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鲁人版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原创)_第1页
07鲁人版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原创)_第2页
07鲁人版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原创)_第3页
07鲁人版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原创)_第4页
07鲁人版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原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第一单元检测题第一卷(39分)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27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中肯(zhng) 登载(zi) 尽管(jn) 倔强(ju) 爱憎(zng)B咬文嚼字(je)潦草(lio) 累及(li) 拈轻怕重(nin) 譬如(p)C锲而不舍(q) 禀性(bng) 驽马(n) 句读(du) 跬步(ku)D萎靡不振(m) 编辑(j) 阿谀(y) 无济于事(j) 业绩(j)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防碍 凑合 度假村 悬梁刺骨 阴晴圆缺B肤浅 脉膊 明信片 自欺其人 声名鹊起C枯燥 辐射 历程碑 一筹莫展 涵咏优游D安详 宣泄 挖墙脚 斩钉截铁 出其不意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把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 ,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人们关于全球变暖的诸多 ,在二十一世纪都将会一步步显露出来,成为现实。面对当今城市建设中“千城一面”的低俗化现象,那些城市建设的决策者们是否应好好反躬自省,悔恨 。A事态 殷忧 自咎B势态 隐忧 自疚C事态 隐忧 自咎D势态 隐忧 自咎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B在去年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今年国家又决定在较为贫困的中西部地区全面取消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老百姓对此评头品足,十分欢迎。C厄尔尼诺现象是导致今年异乎寻常的暖冬的罪魁祸首。专家预测,2009年将是有史以来最热的年份之一,对此人们心有余悸。D人们通常认为蝙蝠是从某种能滑翔的动物进化而来,但研究者提出不同看法说,蝙蝠惊人的飞行能力与那些仅仅能滑翔的哺乳动物不可同日而语,也许它另有渊源。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消费者是否可以“自带酒水”?餐饮企业能否收取“开瓶费”?近日成为人们纷争不已的焦点问题。B从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大片来看,如此一个结论或许并非危言耸听:“大片”盛则文化必衰;“大片”火爆必将加速社会价值观的沦落。C冰雪旅游,总是让人和“冷”联想在一起。这个冬季,吉林却打出“暖”字旗号“欢乐尽享,和雪一起暖”。D最近,中宣部新闻局、中国记协联合召开了“劳动者之歌专栏宣传报道研讨会”与会专家对该专栏作品进行了热烈的研讨。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风刮到了南方,海上飘来了温暖和慰藉。午后,太阳露出了几星光亮,鸽子开始不间断的缓慢而笨拙的叫声。B国家统计局25日宣布,据初步核算显示,2006年我国GDP为209407亿元,增长10.7%,增速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C在即将举行的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上,中国代表团能否再次登上霸主地位,是人们期待已久的事情。D分析认为,俄罗斯积极推进和印度的战略伙伴关系,一个主要因素是与美国争夺印度武器市场订单。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师不必贤于弟子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A 上食埃土,下引黄泉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 登高而招9下列句子的类型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B何陋之有C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D蚓无爪牙之利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以后各题(12分,每题3分)杜伏威,齐州章丘人也。少落拓,不治产业,家贫无以自给,每穿窬为盗。与辅公祏为刎颈之交。