路构成一个闭合的大型环路或“8”字形的双环路,再由很多的次路和游步道从主路上分出,并且相互穿插、连接与闭合,构成另一些较小的环路。这样的道路系统可以使游人在浏览中不走回头路。但在地形狭长的园林中,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套环式道路不易构成完整的道路系统,不宜采用这种园路布局形式。,.,3.条带式园路系统在地形狭长的园林中,采用条带式园路系统较为合适。这种园路布局形式的特点是:主路成条带状,始端各在一方,并不闭合成环。在主路的一侧或两侧,可以穿插一些次路和游步道,次路和小路相互之间可以局部闭合成环路。,.,4.树枝式园路系统在山谷、河谷地形为主的园林或风景区,主路一般只能布置在谷地,沿着河沟从下往上延伸。两侧的山坡上的多数景点都是与从主路分出的一些之路相连,甚至在分一些小路继续加以连接。支路和小路可以是尽端式,也可以成环路,多数为尽端式。游人到达景点后,从原路返回到主路再向上行。这种道路系统的平面形状就像许多分支的树枝一样,因此叫树枝式。,.,园路的线形设计,在园路的总体布局的基础上进行,可分为平曲线设计和竖曲线设计。平曲线设计包括确定道路的宽度、平曲线半径和曲线加宽等;竖曲线设计包括道路的纵横坡度、弯道、标高等。园路的线形设计应充分考虑造景的需要,以达到蜿蜒起伏、曲折有致;应尽可能利用原有地形,以保证路基稳定和减少土方工程量。,.,园路结构形式有多种,典型的园路结构分为:1,面层。路面最上的一层。它直接承受人流、车辆的荷载和风、雨、寒、暑等气候作用的影响。因此要求坚固、平稳、耐磨,有一定的粗糙度,少尘土,便于清扫。2,结合层。采用块料铺筑面层时在面层和基层之间的一层,用于结合、找平、排水。,园路的结构设计,.,3,基层。在路基之上。它一方面承受由面层传下来的荷载,一方面把荷载传给路基。因此,要有一定的强度,一般用碎(砾)石、灰土或各种矿物废渣等筑成。4,路基。路面的基础。它为园路提供一个平整的基面,承受路面传下来的荷载,并保证路面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如果土基的稳定性不良,应采取措施,以保证路面的使用寿命。此外,要根据需要,进行道牙、雨水井、明沟、台阶、礓嚓、种植地等附属工程的设计。,.,园路的铺装设计,一般来说,园路要进行铺地艺术设计,包括纹样、图案设计、铺地空间设计、结构构造设计、铺地材料设计等。常用的铺地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天然材料有青(红)岩、石板、卵石、碎石、条(块)石、碎大理石片等;人造材料有青砖、水磨石、彩色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工厂预制铺装木片小径人字形、纹形等形状要减少了路面的反光强度,提高了路面的抗滑性能。彩色路面的应用:如红砖路、青砖路、彩色卵石路、水泥调色路、彩色石米路等。,.,.,中国园林在园路面层设计上形成了特有的风格,有下述要求:1,寓意性。中国园林强调“寓情于景”,在面层设计时,有意识地根据不同主题的环境,采用不同的纹样、材料来加强意境。2,装饰性。园路既是园景的一部分,应根据景的需要作出设计,路面或朴素、粗犷;或舒展、自然、古拙、端庄;或明快、活泼、生动。园路以不同的纹样、质感、尺度、色彩,以不同的风格和时代要求来装饰园林。,.,园冶中说:“惟厅堂广厦中铺一概磨砖,如路径盘蹊,长砌多般乱石,中庭或宜叠胜,近砌亦可回文。八角嵌方,选鹅卵石铺成蜀锦”,“鹅子石,宜铺于不常走处”,“乱青版石,斗冰裂纹,宜于山堂、水坡、台端、亭际”。又说:“花环窄路偏宜石,堂回空庭须用砖。”,.,我国古典园林中铺地常用的材料有:石块、方砖、卵石、石板及砖石碎片等。在现代园林中,除沿用传统材料外,水泥、沥青、彩色卵石、文化石等材料正以各种形式为园林工作者广泛采用。,.,.,.,.,.,.,.,.,.,.,.,.,.,.,.,(二)园路设计应注意事项:1.对角不宜相等,转向要有过渡2.交角不宜小于603.中心线应交汇于一点4.分叉处宜在主干道凸出的位置,.,5.避免多条道路交接在一起,否则便形成一个广场6.转角用弧线7.路与建筑物逐渐垂直,顺向的应平行8.交接处要有直线,忌呈“S”形9.中心线向两侧作6%的倾斜,.,当地形坡度10%时,可设台阶,其台面宽度为30厘米,高度为15厘米,每8-10级台阶可设一平台。,.,园桥一、园桥的作用1.悬空的道路2.凌空的建筑,点缀水景3.分隔水面,增加水景层次,.,.,.,二、园桥的分类1.平桥:位于水面狭窄处,简朴雅致,紧贴水面。2.曲尺桥:富于曲折变化,提供不同角度的观赏点;浅水面上一般不设栏杆。3.拱桥:多置于平静水面上,弧形线条富于变化;具有园路和园林建筑的双重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