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四课 我的母亲(课型:新授课)【理论支持】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我的母亲的教案设计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解开镣铐后的舞蹈。对教师而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学目标】一、三维目标:1.品味文章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2.体味并准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无私的母爱。3.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二、具体目标:1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关键词句所表达的特殊感情;2领会本文语言细腻、真挚、深沉的特点;3通过品味本文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感受高尚无私的母爱,培养自己美好的情操;5学习本文选取典型材料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6.学习在记叙中穿插必要的议论的写作手法。在具体目标中,1、2、3、4是针对所有学生确定的,5是对中等生的要求,6是对优秀生提出的目标。【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材料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2.学习在记叙中穿插必要的议论的写作手法;3感受高尚无私的母爱,培养美好的情操。【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延伸1.阅读课文,初步体会无私的母爱。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题。3.收集并阅读与教材相关、相似、相近的文章,做好读书笔记。课内探究一、学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引出背影(2)播放视频朗读,然后请学生朗读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部分。2.检查预习。(1)学习小组互批预习题,共同纠偏解疑。(2)各学习小组向全班汇报自主学习课文的初步感受;展示收集并阅读的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以及读书笔记。3. 圈点批注。(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出示幻灯片】1.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4个片段,同学们看看这四个片段主要集中在哪四节?(36)2.通过这些片段,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试用下面的句式说一句话。(读了 这个片段中的“ ”这句话 ,我看到了一位 的母亲。 3虽然作者的母亲很不幸,只活了短短的29年,就抛下三男二女,撒手人寰了,留给作者无尽的痛。但是,同学们想想看,是不是母亲只为孩子们做了四件事呢?为什么作者只选取这四件事呢?【设计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感知课文的结构和内容;设计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选取典型材料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的写作手法。】(2)自主阅读,圈点批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揣摩语气、语意及作者的感情。根据学习任务自学课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出示幻灯片】批注要点 1)重点词语用框框线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3)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再加问号 4)用双竖线和单竖线划分文章层次 5)在书页的空白处写批注(教师在学生个体阅读时巡视) (这一环节一方面培养学生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另一方面,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为合作交流学习提供充分的准备。此外,带着目标学习,这是自主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和条件。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批注的要求不能过高,只要能动笔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4.小组合作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全班学生前后四人或六人为一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并进行合作学习。【要求各组在充分交流碰撞的基础上,用书面的形式对这三题的研读形成共识,并列出合作交流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便在班内交流】。二、导1.全班交流。(1)各小组代表汇报探讨结果,呈交小组学习中的疑难问题。(2)对各小组的学习结果,集体点评、质疑、纠偏,直至达成共识。 