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复习(最终版).doc_第1页
大学语文复习(最终版).doc_第2页
大学语文复习(最终版).doc_第3页
大学语文复习(最终版).doc_第4页
大学语文复习(最终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经:诗经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风、雅、颂。“风”指风土之音,地方民歌;“雅”指朝廷之乐,诸侯朝会和贵族宴享的乐歌;“颂”指宗庙之曲,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主要的艺术手法是赋比兴。现实主义精神: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按照生活的实际样式再现生活,并通过对生活真实具体形象的描写,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或本质的某些方面。(再现生活,表达感情,反映本质) “伊人”指诗人思念和追寻的一切美好对象或者生活理想,此处为泛指、虚指而非确指、实指。“伊人”的在诗歌中的美是模糊的、朦胧的甚至抽象的;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审美想象的空间与空白;伊人位置的捉摸不定,诗人的执着追寻,不畏艰辛,都侧面的烘托了伊人之美。这首诗诗人虽然对伊人不着一字,却尽得风流,写出来了伊人给我们的距离美、空白美、朦胧美和含蓄美。9、 超然台记:主旨句: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物”与“乐”的辩证法:“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只要能超然物质利益之外,便能无往而不乐。以乐观与豁达的心态对待生活,便餔糟啜醴皆可以醉;以乐观与超然的心态对待世事,便没有美恶、去取、大小、祸福的烦恼。游于物之外,就能无往而不乐。游于物之外的游则是自由的游、真正的游、无穷的游、逍遥的游。逍遥游是游的至境。人生在世孰能无挫,孰能无忧?忧而伤怀,则颓然;忧而自解,则超然。苏轼以佛、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思想处置人生忧患,因而在任何逆境中都能随遇而安,不悲观,不颓唐,宠辱不惊,进退自如,超然物外,乐观旷达。2、春江花月夜: 诗歌主题第一层:思妇游子相思的大背景(景物描写)第二层:人与月的关系 在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五言短诗到七言长篇,音乐节奏美感。在内容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以前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而是注入新的含义。在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加入了游子思妇月下的思念之情,一种纯洁的情感。全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汇成一种情、景、理交融的幽美意境。这首诗细腻地描绘了月夜、春江、花林等美妙景色,抒写了离人相思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宇宙奥秘的沉思遐想。全诗诗情、画意、哲思水乳交融,创造了令人心醉神迷的意境。诗中紧叩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展开描写,而以月为主线贯穿全篇,随着月的升起、高悬、西斜、落下,依次展开画面和思绪;以从月升到月落为时间线索,把从天上到地下的寥廓空间,从明月、江流、花林、青枫、白云到水纹、落花、海雾等等众多景物,以及游子、思妇种种细腻的感情,通过环环相扣、连绵不断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由春江引出海,由海引出明月,又由江流明月引出花林,引出人物,转情换意前后呼应,若断若续,使全诗既完美严整,又有反复咏叹的艺术效果。 诗的前半部分重在写景,在美景下生发出对宇宙奥秘的思考,富有理趣;后半部分重在抒发游子思妇之情,这情是在景的基础上产生的,景中亦自有情。结尾一句,更是情景交融。全篇有情有景,亦情亦景,情景交织成有机的整体,其中还流动着一种哲理的思致。 诗中写了许多色彩鲜明的形象,如皎月、白沙、白云、青枫等,这些景物与花颜月色共同组成了柔和静谧的诗境,与所抒发的缅邈深挚的情感十分和谐统一。 全诗36句,每四句一换韵,平仄相间,韵律婉转悠扬,与诗情相得益彰,读来一唱三叹,情味无穷。3、长恨歌:唐杨二人艺术形象的特点(前后期):前期:唐明皇 重色荒政致乱“倾国” 杨玉环 主动承恩、以色邀宠“丽”“媚”“娇”雍容华贵、矫揉造作、搔首弄姿之美,即“娇无力”之美后期:唐明皇 重情(蜀地思念、长安思念) 杨玉环 钟情不渝的仙女,凄凉苍白、自然本态、不加修饰之美对比对照,引人同情,又让人反思其悲惨的结局A.