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初中生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1页
网络环境下初中生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2页
网络环境下初中生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3页
网络环境下初中生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4页
网络环境下初中生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网络环境下初中生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lvin.Mu2013年9月1号Problems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About the Moral Education in Junior School Students Families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Alvin.muIn 2013SETIV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网络环境下初中生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家庭的稳定与和谐是家庭道德文明的基本标志,也是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基本条件。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在指导孩子“学做事”的同时教育孩子“学做人”。家庭教育有着不同于其他教育系统的特点,具有其他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道德教育、家庭身心发展教育、家庭智育、家庭美育等。家庭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它与学校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教育共同组成道德教育系统,并在其中处于基础和起始的地位,起着社会道德与个人道德双向互动的中介作用。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情感沟通手段,对于初中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建立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网络对初中生的影响有利和弊两个方面。如何兴其利、去其弊,探索出一套能够引导初中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寓教于乐的有效方法,是当今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所面临的新课题。本文试图从初中生上网现状的原因出发,探讨出适合初中生的教育对策。文章注重理论与实际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力求提出富有成效的对策,从而强化我国家庭道德教育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上网原因,不良上网习惯,家庭道德教育 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Problems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About the AbrstractThe family is the basic organization form in society, family stability and harmony is the basic symbol of family moral civilization, is also the basic condition of social stability and prosperity. The family is the cradle of the childs growth, and the parents are the childs first teacher,they should educate the child“How to be a person”while instructing them“How to do things”.The family education has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education systems,and has special functions which other educational mode is unable to substitute. The family educations content is various, including family moral education, family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education, family intellectual instruction, family esthetic education and so on.As a part of family education,the family moral education is its core and soul, which composes the moral education system together with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moral education.In this system, the family moral education is in the foundation and the outset status, playing a role in the social morality and the individual morality bidirectional interaction . XXXXXXX The paper combine theoretical study with practical study, striving to offer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feasibility and operability of family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 Keywords Private Cause of surfing the web Bad habit of surfing the web Family moral edification目 