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信仰与道教的关系.docx_第1页
妈祖信仰与道教的关系.docx_第2页
妈祖信仰与道教的关系.docx_第3页
妈祖信仰与道教的关系.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目 妈祖信仰与道教的关系 期末论文姓名 刘荔斌 学号 3100104554 专业 信息与通信工程 指导教师 朱大星 摘要:妈祖作为神格极高的“海上女神”,妈祖信仰繁荣昌盛。作为地方神灵,妈祖被道教纳入自己宗教的神仙体系之中。本文从历史记载、地方妈祖信仰、妈祖祭祀、妈祖信俗等几个方面对于妈祖信仰和道教的关系进行分析。关键词:妈祖信仰 道教 地方神灵 妈祖信俗妈祖作为“海上女神”,在福建和台湾都流传甚广。据统计,在全球有20多个国家,超过两亿人信奉妈祖,妈祖庙更是达到了5000座之多。妈祖信仰兴起于宋代,此后历代帝王也是对于妈祖多加追封,是妈祖由人变为神,并且神格越来越高,甚至凌驾于四海龙王之上(“风调雨顺,四海龙王朝圣母;国泰民安,五洲赤子拜阿婆”)。在皇权的影响下,妈祖信仰得到了广泛传播。在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妈祖作为联系海峡两岸的纽带,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央视今宵月更圆2009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放在了湄洲岛,连战、吴伯雄题词祝贺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开幕。当然政治只是推手,妈祖长盛不衰还是因为人们相信她能够保佑平安,2300万台湾同胞中就有1700万信仰妈祖。作为莆仙人氏,我从小就颇受妈祖信仰的影响,深知妈祖信仰在沿海百姓心中的地位。正是因为妈祖信仰如此繁荣昌盛,道教、佛教和儒家都争相把它列入自己的范畴。本文姑且不论妈祖信仰和佛教、儒家的关系,利用有限的篇幅就妈祖信仰和道教的关系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现存关于妈祖最早的文献是南宋廖鹏飞于绍兴廿年(1150年)所写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谓:“世传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屿人。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可以看出,当时认为妈祖生前是一个女巫,可以感知人的旦夕祸福。不过这里的巫应该理解为有特异能力,不能直接跟道教联系上。明代张燮在东西洋考记载:“天妃世居莆之湄洲屿,五代闽王林愿之第六女,母王氏。妃生于宋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始生而变紫,有祥光,异香。幼时有异能、通悟秘法,预谈休咎无不奇中。雍熙四年二十九日升化。”提到了“紫”这一神秘色彩。有人据此推断出妈祖信仰属于道教范畴。其实不然。在中国,传统紫色代表尊贵,如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我们就不能认为“紫禁城”就是道教的活动场所。明永乐年间的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其间记载:“广救真人上白天尊曰:斗有有妙行玉女,于昔劫以来,修诸妙行,誓扬正化,广济众生,普济安乐。于是天尊乃命妙行玉女,降生人间,救世主民疾苦。乃于甲申之岁,三月二十三日辰时,降生世间。生而通灵,长而神异,精修妙行,示大神通,救度生民。”可见明代开始,道教已经将妈祖信仰归入自己的神仙谱系,这就像是马头娘和孙思邈。他们原本只是地方百姓信奉的神灵,道教为了扩大影响力才会选择把他们列入自己的神仙谱系。道教还给与了妈祖道教封号:辅兜昭孝纯正灵应孚济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这样说来倒是有点死无对证的感觉。道教可以供妈祖,但是妈祖不一定就是道教的。在莆田,人们平时信奉的神灵没有明确的区分。一个村子里区分的只是基督教徒和非基督教徒。平时里信仰方面的争斗自然也是这两派的斗争,根本不会出现什么佛教、道教之争。非基督教供奉的神灵很复杂,凡是他们认为可以保佑家人平安、升官发财的都可以供奉,是观音、玉帝和妈祖的组合。人们在“观音生”会给参拜观音菩萨,在“妈祖生”会给妈祖过盛大的诞辰纪念日,而在元宵这样的节日里,抬着出来游行的神会是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妈祖身边的千里眼、顺风耳,还会到观音庙里去请几个童子,统一接受人们的烧香跪拜。去请教他们到底是佛教徒还是道教徒,他们只好哑然相对,不知所以。