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doc_第1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doc_第2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doc_第3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doc_第4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授课总时数:2 授课日期:2011 年 8 月 24 日 主备人: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读写课文中生字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过程与方法3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走进大自然。情感态度价值观4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感情。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本课将进山观赏景物比作山中访友的新奇构想。2.难点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采用第二人称的巧妙之处,体会访友的心情。三、知识梳理学会生字,了解课文大意。四、学法指导以读促讲在读中感悟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1分钟)出示学习目标,课前随堂设计。(二)自学讨论释疑(8分钟)1.自学指导(1)读文时,用心,边读边想像。(2)边读边画,并在印象深刻句子旁写出感受。2.教师设问(1)作者到山中拜访的到底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称呼他们?(2)细读课文,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的好心情。3.小组讨论对疑难问题组内进行讨论交流。(三)展示汇报梳理(15分钟)1、展示汇报教师设计的问题、2。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节的知识点、重难点,学生在课文中标注、记录。(四)达标检测评价(8分钟)1、给加点字注音汩汩( ) 嗅到( )犬吠 蕴藏(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清爽( )依然( )宁静( )蕴藏( )陡峭( )热切( )奥秘( )3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你好,清凉的山泉!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好,陡峭的山崖!你好,悠悠的白云!( )(查一查、评一评)1.山中访友(第2课时)授课总时数:2 授课日期:2011 年 8 月 24 日 主备人:王春莲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2.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过程与方法3.读重点句子体会感情.并引导学生品析句子。情感态度价值观4.培养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通过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的方法。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感情,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三、知识梳理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四、学法指导以读促讲在读中品析回读理解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1分钟)出示学习目标,课前随堂设计。(二)自学讨论释疑(8分钟)1.自学指导(1)读文时,用心,边读边想像。(2)边读边画,并在印象深刻句子旁写出感受。2.教师设问(1)作者又探访了哪些朋友?它们的关系如何?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2)作者把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了什么?这样有什么好处?3.小组讨论对疑难问题组内进行讨论交流。(三)展示汇报梳理(15分钟)1、展示教师设计的问题。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节的知识点、重难点,学生在课文中标注、记录。(四)达标检测评价(8分钟)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篇课文通过作者拜访了山中的_等朋友,营造了一个_的世界,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2.阅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这山中的一切,文中的一切指的是什么?作者是用第( )人称来叙述的。3.读第六自然段,这一段作者用_句式,使我们感受到_。句子中的它们指的是_-仪式指的是_;从中作者感受到了_。2山雨授课总时数:1 授课日期:2011年 8 月 29日 主备人:王春莲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语。2.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3. 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所描绘的景色,感受山雨的韵味。情感态度价值观品味作者优美的语句,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的修辞手法。(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美好感情,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难点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的修辞手法。三、知识梳理学会生字词,感受山雨的韵味,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四、学法指导以读促讲在读中感悟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1分钟)出示学习目标,课前随堂设计。(二)自学讨论释疑(8分钟)1.自学指导(1)读文时,用心,边读边想像。(2)边读边画,并在印象深刻句子旁写出感受。2.教师设问(1)自由读课文,都准字音,都通课文。(2)作者在描绘这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图时,他观察到了什么?倾听到了什么?划出相关的句子。3.小组讨论对疑难问题组内进行讨论交流。(三)展示汇报梳理(15分钟)1、展示教师设计的问题。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节的知识点、重难点,学生在课文中标注、记录。(四)达标检测评价(8分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这段话描写了雨至山林时的音响特点,文中将岩石,树叶,绿草联想成_,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想象成_,将此时的雨声联想成_,为读者展示出了一幅_的动态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山雨_之情。