录摘要IAbrstractII1绪论11.1问题提出11.1.1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是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关注点之一21.1.2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现实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21.2研究意义21.3文献综述31.3.1关于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相关研究31.3.2关于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研究51.4核心概念界定71.4.1 民办71.4.2中等职业学校71.4.3教师队伍建设81.5研究方法91.5.1文献研究法91.5.2案例分析法91.5.3访谈法92昆明市民办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现状102.1昆明市民办中职教师队伍现状的数据分析102.1.1昆明市民办中职学校办学规模102.1.2昆明市民办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结构112.2昆明市民办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调查分析132.2.1昆明市民办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分析132.2.2对昆明市民办中职S学校教师的个案调查183民办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13.1国家和地方政策方面213.1.1国家和地方政策对民办中职学校的支持不足213.1.2国家和地方政策对民办中职学校教师的保障不足223.2师资结构方面233.2.1民办中职教师学历层次结构不合理233.2.2民办中职教师职称晋升机会偏少233.2.3民办中职“双师型”教师不足233.3师资培养体系方面243.3.1民办中职教师进修学习渠道不畅243.3.2对优秀民办中职教师无相应激励机制253.4其他方面263.4.1与职业师范院校交流机会较少263.4.2与企业进行沟通的机会不多263.4.3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274民办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及思考284.1民办中职学校应加快改革步伐284.1.1转变师资队伍建设观念284.1.2提高教师待遇,解除教师后顾之忧284.1.3改革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294.1.4培养、引进“双师型”教师304.2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民办学校改善教师待遇314.2.1完善民办学校社会保障体制314.2.2健全民办中职教育准入退出机制314.2.3将教师待遇作为民办中职学校重要评价指标324.2.4大力支持优质民办中职学校的发展325.结 论34附录A 昆明市民办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问卷调查35附录B 民办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意见访谈提纲37参考文献39致 谢42硕士学位论文 1引言1引言1.1选题的由来家庭道德教育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学科自1994年3月中国获准成为国际互联网的成员以来,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正在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互联网络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普及,作为“双刃剑”的网络,以一种难以描述的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络作为一种方式、一种工具,在为初中生学业进步发展提供快捷的条件的同时,也可能由于不良的使用习惯造成负面、消极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错误。对于如今的初中生,上网已经远远不只是追求时尚的表现,而是他们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初中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甚至远远超过大部分的家长。一方面,创造了一个貌似“自由、平等”的世界,一片“没有政府、警察、军队、等级、贫贱、歧视”的世外桃源。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让初中生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网络环境给人类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罪恶、痛苦和灾难。有“电子海洛因”之称的网络世界正在成为许多互联网使用者身心健康的“杀手。而初中生,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初步形成,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其影响尤为显著,将成为最为深受其害的群体。作为初中生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家庭,也面临着如何引导初中生正确使用网络的巨大的挑战。这些问题促进了家庭道德教育的更新,也对家长对初中生的教育模式受到极大的挑战。让人忧虑的是,当前家庭对初中生上网的道德教育虽有起色,但是基本上还属于盲区。这种现象在今天网络化社会条件下的家庭是不健康的,是必须要改变的。随着近几年网络的发展及普及所暴露出的问题给现实中的家庭道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冲击。以往的道德教育方法及内容需要重新调整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家庭道德教育如何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对初中生的上网习惯进行正确的引导,有众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在这一课题的研究上,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目前尚处于浅显的理论分析阶段,缺少系统的研究。1.2 研究范围网络是初中生了解外部世界不可或缺的工具,家庭作为初中生上网的最主要场所,家庭的道德教育也必将成为影响初中生上网习惯的关键因素。初中生在没有监督和教育的情况下,很容易养成不健康的上网习惯,进而可能发展为网络成瘾问题,危害极大。本文仅对由于家庭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导致的初中生的不健康上网习惯以及初中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研究。