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考前练习试题C卷 附解析.doc_第1页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考前练习试题C卷 附解析.doc_第2页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考前练习试题C卷 附解析.doc_第3页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考前练习试题C卷 附解析.doc_第4页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考前练习试题C卷 附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考前练习试题C卷 附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下列选项中,作为北京传统民居代表的一项是( )。A吊脚楼B土楼C窑洞D四合院2、新上任的班主任刘老师经过一个月的观察,总结了班里每个学生的特长,并据此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刘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尊重个体身心发展的()。A.个别差异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3、小红怀疑同伴小刚偷了她新买的油画棒,并报告了老师,老师便要搜査小刚的衣服口袋,小刚拒绝被搜,该老师的做法:( )。A.错误,应当充分尊重信任小刚B.错误,应搜査所有幼儿的口袋C.错误,应避免当众对小刚捜査D.错误,应该通知家长之后再搜4、调节教师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 )。A道德评价B道德水准C道德理想D教师职业道德5、素质教育的成败,相当程度上取决于( )。A父母B家庭背景C教师D社会6、下列作品中,不是选自伊索寓言的是( )。A蚊子和狮子B伊利亚特C龟兔赛跑D农夫和蛇7、某教师积极参加幼儿园集体活动,并对幼儿园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该教师行使的权利是( )。A.教育教学权B.科学研究权C.民主管理权D.公正评价权8、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 )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A.十四周岁B.十八周岁C.十二周岁D.十六周岁9、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 )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A.五年B.一年C.二年D.三年10、教师梁某因为旷工被幼儿园处分,她对幼儿园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教育申诉,被申诉人为( )。A.园长B.幼儿园C.书记D.教育行政部门11、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是()。A.爱岗敬业 B.爱国守法 C.关爱学生 D.终身学习12、下列关于Word打印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打印格式由Word自己控制,用户无法调整B在Word开始打印前可以进行打印预览CWord的打印过程一旦开始,在中途无法停止打印DWord每次只能打印一份文稿13、每当幼儿询问诸如“天为什么会下雨”“大人为什么要结婚”类似的问题时,孙老师总是批评幼儿胡思乱想,而李老师则会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适当的解答。孙老师与李老师的不同做法反映了( )。 A.职业知识的差异 B.职业理念的差异 C.职业能力的差异 D.职业认同的差异14、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对儿童的养育与发展负有首要责任的是( )。A.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B.父母或法定监护人C.国家D.幼儿园15、光是人类生存环境的一个要素,光照射在物质上,一般会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下列选项中,不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结果的是( )。A.直射B.折射C.反射D.吸收16、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为人们展现了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A.人间喜剧B.玩偶之家C.复活D.老人与海1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18、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诗中写道:“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诗人的朋友要经过“阳关道”去的地方属于( )。