杨玉环:写丽: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侧面烘托)写情态:侍儿扶起娇无力、云鬓花颜金步摇、玉楼宴罢醉和春写活动:承恩承欢(赐欲、侍宴、侍夜)无闲暇写专宠:春从春游夜专夜、三千宠爱在一身后期钟情不渝写情状: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写动作:揽衣推枕起徘徊写外貌装束: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赠物:唯将旧物表深情 寄词: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B.唐明皇:淫乐: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用人:姊妹弟兄皆列土景随情迁: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睹物思人: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长夜难眠,孤独难熬夕殿萤飞思悄然, 孤灯挑尽未成眠。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后半部分浪漫主义虚构的作用:诗的后半部分虚幻了一个虚无飘渺、别开生面的仙境,使杨贵妃死后的艳艳形象再现于蓬莱,沟通了天上人间永远不存在的爱情。这使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就不再是简单的纪实诗,而成了一个经过艺术再创造更带有典型意义的悲剧。这种仙化式的悲剧结局,是作了喜剧处理的。它不仅写出了李、杨至死不渝的爱情,而且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写出了死而复生、恩爱不绝的奇迹。这是一种主观愿望的表现,不是客观化的。这种大团圆结局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欣赏习惯。道士觅魂和仙山寄词两个情节均表现了两人对爱情的坚贞,体现了诗人对最后爱情悲剧的同情,同时照应了爱情和讽喻的双重主旨,渲染了长恨的主题。诗人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杨贵妃,让她以“带雨梨花”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末尾,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并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主旨:长恨歌的主旨:存在讽喻说,爱情说,双重主题说三种说法,我更倾于第三种。认为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荒淫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辙,另一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焉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歌颂了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反映出人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和向往,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身兼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 突。冲突的体现者主要是两个人物本身,而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人物的长恨。 4、俞伯牙摔琴谢知音:1.其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吕氏春秋、列子,发生在战国时期、汉阳,是经过明末通俗文学家冯梦龙编辑的话本小说三言。2.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不仅情节生动、人物丰满,而且具有厚重的情感色彩和普世价值。小说的落脚点与旨归不仅仅在以琴结缘和音乐知音,更由此进入社会伦理层面,歌颂俞、钟二人超越血缘和等级的生死不渝的友情、极富诗意的人生意趣以及彼此恪守信义的高风亮节,从而使俞、钟故事成为民间文学的经典之作,实现了“警世”的目的。3.知音故事的文化内涵之一a.音乐知音(伯牙、子期二人均为热爱音乐之人,音乐是二人相识、相知的触媒)b.人生知己(俞钟二人以琴结缘,由音乐知音而升华为人生知己,体现了两人心神相交、人琴合一的精神世界)c.傲岸人格(首先,俞、钟二人不同流俗的诗意人生追求;其次,超越世俗等级身份地位的价值观)d.诚信典范(钟子期临终前嘱咐父母在江边等候故人,俞伯牙辞官赶往楚国,于约定之期赶到相约之处,得知挚友已逝,主动承担起代友人赡养父母的职责);知音故事的文化内涵之二e.君子之交f.文人隐逸g.楚地风情h.儒道文化知音故事的文化内涵之三:钟俞的友谊是一种理想化了的审美化了的友谊,寄托了中国人的友情观和对真正友谊的企盼之情。它不带一点世俗功利的成分,超越了贫富贵贱身份地位的界限,纯以才学相交、心神相交、信义相交的“君子之交”。钟俞之交带有深深的文人归隐气息。钟俞因琴结缘、因琴相知。钟子期具有不同于一般樵夫的文人的艺术修养和学识,他实际上是一名隐士。