1.3 研究意义一方面初中生对互联网已经形成依赖,因不健康的上网习惯导致的案件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目前很多学者对于初中生的不健康上网习惯仅局限于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及初中生自身因素的分析,却忽略了其最原始的教育场所家庭对初中生不健康上网习惯的影响。近年来,互联网络对初中生思想的影响逐渐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有关的文献也时常见诸媒体、杂志、书籍,这些文章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了互联网络背景下的道德教育问题。据统计,我国学者主要研究的网络问题主要集中在有害信息、网络侵权、网络沉迷、信息诈骗等。但对家庭道德教育对初中生不健康上网习惯的研究却不多见。目前的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日益泛滥,而初中生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尚不成熟,而且他们对新鲜信息具有猎奇心理。这些问题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强家庭对初中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研究。彼得杜拉克在新现实一书中指出:“信息现在是跨国流动的,像金钱一样,它没有祖国。”一旦进入了网络的大环境下,初中生就好似进入了广阔的信息海洋中。这些信息有积极向上的,也有灰暗色情的。据网络专家调查研究,网上的非学术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每天约有20,000张色情照片进入互联网。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初中生在没有监督和教育下,很容易被这些色情信息诱惑,处于好奇或者冲动去浏览这些色情以及暴力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体现在他们日常的行为中,进而可能导致他们的道德行为扭曲。在迅速发展的网络时代,针对初中生上网习惯的现状与问题,积极进行实践与探索,提出完善和改善家庭道德教育的方法与对策。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发现初中生不健康的上网习惯形成的原因以及家庭道德教育在这些习惯形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力求通过寻找家庭道德教育改善的对策来预防初中生形成不健康的上网习惯,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引导初中生形成健康的上网习惯的行动中来。具体表现在:1、丰富家庭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为其对初中生上网习惯的正确引导提供依据2、稳定初中生家庭环境,为初中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氛围本课题的研究将提升人们对于网络家庭道德教育以及初中生健康上网重要性的认识,3、提高初中生道德素养,引导初中生健康成长互联网络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使人们更好更快的步入信息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源,初中生是否具有较强的道德素养,将是其如何正确利用这些信息为其所用的关键因素之一1.4 研究综述初中生上网习惯的研究,自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就逐渐存在。21世纪是科技的时代,网络化普及得到加强,以中学生为代表的群体接触到网络环境尤为增多,但网络环境中不仅存在着中学生可以得到的学习信息和社会内容,还充斥着大量的暴力信息,这些信息的流传,对于中学生在身心上的健康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中学生在中学阶段其思想道德观念还较为薄弱、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对事物的是非观还没有完全成形,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左右,影响其人生观的正确价值取向。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学生在网络环境的巨大诱惑之下,一方面,是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里和对新鲜事物的猎奇心里,导致中学生对网络环境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从而导致影响其自身的学业,对老师、家人开始疏远,性格开始孤僻、冷傲,身心发展得不到健全的发展,有的一些意志力比较薄弱的中学生受不了一些金钱或是利益的诱惑,误入歧途,并在最终犯下打错的时候悔恨一生;另一方面,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上流传开之后,使得教师对于学生的控制能力大大降低,还有书本的陈旧知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信息已经不能满足现今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些一系列问题的显现,更加突显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学校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在网络环境下应该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成为现今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的首要研究课题。深入了解中学生的网络环境运用情况和使用情况,全面探讨和解析中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该如何进行下去,并做出积极的应对措施,掌握网络环境下中学思想政治教师该如何教书育人成为现今社会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1.4.1 对不健康上网习惯研究的历史研究概述当前初中生上网习惯的现状表现为:正确上网知识贫乏、上网欲望强烈、辨别信息能力差、对各种网络信息有猎奇心理。现有研究认为,引起当前初中生不良上网习惯问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网络运营商监管不利、学校教育不到位、家庭监督缺失、初中生自制能力差等方面。但是却忽略了对人的行为有“润物细无声”作用的道德教育,尤其是家庭道德教育对初中生上网习惯形成的重要作用。