2、这_仿佛在雨雾中流动,_我的眼睛,_-我的心胸.这句话描写了雨中山林最富有魅力的色彩_-.连用两个_-体现了这个绿,不光是用眼睛看到的,更实用_感受到的.通过对山雨色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_之情。3、课文是按_,_,_的顺序写的课文语言生动形象,作者善于通过_觉和_觉所及,发挥合理而又新奇的_,_等修辞手法.描绘回了山雨的特点。(查一查、评一评)3、草虫的村落(第1课时)授课总时数:2 授课日期:2011年 8月 30 日 主备人:王春莲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字词,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勒勉、庞然大物”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3了解“草虫的村落”是什么,跟随作者的目光找出文中的几个场景。过程与方法4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作者丰富的想像力,感受他与小生命交流中所体现出来的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情感态度价值观5了解作者发现“草虫的村落”的过程和原因,初步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了解作者发现“草虫的村落”的过程和原因。2.难点了解“草虫的村落”是什么,跟随作者的目光品味文中的几个场景,感受村落里“居民”的日常生活。三、知识梳理学会生字,了解课文大意。四、学法指导教学时采用以读促讲,读中感悟的方法。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1分钟)出示学习目标,课前随堂设计。(二)自学讨论释疑(8分钟)1.自学指导(1)读文时,用心,边读边想像。(2)边读边画,能够体现“草虫的村落”的句子,并在印象深刻句子旁写出感受。2.教师设问 (1)指名读课文,说说主要内容,(2)“草虫的村落”到底在哪?(3)寻找有关“村落”的语句,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想像和联想的?3.小组讨论对疑难问题组内进行讨论交流。(三)展示汇报梳理(15分钟)1、展示教师设计的问题。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节的知识点、重难点,学生在课文中标注、记录。(四)达标检测评价(8分钟) 1、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2、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查一查评一评)3、草虫的村落(第2课时)授课总时数:2 授课日期:2011年 8月 30 日 主备人:王春莲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品味语句,感受文中昆虫的可爱可亲,体会作者独特的表达方法。2分析写作手法,引导学生明白还是作者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像和独特的感受。过程与方法 3.通过诵读,边读边想像等方法引导学生品析句子。情感态度价值观 4.引导学生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鱼虫,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的对话。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品读语句,感受文中昆虫的可爱可亲,体会作者独特的表达方法。2.难点从具体语句中体会作者怎样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像来表达独特的感受,从中受到启发。三、知识梳理了解课文大意。感受文中昆虫的可爱可亲,体会作者独特的表达方法。四、学法指导采用自读自悟与合作质疑探究相结合。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1分钟)出示学习目标,课前随堂设计(二)自学讨论释疑(8分钟)1.自学指导(1)多读课文,就会发现有趣及写得好的句子。(2)联系前面我们学习文章的表达手法,看看本篇课文有没有。 2.教师设问(1)从文中画出自己觉得有趣和写得好的句子。(2)探讨本文的表达手法。3.小组讨论对疑难问题组内进行讨论交流。(三)展示汇报梳理(15分钟)1、学生点评练习实践环节中所出现的问题。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节的知识点、重难点,学生在课文中标注、记录。(四)达标检测评价(8分钟)1、“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密的森林。?为什么会这样?2、观察一种小虫,展开想像,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一篇小短文。(查一查评一评)4*索溪峪的野授课总时数:1 授课日期:2011 年 9月 1日 主备人:王春莲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达,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4.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受到大自然的教育,陶冶美的情趣,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在认真读书,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2.难点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崇尚纯真的思想感情。三、知识梳理学会生字,了解课文大意。四、学法指导以读促讲在读中感悟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1分钟) 出示学习目标,课前随堂设计。(二)自学讨论释疑(8分钟)1.自学指导(1)朗读中表达出自己的体会。(2)通过交流讨论使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情感。(3)入情入境,读中想像,从而读出感受,读出韵味。2.教师设问(1)读了文章后,索溪峪给你下了什么印象?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索溪峪的“野”?(3)你对索溪峪的什么最感兴趣?3.小组讨论对疑难问题组内进行讨论交流。(三)展示汇报梳理(15分钟)1、展示教师设计的问题。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节的知识点、重难点,学生在课文中标注、记录。(四)达标检测评价(8分钟)1、我会根据意思写词语。(1)不局限在一个标准、一种规格或一种方式上。( )(2)女自外交、文静而美好。( )(3)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 )2、我会填序号。“野”在字典里有以下义项:野外;不是人工饲养或培植的;不受约束的;没礼貌不讲理。理解课文内容,说说“野” 在下面的句子中的具体含义。 ( 1)索溪峪的山,上天然的美,上野性的美。()(2)平生没有走过这么“野”的路。()(3)山上的野物当然上“野”性十足了。