而俞伯牙不走旱路,钟情于自然山水,并且只要能在琴上找到知音,“就不做官,亦非大事”;他最后向钟父表白将“上表告归林下”,进一步张扬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又何必迷恋庙堂的隐逸文人的人生哲学。文学欣赏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品味语言(语言的比喻意义,象征意义,引申意义,情感意义,审美意义),领悟形象,体验情感。文学欣赏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基本性质:读者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一种审美关系。特点:主观性与客观性。典型:典型是西方文论创立的一个美学概念,它时就叙事性作品而言的。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人物:一些“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崇高的英雄。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意象:组成意境的元素,是抒情作品中单个的文学形象(带有作者的主观感情)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理论,是就抒情性文学而言的;意(情 志 理)与境(物象 环境 景物)的互相渗透,和谐统一,是一个无限广阔的充满情感的审美空间;或者说,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但我们这里说的意象是泛化意象,是文艺作品中出现的一切艺术形象和语象的范称,相当于“艺术形象”或“文学形象”而不是指的审美意象。意境创作三方面: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神兼备中国文学的基本人文精神:1.崇尚自然,关注生命2.热爱祖国,关注民生3.珍视真情,关注人伦中国山水文学的文化精神:1.自然平淡空灵清新2.博大雄浑豪迈3.把自然山水与人生遭遇,作家心境紧密相连,托物抒怀,以景比德,赋予自然以强烈的人文情怀。5.听听那冷雨游子的孤独感、思乡之情。 写作背景:二十五年背井离乡的经历积淀成了悠远而无法割舍的故土情思。他经历离别家园的痛苦与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本文通篇写雨,写愁,写离怨,通过那蒙蒙细雨来凸现自己的思国爱国感喟生命之情思。本文“雨”意象的丰富内涵:难遣的家国之思,难舍得文化恋慕。那冷雨里有余光中对故乡母亲的孺慕;那冷雨里有余光中对美丽中文的热爱;那冷雨里有余光3对古中国历史的遐想;那冷雨里有余光中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是一种文化乡愁A.余光中的乡愁是一种对于故土的深深眷恋;B.余光中的乡愁是一种博大的家国情怀; C.余光中的乡愁是对中国古典诗词和传统文化的一片痴情;D.余光中的乡愁是一种对海峡两岸统一的热切希望与和谐团结民族精神的情感升华。语言上的特色特点一:句式长短参差,文言口语和欧化句式穿插,变化多端,灵活自如而连贯。 特点二:大量使用叠音词,增强了文章的节奏和韵律感,描写十分细腻。特点三:大量使用比喻、通感、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有力烘托了思想情感。联想绮丽而自然多变,采用大量比喻对照烘托等表现手法,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作品的文字华丽典雅而富于弹性,巧妙地融古典语汇与现代白话于一炉,具有极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短句,参差跳跃,简洁干脆,具有珠落玉盘的效果。长句,一气呵成,层层递进,表现出雨的连绵不断,表达了丰富的内容,气势非凡。叠词:a.音节美,音乐美b.增强感情、形象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能够激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审美情感。沟通不同的感官,同时利用譬喻,改变描写物的性态,从而造成感官的矛盾,引起读者的鲜明印象,更便于引起多种感官的刺激。用典:古典诗词的巧妙引用,既对文章的意境营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增强了文的文化底蕴。、艺术特点(1)幽远深广、迷离温馨的思乡意境通过雨中悠远的情思,作家把对少年生活的回忆、中国大陆古老的文明、古诗画的意境以 及对现实生活的诸多感受汇集在一起,唱出了一曲委婉悠长的歌。(2) 联象绮丽而自然多变;大量比对照、烘托等表现手法,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由雨中的金门街到厦门街,想到金门和厦门;从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子、江南人,想到杏花春雨江南;从杏花、春雨、江南,想到方块字和中国古老的文化。时而过去,时而今天;时而台湾、大陆,时而美国、日本。在这种类似于电影蒙太奇镜头的丰富联想中,读者得以细细体会一个游子浓郁的思乡之愁,乡愁的内容也不断深化。而雨中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等诸多感觉方式的奇妙结合,更是编制了一幅奇特的思想图。