家庭对初中生而言起到“第一课堂”的作用,而家长自然就扮演了“第一教师”的角色。美国从1996年开始,就颁布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关注未成年人在网络中的使用情况规定,儿童在线保护法、儿童网络隐私规则、儿童互联网保护法,在这些条例中最显著的就是把儿童与成年人区分开来,严格禁止儿童接触只有成年人才能接触到的信息知识。法国政府对于未成年人接触网络的条例直接加之到刑法规定之中,刑法中规定对于向传播未成年人色情图像的人,判以有期徒刑3年,并处以4.5万欧元的体制判决。对于制作未成年人色情图像的人,则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以7万欧元的现金罚款。1986年Goldberg首先提出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概念。 Jonassen, computers as Mindtools for Schools: Engaging Critical Thinking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2000.但是,他并没有对这一概念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 20世纪90年代起,心理学家开始对不健康的上网习惯等问题进行一系列的研究。Brenner的研究显示,上网习惯的养成和年龄、受教育程度有很大关系,而与性别和种族关系不大,其中初中生学生是高发群体。 Brenner V. The first 90 days of the internet usage survey. Psychological Reports, 1997, 80( 11) : 879-882. 网络依赖的开创性研究是K.Young在1996年进行的。他的研究借鉴DSM-IV对物质依赖的标准来探索网络依赖的存在,Young认为,网络依赖是一种真正的临床障碍,对学习和生活具有负面的影响。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教育专家指出:目前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旧的道德体系不复存在,新的道德体系尚未正式建立,正在整合之中,社会上必然出现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对未成年人造成强劲的冲击和影响,导致其思想观念的选择上的功利性。张小飞主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未成年人思想政治工作 西南交大出版社 2005年3月. 华东政法学院朱秀蓉教授认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新的问题。首先,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危害严重;其次,网络使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念产生冲突;再次,网络使未成年人道德思维渐变,行为失范;此外,网络使未成年人交往能力下降;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如“道德失范”、“网络成隐”等问题日益凸现。朱秀蓉 关于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探索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5年36期殷延登发表的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因素及思考中说到:学校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还不能完全适应飞速发展的形势要求,存在较大的滞后性。我国的理想的培养目标与社会客观追捧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学习的本质就是学会做人,因此,一定要摆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其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现实状况,反映和暴露了成年人社会在思想道德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仲凯农业技术学院邱树华、翁礼成教授认为:互联网的运用与普及,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要加强网络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网络素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自律教育,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辨别能力;努力弘扬网络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认识和研究网络的特点,转变观念,规范它的发展,因势利导,建章立制。邱树华、翁礼成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仲凯农业技术学院报 2005年.梁世喜在他的文章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中提出三个“注重”来应对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注重摸索加强教育新机制建设。二是注重摸索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新模式。三是注重摸索思想道德教育新网络。通过三者的良性互动来达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目的。家庭教育是基础,家长要以身作则。在社会上,公民大众要自觉地承担起道德示范任务。1.4.2 对不健康上网习惯研究的理论模型2004年3月22日,我国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使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通过对众多学者专家的相关作品的研究,对不健康的上网习惯甚至是网络成瘾的研究通常有以下几种理论模型:“社会-认知”模型“社会-认知”模型是由Bandura提出的,这个模型的重点在于研究互联网的心理学层面。这一理论强调行为、环境以及个人的决定物(包括自我调节、自我预期、自我反应与反省等)这三个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者们认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认知过程。“社会-心理-生理”模型这一模型的研究者认为,社会环境因素对上网习惯的影响不容忽视,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事件等。