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代汉水流域农业和工商业发展初探论文 摘要:元代汉水流域经济得到持续发展其重要因素是因为农业发展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材料和商品流转庞大约水陆交通网为全国大小城镇之间的商品流转、贸通有无以至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提与此同时世祖忽必烈用汉人行汉法在进攻南宋时告诫统帅伯颜不“杀人”并诏谕士农工商“各安己业”其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为汉水流域地区的社会稳定民众安居乐业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使之达到“一方安之” 关键词:元代;汉水流域;经济发展 汉水(亦称汉江)发源于陕西行省兴元路沔州(今勉县)以西(今宁强县)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河南行省的襄阳路(治今湖北襄樊市)而达湖广行省的汉阳府(治今湖北武汉市)它的两岸还有不少支流和众多的湖泊网络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汉水自古以来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流域内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物产众多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富饶地带之一历来对元代经济发展的研究史学界已作过深入研究但对元代汉水流域一带经济领域的考祭迄今为止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有学者认为元朝统治期间破坏性很大诸多方面(包括经济)不可能发展很快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笔者认为元统治期间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元世祖忽必烈用汉人行汉法在进攻南宋时告诫统帅伯颜不“杀人”并诏谕士农工商“各安己业”其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为汉水流域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安居乐业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拟就元代农业和工商业发展情况谈一些粗浅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重农措施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宋元之际战祸频仍北方和两淮地区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耕地荒芜荆棘丛生饥饿的农民无力耕垦到处流窜所幸江南农业生产还没有遭受大的破坏元朝建立后开始重视农业把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作为巩固新政权的紧迫任务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汉水流域一带的主要作法是: 1广置屯田元代屯田规模之大分布地区之广在中国古代史上是首屈一指的在蒙古灭金元灭南宋之时屯田起了重要的作用元人王恽说:“南北之势我可以取彼此必然理也然馈饷转输古无良法正有屯田待以岁月为古今上策耳”蒙金、宋元战争使正常的农业生产无法进行而只有屯田这种方式才能在战争的条件下从事生产因此可以说没有襄阳路和南阳府等地的屯田伯颜由汉江而下灭亡南宋几乎是不可能的元朝建国后广置屯田对于这些地区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带来了有利的条件在屯田中朝廷经常抽调一些习农之入前往屯田地区指导屯田人员耕种为那些地方的农业发展输入了技术力量在经营屯田的同时朝廷还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水利建设不少地方的水利渠道因屯田而修建起来 