(3) 文字华丽典雅而富于弹性,巧妙地融古典语汇与现代白话于一炉,具有极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余光中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又接受了系统的白话文训练,在创作中自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他在行文时,巧妙地将许多古诗名句嵌入其中而丝毫不露斧凿痕迹;运用长短相间的句式,富于变化,造成文章结构上的美感;又大量采用双声、叠韵、叠字、排比、对偶以及通感手法等艺术手段,营造出类似于打击乐的音响效果,增强了作品的音乐感和节奏感,使文章具有诗歌一般优美的意境和韵律,节奏明快而又典雅清丽。、经典段落赏析1. 首先,作者听出的是美感,然后听到大陆的雨声凄凉,凄清,凄楚,听到了岛上的雨声多了一层凄迷。2.凄迷是一种怀乡之痛,思乡之感3.少年,年幼无知,听着雨声,听者故事,给人温馨的感觉;中年,“客舟”有飘泊异乡的沧桑;老年,阅尽人生,想到祖国分裂,心中多一层伤感。写蒋捷的诗其实是在写作者自己,作者哪里是在听雨,分明是在听人生!4.是祖国母亲在呼喊游子回家6、论语四则:“仁”(爱人,孔子主张的不空洞)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其基本精神就是“爱人”,表现在政治方面就是“仁政”,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本质是等级;礼的作用,和为贵,以礼节和)“礼”的本义是祭神的器物和仪式;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礼”具有社会政治规范(“立国以礼”)和行为道德规范(“立身以礼”)两方面内涵;“礼”的实质就是人为地将人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礼的作用:礼之用,和为贵 。这是礼的至高境界,“和”不是“一团和气”,“和为贵”不能理解为放弃原则,不讲立场,它讲的是一种“度”,即遇事以礼为规范,协调各种矛盾,使之关系和谐,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从而保持事物的稳定,促进事物的发展以礼节和。关系的调处,矛盾的解决,以是否符合“礼”作为一个基本的标准。不能讲无原则的退让和妥协。“仁”与“礼”的关系:礼”与“仁”是一个事物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礼以仁为价值依据和内在本质,仁以礼为外在表现形式。(仁爱之心争夺减少,手段减少)孔子创造性地“援仁入礼”,用“仁”的思想来解释礼,孔子将礼从外在的规范约束转换成人心的内在要求;将“礼”的僵硬的强制规定提升为生活的自觉理念;将一种宗教性、神秘性的东西变而为人情日用之常,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和”的内涵:和谐,恰当。7、 老子四章:a.道是宇宙的本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万物存在于变化的规律,道的本性是天地大自然;b.道是自然无为的,不等于不为,而是指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瞎为、乱为,要顺应事物本身固有的发展规律,顺其自然,不人为去干涉,不妄为,以静制动,保持一种“原生态”的状态;c.道是辩证的,事物的双方是矛盾的统一体,既互相依赖又无时不向对方转化,道是虚无的,但又无时不在。、“自然”与“自然无为”: 由于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所以人类应该主动向道靠拢,做事情要遵循道。而要遵循道,就应该通过无为到达一种自然的状态,因为自然是道的存在方式、表现形式,在自然的状态下人类才能更加接近道。道是无形的,所以对于有形的东西的“有为”是无法接近道的,“有为”不是一种自然的状态。人类作为天地万物中的一员,应该向其他生命一样顺应自然,做符合自身角色的事情,应该“无为”。“无为”是指做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而不是什么都不做。这才是人类本应具有的状态,这才符合道。而无为,指的是一种态度。为什么要无为?在老子看来,人是宇宙万物中的一员,因而做事要符合宇宙的律,这就要求人类顺应自然,安分守己,做该做的事。并且在自然面前,人的力量是微小的,无法与自然抗争,只能通过无为来自然而然的达到有为。在人道自然无为的主张中,又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和谐一体的关系,认为人应当顺物之则,缘理而动,不要以人的主观意愿胡乱行动,破坏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二是在社会人际关系方面,尤其是处于社会领导地位的统治者,要效法道的自然无为精神,尽量简化各种制度、规范,使百姓保持纯朴的民风。、朴素的辩证法:老子学说的精华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他还进一步提出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转化的观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物壮则老”等。