从社会层面上而言,资源及信息均处于相对匮乏的层面,已不能满足初中生日益增长的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现有研究认为,规范初中生上网习惯的问题可以从可设心理咨询室、优化校园环境,督促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结合、齐抓共管的手段来解决。1.4.3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研究建议1.4.3.1概念不明很多研究中都提到,现在初中生容易网络成瘾,沉迷于网络而减少了与周边朋友的接触。因而应当注重培养初中生正确的上网方式。但文献对“不良上网习惯”、“网络成瘾”以及网络环境的界定等方面,均存在概念不明的问题,或是压根没有对其提出定义,或是定义不符合处于特殊人生阶段的初中生。除此之外,相关研究中对现在的初中生应养成什么样的上网方式,研究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庭,对家庭道德教育对初中生上网习惯形成的研究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1.4.3.2真实案例研究不足,并存在研究缺陷纵览现状关于家庭道德教育对初中生上网的影响的相关文献,对教育的真实案例研究很少。在这些涉及到的实例研究中,作者选取的案例代表性较差,且涉及的研究范围较小、研究程序存在不规范的地方而且不够深入,导致研究结果缺乏深度和针对性。因此,作为具体实践者的家长缺乏明确的、具有权威性的参考。初中生尚处在感性认识大于理性认识的阶段,有些时候,对他们进行教条式的说教不能起到理想的左右,而且每个中学生对理论的吸收能力不同,这样会导致研究者的研究结论可能很权威,但是经过初中生自己的吸收后,意义可能被曲解。如果研究者能寻找一些初中生身边的现实案例,结合研究成果展示给初中生,将便于他们更好地理解。1.5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1.5.1 概念定义不良上网习惯是指上网人员没有一定的理由,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连网络上持续浏览、聊天,以致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甚至降低生活质量、损害身心健康,严重者可能出现行为异常、人格障碍等。其典型症状表现为社会活动减少、精力不足、情绪低落、对各种事物表现的毫无兴趣感、容易发脾气、厌学等症状。 网络成瘾又称IDA(Internet Addietion Disorder)是指因为长时间的使用互联网络所引起的一种周期性或者慢性的对网络着迷的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网络的欲望。表现为对上网所带来的快感有强烈的心理及生理上的依赖。 网络环境是指以网络计算机为主要媒介工具,利用多媒体信息化技术和网络现代科技等现代科技教育手段所进行的情景环境教学。这种教学活动是把教室扩展到互联网上面,利用互联网的网络环境进行环境教学,让中学生自己在计算机网络世界中自由发展并从中获取知识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 1.5.2 研究思路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问题的缘起,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析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计,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范围,并提出了本课题主要的研究方法。1.5.3 研究方法网络环境下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涉及到教育学、信息学、社会学等学科,故本课题的研究将采用如下集中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1、文献研究法为了能够做到全面地解读网络环境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本课题首先选择了文献研究法,通过翻阅大量是文献资料、阅读相关的图书和文件摘要文章,全方位地去掌握所需要的资料文件,以利于本课题研究工作得意顺利进行,把调查中能够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进行仔细筛选,进一步获得与本文研究能够密切贴切的文献资料,从而全面地掌握课题的研究方向。2、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发现初中生上网的现状及家庭对初中生上网的道德教育现状,并从中获取最真实的研究参考资料,发现中学学校中思想道德教育所面临的现状,为接下来的课题研究活动提供真实有效的研究参考资料和参考依据。3、案例分析法通过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的基础之上,本课题研究选择了个案研究法。从而对课题研究相关的个案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并进行深入的比较,找出文献资料中有规律的地方。提出简单而又大胆的想象问题,进行实地的问题解惑工作,对总结出的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加以实际分析,弄清本课题的主要存在特点和其形成主要过程。个案研究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概况,从量变达到质变,用科学性的手段来分析、调研中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学习好思想道德这门课程。研究的思路本文首先在绪论里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文献综述、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其次论述了网络环境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明确指出网络环境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在现今社会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局限性,探究网络环境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要如何展开,提出建设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并分析了在网络环境下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要如何与时俱进以及开拓创新;在第三部分中主要论述了网络环境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措施以及处理办法的,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最后一部分是对文本的整体进行梳理,解读在中国现今社会科技化发展的整体浪潮之下,中学德育教师要如何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建设,肯定网络环境对思想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32硕士学位论文 2家庭道德教育与初中生不良上网习惯的相关研究2家庭道德教育与初中生不良上网习惯的相关研究2.1 研究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日益深入校园生活,对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2001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上海、广州等五城市的初中生运用互联网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结果显示:高中生、初中生上网人数分别占所在学生群体的56%和36%,他们的平均上网时间为每周212分钟,上网的目的主要涉及实用、娱乐、网络技术使用和信息寻求等方面。