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皇帝的新装复习提纲一、中心思想:童话以骗开始,以骗结束。作者围绕“新装”这个中心,极力写出了皇帝、大臣、随员、骗子相互欺骗的种种荒诞无稽的可笑行径,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二、文章结构:(一)故事的引子(第1段):童话首先交代皇帝喜欢穿新装的怪癖。(二)故事的开端(第2-4段):接着写骗子投皇帝所好,轻而易举地骗过了皇帝,开始“做”新装。(三)故事的发展(第5-22段):顺着做新装,写皇帝派人去看新装。(四)故事的高潮和结局(第23-37段):最后写皇帝穿上新装参加游行大典。三、问题研究: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儿说出真相,这说明了什么?使得“新装”顿时失去神奇的作用。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四、写作特色作者凭借自己天才的想像,通过两个骗子设的骗局,对皇帝尽情戏弄,让他丑态百出,丧尽尊严。童话以讽刺之鞭无情地挞伐了腐朽的封建王朝,无情地挞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一群道貌岸然的大臣,把他们的愚蠢、卑鄙、虚伪,为了保持权力不惜自欺欺人等等恶行,拿出来示众。童话还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五、课后问题:一阅读这篇童话,回答下列问题。1.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因为骗子说,“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使大臣们怕人说自己不称职,使老百姓怕人说自己愚蠢,使皇帝既怕被人说不称职,又怕被人说愚蠢,所以都不敢说真话了。2.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仍然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怕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演”下去,则是为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弱虚伪。二阅读下面描写皇帝的爱好和心理活动的句子,研讨括号里的问题。1.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皇帝喜欢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2.“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皇帝为什么会“感到不大自然”?)皇帝一方面愚蠢地自信,觉得自己肯定能经受住新装的检验,可是由于事关重大,直接威胁着他的尊严、皇权,所以又不免有些心虚,所以“感到不大自然”。3.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为什么反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想像一下这个皇帝回到宫里会采取什么行动。)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他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其实愚蠢和不称职,只好硬撑住,摆出“更骄傲的神气”,这也暴露了他的外强中干。六、句段全解1.第1段中哪些词语把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夸张到了极点?作者用不惜,所有,都,既不也不.除非,每一天第一点钟,总,等词语把皇帝爱新衣服的癖好夸张到了极点。2.第1段从哪三个方面描述了皇帝爱慕虚荣、喜欢新衣成癖的特点?从置装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三个方面来具体描述皇帝爱慕虚荣,喜欢新衣成癖的特点。3.第3段运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运用了心理描写,表现了皇帝的愚蠢4.这样的新装为什么对皇帝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这样的新装一举两得,不仅漂亮无比,而且还是一件法宝,可以帮助皇帝检验他的臣民是否称职或愚蠢,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这对皇帝来说当然具胡巨大的吸引力。5.第514段写皇帝派一位“诚实”的老大臣看织布,作者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这位老大臣有什么性格特点?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虚伪,自欺欺人。6.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织布,这位诚实的官员看到了什么?人为什么也不敢说真话? 是为了保住官帽,生怕别人认为自己是愚蠢或不称职的。7.作者为什么两次强调“诚实”的?(有嘲讽意味)诚实是反语,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和自欺欺人。通过对比能显出骗子对人心理的把握,同时也引出下文,为皇帝看到新衣服以及众人看到新衣服的表现做铺垫。8.皇帝亲自来看织布时,那两位诚实的官员为什么要抢先介绍?(怕皇帝责怪他们欺骗,以先入为主的方法先称赞骗子织的衣料之美,使皇帝相信他们的汇报是真的。这样才能保住官位,同时表现了这两人也心有疑虑,想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愚蠢,别人能否看清这精美的布料的急切心情。)9.第19-22段写皇帝亲自看织布,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皇帝怎样的性格特点? 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愚蠢,虚伪,自欺欺人。10.23-22段,作者为什么对皇帝的游行大典进行细腻的描绘?描绘皇帝到大臣的丑恶表演,把皇帝的丑态暴露在光天化日下,这是全文故事情节的高潮和结局,全文的讽刺意味达到了最高点。11.24段,说说为什么骗子说话时要用上像,好像这样的词语?使他们的欺骗更具迷惑性,更能让愚蠢,虚伪的皇帝和大臣们相信穿上这美丽的新装的确像没穿衣服一样,从而使他们的骗术更容易成功。12.描写皇帝照镜子时用了“转、扭”两个动词,试分析这两个动词的表达效果。(写了出皇帝做作的丑态,揭示皇帝自欺欺人的心理)13.32段中,“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中的“都”说明了什么?“都”字说明全社会的人都害怕被人认为是愚蠢或不称职的,而不敢说出真话。14.3336段,小孩子为什么能够说出皇帝什么衣服也没穿?因为小孩子天真无邪,无私无畏,所以敢于说真话15.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后句能去掉吗?不可以,说明老百姓看到了事实却又不愿意表现出这是自己判断,借小孩之口,既可以表现自己的怀疑又可以让自己的名声得到暂时的保护。16.皇帝想去看新衣前的心理活动说明了什么?“不大自然”说明皇帝心虚;“无须害怕”说明皇帝在给自己壮胆,强作镇静,是愚蠢的自信。还是先派一个官员看看,说明他还是害怕看不到这布料,这些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把皇帝心虚而又自信,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了,不仅使人物形象鲜明,而且深化了中心思想。17. 皇帝为什么要把流行大典进行下去?皇帝在已经识破骗局的老百姓面前,装作确实穿着美丽的新衣,硬把裸体游行的丑剧表演下去,目的是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维持住专制统治。18.骗子是怎样诱使皇帝上当的?哪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骗子抓住了皇帝爱穿新装的怪癖,投其所好;抓住了皇帝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别官员是否称职、聪明还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击中要害,因而能够诱使皇帝上当。“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的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贯穿故事的始终,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19.童话最后以小孩子来揭穿骗局来收尾,这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20.简要概括人物形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一新生数学水平分班测试方案
- 智慧农业大棚物联网应用方案
- 基层商超库存管理流程方案
- 2025“黑龙江人才周”鹤岗市企事业单位“智汇鹤岗”校园引才活动359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呼叫中心运营流程优化报告
- 中国邮政校园招聘2026及渠道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大兴一分校招聘语数班主任教师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职业道德综合题库及答案
- 2025湖南常德石门县就业见习人员招募89人(第三批)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医养结合模式的现状及发展
- 2025年安徽省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南航自动控制原理课件
- 胎盘早剥护理查房
- 脑梗死2025诊疗指南
- 耳前瘘管继发感染诊疗要点
- T-YNX 002-2025 葡萄组培脱毒快繁技术规程
- 衣服投标供货方案(3篇)
- 公司电脑补贴管理办法
- 中石化对供应商管理办法
- 2025版安全生产法全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