A.漠北 B.岭南 C.西域 D.中原19、在power point中,演示文稿的基本组成单元是( )。A.文本B.图形C.工作表D.幻灯片20、为了培养幼儿想象力,老师让幼儿画蝴蝶,下列做法恰当的是( )。A.老师划好左半边蝴蝶,幼儿模仿完成右半边B.老师在黑板上逐笔示范,让幼儿跟着画C.幼儿先观察蝴蝶,然后让幼儿自己画D.老师先画蝴蝶,然后让幼儿照着画21、陈老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关注幼儿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关注每一位幼儿的人格和道德发展,体现了()的职业道德。A.教书育人 B.关爱学生 C.育人为本 D.德育为先22、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性事件是()。A.“贞观之治” B.“安史之乱” C.“文景之治” D.“康乾盛世”23、范老师很少留意那些考试成绩一般的学生,而是把主要精力用于培养成绩优秀的学生。范老师的做法( )。A.违背了严慈相济的要求B.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C.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D.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2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 )的原则。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C.教育与惩罚并重D.开除学籍25、下列关于医学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砒霜在中医里是可以入药的B.放疗要使用放射线进行照射C.肝脏的功能之一是分解排除血液中的毒素D.针灸中的“灸”是指用针扎刺人体的穴位26、若要反驳“凡失足青年都不能改过自新”,则可用命题( )。A.失足青年不都能改过自新B.有些失足青年不能改过自新C.有些失足青年能改过自新D.难道失足青年能改过自新吗?27、康老师在期中同行测评中得分不高,因此,在活动中,当幼儿的行为出现偏差,康老师大发雷霆,下列说法中,康老师应当( )。A严格待生,专注教学 B保持个性,坚持自我C注重反省,调解自我 D迎合同事,搞好关系28、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被改为多种地方戏,其中何占豪和陈刚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其根据的地方戏是( )。A粤剧 B川剧 C豫剧 D越剧29、卖报歌是以下哪位音乐家的作品?()A.冼星海 B.聂耳 C.贺绿汀 D.华彦钧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材料分析: 上世纪20年代,以万氏兄弟为代表的早期动画艺术家创作了中国早期的动画片。此后的80多年,中国动画逐渐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动画有一个特殊称谓-“美术片”,它准确反映了中国动画特殊的创作观念,就是用中国传统美术如绘画、民间工艺等的造型观念、空间概念、绘画技法创作的动画影片。中国“美术片”造型主要取材和借鉴中国古代壁画、民间年画、庙宇泥塑、舞台戏曲等的形象和服装、道具设计,角色造型或富丽堂皇,追求形式感很强的装饰风格”,或简约洗练,追求轻松随意的“写意风格”,因为运用了中国绘画中散点透视、高远法则、分层、留白等技法和原理,中国传统动画的场景设计不是真实立体空间的再现,而是创造出一个完全不同于真实物理空间的、适合平面形象活动的平面空间,角色造型是平面的,场景也是平面的。动作(表演)自然也不能同真实生活-样了。中国动画家从传统成曲表演中获得启示,动画角色也要“表现”,不要“再现”,这样既有动画特点,又与画面的平面风格一致。骄傲的将军首次把京剧中“净”“丑”的表演动作运用到动画角色上,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三个和尚中的许多动作也借鉴了京剧表演。由此,中国动画动作设计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一是舞路化的表演动作,不追求真实生活动作。二是适合在平面空间上展现。中国美术片对中国传统绘画和民间艺术的吸收和借鉴不仅表现为形式,还包含对其美学观念和哲学理念的继承,特别是视觉重构、意境营造等观念的继承。中国传统绘画和文学追求“意境”的传达,在叙事之外给人更多情感宣泄和想象的空间。中国传统绘画和脱胎于此的中国传统动画,把真实三维空间重构为二维平面“空间”,则是哲学意义上的突破。独特的“意境”也使中国动画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 认为“中国风格”过时了的人,其实并不真正了解“中国风格”,也不知道国外动画无一例外一直在追求、宣扬他们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从艺术形式到精神内涵。