有62%的学生上网只是为了玩游戏、上网聊天的比例占54.5%、收发邮件较少,占48.6%,在调查中显示有少量初中生出于好奇浏览一些黄色信息和网站。中国社会科学院调研报告.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突破5.64亿关口,互联网普及率为42.1%。报告显示,在网吧、学校机房等场所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比例下降幅度较大,其中网吧网民占比下降了5.5%,在学校公共机房上网的网民占比下降了3%,而在家中接入互联网的比例继续走高,有91.7%的网民在家中上网,增幅达到3.4%,个人上网设备持有比例的提升和网络接入条件的改善是导致此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我国对初中生的网络问题研究大体经过了三个时期:1994年到1998年是初步探索时期,主要是硬件网络的建设;1999到2000年是主动建设时期,制定一系列相关法规,强调依法治网;2001年以来是深入发展时期,加强网络行为道德规范。到目前为止,见诸报端、媒体的因初中生上网不良上网习惯及上网成瘾所引发的问题日益增多,网络犯罪率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所以,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将放在如何发现家庭道德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对策来正确引导初中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防止初中生过度沉迷网络而引起威胁社会的问题。2.2 互联网络对初中生思想的影响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不可忽略的问题。少年儿童是未来的主人公,有什么样的下一代,社会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布。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2.2.1 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初中的年龄在12-16岁,是身心变化激烈的时期,是开始向独立的人格道路迈进的转折期。在这个关键时期中,初中生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长智慧、树立远大志向的时期,人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正在初步形成。心理学家认为,初中学生正处于情绪不稳定的时期,也是教育最困难的时期。这个阶段的他们缺乏理智和自我控制能力,遇事容易冲动,加之知识与社会阅历的不足,常常因一些小事不顺心而感情冲动,情绪偏激,他们在判断事物正确与否的时候,往往添加太多的自我感情色彩,使他们无法客观的看待事情的对与错。学生进入初中后便开始步入青春发育期,身高、体重增加,而且身体内部的器官系统的发育也逐渐发生变化接近成熟,尤其是性成熟日趋显著。初中阶段的学生面对这些变化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但又充满好奇。初中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勇于创新,但他们往往缺乏意志和毅力。一旦遇到挫折或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同学的嘲笑时,就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感到垂头丧气。例如,刚从小学进入初中的学生,由于学习内容、环境周边人群的变化,让他们觉得难以适应,深圳感到紧张、忧虑,长此以往,他们的学业势必会受到影响,当自己无法融入这个群体的时候,有的学生就会旷课、逃学、甚至弃学等逃避方式来求得心理上的解脱。孩子自进入初中阶段就有了成人感,希望家长不再把他看作孩子。他们渴望自治,期待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得到家长的承认和尊重 ,希望与父母平等。但与他们自我意识迅速增长的情况相比,他们的社会成熟又有些滞后。这时的初中生对社会的认识还很肤浅,尤其是缺乏复杂社会生活的直接体验,人生观和世界观还处于初步认识阶段。所以,他们在处理一些问题上就显得冲动、偏激、摇摆和脆弱。例如,有些学生觉得成人吸烟、喝酒很爽,就想亲身体验一下;有些学生把家长对他们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关心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对家长的批评教育更是反感,采取排斥态度等等。初中生的整体身心特点,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层面,都表现为“在矛盾和不平衡中快速发展”。他们的生理快速发展,心理发展却远远落后于其生理的发展,仍然处于一个相对稚嫩的阶段,需要外界给予正确的引导。这种身心的不平衡性会贯穿整个初中阶段,并会一直延续。这是他们生理上的急剧变化给心理活动带来的影响。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使初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由于生理的快速成熟,很多初中生已具备很强烈的“成人感”,并开始逐渐抗拒父母对自己生活的干涉。很多时候他们有自己的独创简介,但往往显得偏激和片面。这个时期,如果与父母沟通不畅,易形成孤僻专横的性格,有些学生甚至会出现厌学情绪和考试焦虑,不愿意学习也不愿意做作业。开始出现逃学的倾向,这就为初中生上网成瘾埋下伏笔和隐患。2.2.2 初中生的上网特点(调查问卷)问卷显示,初中生上网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一是娱乐消遣,用来放松心情;二是社交,用来网上交友或与朋友进行聊天交流;三是现实生活中不敢倾诉的问题,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得以倾诉而不用担心隐私被窥探。