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库著作法分析.doc_第1页
百度文库著作法分析.doc_第2页
百度文库著作法分析.doc_第3页
百度文库著作法分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度文库著作法分析前记:关于百度文库侵权事件,第一次听说是在选修的知识产权法课堂上。当时看了一个叫对手的视频,那会很来兴趣,就回宿舍搬出电脑好好查询了一番。想了很久还是决定选这个来做文章。虽然我的观点和见解会显得比较幼稚。并且很大程度上会受别人结论的影响。尽力而为吧。一事情的始末: 月日,贾平凹、韩寒等位作家公开发布中国作家声讨百度书,指责百度文库偷走了我们的作品,偷走了我们的权利,偷走了我们的财物,把百度文库变成了一个贼赃市场。两天后,中国音像协会唱片工作委员会加入战团,公开声援文学界维权的呼吁和行动。这使得百度再次陷入知识产权侵权的舆论漩涡。此前,盛大文学亦曾起诉百度文库侵权,称百度文库不死,中国原创文学必亡。年月,文著协、盛大文学与磨铁图书公司共同发表了针对百度文库侵权盗版的联合声明,称必将与百度文库的侵权盗版行为斗争到底。 面对炮轰和声讨,百度对外宣布,文库只是一种资料分享模式,因而并未侵害他人权益。所有的文稿、档案等资料均来自网友上传,而百度本身并不上传侵权的书籍和作品,因此也就不构成所谓的侵权。二 各方主要观点和依据1侵权! 百度文库是一个什么样的主体和一个角色呢?在技术上它叫信息存储空间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对于信息存储空间这样一个服务商,它要承担一个版权上的责任,这个在法律,在信息网络传播管理条例的第22条有明确规定。它承担责任的一个基础就在于它非常清楚地知道在上用户上传的这些内容是没有经过作家授权和许可的,那么它仍然置放于网络的空间中,供用户来下载和阅读,毫无疑问,它就不能够再援引避风港的原则来免责,应该承担相应的网络责任,这是信息网络传播管理条例里面的明确规定。另外,去年2010年7月1日实施的侵权责任法,第36条,网络责任商侵权里面的第三款讲到明知的规则,如果网络服务商知道在自己的网络存储空间里面提供的内容是侵权的话,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要承担相应责任,这也是很明确的。另外,从百度公司自己的表态来看,他也道歉了,李彦宏讲如果管不好就关掉,我想它如果没有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他大可不用,第一,不用道歉。第二,管不好的情况下关掉。百度作为一方来讲,他也知道百度文库目前提供作品的行为应该在法律上受到制裁。2没侵权!当一个产品它具有非侵权的实质用途的时候,那么这个产品本身不应该被界定为侵权。作为百度文库来讲,百度文库有非侵权的合理用途。应该说中华传统文化有至少五千年的时间,而著作权法给我们保护的作品是什么呢?是作者的终生及其死后50年,假设这个作者能活100年,死后再有50年,一共150年的作品,和我们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相比,哪一个更多。那么在中华五千亿年传统文化,在百度文库上去分享的话,能够提高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素质,但是如果我们仅以3%不到的这么一些可能会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而封掉百度文库这样一个知识平台的话,我们就犯了把菜刀认为是一个违禁品这样一个错误,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前面我们那个小片里面看到的大部分是娱乐事件的炒作模式,我们有多少人真正关心过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好,那么我现在告诉大家法律的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里面明确给我们做出了界定,百度文库的方式叫互联网存储服务提供,对于互联网存储服务提供者具备五个条件的时候是要免责的。第一,明确标示该信息存储空间是为服务对象提供的。第二,未改变服务对象的作品。第三,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理由应当知道提供的作品侵权。第四,为从服务对象提供的作品获得直接经济利益。第五,在接到权利人通知以后及时删除。这个法律规定就是我们经常所提到的避风港原则。避风港原则在百度文库中有没有用到?用到了,在咱们2010年的时候,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就曾经引用避风港原则审理过有关百度文库的案件,并且认为百度文库符合五个条件,并且驳回了原告全部诉讼请求。