早在定宗贵由时大将夹谷龙古带行省事于兴元路(治今陕西汉中市)夹谷龙古带令部下“垦田数千顷灌以龙江之水”宪宗时忽必烈遣汪德臣、汪良臣等在利州(即广元路治今四川广元县)附近白水等地辟置屯田利州路治曾一度徙治于南郑(今汉中) 元朝建立后广泛屯田至元六年(1269年)立唐州(河南唐河)、邓州(河南邓县)、申州(即南阳府治今河南南阳市)、裕州(治今河南方城县)屯田至元十年(1273年)元军攻克襄樊之后元朝政府充分利用“江淮在宋为边陲故多闲田”“黄河迤南大江迤北汉水东南两淮地面在前南北边徼中间歇闲岁久膏肥有余虽有居民耕种甚是稀少”两淮“兵革之余荆棘蔽野”若将“上自钧(今钧县)、光(今光化都临汉水边)下至蔡(今新蔡县)、息(今息县)”的荒地给边民屯种不数年即可“剪去荒恶荡为耕野”同年宋将吕文焕投降后又于襄阳府(即襄阳路治今湖北襄樊市)留“熟券军”置屯田至元十八年(1281年)以汉军、新附军兵士及昆一万五千余户在德安府(治今湖北安陆县)境立屯大德元年(1297年)十二月朝廷徙襄阳屯田合刺鲁军于南阳户受田百五十亩并授给种子、耕牛等必要生产物资皇庆元年(1312年)遣户部尚书马儿经理河南屯田同时把武昌等地的人移往西北一带屯田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签发旧贯鄂州(即武昌路治今湖北武汉市)、随州(治今湖北随州市)的“降民”一千一百零七户迁往中兴路(即宁夏府路治今宁夏银川市)居住“计丁给地立三屯” 2鼓励垦荒如何把流亡的农民安置好使劳动力与土地结合起来重新生产粮食蒙荣农村开拓租税来源从而巩固新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元政府的一项当务之急元政府允许农民开垦荒地规定:“凡是荒地俱是在官之数若有余力所其再开”“凡荒闲之地悉以付民先给贫者次及余户”把荒闲之地用法令形式规定为封建皇朝所有只要农民有劳力的都允许报官开垦大规模的垦荒使农民缺乏耕地的问题得以缓解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十一月朝廷因“以江淮间自襄阳至于东海多荒田命司农司立屯田法募人开耕免其六年租税并一切杂役”政府并从牛、种、农具、衣、粮上资助垦荒农民从赋税差役上优待垦荒农民“官授之卷俾为永业三年后征租”从产权上鼓励垦荒农民王祯主张开荒一再强凋“坐贾行商不如开荒”他谈及汉沔(今湖北汉水流域一带)、淮颖(皖北一带)等地多刨开荒地当年种芝麻收获良好有的“盈溢仓箱”以至“速富者”河南在金亡时“民疏土旷”是时(世祖后期)“民生日集地窄人稠与江南无异”“汉中之田辟已十七”优惠的垦荒措施在汉水流域一带得到了施行不仅有力促进了汉水流域一带的垦荒进程而且大大扩展了垦荒面积 3兴修水利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灌溉既能扩大拼地面积又能防止水旱灾害促进作物增产元朝政府认为“农桑之术以备旱暵为先”把兴修水利摆在重要位置廉希宪在江汉“泻蓄水于江得田数万亩为贫民业”21游显在襄阳“复堰铁拘壅湍水为渠溉稻田千数百顷人赖其利”22襄阳城濒临汉水岁有水患至顺元年(1330年)任襄阳路达鲁花赤的谙都刺串民为筑堤城外遂以无虞23 汉水流域一带土质肥沃在宋代知荆州军陆九渊说:“荆襄之间沿汉沔上下膏腴之地七百余里土宜麻麦”24七百余里的膏腴之地出产各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品种极其丰富苏轼在武昌一带所见的情况是:“对岸武昌山水极佳柑橘椑柿极多大芋长尺余不减蜀中”25欧阳修诗云:襄阳“罗縠纤丽药物珍枇杷柑橘荐清樽”“锦苞玉笋味争新风林花发南山春”26柑橘、枇杷、芋头、椑柿已是常见之物 