可见妈祖在他们眼里是没有划入道教或者佛教的范畴的,妈祖作为地方神灵,她的地位是和道佛两教平行。湄洲妈祖祖庙目前由董事会管理,在他们的董事会章程里是规定董事会的宗旨是:大力弘扬妈祖文化,发展妈祖文化事业,团结海内外妈祖信众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推动湄洲岛开发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文流。他们的任务之一是: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维护妈祖信众的信仰自由和朝拜团体、妈祖文化活动场所、妈祖文化服务事业的合法权益。“妈祖信众”“妈祖文化”在他们眼里是属于终端概念,跟道教没有什么瓜葛。台湾信众众多,妈祖庙有500多座,妈祖在台湾的地位比在大陆要大得多,政治首脑马英九就亲自迎妈祖金身入神轿。在台湾的妈祖已成过海妈祖,是人们祈求平安到台湾的过海守护神。台湾人眼里的妈祖神格极高,和道教的从属关系难以判断。在一些政治集会上,道教信众也会出席,但是不知这些人是不是借妈祖之名来附会。在台湾的众多妈祖庙里,供奉的是妈祖、千里眼、顺风耳。千里眼和顺风耳本是海上的两个妖怪,后被观音收服,与道教里千里眼、顺风耳是玉帝的两个情报人员是不同的。妈祖庙里并不会涉及到道教的人物。祭祀大典形成于公元11世纪,于清乾隆53年(1788年)被列入国家祭典,在湄洲妈祖祖庙的大典中包括:仪程,主要有司祭人员就位、迎神、上香、读祝文、行三献之礼和三跪九叩礼、送神等。司祭,湄洲妈祖祖庙主持人担任主祭,世界各地妈祖分灵庙负责人参加陪祭。祭器,祭坛上配有烛台、香炉、钟鼓等。祭品,供桌上摆放用面粉、香菇、木耳等食品制成仿海洋生物和自然山景等。仪仗,由清道旗、銮驾、仿古兵器等组成。祭乐,由乐生用唢呐、鼓、磬、琴、笛等28种乐器演奏地方曲调和曲牌。祭舞,由舞生执凤羽、龠管,采用云步、叠步等传统戏曲舞步。上述程序与祭孔大典形似,体现的是对于妈祖的敬仰,其中上香、烛台等或涉及到道佛两教的科仪,然而在中国宗教之间互相借鉴和学习的情况下,不足为奇。重要的是大典过程中并没有道教人士参与。据了解,当时参加的人员自身定义就是妈祖信众。2010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中国政府提名的妈祖信俗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妈祖信俗成为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级遗产。在申报名目中对于妈祖信俗的定义是:妈祖信俗,也称为娘妈信俗、娘娘信俗、天妃信俗、天后信俗、天上圣母信俗,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文化活动场所,以习俗和庙会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指的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妈祖就是当地人的地方神灵。1990年之后,两岸联系密切,台湾各妈祖庙争相前往湄洲妈祖祖庙捐献,使妈祖祖庙有了长足的发展。祖庙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复后的建筑群包括了佛殿、观音殿和五帝庙。人们前往朝拜的是这些神灵的集合了,形成了道佛并存的局面。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没有必要把道、佛、儒分得那么清楚,信仰之于他们是为了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妈祖作为“真善美”的结合体,符合沿海百姓对于生产生活的期许,传播了大爱大善,是经过千年的传承最终在信众中形成的一种明间的文化,信众或许也供奉道教的神灵如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但是妈祖是不同于他们的组织严密的结构里的一员。地方神灵本没有宗教教派之分,但是宗教人士出于宗教发展的需要会主动地把他们都被纳入自己宗教的神仙体系之中。妈祖的宗教归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实在纠结得很。在普通人,尤其是信众眼里,妈祖是世界航海家们精神寄托的独立神。妈祖虽然不属于道教,道教作为在中国颇具影响的宗教,它的渗透对于妈祖信仰传播和发展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道教的祭祀中会涉及到对于妈祖的祭祀,妈祖的祭祀也会借用道教祭祀的一些程序,从宏观上看也可以说是不同文化互相影响、互相吸收的过程。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