三引出问题:权益之争谁给文库资料买单1.受益的三方第一,公众受益。通过免费分享互联网的文化、音乐产品,陶冶情操,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并且了解古代的这种人文知识,使我们的知识也获得了有效的传播,进行了各种启蒙。第二,互联网受益。互联网在这个过程中免费获得了巨大的成长空间。比如说广告额巨增、营业额巨增.第三, 作家受益。很多的作家也通过这种免费服务的方式获得了快速的成长,完成了长江后浪推前浪,推出大量好的作品,获得了更大的市场。2.谁受益谁买单?提议一,消费者买单?正方:买东西必须付钱。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百度文库上的资料都是作家的合法劳动产品,谁消费就该谁买单。反方:网络带宽算不算成本,时间算不算成本,所有转换工作算不算成本,表面上未付费实则消费者已经付出劳动。其次消费者很多时候是被动接受者,盗版,虚假信息等等,消费者凭什么买单?提议二,百度文库买单?正方:谁受益,谁赚钱,谁付费。百度凭借这个平台赚取大量的广告费,营业额,它是最大的受益者,理所当然它买单。反方:百度只是作为一个信息存储空间,至于别人上传什么,我也管不了那么多。我们工作人员有限,工作范围工作能力都有限,哪能管得了那么多。既然不是我上传的,也就不是我的责任,那我也就没义务为之买单。提议三,作家买单?正方:很多作家的发迹就得益于互联网这个平台,没有免费这种模式,很多作家也会失去成名的机会。既然成这里成长的就适应这里的环境吧。就别索要报酬,通过印刷业换取价值吧。反方:作家作为一个职业已经越来越难做了。少的可怜的稿费,似有非有的版税,与出版商的各种合同里的限制。作家的饭碗都快被砸了,如果他们都不能养活自己了,那么谁还有心思创造更好的作品来。四路在何方?主要精神: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不是否定免费年代,而是所有的各方怎么寻求更好的利益点,使我们的免费时代,本着维护互联网公司,维护著作人方,同时维护消费者根本利益的方向前进,双赢的道路,甚至多赢的道路存在。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寻找共赢的道路是漫长的。互联网这个时代免费是没有错的。这种机制本不应该受到谴责。这也不是谁该付费的问题。或者比较谁获益更多的问题,这只能表明我们的社会在进步,我们的生活在进步。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互联网时代。这个速度是令人吃惊的,互联网发展的进度也让人兴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国我们为什么就不给互联网更多的时间来缓冲其中的唐突和不和谐呢?相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这些问题一定能有个好的解决方法。我们也大口不必因为噎到了就拒绝食物。 当然作家维权也是应该的,这是句公道话。不是吗?扪心自问,你没买过盗版书盗版碟?我买过,而且买过很多。那我是更喜欢盗版书吗?当然不是,只因为正版书的价格常常让我望而却步。纸张或许会差一点,印刷的字或许会不那么清晰,甚至还会有写明显的错误,可是还是有很多人心甘情愿的买。为什么?并不是说他们没品位,而是这之间的性价比隔得太大。一个正版的软件要四五百,一个盗版的七块钱就行,一样的安装一样的使用,对中低收入者这是个很难抵御的诱惑。那么这就跟到底要怪谁呢?作家没得到他们理想的收入,书价又居高不下,这个倘若寻起根来,又何时才能水路石出。一句话,体制问题。小小的搜索了下有关作家收入来源的事。对于一部作品而言,通常来说,作者(也包括译者)的权益体现主要是三个部分:署名权、稿酬和版税拆账。有些出版合同里索性没有稿酬(也就是0元),全部用版税代替。即便有,对于很多非大牌作者而言,稿酬也不高(其实大牌作者更愿意用版税拆账)。写一本20万字的书,能拿到几万元稿费,那是很不错的稿酬。而至于版税部分,一般情况下也就7到8个点,12-15个点是著名作家那个级别而很多情况下,除了很小部分的著名作者预付版税外,大部分一般性的作者的版税还要被用各种借口拖欠,因为版税是跟着销量走的,销量是得一版销售完才晓得的且充斥着各种猫腻。很多作者在签订版权合同时,还被剥夺了著作权下大量的其它权益(出版机构和非大牌作者签订合同时,都是格式条款,也就是俗称的霸王合同),比如说:根据你这个作品拍个电视剧,拍个电影?对不起,这个权益归属出版机构(或者要出版机构点头同意,下同)。再比如说,你这个作品搞成英文版卖点海外市场?对不起,这个权益也归属出版机构。搞成电子版?对不起,出版机构没点头你作者不能干。故而,码字的,和印字的,很象演艺人员和经纪公司的关系。你看着那些影星们在台前人五人六的,真正赚钱的,都是背后的经纪公司。我想作家在这方面也是受害者。他们维权是理所当然的。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