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安全生产法1.doc_第1页
文献综述 安全生产法1.doc_第2页
文献综述 安全生产法1.doc_第3页
文献综述 安全生产法1.doc_第4页
文献综述 安全生产法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献综述题目: 我国安全生产法制的发展与展望以及国外安全生产法制体系的启示所属课题: 安全法律法规姓名: 赵春锋(1002104219)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工程技术学院 安全工程专业 综述日期: 2012-04-21指导教师: 裴晶晶 我国安全生产法制体系的发展与展望 -例举国外安全生产法制体系的启示1002104219 赵春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工程技术学院 安全工程专业 2010级本科 摘要: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国家安全生产法制的建设就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追求的是“人治”下的“法治”,此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有了很大的提高,安全生产工作逐渐从以前的人治过渡到法治,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实现社会主义法制与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基本统一。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安全生产法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德国安全生产法制的个别特色,整理出我国安全生产法律的成就及不足,并提出相关问题解决方案。关键词:安全生产法,发展,启示,成就,不足,对比,解决 The production safety law of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of China -Examples of production safety of the foreign legal system enlightenment 1002104219 ZHAO Chun-fe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afety engineering Degree grade twoAbstract:Reform and opening up before,our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duction safety law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but the pursuit of man of the rule of law,after tha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state of the work of production safety attention have greatly increased, the work of production safety shall gradually from before the transition to, the rule of law, and to carry out the law of basic requirements, achieving the socialist legal system and socialist legal system, the basic concept is unified. This article through studies our country safe production of legal development cours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oduction safety of the legal system and the German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sort out our country safe production of the achievements and deficiency in the law,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Key words: The production ,safety law, development, revelation, achievement, is insufficient, contrast and solve综述正文:我国安全生产法的转变历程1、 观念的转变 不妨以改革开放政策为分水岭,在改革以前,国家针对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形式上的成就,但是由于仍然改变不了传统思想上的人治,即人治底下的法治,先人后法,法律没有完整的实施方案,虽然实现了法制的建成,却难以实行真正的法治,法律仍然以人的权力为先导,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类生产工作中暴露的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以前固有的法制已经难以解决或者降低安全生中产存在的严重问题,生产人员的生命财产以及社会生产资料和国家财产受到安全生产事故的威胁,于是,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在深刻反思人治观念的基础上,逐步树立起法治观念。政府管理与社会治理主要依据法律而非领导人的意志,要依法行政而非依行政命令行政;当领导人的意志与法律相冲突时,应服从法律,这一特点也表现在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方面。2、 权力和权利协调统一,等同看待 传统的安全生产立法规定政府支配着所有的生产资料,公民、法人与其他组织作为行政管理对象,只能消极服从行政命令。事实上,市场经济是依靠市场的机制来分配资源的,也就是说,政府的权力应该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企业应当享有更多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制逐步被进行了调整,由以前的重视权力忽略权利的现象逐渐向权力与权利并存、等同看待的模式靠拢,生产企业的权利和支配生产资料的自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和实施以来,较好地兼顾了行政权与相对方权利,既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又维护和监督行政主体依法行政。在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 监管部门职能的变更 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推行安全生产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国家也一直在更改政府职能,不断更新政府安全生产监管权,并且由管制行政变为服务行政。但是现在带社会关系是日益复杂化的,因此政府职能并非越少越好,适度的政府职能对于推进我国经济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有必不可少的作用。因此,我们国家在更改简化政府部门的同时,也注意到层层渐进,没有一步到位的彻底撤销以至于管理真空。 4、 制约、激励兼顾 在我国传统的安全法制中,旨在强化行政权,约束对立方的权利,在不断地发展和探索中,随着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健全和观念的转变以及经济的允许,安全法在强化行政权力以及制约对立方权利的同时,也逐渐向对法人、企业、个人或者组织进行安全生产激励上转变,这一转变,不但鼓励了生产过程中放手一搏,加快了前进的步子,增强了生产企业的信心和决心,重要的是激励了企业在安全生产中对安全的重视,加大了对安全管理与预防的投资,减少了事故的发生,对经济的增长有一定的潜在推进作用。五,实现过程与结果并重 在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过程中,程序与实体、过程与结果都是行政法制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要均衡发展,不能有轻有重,一旦有所偏顾和轻视,就会导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得不到完整细致的实施,重视和实现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程序和过程,是保证依法行政的必要环节,也是提高监管执法水平的重要措施。