()(4)在这样的山上间行走,我们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 (查一查评一评)园地一(口语交际)(第1课时)授课总时数:4 授课日期:2011年 9月 2日 主备人:王春莲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2.学生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 3.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2.难点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三、知识梳理 在学习了第一单元课文的基础上交流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但是要注意学生在交流时口语与书面用语的区别。四、学法指导一人说其他学生听,比一比看谁发现的问题多。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1分钟)出示学习目标,课前随堂设计。(二)自学讨论释疑(8分钟)1.自学指导(1)自由读口语交际内容介绍,明确交际范围。(2)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说给同桌听,并注意使用书面用语。2.教师设问(1)指名说本次交际话题的范围。(2)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回报。(3)其他学生认真听,比一比看谁发现的问题多。3.小组讨论对有争议的问题组内进行讨论交流。(三)展示汇报梳理(15分钟)1、展示教师设计的问题。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节的知识点、重难点,学生在课文中标注、记录。(四)达标检测评价(8分钟) 把口语交际说的内容记录下来。(查一查评一评)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授课总时数:4 授课日期:2011 年 9月 1 日 主备人:王春莲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2读背并积累古诗词。3理解故事内容。过程与方法4.学生交流教师讲解学生自读。情感态度价值观5.通过积累描写大自然的诗句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以及语文学习中的趣味性。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积累描写大自然的诗句。2.难点积累描写大自然的诗句。三、知识梳理读背并积累古诗词。四、学法指导1、学生自己吟诵。2、尝试理解,体会诗人在写景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1分钟)出示学习目标,课前随堂设计。(二)自学讨论释疑(8分钟)1.自学指导(1)与同桌交流本单元四篇课文在写作上的特点,体会这样写的好处。(2)自由读诗句,说说诗句的意思。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描写大自然的诗句?(3)阅读趣味语文中的内容,说说究竟哪里有趣?说说你知道的有趣的语文故事2.教师设问(1)谁能来说说本单元四篇课文在写作上的特点,体会这样写的好处。(2)这些诗句分别是什么意思?把你知道的相关的诗句说出来大家一起欣赏。(3)从这个小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3.小组讨论组内交流诗句的意思,故事的有趣之处。(三)展示汇报梳理(15分钟)1、展示教师设计的问题。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节的知识点、重难点,学生在课文中标注、记录。(四)达标检测评价(8分钟)1、背诵诗句。 2、书写诗句。(查一查评一评)园地一(习作)(第3、4课时)授课总时数:4 授课日期:2011 年9月 5日 主备人:王春莲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过程与方法 2.独立写,交换修改。情感态度价值观 3. 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习作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能在写作中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并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来表现这一情感。2.难点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三、知识梳理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独立写,交换修改。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四、学法指导独立写,交换修改,自己修改。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1分钟)出示学习目标,课前随堂设计。(二)自学讨论释疑(8分钟)1.自学指导(1)认真阅读习作要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想好以后独立完成习作,并相互修改。2.教师设问(1) 你选择的习作的体裁是什么?再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使文章生动吸引人?(2)写完后与同桌交换修改,听听别人有什么意见。3.小组讨论组内进行相互交流修改。(四)展示汇报梳理(15分钟)1、展示教师设计的问题。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节的知识点、重难点,学生在课文中标注、记录。(五)达标检测评价(8分钟) 对作文进行再加工,并誊写。(查一查评一评)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5.詹天佑 (第一课时) 授课总时数:2课时 授课日期:2011年9月3日 主备人:江春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他们的含义。2.抓住文章的主线,理清文章脉络。3.研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章主线,理清脉络4.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研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章主线,理清脉络2.难点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三、知识梳理 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 ,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章主线,理清脉络 四、学法指导1.自学、小组讨论2. 抓住詹天佑的言行,想法等关键词语理解课文重点,找中心句,引出主线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学习新课 导语引入,揭示课题1、我们伟大的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英雄儿女一身正气,威武不屈,他们热爱祖国,用毕生精力报效祖国。今天我们将走近深怀赤子之心的爱国人士,去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2、揭示课题:詹天佑生介绍有关詹天佑的资料。(二)出示教学目标找学生读(三)自学讨论释疑一自学指导1 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交流哪些字词的读音和字形需提醒大家。