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章县县情及资源介绍.doc_第1页
赫章县县情及资源介绍.doc_第2页
赫章县县情及资源介绍.doc_第3页
赫章县县情及资源介绍.doc_第4页
赫章县县情及资源介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夜郎故里 避暑天堂赫章欢迎您赫章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乌江北源六冲河和南源三岔河上游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过度的乌蒙山区倾斜地带,战国时为夜郎辖地,秦置汉阳县,政区几经变革,到1941年设赫章县。赫章东邻毕节、纳雍,西连威宁,南接六盘水,北界云南省镇雄、彝良,地处国发20122号文件划定的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核心地带,面积3250平方公里,耕地164万亩,共辖27个乡镇、456个村、1个社区。县内居住着汉、彝、苗、白等18个民族,总人口77.44万。赫章平均海拔1996米,最高峰“贵州屋脊”小韭菜坪海拔2900.6米,最低点刹界河海拔1230米。赫章属暖温带春干夏湿气候区,无霜期253天,年均气温13.3C,年均降雨量859.9毫米,日照时数1347小时。赫章是胡锦涛总书记1988年倡导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毕节试验区的发祥地,是中央统战部、台盟中央、深圳市福田区以及重庆市北部新区的对口帮扶县。多年来,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王兆国、刘延东、杜青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亲临赫章视察。近年来,赫章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浪潮的推动下,紧紧围绕“矿业强县、农产富县、旅游文化兴县”三县战略,以“加快煤炭开发、振兴铁铅锌产业、推进城镇建设、发展特色农业、打造文化旅游”等五大经济为着力点, 立足县情,依托资源优势和试验区政策优势,抢抓机遇,大胆探索,求实创新,埋头苦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1年已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目标;电信网络已经普及,电话网已实现传输数字化、交换程控化和乡乡通。326国道连接赫章东西、212省道贯穿赫章南北,在县城十字交叉,过境赫章连接“厦-蓉”、“杭-瑞”高速公路的毕-威高速公路将于今年建成通车,国家正在规划的昭-黔铁路穿越赫章13个乡镇,南接六盘水的赫水高速正在开展大量的前期工作,在“十二五”期间将全面实现村村通油路。随着高速公路,昭-黔铁路的建成,赫章将融入贵阳两小时经济圈,八小时通达广州,赫章与发达地区之间的距离正在拉近。赫章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堪称乌蒙山区的“聚宝盆”,是黔西北最具开发价值的宝地之一。矿产资源:赫章已发现矿床、矿点70余处,分布于全县27个乡(镇),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有铁、锌、铅、铜、锑、煤等33种,储量大、品位高的有13种。其中铁矿主要有沉积铁矿和热液菱铁矿两种类型,已发现大型矿床1个,中型矿床5个,小型矿床15个,查明资源储量4.2亿吨,占贵州省已探明储量的50%,矿石品位在25-56%之间,成矿区域规模宏大,地质条件优越,开发潜力较大;铅锌矿已探明储量797万吨,居贵州之首,占贵州已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二,矿石品位为铅3%-45%,锌5%-35%,有害元素低,价值较高,成矿区带规模宏大,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较大,并伴有许多贵重金属,如银、钼、锗、铟、镉等,其中锗金属储量居亚洲第一。全县含煤总面积约为1316平方公里,估算资源量为42亿吨,预测储量超过100亿吨,现有整合煤矿32对,取得煤炭勘查项目15个(持有勘查许可证的煤矿探矿权7个,省地勘基金煤炭勘查项目8个),大量煤炭资源有待开发。高钙石灰石遍布全县各地,花岗石、大理石、高岭土、重晶石、莹石等也极具开采价值。农业资源:赫章是农产资源大县,特种农业名县,是“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樱桃之乡”;境内富集苦荞、苦丁茶、马铃薯等多种农特产品;黑马羊、可乐猪是全国优良畜禽品种;有中药材资源2000多种,上国家名贵药典的有200多种,其中产量较大的有半夏、虎耳草、何首乌、龙胆草、续断、天麻、淫羊霍等20余种,是贵州中药材主产区之一,被誉为天麻之乡。核桃资源赫章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境内分布着许多原生的优质核桃种质资源,上百年的优质核桃树遍布财神、朱明、可乐、双坪、德卓等乡镇。赫章核桃以其色香、味美、性温、无毒、健胃、补血、润肺、养神等优良品质及功能而著名。核桃果实生长期长、干物质积累丰富,薄壳白仁、薄壳乌仁、鸡蛋壳核桃、小香核桃等地方乡土品种在全省、全区农产品展销会上和优良品种现场会上得到好评,曾获得“达标核桃”、“优质农产品”“奥运推荐果品”等称号。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选定为“全国核桃林业标准化示范区”;2007年,获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核桃之乡”美誉;2009年,在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组织的“全国十大名核桃”评选活动中,赫章核桃以其色香、味美的优良品质榜上有名。一直以来,赫章广大群众均有种植核桃的习惯和积极性。特别是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结合工程的实施,县林业局、县扶贫办、县水保办等多家单位充分发挥群众种植核桃的积极性,正确引导,搞好服务。整合捆绑来自多渠道的资金,大力发展优质核桃生产基地。几年来,依托科技扶贫核桃基地建设、退耕还林科技支撑、以工代赈科技支撑等项目的实施,全县共发展核桃栽培面积46万亩。目前,常年核桃产量1500万斤。