到元代汉水流域一带粮食作物和蔬菜果品如马可波罗所记的兴元路(今汉中)“彼筹收获麦稻及其他诸谷量多而价贱缘土地肥沃宜于一切种植也”27经过夹谷龙古带“垦田败千顷灌以龙江之水”后“收皆亩钟敖庾盈衍”28当马氏由华州起程到京兆府城(陕西西安市)见到该地“工商发达树木园林既美且众田野桑树遍布此即蚕食其叶而吐丝之树也”其注一云:“陕西气候在马可波罗以后大有变化天气甚寒已不复种植桑竹须至西安府东南三百公里汉水上之老河口始见有纺丝者也”29 二、整治和保护政策与工商业的繁荣和发展 元代汉水流域的工商业頗为发达其重要因素在于一是流动人口的增加促进了手工业品和商业服务需求的增长二是元政府曾把北方一些地区的工匠迁到汉水流域一带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徙甘、凉御匠五百余户于襄阳”30如此多的御匠来到襄阳对促进当地手工业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三是元代汉水流域交通线路的开发比前代有了新进展遍及各地的驿站构成了一幅密集的交通网便利的水陆交通带动了商业贸易的发展31 1、手工业发展提供了交通工具和商品与市场元代汉水流域的手工业发展一方面因农业发展为其提供了原材料同时也是在前代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而不断发展的 造船业鄂州、襄阳历来都是造船的重要基地在武昌两宋时期、由于造船数量的大幅度增加船舶体积不断增长增高可以看出造船工场规摸在不断扩大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赵匡胤为平定江南曾遣使前往荆湖地区“造大舰及政黑龙船数千艘”32南宋时由于鄂州一带造船业发展很快屯驻于此的军船数以千计陆游在描述鄂州江面上举行的一次军事演习时有过这样的精彩描述:“大舰七百艘皆氏二三十丈上设城壁楼橹旗帜精明金鼓镗鞈破巨浪往来捷如飞翔”船舶规模之宏航行速度之快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很可观的后来虽在庆元六年(1200年)、嘉定十六年(1223年)和嘉定十七年(1224年)的三次暴风中被损毁800多艘但直至宋末常驻此地的战船仍达数千艘之多咸淳十年(1274年)元军在攻拔汉阳的战斗中一次就焚毁宋军战舰3000艘当然这些船舶并不全由鄂州承造但由鄂州承造一部分完全可能否则对于元末陈友谅大造樓船之举便无法作出圆满的解释 到元代鄂州造船具有相当雄厚的基础贾居贞于至元十二年(1275年)即于武昌路“造船百效(十)艘驾以水军”33以增强武昌路的社会秩序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朝廷欲东征日本大造海舟时镇戍鄂州的郑制宜“造楼船何家洲”34次年为利用济州河运粮京师又命江南三省(指江浙江西、湖广)造船3000艘元末南方红巾军倪文俊在鄂、汉“联巨舟为阵楼船高十余丈绵互数十里望之如山”35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建都武昌的陈友谅在江州一战中被朱元璋打败为与朱元璋决战大造楼船战舰加紧训练水师未及两年便造成楼船数百艘练就水军号称60万 对陈友谅所造战舰史料中是这样介绍的:陈友谅“大作舟舰高数丈饰以丹漆上下三级级置走马棚下设板房为蔽置橹数十其中上下人语不相闻橹箱皆裹以铁自谓必胜载其家属百官空国而来兵号六十万攻南昌”36船高达数丈其长至少也在几十丈以上船的设计也颇见匠心通船分为三层而且层层置有走马棚并有相当坚实的夹层以便上下层之间人马各不相扰为使如此庞大的船体能迅速前进船上置有几十只橹并以铁裹之暗藏船腹之中装饰也很漂亮全是丹漆饰之若以600艘计每船平均载1000人包括马匹及各种辎重在内净载重量大约在1500吨左右没有相当水平的造船技术和一批精通于设计、绳墨锻造、油漆等技术的各种造船工匠要造出如此众多、如此规模的战船是不可能的为承造这批战舰当时汇集于此的造船工匠可能数以万计 在襄阳至元十年(1273年)綦公直行荆南等处招讨司事时元军正进攻襄阳“枢密院命(綦公直)督造战舰运舟”37同年六月“敕襄阳造战船千艘”38就这两次造船来看第一次命其督造“战舰、运舟”说明规模不会小攻下襄阳的当年元朝又命其“造战船千艘”可见襄阳路地区其打造船舶的能力及造船作坊的规模都不会小 