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业:戏剧影视文学学号:2008101129姓名:周坤龙孝人伦的至理人类文明不管进化到何种程度,出生、长大、衰老是必由之路,因此,孝就成为永恒的主题。尤其对于我们这个长期受儒家伦理熏陶与洗礼的民族来说,孝更是一个民族的传统与象征。无论从先秦的经典哲学中还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八荣八耻,无不体现孝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我们心中的地位与要求。他不仅已成为我们的立人之本,更是我们的做事之需。如孝经中所言“夫孝,始于事亲,中于立身。”“人之行,莫大于孝”等等。因此孝是我们每个人所必须具备的优秀品德。在此我主要谈论如何尽孝,以及孝为何用两个问题。如何尽孝?孔子主张:第一:敬养父母。这里对父母,不仅是养,而且要敬。当然养是首当其冲的,如果连养都做不到,那就是莫大的不孝,但是仅养不敬也是不孝。“今之孝者,皆能有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 为政)因此对待老人,不仅只是给一口饭吃,缺乏尊重、关心和爱护。不仅是每月一百块、二百块的赡养费。而是要尊重,要发自内心的亲爱的亲爱、关心,不能应付了事。但是要怎样才能在尽孝的时候很好的做到“敬”呢?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 为政)说的是,尽孝不仅仅是养,而是要有态度。有事,做弟子的去做;有好的饮食,年长的人先吃,仅仅这样侍奉父母,能称的上是孝吗?因此孔子主张子女不仅要善于体会父母的心态,而且在父母面前应当总是保持愉悦的颜色。这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时刻在父母的面前保持幸福的快乐的心情,否则孔子也不会说“色难”。第二:以礼侍奉,委婉劝谏。论语中孔子要求人们按先圣留下的“礼”去侍奉父母,而这种礼,是包括养生、送死、祭奠等诸多规范的庞大的体系,严格按照“礼”所规定的标准去孝敬父母。即所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 为政)同时,孔子还要求人们,在父母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委婉劝谏。这样才不至于使父母陷于不义,而且即使劝谏不成,也要保持对父母的恭敬顺从,不要怨恨父母。即“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待父母,也绝不仅仅是养老送终的形式,而是刻在骨子里脑袋中的铭记,不仅仅是每年清明节时的象征意义的祭拜,而是虔诚的恪守礼仪的去思念祭奠。在家中与父母发生意见的不同意,不应该是不加谦让的顶撞,而是以合理的平和的心态去劝说。第三:善保己身。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还应当让父母不为自己而担忧。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 为政)也就是说,父母只为子女的疾病而担忧,不为别的事,比如触犯法律,或行不义之事,或做冒险之事而担忧。而且孔子还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 里仁)。同样说明这一道理,父母在世的时候,尽量不出远门,如果必须要出,一定要告知方向。想想现在的子女,动不动就离家出走,动不动就网吧通宵,从来不告知父母,他们不曾知道父母曾多少个日夜为他们而担心操劳,上学,就业,婚姻等等一系列的事,父母而无不想的面面俱到,而我们的,除了让他们担心还做了些什么,这难道是孝吗?第四:无违。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也。”(论语 学而)就是说观察一个人要看他父亲活着的时候是什么样,父亲死的时候又是什么表现,如果他能三年之久不改父亲做人处事的风格,就可以称的上是孝了。当然,这样的理解是不对的,或者说是不全面的。因为父母的行为或行当也不一定全是对的,比如父母从事的是偷鸡摸狗的事,比如父母卖国求荣,我们难道还要去三年不改其志吗?所以在这里,我们看待无违应该是辩证的理性的,孝子应该继承发扬的是父母的正业善道,至于父母的过错,应当改制,去之,这样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不是盲目的任意的。当然,孔子关于孝的论述也不全然正确,比如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说的是孔子认为孝是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包庇。这在如今的法治社会当然是不对的,但是孔子为什么当时会提出如此的说法呢,我想可能与他本身提出的孝慈为人伦之本,强调父子之间的关怀和爱护。父亲犯了法,儿子不忍心看着父亲去坐牢受罪,所以儿子要替父亲隐瞒,否则在孔子看来亲子之间的伦理关系会受到破坏,所以他说“直在其中”。但是这样做毕竟与当今社会不符,所以我们在学习论语时也要有所扬弃。孝为何用一、以孝治天下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也;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孝悌也者,其为任之本与!(学而第二章)有子从社会政治关系的角度来谈论孝悌,说明孝悌可以维护政治的安定。汉朝开始提倡“以孝治天下”,把它作为一条政治原则,无论从皇帝本身还是官员的选拔无不体现了孝。例如汉朝每位皇帝的谥号必加一个“孝”字,如“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等等,而且汉朝实行推“孝廉”作为朝廷选拔官员的办法。整顿社会的伦理秩序,构建和谐社会,要提倡“仁者爱人”(博爱),提倡“博施于民而济重”(为人民服务)。然而如果对自己关系最亲密生养己生的父母都不爱,能够真心实意地去爱别人乃至博爱大众吗?如果对自己的同胞兄弟都不友爱,不关心和帮助,那么他能够真心无私的对待朋友,同事吗?所以,孝悌是重要的,也是最起码的道德。更是我们如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二、修身达仁“仁”是孔子提出来的最高道德标准,也是孔子的理想人格。在论语记录中“仁”包括孝、悌,忠、信、恭、敬、智、勇等美好的品德。而孝悌是孔子倡导的家庭伦理基础,孔子以“孝悌为仁之本”。“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在家庭中能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到社会就能忠于国君,尊敬师长,不会犯上作乱,所以”孝慈则忠”因此,若想成为理想中的仁者,养成完美的人格,必须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家庭环境中做起,要身体力行,时时处处尽自己的力量,一点一滴的去做。在传统的家庭内部,父母生养抚育子女,以此来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如果没有父母对子女的抚育,孩子不可能长大成人,而父母年老不能劳动,子女应该赡养。在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中“养儿就是为了防老”。父母总是把子女作为自己生命的延续,事业的继承者,但是社会当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孝的,或者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孝。试想,一个人对生他养他的人都不能报恩,他又会对谁怀有感恩之心呢,因此,当今社会把孝作为一个人品格最重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老年病科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路检验工程师桥梁隧道工程章节试题及答案
- 桃子类培训知识课件
- 公务员甄选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残疾人专职委员招聘考试复习策略与建议
- 2025年经济师高级考试必-备微观经济学模拟题解析
- 2025年城市规划与管理专业公务员考试冲刺题库
- 2025年VR初级笔试工程师答案
- 2025年贸促会政府会计实操模拟题及答案
- 福建省莆田市七中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重点名校2026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 2.4抽象函数的周期性与对称性-讲义(原卷版)
- 喷粉挂钩管理办法
- 2025手机维修服务合同范本
- 风电场安全规程考试题库(附答案)
- 肠内营养患者护理质量提升措施
- DB11∕T 1205-2024 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报告编制与审核技术规范
- 苯职业病防护课件
- (高清版)DB11∕T 2442-2025 学校食堂异物管控规范
- 扬尘污染矿山管理办法
- 母乳喂养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