公祏姑家以牧羊为业,公祏数攘羊以馈之,姑有憾焉,因发其盗事。郡县捕之急,伏威与公祏遂俱亡命,聚众为群盗,时年十六。时下邳有苗海潮,亦聚众为盗,伏威使公祏谓曰:“今同苦隋政,各兴大义,力分势弱,常恐见擒,何不合以为强,则不患隋军相制。若公能为主,吾当敬从,自揆不堪,可来听命,不则一战以决雄雌。”海潮惧,即以其众归于伏威。江都留守遣校尉宋颢率兵讨之,伏威与战,阳为奔北,引入葭芦中,而从上风纵火,迫其步骑陷于大泽,火至皆烧死。有海陵贼帅赵破阵,闻伏威兵少而轻之,遣使召伏威,请与并力。伏威令公祏严兵居外以待变,亲将十人持牛酒入谒。破阵大悦,引伏威入幕,尽集其酋帅纵酒高会。伏威于坐斩破阵而并其众。由此兵威稍盛,复屠安宜。宇文化及之反也,署为历阳太守,伏威不受。又移居丹阳,进用人士,大修器械,薄赋敛,除殉葬法,其犯奸盗及官人贪浊者,无轻重皆杀之。太宗之围王世充,遣使招之,伏威请降。封吴王,赐姓李氏。武德四年,遣其将军王雄诞讨李子通于杭州,擒之以献。又破汪华于歙州,尽有江东、淮南之地,南接于岭,东至于海。寻闻太宗平刘黑闼,进攻徐圆朗,伏威惧而来朝,拜为太子太保,仍兼行台尚书令。留于京师,礼之甚厚,位在齐王元吉之上,以宠异之。辅公祏之反也,诈称伏威之令,以绐其众,高祖遣赵郡王孝恭讨之。时伏威在长安暴卒。及公祏平,孝恭收得公祏反辞,不晓其诈,遽以奏闻,乃除伏威名,籍没其妻子。贞观元年,太宗知其冤,赦之,复其官爵,葬以公礼。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揆不堪,可来听命揆:估计,揣度20070312B阳为奔北,引入葭芦中奔北:逃向北方C进用人士,大修器械进用:提拔,任用D诈称伏威之令,以绐其众绐:蒙骗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即以其众归于伏威不拘于时,学于余B其犯奸盗及官人贪浊者其为惑也,终不解矣C辅公祏之反也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D复其官爵,葬以公礼木直中绳,輮以为轮12以下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体现了杜伏威有勇有谋的一组是( )伏威与公祏遂俱亡命,聚众为群盗何不合以为强,则不患隋军相制阳为奔北,引入葭芦中,而从上风纵火伏威令公祏严兵居外以待变,亲将十人持牛酒入谒由此兵威稍盛,复屠安宜其犯奸盗及官人贪浊者,无轻重皆杀之ABCD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辅公祏在杜伏威落拓时接济他,后来又成为杜军事上的得力助手,但他最终的谋反却给杜伏威一家带来灾祸。B杜伏威利用海陵贼帅赵破阵的狂妄自大,在酒席上斩杀了他,由此使得自己的军队逐渐强盛起来。C杜伏威率部转移到丹阳后,提拔任用有名望的人,大力修整器械,减轻赋税,废除殉葬法,显示了自己的治理才能。D杜伏威归降太宗后,凭借自己的才能受到优厚礼遇,但后来受到朝廷猜忌,最终被高祖赐死。第二卷(111分)三、(24分)14翻译下列句子(10分)公祏数攘羊以馈之,姑有憾焉,因发其盗事。 今同苦隋政,各兴大义,力分势弱,常恐见擒。 闻伏威兵少而轻之,遣使召伏威,请与并力。 15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刘克庄纤云扫迹,万顷玻璃色。醉跨玉龙游八极,历历天青海碧。 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注:刘克庄,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词风豪放,多感慨时事之作。 词人是如何描绘太空、月宫景象的? 这首词的末两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玉不琢, ;人不学, 。(礼记)是故无贵无贱, ,道之所存,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四、(9分)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它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5分)文化的独立性,决定着文化自身的影响力和免疫力。由于文化独立性的衰弱乃至完全丧失,才会形成这样一种怪现象:在西方,是商业攀附上了文化;而在我们这里,却是文化卖身给了商业。由于动力的不同,所以虽同样是与商业的结合,但在彼处是文化统领了商业,是商业为文化服务;而在我们这里,却是商业情结完全挤占了文化情结,利益追逐完全替代了责任感追求,文化成了商业的婢女,成了羸弱不堪的四不象的怪胎。答: 18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分)这些经济体的发展也体现了“变化中的力量格局”。不少会议的中心议题如“如何使中国下一阶段的发展持续下去”“中国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等,仍然直接与中国相关。去年世界经济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和印度”。但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在持续增强是个不争的事实,因此许多问题的讨论均离不开中国。相比之下,今年的话题将稍向俄罗斯、巴西以及今年刚刚入世的越南等倾斜。答: 。五、现代文阅读(18分)给“书虫”当夫人 “书虫”是我母亲送给我先生的雅号,他敬受不辞。说他是“书虫”,自然与书有缘。