丝织业元代的丝绸生产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元史立智理威传记载:“湖广岁织币上供以省臣领工作50使买丝他郡多为奸利工官又为刻剥故匠户日贫造币益恶立智理威不遣使令工视贾人有藏丝者择买之工不告病岁省费数万贯他郡推用之皆便”39从元代官手工业所置局院有“鄂州诸色人匠”“提举从五”(官名及品级)又“诸色人匠”中有“武昌”“同提举正七”40说明武昌路有元朝官府经营的丝织业作坊匠户为数不少上供织币本应因地所产在任贪吏为了从中渔利上下其手使织品质量下降同时工官对织工匠户过于“刻剥”挫伤了他们生产的积极性所以织币“益恶”立智理威从大德十年(1306年)调任湖广行省左丞改善经营管理择优购买本地所产丝原料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织布质量立智理威堪称封建官吏中之难能可贵者马可波罗在南京(今河南开封市)见到该地“有丝甚饶以织极美金锦及种种绸绢”抵襄阳盛赞襄阳是“一种繁盛工商业之中区产丝多而以制造美丽织物”41棉织业是汉水流域元代新兴的手工业项目据元典章载至元四年(1267年)七月樊城的棉布200多匹经过山西运往山东货卖42王祯说:“非丝非管声咿轧村南村北响相答”反映了当时与农业相结合的家庭手工业比较发达丝棉副业一方面满足农家全家的衣着之需另一方面把产品作为赋税交给国家 瓷器和建筑元代的瓷器产地遍及全国无论数量、质量上都很可观武昌湖泗一带古瓷窑址堆积瓷品渣滓不少宋、元两代是湖泗民营瓷窑生产和“灵泉古市”(覃庙)最繁盛的时期这里人烟稠密聚集着张、沈、邹、李、樊、曾、杜、董等大姓氏号称灵泉“八大名家”载入明、清地方志书至今覃庙还有一个名叫“窑咀”的滨湖地带想必是昔日与瓷器的运输有关而得名43兴元(今汉中)经过兵灾之后夹谷龙古带行省兴元“官舍居第皆高榱巨栋重棄牡瓦宏壮奇丽可在承乎旧宇之上亦志不苟然也”44 手工业的发展最能反映地方经济的特色汉水流域手工业以当地资源为原料发挥各自的优势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手工业促进了工业繁荣它不仅提供了交通工具(船、车)还提供了商品与市场就市场而言船工需要粮食、薪炭、制船工具制瓷工人需要粮食、薪柴、铁、木工具等等各个手工业行业之间互为市场、加上与邻州的经济交流商品交换必然发达 2、繁华的港区和便利的水陆交通带动了商贸的繁荣元代汉水流域的商业是比较繁荣的这与南北大统一农业、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水陆交通的发达以及元统治者对发展商业贸易予以重视和保护都有密切的关系元军攻占襄阳鄂州等商业城市后都实行了“通商贩”“商者就途”政策禁止军民剽夺商贩保护商贩正常贸易另外元代实行三十税一甚至四十税一六十税一的商税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商业的发展45同时元代汉水流域的商业也是在宋代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宋代鄂州(即今武昌)对岸有汉阳(今武汉市汉阳区)军当时鄂州港埠在经济、军事上地位都十分重要这里为”荆襄之肘腋吴蜀之腰脊淮南江西为其腹背四通五达城内外生齿繁盛兵民错居商旅辐辏”46宋时在鄂州设有铸造铜币的宝泉监南宋时鄂州是长江中游著名的军商合一大港此时鄂州、汉阳港区上起鹦鹉洲、刘公洲下至阳罗洑、青山矶码头互相毗邻已成为港口整体47乾道至淳熙年间港区最为繁华陆游在此泊舟于税务亭见到在港船舶“不可胜记”48范成大在吴船录卷下中记述船泊鄂州时的情景:”鹦鹉洲前南市沿江数万家廛閈甚盛列肆如栉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其盛壮如此” 元代初年南市的繁华商业及众多舟船有一部分向鹦鹉洲上转移大批船只也有一部分在汉水口集中、转运元人揭傒斯吟诗说当时鹦鹉洲“参差连舫出散漫群鸥远”49“千帆落山巅万樯拥舟辑”50这是郝经在登黄鹤楼时所见到的船舶往来的情景威顺王在武昌“起广乐园多萃名倡巨贾以网大利有司莫敢忤”51武昌路在当时繁荣情况可见一斑如此众多的船不论是商船还是客船都反映了当时武昌路、汉阳府一带商业的繁荣 