【语文新课标将“过程与方法”列为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之一,强调不但要重视学习的结果,而且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初中阶段的阅读目标中,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那么,在实际操作上,可设计3-5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即“多重对话”,通过组内同学间的合作和探讨,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成果,学会倾听和批评别人意见,学会表达和反省自己的观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平等对话的参与者。可以坦诚地表达看法,参与对话讨论,对学生认识上的明显偏差,也应该给予必要的评说与指导。我的母亲的教学案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是通过问题讨论的方式进行的。】 2精讲点拨。a.对学生自主思考题(1)(2)(3)(4)的点拨:(1)指导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点拨方法】提炼中心句法有中心句的段落,可以把能概括全段内容的句子摘下来或者根据字数要求提炼主要内容作为段落大意。要素归并法无中心句的段落,首先找出本段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其次,可以根据字数要求,加上最能突现人物精神的时间、地点、神情、心理等;最后,把这些要素合并、串联起来,通顺、简洁地概括成一句话。【参考答案】1背儿赏灯,兴高采烈 2、讲述故事,热泪盈眶 3、儿子受罚,心痛落泪 4、为儿做鞋,汗流满面(2)指导归纳整理,概括人物性格的方法。【点拨方法】从重要情节的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中体会人物性格特征。 从细节描写中归纳人物的性格特征 。从人物前后对比,侧面烘托中概括人物性格。 从故事背景、文章主旨的理解上帮助概括人物性格特征。 初中几年,在课本中我们认识许多人物,从中学到了大量有关人物性格分析和概括的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应该把这些方法应用到课外文段的阅读中去。【参考答案】慈爱、善良、有同情心、勤劳能干第一个片段中最感人的细节是:“我由现在追想青春的美,这是从幼儿的感觉中写出母亲可爱的形象,笔墨不多,但母亲的形象栩栩如生。 第二个片段中最感人的细节是:“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这个细节真实而传神,表现了母亲感情丰富,对患难女性有着深切的同情心。 第三个片段中最感人的细节是:“我自己呜咽着,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这个细节描写表现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 第四个片段中最感人的地方是:“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这段文字有人物的外貌、动作描写,也有环境描写,以寂静的环境衬托母亲的劳苦。这段文字是从“我”的视觉、听觉、感觉中写出来的,颇为真挚动人。为了让孩子增长见识,背儿赏灯是母爱;为了培养孩子情感,为孩子讲故事是母爱;为了孩子的上进,违心地说着“打得好”是母爱;为了孩子有鞋穿,深夜忍着酷热和蚊虫的叮咬,煤油灯下做鞋是母爱(3)链接:学习本文选取典型材料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点拨方法】研读此类题目,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顾:往事依依作者主要回忆了学生时代的哪些事情?小时候看画和水浒传插图,犹如身临其境。学生时代读千家诗,编织了童年美丽生活的花环。两位国文老师颂读诗歌的情状,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学生时代可写的事情很多, 作者为什么只写这几件事呢?因为作者意在启示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丰富知识、增添智慧,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同时也培养人们对文学的兴趣。【参考答案】同学们写作写人记叙文时,要学会选材,要选取那些最能展现人物性格或中心的典型材料去写作。 b.对重点、难点的讲解点拨:(1)如何选用典型材料表现人物性格(本文是如何选取典型材料为刻画“母亲”这一人物形象服务的)【点拨方法】写作记叙文,应该紧扣主旨正确运用典型材料,使情节生动,场景鲜活,细节逼真传神,人物性格鲜明。(这一环节是对本文教学难点的讲解)(2)记叙文中的议论对表现中心的作用【点拨方法】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作者对所记事物陈述自己观点的文字或是揭示包含在所记事物中的道理的文字。记叙文中的议论有三种方式:一、用议论引出记叙,即在记叙前作者先写出自己的看法,紧接而来的记叙就是对议论的具体说明。这种议论起着引出下文的作用,它能使文章中的思想表达得很鲜明,同时使文章条理分明,层次清楚。二、夹叙夹议,即在叙述过程中同时进行议论,边记叙边就所记叙的事物进行阐明、发挥。在文中,后面的议论常常是前面叙述的自然的发展,它起着揭示所叙事件的意义的作用。三、用议论总结记叙。这种议论在文章的最后部分。它往往也是全文的总结,经过这种总结往往可以得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一环节是对本文教学重点的讲解)【以上精讲点拨,是针对“学”这个环节中的三个学习任务的,为学生总结出解题或解决这类题的规律方法,以提高学生品味文本和解题的能力。精讲点拨可以在“班内探究”时老师适时引导,也可在学生探究完所有问题后老师集中点拨,概括思维规律和答题技巧。】3深度探究。探究题:家庭是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读了课文后,你认为邹韬奋成长的家庭环境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可取的?先四人小组探究,后各小组代表汇报探讨结果,并对各小组的结果,集体点评、质疑、纠偏,直至达成共识。【点拨方法】探究此题要从综合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入手,从而实现对文章整体和主旨的深层理解。