由此可见,初中生上网的特点与其身心特点相吻合。同时,我们也发现,虽然初中生运用网络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面对不良信息的甄别能力和对上网时长的自控能力,是很多初中生自己做不到的。不良的网络信息将影响初中生的身心健康,而过长的上网时间也将对其身体健康和视力造成极大的威胁。从具有不良上网习惯和沉迷网络中的初中学生中可以看出,有很多是因为他们的基本倾诉、兴趣等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继而才转向网络游戏找寻新的“自我”,长此以往而沉迷其中。因此,家长应教育者应正确认识网络游戏,不应谈网络游戏“色变”,将网络游戏妖魔化。同时也应该反省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真诚、友爱地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交流。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家长应抓住这一黄金时机,对初中生进行有的放矢思想教育,使其转变思想观念,尽快适应新的生活;调整家庭中事事顺心养尊处优的环境,让初中生多动手帮忙做家务,适时进行生存教育,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强化他们对现实生活的认知,从而更好地分清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2.2.3 网络对初中生思想的影响网络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被很多不法份子所利用而存在一些不安定因素,如:网络病毒、色情信息等。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些不安定因素无疑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形成极大的威胁。初中生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个性心理和人格结构尚不成熟,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不足,猎奇心理会使他们在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时,严重影响他们日后的人生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淡化社会责任意识。网络是一个让人可以畅所欲言的世界,任何政府、组织、个人都不可能完全操纵网络,所以,人们可以在网络上相对自由的表达自己的个人喜好及情感,而不会像现实生活中一样被人管制,同时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使网民也不会因为言行举止较偏激而被追究相关的责任。所以,现在的网络环境下充斥着大量的盲目追求自由和民主的思想以及崇尚个人呢主义的言论。初中生现在正处于心理及行为的塑性期,如果被这种不良的思想及信息所左右,极易扭曲个人的价值观,使自己无限崇尚个人主义,进而演化成无政府主义,丧失应有的公民的社会责任感。2.3 互联网络对初中生的负面影响2.3.1硬件设施环境较差目前,各地区的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开设起来,笔者对昆明的网吧进行了抽样实地调查,受调查的网吧大部分办理了相关的证件,但是依然有不少网吧并未办理相关手续。在笔者的走访调查中,发现每一间网吧几乎都有部分初中生模样的人员在逗留上网,大多数是在玩网络游戏。同时,笔者还发现这些网吧中大部分上网环境较差,空气不流通、烟雾缭绕。甚至有很多初中生已经开始抽烟。2.3.2对身体和心灵的影响首先,对初中生造成身体的损害;上网时,对眼睛的危害,每年都呈上升的趋势;过度沉溺于电脑网络是不可取的,对身体是极为不利的;其次,容易诱发初中生的违法犯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手中的零花钱也是越来越多;一些初中生拿到钱后,就去网吧挥霍一空。滋长了他们挥霍浪费、贪图享乐、盲目攀比的恶习,导致各种不良品行的产生和发展。再次,初中生上网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初中生每个月的上网花销少则数十,多则数百,给家庭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一些家长则为了望子成龙,便风雨无阻地接送孩子上学;有的家长甚至耽误上班,守在学校门口,这无疑给家长们的家庭和事业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最后,导致初中生价值观的模糊和道德观的淡化;网络中各种信息混杂,很容易使初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生倾斜、模糊不清。网络虚拟中人际关系的随心所欲、无须承担责任、免受惩罚的特点,使初中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特别是网上暴力、色情等,使沉迷于网络的初中生的道德素质下降,道德观念淡化)据问卷调查,初中生上网很多都痴迷于网络游戏,没有节制的上网很容易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形成严重的网瘾。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对网络游戏的监管力度不严,很多网络游戏存在有大量的厮杀、血腥甚至情色场面,很多初中生面对这样的场面,不但部队表现出同情和惊恐,反而乐在其中,以能大量屠杀为成就的体现,长此以往,日常生活中如若遇到类似情况,将使初中生养成不闻不问、司空见惯的习惯。严重者,会使初中生将虚拟的网络和真实的生活混淆,造成角色混乱,还可能模仿游戏中的行为,对社会治安及他人安全造成威胁。据昆明日报报道,今年初的某日,时间已经是下半夜,昆明16岁的16岁的初中生涂某在网吧玩传奇三,在游戏中被14岁的少年阮某打败。涂某觉得面子挂不住而且感觉不服输,就是他在网上大骂阮某。在对骂中涂某得知得知阮某就在附近的网吧上网,于是涂某赶到阮某所在的网吧进行报复。在游戏中级别很高的阮某,现实中却不是涂某的对手。同样不服输的阮某在被打之后回家取了把折叠刀后又赶回网吧,二话不说,对准正在上网的涂某就是一顿猛刺,涂某出于求生的本能,忍着剧痛向网吧门外跑去,但是阮某却似乎红了眼似的追上涂某又连刺几刀,最终涂某经抢救无效死亡。2002年6月14日,未成年的刘某、宋某两人前去“蓝极速网吧”时被管理员拒绝,理由仅仅是因为管理员遵循国家规定“未成年人不得入内”。但是他们并没有罢休,6月15日,两人又重新回到酒吧,用雪碧瓶盛装了汽油将网吧点燃。这起火灾造成25人死亡,12人受伤,燃烧面积达到95平米,烧毁42台。2.3.3垃圾信息的影响据中国互联网协会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的“举报情况公告”显示,2013年7月31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通过网上举报平台和举报电话共接到各类公众举报信息中,各类信息比例如下:淫秽色情75.3%、诈骗14.9%、侵权2.7%、赌博2.4%、攻击党和政府0.8%、违背社会公德0.6%、违背宪法原则0.3%、病毒0.2%、宣扬邪教0.1%、私服外挂0.1%,其他2.6%。