通过林业标准化建设,鉴选了黔核5号、黔核6号、黔核7号、黔核8号等地方核桃品系,切实提高了赫章核桃知名度。多年来,赫章核桃是关门生产,内部消化。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外地来收购核桃的客商越来越多,核桃生产和核桃产品加工企业应运而生。引入了贵州冉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大姚三台苗木绿化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牧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优强企业进驻赫章发展核桃产业;1999年,“赫章县赫之林有限责任公司”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等项目资金,在水塘林场建成了生产能力为年产7500吨的核桃乳加工厂,生产出的“赫之林”牌核桃乳一上市,就得到消费者好评。2008年,公司拿到国家质监总局“QS”认证并取得了进出口权,开始对接国际市场,目前,公司的扩能技改项目已入驻赫章县农特产品加工园区,年产3000吨的核桃乳生产线在建设中。中药材资源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重点突出生态和高产高效目标,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彰显地域特色,尽快使中药产业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扔增长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全县以河镇为中心,涉及安乐、德卓、辅处、可乐、平山、野马川等乡镇,利用国家专项扶贫资金和政府扶持、银行贷款等方式发展半夏4万亩,虎耳草、续断、何首乌、伏苓等6万亩。为有效解决中药产业发展企业化运作、龙头带动和市场入问题,采取了“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全县已组建专业合作社22个,引进省内知名制药企业贵州省昌昊中药发展有限公司和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落户赫章投资兴业。目前,昌昊中药发展有限公司已在野马川工业园区开建设半夏粗加工厂、饮片厂、组培厂,现全面建设完成;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有限公司投资已启动虎耳草粗加工厂和30亩虎耳草立体大棚建设。黑山羊赫章是贵州黑山羊的主产区之一,该品系在毕节地区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的主持下,开展了多年的“黑山羊品种选育与应用研究”、“黑山羊科学饲养与选育技术推广应用”等课题,使我县黑山羊的生产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选育出了黑山羊新品系无角黑山羊(简称“黑马羊”),产羔率提高了3.8个百分点;周岁羯羊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48.68%和37.75%,成年羯羊分别为51.65%和38.84%,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提高了4.07和4.37个百分点;其板皮(鲜皮)长84.3厘米、宽64厘米、厚0.18厘米,皮张弹性强、柔软、易于鞣制。2002年以“黑马羊”为商标经国家商标局商标注册成功。2003年“黑马羊”养殖应用开发技术研究成果获毕节地区科技成果三等奖。同年获“毕节地区优质农产品”称号和“首届贵州省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名牌农产品”称号。2006年8月通过贵州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007年向农业部申报无公害产品认证,2008年2月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认证。“黑马羊”养殖区主要分布于我县东南5个乡镇和北线7个乡镇,现年存栏量23万余只,去年出栏7.9万只,今年出栏8.6万只,从明年开始,年均保证供应量在10万头以上。去年,我县成功引进云南众宇矿业公司投资建设黑山羊产业化养殖项目,目前该项目的良种培育基地建设工程及草场改良工作已结束。文化旅游资源:神奇的自然景观赫章境内植被丰富,地貌多样,高山险峡与平阔草场并存,溶洞奇观与高山平湖共生。一步一景,景观多样。赫章夜郎国家级森林公园总面积50000亩,有林地45000亩,著名景观有碧波荡漾的金凤湖、乌江源、横江源、扇子田、乌江源水库、瀑布群、江南梯田、麻布河风光、大小天桥溶洞奇观,六冲河险滩漂流、七星雄关、桃花古渡等等,更兼有二台坡、雨磨山原生态草原风光和万峰林群山浩荡,韭菜坪的万亩韭菜花为世界所独有。这些景点保持着原始古朴的面貌,绝少人为雕琢。特别是阿西里西风景名胜区,是赫章县结合民族文化和地理特色定位的“阿西里西,乌蒙神韵,夜郎奇秀”景区。“贵州屋脊”赫章韭菜坪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一。厚重的历史文化 赫章自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战国时为夜郎辖地,秦置汉阳县,政区沿革几经变更,到1941年设置赫章县。境内古迹较多,有古遗址、古建筑、古墓群、摩崖石刻遗址 32处,古彝文碑刻100多条(处),其中可乐古夜郎时期的墓葬发掘入选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可乐遗址古墓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为全国六大考古最高成就之一,被誉为“贵州考古的圣地,夜郎青铜文化的殷墟”。2011年可乐考古遗址公园获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浓郁的民族风情 彝族的赛马和阿西里西、铃铛舞、敬酒舞、撒麻舞、采杜鹃花舞、月琴舞等舞蹈多姿多彩,苗族的芦笙舞、大迁徙舞场面恢宏壮观。1964年12月27日,赫章县珠市彝族乡彝族演员杨德会、罗林姐等表演的阿西里西、盘歌、撒麻舞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观摩演出,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