情感的变化往往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是什么触发了情感的变化,是思考题目的关键,抓住这一关键就能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选材目的,实现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对本题的回答。【参考答案】邹韬奋成长的家庭仍是一个封建家庭,妇女在家庭里没有地位,母亲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母亲早逝也说明当时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极差。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不可能有一个完美的家庭。邹韬奋成长的这个家庭环境重教育,重文化,对子女要求严格,这是好的;有母爱的温暖,有母亲努力劳作的榜样,有文学熏陶,这些也是好的,但是体罚是不可取的。 (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尤其是显示了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和效果。整个学习过程不但使学生在认识成果和认识方式方面有较大收获,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学会深入地思考和探究,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坚持和完善自己的见解和认识。)(4)教者小结本课的学习。三、练1涵咏积累。(1)当堂熟读课文。(2)抄写文中优美词句(3)用仿写的形式,说出品读课文后对亲情的感受。示例:“父亲像一张弓,蓄一生之势要把孩子射出大山。”你也试着用几句形象化的语言来描写一下养育你的亲人。2.重点检测。学生完成课堂重点检测。3.反馈矫正。学习小组互改,教者反馈评讲。课后提升1.完成作业。完成相关教辅用书中的作业。2.同步阅读。胡适我的母亲、黄霞君放飞儿子等。3.反馈评价。教者批阅学生的课后作业,并进行反馈矫正。我的母亲学案【学习目标】1 借助工具书和自学辅助资料,读通读懂课文,体会父子深情。2 所有学生都要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3 所有学生都要学会本文的知识点,掌握答题规律。4同步阅读:我的母亲、黄霞君放飞儿子只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自学辅助资料一、作者介绍邹韬奋(1895.11.51944.7.24)原名思润,祖籍江西余江。出生在福建永安。1921年大学毕业后至1931年,负责生活周刊和时事新报副刊编务。1932年7月,建立生活书店。次年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当选为执行委员。这期间,他写了小言论和韬奋漫笔等杂文集。1933年7月因受迫害流亡国外,先后写了萍踪寄语、萍踪忆语4本游记随笔,这是30年代新闻性散文中少有的佳作。1935年8月,由美归国,创办大众生活周刊,不久被封。1936年奔走于港沪之间,积极鼓动抗日,年底遭逮捕。出狱后,上海沦陷,前往武汉继续参加救国活动。国民党政府聘他为国民参议员。他把抗战和全民周刊合并改为全民抗战三日刊。1941年2月,辞去国民参议员职务,出走香港,并恢复大众生活周刊。香港沦陷后,曾到苏北解放区参观访问。1943年写下对国事的呼吁一文,表达了他对蒋介石实行反动政策的愤慨。不久患耳癌去世。邹韬奋曾经到过我们四安镇,现在四安的韬奋小学就是为了纪念他的。二、文章主旨本文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片段,表现了母亲的可爱性格和能干才具,表现了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三、写作特色预习练习题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并注意每一个字的写法浙江瞥见人影憧憧睡眼惺忪蹑手蹑脚娓娓动听循循善诱妹仔唏嘘 脸颊 女红 呜咽缝纫饮泣吞声勉强辗转反侧万籁俱寂歉疚 邹韬奋2、根据释义填写恰当的课文中所学的词语往来不定的样子。()巡行观看。()感到对不起别人,内心痛苦不安。()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健谈而且感人。()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人,也泛指教导有方。()泪流入口,哭不出声。形容十分悲痛而不能公开发泄。()形容心中有事,翻来覆去不能入睡。()形容一点声音也没有。 ()说不出其中的奥秘,指事情很奇怪,不明白怎么回事。()3、文学常识本文的作者邹韬奋是我国著名的_、_、和_。自1926年在上海主编_周刊起,毕生从事于新闻出版工作。他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经营怍公寓管理办法
- 虚拟服务运营管理办法
- 警务装备采购管理办法
- 荥阳网格化管理办法
- 中国国企房产管理办法
- 专业市场租赁管理办法
- 质量外反馈管理办法
- it安全运维管理办法
- 衢州运输仓库管理办法
- 篮球馆运营管理办法
- 多感官体验融合算法与模型
- 2024至2030年中国聚硫橡胶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
- 2020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苏少版)
- 安踏门店员工劳动合同
- JT-T-155-2021汽车举升机行业标准
-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 DB32T 3967-2021固定式燃气轮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家政学概论》课件-第一章-现代家政概述
- SLT278-2020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
- 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
- 工艺基础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