襄阳南带长江汉江自西北斜贯其间北扼唐、邓与汴梁相邻;西北溯汉江而上直抵兴元(汉中)盆地自古以来即为重地马可波罗说:“襄阳府是一极重要之大城所辖富裕大城十有二所并为一种繁盛工商业之中区凡大城应有之物此城皆饶有之”52这说明襄阳在元代是一个较大的工商业城市这个城市的物资供应和一切生产生活用品都是极丰富的大都大护国仁王寺在襄阳、江淮等地有酒馆一百多所以经营酒馆业53马可波罗又说:“从襄阳城发足向东南骑行十五哩抵一城名日新州城不甚大然寓业繁盛舟船往来不绝此城商业甚盛董世界各州之商货皆由此江往来故甚富庶面大汗赖之获有收入甚丰此江甚氏经过土地城市甚众其运载之船舶货物财富虽合基督敦民之一切江流海洋之数尚不逮焉”54从本章注中所言之“扬州”、“郢州”、“鄂州”当然都不是是否为襄阳路附近之“新城”55因为:(1)“从襄阳城发足向东南行十五哩”从方向里程有点像(2)自1235年春窝阔台大举攻宋后襄阳路一直是处于战争状态这就给密迩襄阳路附近的地区以发展的机遇(3)“汉水”有时人们亦称之谓“汉江” 兴元路(今汉中)马可波罗行记第112章蛮子境内之阿黑八堕大州载:阿黑八里“州境全处平原中糟有环墙之城村甚众隶属大汗居民恃工商为活此地出产生姜甚多输住契丹全境此州之人恃此而获大利”元史卷94食货志载汉中姜课127锭279两兴元路的人把姜运住全国各地出售因此而获利甚丰 随着城市的繁荣与工商业人口的增加商品粮食也在不断增长若值丰年“黍禾余及亿秭仓箱累万千”“岁汁仍有余牙商许懋迁补添他郡食贩人外江船”56经过商贾将米粮贩至缺粮地区宋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4年)安州举子吴某:“自汉江贩米至汉阳而耶遣县令陈当至汉口私籴”57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武昌路一带米价上涨豪族官僚囤积居奇米商把米关在仓里不出卖武昌“城中斗米至万钱”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董守中“杖其党与七十令人米大贱”58这一方面说明汉水流域物资贩运活跃城市居民食粮全靠商贩供应“来的多呵贱来的少呵贵”59另一方面也说明粮食商品化的程度加深和商业的日趋繁荣 值得一提的是元朝疆域空前扩大举凡军队的输送政令的传达物资的供给商品的流转漕粮的北运以及进一步控制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巩固统一局面无不迫切需要解决交通运输问题元朝水陆交通都有重大的发展特别是汉水流域的航运和以大都为中心的驿站的建置构成一个庞大的水陆交通网为全国大小城镇之间的商品流转贸遇有无以至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结语 1、“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虽然只是一句古语但也说明了一个真理至元十一年(1274年)七月当元军将要对南宋发动全面进攻时伯颜等陛辞忽必烈诫道:“古之善取江南者唯曹彬一人汝能不杀是吾曹彬也”60九月伯颜自率主力由襄阳沿汉水而下郢州(湖北钟祥)沙洋复州(湖北沔阳)等地基本未经过大战归降随之径下鄂、汉直至灭亡南宋全国统一 元政府安民措施是得力的至元十二年(1275年)二月“诏逾江、黄、鄂、岳、汉阳、安庆等处归附官吏士民军匠僧道人等令农者就耒育者就涂士庶缁黄各安己业如或镇守官吏妄有搔扰诣行中书省陈告”61这是一张安民布告晓谕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当阿里海牙“集鄂民宣上德惠禁将士毋侵掠其下恐惧无敢取民之菜者民大悦”62至元十二年春贾居贞以佥荆湖行省事留鄂“发仓廉以赈流亡宋宗室子孙流寓者廉食之不变其服而行其槽币东南未下州耶商旅留滞者给引以归之免括商税并湖获禁造舟百效十艘驾以水军不至痛民一方安之”63鄂地兵革之后民庶流离人心浮动贾居贞开仓赈济流亡;宋室子孙流寓鄂州的给以廪饩;不强制汉人变服;通行宋时楮币;对东南未被元军占领地区的商人滞留鄂州的发给路引使归;免括商税;驰湖泽之禁;派遣水军巡逻以维治安不失为利民德政 