戴铁郎以及万氏兄弟、特伟、阿达等老一辈动画艺术家不仅创造了“中国风格”的经典动画,创造了中国动画的辉煌,他们也是在通过这些“中国风格”的动画传承、弘扬、发展中国的文化。 当然,风格也具有时代性。我们说中国动画要坚持“中国风格”,绝不是为了怀旧甚至“复古”,也绝不是说我们的动画必须或只能是传统题材、传统形式和传统表现手法。动画创作中突出“中国风格”,不仅需要传承坚守,更需要创新发展。没有动画艺术的突破,就不会有动漫产业的真正发展。中国动画史上有过两次大的发展时期。今天,认真学习、研究前辈动画家的艺术理念与精神追求,就是为了抓住机遇,打造既有传统“中国风格”、又符合时代需求的新的“中国学派”,创造新的动画精品,以迎接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高峰的到来。问题: (1)在中国,“动画”为何又被称为“美术片”?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2)文章为什么说中国动画的“中国风格”没有过时,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2、材料分析: 人类在两千多年前轴心时期所创造的人文经典,那个历史时期留下的人文价值理念,包括怎么做人、怎么处理人和人的关系、怎么建构一个和谐合理的社会等一些涉及道德、审美、信仰等人文精神的内容,仍然是今天人们的思想源泉。然而,近百年来,我们不时中断这一源头活水,常常会对中华文化的人文经典采取很不适当的态度。今天,当我们富国强兵的梦想即将实现之时,却突然发现,我们的人文经典所承载的人文理性、人文价值是多么重要。今天很多学生,也包括企业家、公务员,他们津津乐道于读经典。这种重新回到经典的冲动,实质上也是一种回归中华人文传统的精神渴求。 中华文明的每一次重要发展,都跟重新回归经典有关系。比如,当隋唐时期佛教大盛,中华文明面临外来宗教的挑战,中国会不会成为一个佛教化的国家呢?许多儒家士大夫强调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传统,并且选择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子学(论语孟子)和解释“五经”的传、记之学,把这些典籍重新确立为新的经典体系,从而为中国文化又一个高峰的近世文明奠定了人文价值、人文信仰的基础。 当代中国,我们需要回归经典。但这并不是说把古代的经典搬过来重读就可以解决问题,而是需要一个重建中华经典学或现代新经学的过程。这个重建的过程,应该说更加艰难 如果我们站在整个中华文明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历史上所谓的“经”实质上是在不断地变化的。比方说,孔子创立的所谓“六经”体系的前身,实际上是夏商周时期的先王们留下的档案、文献等历史典籍,而孔子希望在那样一个礼崩乐坏的历史时期,重建一个理想的社会秩序和文明形态,故而从历史传下来的典籍中间挑选、整理出一个“六经”体系。 为了真正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我们应该从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中,选出哪些典籍作为现代中国文明复兴的经典?很多人自然而然想到“五经”四书”。其实如果我们要建立合乎当代中华文明复兴的经典体系的话,不应该局限于历史上的经典,而是要根据这个时代的需求而重建经典体系。一个是超越时代,也就是应该不再以“三代”圣王为标准,除了充分考虑轴心时代的先哲所创作的著作外,也可以延续到汉唐以后,只要是既能够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又具有普遍性永恒性价值和意义的文献,都可以进入中华经典体系。另一个是超越学派。中国古代,只有儒家的经典才是经学,其他各家各派的都是子学。我们建立中华民族现代新经典体系时,只要具有普遍意义和现代价值,均可以成为当代中华经典。从中华文明的历史建构和现代需要来看,儒家典籍仍然是中华新经典体系的主体。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从中华民族无限丰富的典籍里,为现代中国人构筑精神家园、为中华文明复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来建立新的经典体系。 我们选出新的经典体系来,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做出合乎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创造性诠释。我相信,中国经典的创造性诠释,其实就是我们当代学人、当代中国人和千古圣贤打破时空关系的一种心灵对话,我们要在这种对话中完成回归经典、重建经学的使命。这种对话能够实现现代中华文明的建构,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的人文价值、人文信仰、人文理性的建构有着非常重要的、关键性的意义。 (摘编自朱汉民重建中华经典体系)问题: (1)文章认为回归中华传统经典有何意义?请简要概括 (2)文章认为应当怎样重建中华经典体系?请简要分析3、材料分析: 材料一:今天的午点是香蕉,拿到香蕉后,王浩马上双手握住香蕉,眯着眼睛,“叭”的向吴老师开了一“枪”,小朋友们都笑了起来,吴老师没有生气,而是问小朋友们:“王浩觉得香蕉像一把枪,你们觉得像什么?