3 交流哪些句子不容易读好,需提醒大家注意。二教师设问1用“读了课文_,我知道詹天佑_。”交流读课文后了解的内容。2说说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3、.图文结合,简介京张铁路。(京张铁路,南起北京丰台,北至张家口,全长200千米。因为它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引起了帝国主义的垂涎,他们千方百计阻挠中国人自己建造京张铁路。)(四)、练习实践互帮1看拼音写词语。 Zhn tin yu yo xi sh gng z no ch do yrn( ) ( ) ( ) ( ) ( ) ( ) ti chn li r rn zh y n jing j yng gun ( ) ( ) ( ) ( ) ( )2、帝国主义国家是怎么阻挠和要挟的?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读完后说说你的感受。交流时可参考以下句式:“当我读到_时,我感到_。因为_。”(五)展示汇报梳理1.学生汇报自学指导中的几个的问题。2.学生汇报实践互帮中的两个问题。(六)小结课文,激趣存疑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修筑权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命运!面对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和嘲笑,面对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詹天佑是如何主持修筑铁路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七)达标检测评价1. 给加点的字注音恶劣( )要挟( )阻挠( )请教( )竣工( )联络( )藐视( )怒号( )2. 选词语填空周密 严密 精密( )计算 ( )思考 ( )测量艰巨 艰苦 艰难( )条件 ( )生活 ( )任务3. 选择关联词语填空.因为所以 不管都如果就 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只有才( )帝国主义怎样破坏阻挠,( )动摇不了詹天佑修好京张铁路的决心.( )不用科学的态度修筑铁路,那带来的后果( )不堪设想.( )设计人字形线路,并用两个火车头,火车( )能爬上坡. 京张铁路提早竣工( )给了藐视中国人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大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5.詹天佑 (第二课时) 授课总时数:2课时 授课日期:2011年9月3日 主备人:江春燕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两种隧道的开凿方法,了解人字形线路的作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2.研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章主线,理清脉络3.结合具体的事例,理解深刻的句子,体会詹天佑杰出的才华和爱国精神,同时从他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启迪.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结合具体的事例,理解深刻的句子,体会詹天佑杰出的才华和爱国精神,同时从他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启迪。2、难点理解两种隧道的开凿方法,了解人字形线路的作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三、知识梳理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詹天佑杰出的才华和爱国精神 四、学法指导1.自学、小组讨论2. 抓住詹天佑的言行,想法等关键词语理解课文重点,找中心句,引出主线五、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理清层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清朝末年清政府要修筑京张铁路,帝国主义者千方百计的阻挠、要挟,当时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在帝国主义的嘲笑声中,在全国人民的殷切希望中,在这样的危难之际詹天佑【“詹天佑不怕线路”】)(二)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学生读(三)自学讨论释疑1、自学指导a、詹天佑是如何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课文记叙了修筑过程中的哪几件事?快速默读46自然段,用小标题概括。(交流汇报: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铁路。)b、读读第自然段,找找詹天佑是怎么做的?2、教师设问问题一: 在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时,詹天佑采取了哪两种不同的方法?用图示说明。 问题二:读完课文,詹天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写一写。3、小组讨论(三)练习实践互帮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1)、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这句话的意思是:_(2)、他们认为,这样( )的工程,外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 ),至于中国人,是( )也完成不了的。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这个工程_。(3)、詹天佑不怕( ),也不怕( ),( )接受了任务。(4)、不管( ),詹天佑( )坚持在野外工作。从这两句话,可以体会詹天佑_(四)展示汇报梳理 1、读读第自然段,找找詹天佑是怎么做的?交流品读以下几句:a“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指名几位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扣住“亲自、始终、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等词句来谈体会。)(2)听老师读这几句话,你仿佛看到什么?(詹天佑跋山涉水的身影、布满血丝的眼睛。)(3)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多危险呀!他为什么不去安全的地方呢?b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1)“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为什么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2)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詹天佑要求工作人员勘测、绘画、计算等都要精确、严密,决不能含糊、马虎,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对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