但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也有很大局限性。一是他认为对立面的转化不需任何条件,二是把对立面转化看成是循环往复的过程,看不到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结果使他的辩证法思想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人们无知无欲的远古自然社会。他公开提出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这样才能“民利百倍”、“民复孝慈”、“盗贼无有”。他还认为,人治理社会也应当像自然生养万物那样,采用自然无为的态度和方法,治理者越是无为,老百姓就越纯朴易治。不难看出,这一理想含有一种对于超现实的、甚至是超出想象力的、人力无法与之抗争的力量的敬畏和惶恐的心理,同时表露出一种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的色彩。但是,老子尖锐的指出了社会各种制度规范中压制人性的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批判意义,它对于改进和建立更为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规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8.庄子秋水:秋水强调了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即事物本身的相对性和认知过程的变异性,指出了认知之不易和准确判断的困难。但篇文过分强调了事物变化的不定因素,未能揭示出认知过程中相对与绝对间的辩证关系,导向了不可知论。又以“齐一”的观点,泯灭了事物之间的区别,否定了人认知世界、努力改变世界与现实的必要性。但其“齐物”思想对人以淡泊宁静的新态对待生命过程中的荣辱得失无疑是很有作用的。启示:不要拘泥于一己之见而固步自封;要保持谦虚的美德,谦受益,满招损;人贵有自知之明;有比较才有鉴别;知耻而近乎勇;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自大是由于无知;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才会有所发展;要有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要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应该努力学习不断上进;“相对论”:代表 北海若世界上永远也不可能有绝对意义上的大或小,大与小永远只是相对的。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不可自以为是,目中无人任何人在感到自己多么伟大的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渺小,要想一想还有比自己更伟大的存在, “齐一论”认为世事万物是万分复杂和变异不定的,因此人要认识它们是不可能的,不如泯灭它们的区别,以“齐一”与同等的态度来对待,生和死都要以宁静的心态对待。物我相融。“不可知论”:不要以极为有限的智慧去探究没有穷尽的境域,反对人用极为有限的智慧去探究没有穷尽的宇宙乾坤12、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1.矛盾的焦点:小说的矛盾冲突集中而尖锐“违法粮同时又是救命粮”,国法口粮;党性民命,政策现实典型人物:1、吹牛浮夸和春荒的典型环境、揭示了李铜钟悲剧性格形成社会根源。这个社会环境与大雪纷飞的自然环境一起,对李铜钟形象的塑造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2、李铜钟的形象随着情节的展开步步升华。他的为人、为“官”,无不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三次要粮宰牛借粮投案被审(死亡)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肖像与外形描写;普罗米修斯式的圣者和殉道者;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特殊“犯人”;扭结在历史谬误中的悲剧英雄;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答题层次:典型环境典型情节悲剧人物(各种的描写手法)悲在哪儿)典型环境:大跃进大饥荒,文中还有一些典型的口号(极左的路线,浮夸吹牛冒进的不良风气蔓延);生活环境、社会历史环境,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大跃进时期,三年困难时期;典型情节:1960年春荒时节,全国上下仍被浮夸风笼罩着。李家寨全村近五百号人因断粮七天而命在旦夕。村支部书记、一级伤殘军人李铜钟在多次请求公社书记杨文秀救济无果的情形下,不惜触犯法律,“借 ”出国库的五万斤玉米,挽救了全村人的性命,而他自己却成了“抢劫国家粮食仓库的首犯”,又虚又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