2汉水的乳汁哺育着汉水两岸及其附近地区的人民同时也促使汉水两岸及其附近地区的城镇迅速地发展起来汉水流域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由于元代水陆交通发达汉水流域地区经过元朝政府的屯田、设置驿站和通商往来直接联系州县各小市镇间接联系全国各大城市这些地区在经济上的联系更有利于全国物资文流与经济的发展 虞集在南平楼记中写道:“令夫襄之为城额额千里北出方城渡沔水达乎周郑晋卫之交;东出平皋仿徨乎陈蔡齐宋之野大车之彭彭驷马之洋洋攘攘纷纷为利禄而往来者尘相及而袂相接则昔者戈甲之所趋刍饷之所输也汤汤汉江之流布缕漆革禾麻菽麦衣被子东南湖海之间者则又皆昔日竭其民赋、疲于奔命以自救之徒也原田亩亩十千其耦、林木邑屋、参差鳞次、比邻婚姻、饱食以嬉、燕息而歌者则皆前日高城深墉、昼战夕备不能一朝居之地也”64此楼原造于至元五年(1268年)当时姚燧为之作序经过70余年的“风雨旋转岁久不支”至元六年(1340年)重修虞集为之作记虞集因襄阳形胜沃野千里人们能安居乐业生活稳定“驷马洋洋”美衣玉食只是赖有昔日人们浴血争战苦心经营虞集抚今思昔无限感慨其用意是唤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珍惜现实这时虞集已经退隐归田 值得指出的是:汉水流域商品经济大发展的潜在生产力是很大的而如何将汉水流域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则是我们目前应该关注的问题当前旅游业是我国和世界各国兴旺发达的新兴事业汉水流域山川奇丽江河多姿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蕴藏着极为宝贵的旅游资源汉水流域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生产是促进汉水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增进汉水流域人民与全国以至世界各民族交往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途径 注释: 王恽:秋涧集卷86论屯田五利事状 姚燧:牧魔集卷16夹谷龙古带神道碑 元史卷3宪宗纪;卷155汪良臣传 元史卷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房地产项目室内外装饰设计施工监理合同
- 2025年中小企业融资连带担保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图书馆图书采购与可持续发展合同
- 2025年风力发电场电线电缆配套供应协议
- 2025版历史遗迹拆除与文化遗产保护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高新技术项目融资服务合同范本二
- 2025年度塑料包装袋环保回收利用采购合同
- 2025版新型节能电器贴牌生产销售合同
- 2025年二层商铺楼房租赁合同及商业地产市场调研与分析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健身房室内涂料施工协议
- 高产小麦品种介绍
- HemiView森林冠层图像分析系统
- 创新方法教程题库题库(449道)
- 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规则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2-2023学年小升初数学自主招生备考卷含答案
-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方案
- D500-D505 2016年合订本防雷与接地图集
- 北邮社电机拖动与调速技术教学包课后题解
- 学校门卫岗位职责及管理制度
- JJG 1105-2015氨气检测仪
- GB/T 17421.7-2016机床检验通则第7部分:回转轴线的几何精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