由此可见,信息量巨大的网络资源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垃圾,而其中,淫秽色情和诈骗类占据了90%以上,初中生社会经验少,同时学校性教育存在一定缺陷,使他们很容易被网上的信息吸引、误导甚至上当受骗。初中生正处于思想道德及价值观的形成期,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一旦被网络中不良的道德和价值观所误导,思想极易受到侵蚀,形成错误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严重危害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严重的甚至造成犯罪行为。中国互联网协会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网络垃圾信息被专家归结为“四色”:黄色、黑色、红色和黑色。黄色是指色情等不健康的信息;黑色是指非法和危险的事情;红色是指血腥、暴力和仇恨;灰色是指消极思想和颓废的资讯。2.3.4网络依赖的趋向长时间的上网时间,容易让初中生对网络形成依赖。初中是学生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长期坐在电脑前保持同一姿势,缺乏运动,既影响了身体的发育也降低了抵抗力。初中时期同时也是初中生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长期的人机交流,也大大减少了他们与同学、家长、社会的交流,容易孤僻忧郁,导致初中生自闭症的比例大幅攀升。为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方略的实施,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关于“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的精神,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1年11月向社会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内容如下: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2011.11.硕士学位论文 3家庭道德教育与初中生不良上网习惯的现象的调查分析3对家庭道德教育与初中生不良上网习惯的现象的调查分析3.1 调查的可行性分析本人在学校进行亲身职教工作,有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资料,能够具体细致准确的阐述论题。本人对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工作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平时的思想道德教研活动中,积极进行探讨工作,在相互交流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职教能力。这些都充分显示了本课题组对本课题研究的准确性和实践作用,具有一定的科研参考价值。在课题研究开始之前,我已经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大量的细致研究工作和准备工作。根据当前的教育形式和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开展共同的科研探讨,确立具有时代前瞻性的研究课题方向,明确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组织学习国务院所下发的指导文件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法律法规以及教育科研论著等文献资料,也在网络中查阅了大量关于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文献内容,从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并把这些记录在教学案例中,以此提高自己的科学教研水平。3.2 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设计问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收集所需要的信息,因此,笔者在设计问卷的时候,采用以结果为导向的设计方法。根据本文需要提供验证的观点设计了相关的问题。同时考虑到初中生的相关知识水平有限,受调查家长的时间有限等因素,笔者对设计好的问卷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重新编排了问题的顺序,将简单的、容易回答的问题房子前面,逐渐深入且问题的转换合乎逻辑,便于受调查人员了解并顺利的填写。在进入到实际调查阶段之前,笔者为了使调查问卷能起到最大限度的作用,笔者邀请相关人员对问卷进行了自测与修改。笔者还设计了父母道德教育方式评定量表,通过被调查初中生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对自己的道德教育方式,用来评定初中生眼中父母道德教育的态度和行为。3.3 调查样本的选取3.3.1接受调查家庭的基本情况通过笔者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初中生家庭基本情况良好。受调查者中,有86.3%以上的家长接受过高中以上的教育,其中48.2%的受调查家长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92.6%为健全家庭,单亲家庭只占调查总数的7.4%。3.3.2接受调查初中生的基本情况采用有目标性的抽样调查方法,选取城市内某一中学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并在这所学校内随机抽选几个班级和学年人任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教师进行研究、访谈对象,了解该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遵循理论性原则,在研究报告中所出现的人名或是校名会采取隐去或是代指的方法进行替代,使此研究报告切实做到真实有效以及保护他人隐私。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昆明市巴蜀中学、昆明育才中学,共发放调查问卷136份,收回有效问卷118份,回收率为86.8%。受访者平均年龄在13-16周岁,笔者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硕士学位论文 4初中生上网习惯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4初中生上网习惯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对上述调查结果,我们结合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