小朋友们看着手里的香蕉,纷纷说:像小船,像月亮,像香肠” 材料二:吃香蕉的时候,吴老师问:“香蕉吃到嘴里是什么感觉?”小朋友们纷纷回答:“很甜”、“很软”、“粘牙”、“和橙子不一样,它没核” 材料三:吃完香蕉,吴老师问:“香蕉皮像什么?降落伞”、“一朵花”、“一只大章鱼” 材料四:以往,老师会要求小朋友们把香蕉皮丢进垃圾筒里,可今天,吴老师要求小朋友们把香蕉皮留在桌面上,并给小朋友们提供了绳子、透明胶、剪刀等工具,兴趣盎然地带领大家玩起香蕉皮来。问题: 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分析吴老师的保教行为。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写作: 一个小女孩的玩具车刮倒了1位老人,老人坐在地上与家长理论,有人录下来现场视频传至网上,不少人认为是碰瓷,老人被检查后,确诊是桡骨骨折。事实是,老人并非碰瓷,还婉拒了女孩家人更多的赔偿和照顾。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说文。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选,标题自拟。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D2、A3、【答案】A。4、答案:D5、答案:C6、B7、答案: C8、D9、A10、【答案】B11、A12、B13、B14、【答案】B。15、答案:A16、A17、D18、C19、D20、C21、A22、B23、D24、A25、D26、C27、C28、D29、B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答案如下:(1)因为“美术片”准确反映了中国动画特殊的创作观念,它借鉴中国传统美术如绘画、民间工艺等的造型观念、空间概念、绘画技法进行创作;运用了中国绘画中散点透视、高远法则、分层、留白等技法和原理。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和民间艺术中的美学观念和哲学理念,特别是视觉重构、意境营造等观念的继承。(2)中国动画对传统的继承不仅表现为形式,还有对其美学观念和哲学理念的继承。认为“中国风格”过时了的人,其实并不真正了解“中国风格”。“中国风格”的动画一直在传承、发展、弘扬中华文化。今天,人们在认真学习、研究前辈艺术家的艺术理念与精神追求,不仅是怀旧甚至“复古”,而是为了抓住机遇,与时俱进,进行创新,促进中国动漫产业发展。2、答案如下:(1)中华传统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理性、人文价值、人文信仰最集中的体现。中华文明的每一次重要发展,都跟重新回归经典有关系。(2)要重建新的经典体系。从历史传下来的典籍中间挑选、整理出新的经典体系。根据这个时代的需求而重建经典体系。我们要建立合乎当代中华文明复兴的经典体系,不应该局限于历史上的经典。 重建中华经典体系要超越时代,只要是既能够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又具有普遍性永恒性价值和意义的文献,都可以进入中华经典体系。要超越学派。儒家典籍仍然是中华新经典体系的主体。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超越学派,从中华民族无限丰富的典籍里,为现代中国人构筑精神家园、为中华文明复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来建立新的经典体系。根据时代的发展做出合乎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创造性诠释。我们要在当代学人、当代中国人和千古圣贤打破时空关系的一种心灵对话中完成回归经典、重建经学的使命。3、答案如下:教育观:启发的教学方法保育与教育相结合;儿童观:因材施教,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能根据幼儿身心发展水平进行教育。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答案如下:再议“文明发声”见到一位老人被一个小女孩的玩具车刮倒坐在地上与孩子家长理论的视频,人们便纷纷认为这是碰瓷。没有人去想桡骨骨折,不仅不是碰迟,还委婉拒绝了女孩家人更多的赔偿和照顾。人们对事实不加辨认。却凭借网上的视频妄加结论;人们不去关心老人是否摔倒了,是否摔坏了,却以恶意揣度老人对自己正当权益的维护。人们对善良视而不见,却误将善良认是为敲诈勒索。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辨明事实,尊重人们对自己正当权益的维护;而不应以恶语中伤他人,否则伤害的不仅仅是这位老人,恐怕还有我们现在早已脆弱不堪的道德信任体系。对材料中的老人,每个人似乎都骤然间成了君子。人们纷纷举起道德的大棒对他人痛加挞伐,而唯独没有独立思考信息来源是否真实,自己的见解是否客供,自己的评论是否有助于推进对事件真相调查与问题的解决。更没有思考自己的发声方式是否文明。如果不加思考就妄加评论,评论就变成了妄断甚至谣言中伤,不仅会对他人造成伤害,还会混淆视听,应该受到谴责和惩罚。评论的力量,不在于谁手中的道德大棒举得高,而在于评论者思考的深度。柴静在搜集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