在我国传统的(改革开放以前)安全法制建设中,行政的程序规范一直弱于其实体规范,监督弱于管理,过程正当性规范弱于结果正当性规范,宏观调控弱于微观管理,法制管理思路一直不够清晰,运用实施起来如同散沙没有凝聚力,没有力度和说服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国家对于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中存在这样偏废的问题,逐渐进行了纠正,使得体系基本得到均衡发展,制度框架逐步走向清晰成熟,并不断完善。我国安全生产法制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尽管在改革开放以来开,我国针对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工作上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但是由于我国国民经济起步比较晚,忙于建设经济而多数时间忽略了安全工作的展开,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民众还是监管部门,在安全法制意识上要大大弱于国际平均水平,并且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经历多次申请和认定才在十年前得到颁布和实施,这导致了尽管政府一直在努力做安全管理工作,而我们国家的历年安全生产事故仍然在缓慢下降的同时保持着高频率,大损失,多伤亡的状态。 以上数据时我国从1995-2004年九年内,每年的因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导致的死亡人数统计,整体看来,尽管我过的安全管理工作一直在进步和完善,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压力过大,经济发展速度过于追求速度,导致这样的促进事故发生的因素决定程度要大于安全法制建设遏制因素的决定程度,历年的死亡人数仍然在增加,而且保持着很高的数据。下面我们再看一组数据:数据一:2003年,全国各类事故死亡13万多人,受伤60多万人,就是我国平均一天死亡356人。在这13万人中,处在第一位的是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0.6万人,占80%,受伤残54.9万人。数据二:2004年1月到12月。全国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803571起,死亡136755人;其中一次死亡10人到29人的特大事故115起,死亡1670人;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14起,死亡860人。数据三:2005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717938起,死亡127089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98738人,占77.7%;铁路路外事故7380人,占5.8%;煤矿事故5938人,占4.7%;建筑施工事故2607人,占2.0%。数据四: 年份 工矿企业死亡人数 10万人死亡率 1991 19817 15.2 1992 20327 14.5 1993 20005 14.1 1994 19457 13.0 1995 17371 11.3 1996 14660 9.4 1997 12587 8.1 1998 11681 7.4 1999 12554 7.1 结合以上数据统计,我们不难做出总结现阶段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状态:总体稳定、趋于好转、依然严峻。既然形式依然严峻,就说明问题依然存在,存在的关键就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制体系建设中还有很大的不足和需要完善的方面,我们不妨看一下其他国家例如德国的安全法制建设有怎样的有点值得我们去考虑和反思: 一,认识较早,历史悠久,法律体系完善人类最早的劳动安全立法,可追溯到13世纪德国政府颁布的矿工保护法,德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十分完整,包括欧盟的法律规定、德国基本法的相关条文、国家劳动法体系、社会法体系等四个方面共约十部法律。德国的行业标准可谓“相当庞杂”,条款规定相当细致,操作步骤不厌其烦。翻译刘仲骅先生有深刻的体会,留学期间他曾在一家会计事务所实习三天,所从事的工作就是马不停蹄地更换新颁布行业标准的文件分页。良好的法制环境,为依法开展劳动保护工作创造了前提条件,同时也培养了劳动者强烈的安全意识,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全社会已形成了关爱生命、关注安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照章办事的良好氛围二,严格执法和严厉处罚德国对发生事故的企业,采取严格执法、严厉处罚的做法,对减少职业危害和伤亡事故,取得实际效果。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技术规范、规程和安全措施,法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劳动保护工作中同样得到充分体现。德国的事故成本非常高,如发生一起死亡事故,经法院定为责任事故后,企业将要承担高额的罚款。另外,德国人严谨的工作作风是世人皆知的,他们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来确保生产安全。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许多情况下,德国人近乎呆板,缺乏灵活性,甚至有点儿不通人情。但细细想来,这种“不灵活”甚为有益。三,提高违法成本德国事故成本高,死不起人;反思我国,一些企业盲目蛮干现象屡禁不止,同类重大事故屡屡发生,其主要原因是安全监察部门在依法监察和处罚方面力度还不大,不足以使这些企业的领导和相关责任人深刻反思和吸取教训。因此安全监察部门应严格执行法律规定,对事故单位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触犯法律的要追究刑事责任,要让其有“切肤之痛”,甚至“倾家荡产”,以有效遏制伤亡事故的发生。德国在“二战”之后,短短几十年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也走在世界前列,每千人死亡人数从1949年的0.38下降到2005年的0.03,已经基本消除了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实现了真正的“预防为主”,实行隐患管理而非事故管理。在培训和参观中,大家感受最深的是德国法律体系和行业标准的完善,工作态度的严谨,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安全文化氛围的浓厚。我们的启示 针对德国的安全生产工作所取得的效果和其管理特点,法制特色,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几点启示:一,加快完善我国法律体系 难以否认,在十三世纪时,德国就已经颁布了安全生产法律,那时他们便有了安全生产管理的理念,而我们国家正处封建社会时期的农业大国,人民和领导者不可能存在安全意识这一说法,更不用提到建立安全生产法律制度,即便出了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只有“宿命论”来解释,不会有人提出安全管理政策,也只有在建国以来,以及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才开始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并一直努力到今天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所以我们还应该继续矢志不渝的探索安全法制建设的途径,不断改进和完善法制体系,加快法治建设的步伐,让颁布与实施统一,理论与实践同步,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维护法制统一 在我国安全生产法制的发展中,不仅在行政执法实践中,经常受到部门保护主义与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在立法中,由于受到部门利益与地方保护主义的驱动,“立法谋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当前,迫切需要通过行政法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各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实行政务公开,全面、深入地贯彻执行法制统一原则,努力克服部门保护主义与地方保护主义,树立“全国一盘棋”的大局意识。三,建立、健全民众参与机制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法为先,人次之,所以要做到有民众参与安全生产建设当中,就要颁布保护民众参与其中的权利的法律,此法律不光赋予了民众在安全生产监督中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