先生在高校从事教学与研究逾卅五载,家中藏书少说也有两万册。当我们还住在旧居时,已是书满为患,但先生视为珍宝,待若上宾,并且任其喧宾夺主,几乎占领了家庭所有领土,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好不容易盼到迁移新居,“分居”的书籍终于统一归置于顶天立地的大书架里了,我还特意给先生买了一张非常宽大的写字台,好让他有个宽松、舒适的读书写作之地。然而好景不长。不知不觉之间,写字台四周又摞满了书,形成高高矮矮的“书笋”,光洁的台面不久也被各种书稿覆盖,连喝水杯也没有容身之地。对此“惨”状,我实在目不忍睹。一日趁他外出,我花了两个小时整理写字台,自以为替他办成了一件好事。殊不知,我的整理反而打乱了他的秩序他按照自己的习惯去找东西,可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见此问题已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我从此不敢再替他整理写字台了。 先生的藏书不仅耗尽了他大半生的积蓄,也耗去了他大半生的时间。从日出到日落,从周一到周七,从春夏到秋冬,只要他在家,除了吃饭、睡觉,便可以不挪窝儿地读他那些永远读不完也永远读不厌的书。母亲关于“书虫”的灵感大抵由此而来。即使是旅行途中,他与书的关系也难以“离间”。记得有一次他与几位同道乘火车去外地开会,我特意买了一副扑克给他带上,供他们一路消遣。出差回来他连声向我道谢。原来他一上车,便把扑克送给别人玩,自己却借此抽身去读书了。我曾经问他:如今商海大潮汹涌澎湃,读书人是否知道钱多的好处、生活享受的乐处?他抬头望了望我,不无歉意的说:“知道,怎么不知道。可我们这一代起码被耽误了十年读书和研究的时间,只有全力拼命赶才行啊。”说完,仍埋头读书。从此,我也不好再用这样的问题为难他了。有时,看到一些商界朋友“妇唱夫随”,双双出入于各种消费与娱乐场所,我也不免有点失落。但有一点,我心里是笃定的:我的这位仁兄决不会有外遇,只要他有书。为了节省一切时间来读书、研究,他甚至不愿装修新居,说是装修好了,就得打扫、维护,时间花得太不值,末了还引经据典道:“这就叫做不为物役。”我只好无可奈何地回他一句:“但为书痴。” 先生读书破万卷,但自己的论著并不很多。与那些著作等身的学者相比,他不算高产。我有时嗔怪他动作太慢。可每当我看到他那些写得一丝不苟的手稿,读到那些像他的人品一样不容置疑的文字时,我不能不心悦诚服。说来,我的先生既不风流倜傥,也非有钱有势。当初吸引了我、使我心甘情愿以身相许的,正是他那些写得工整隽秀而又朴实无华的情书。现在我常常是他的文章的第一读者。他总是谦虚地说想听听我的意见,于是关于他的或者别人的作品的讨论便成了我们之间交流最多的内容。有时我也会不经意地把自己在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说给他听,他总是聚精会神地听着,很少插嘴,只是在重要问题上才发表些意见。起初我奇怪他何以那样吝于言辞,后来才悟出他准是把我念叨的一切也当成书给“吃”了下去。而我则在向他的倾诉之中审视了自己。赢得了自信。 (取材于肖融给“书虫”当夫人)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所谓“惨”状,是说写字台及其周围又被书籍和文稿占据了,显得又乱又挤。B.“我从此不敢再替他整理写字台了”,说明妻子对丈夫有点畏惧。C.妻子有时“不免有点失落”,这表明她希望丈夫也能和自己一起享受点生活的乐趣。D.丈夫说“不为物役”妻子回他一句“但为书痴”。看来这对夫妇也存在着沟通障碍。E.丈夫做事非常认真细心,不论是写论文还是写情书都一丝不苟。2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本文里的特定含义。(6分)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 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 结合以上两句话以及文中其他类似的语句,简要说明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 21.本文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书虫”形象。你认为第一段和第二段对“书虫”的描写各有什么侧重?这两段的内容有什么关系?(4分) 22.文章的结束句“而我则在向他倾诉之中审视了自己,赢得了自信”,深化了作者给书虫“当夫人”的感受。联系最后一段的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23以“一步与一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第一单元检测题答案1A(B咬文嚼字jio C锲而不舍qi D萎靡不振m阿谀y 无济于事j)2D(A妨碍 悬梁刺股 B脉搏 自欺欺人 C里程碑 涵泳优游)3C(事态:局势,情况,往往指坏的情况,多就事情的现状日言。势态:情势,多就事情的发展趋势而言。隐忧:深藏的忧愁,潜藏的忧愁。殷忧:深深的忧虑。自咎;自己责备自己。自疚,对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不安。)4D(A“不绝如缕”不能混同于“不绝于耳”。B“评头品足”比喻在细节上过分挑剔。C“心有余悸”只用于对过去发生过的事还感到害怕)5C(A问句应为逗号,B分号应为逗号,D书名号应为单引号)6D(A残缺谓语“发出”。B“据初步核算显示”句式杂糅,应为“据初步核算”或“初步核算显示”。C两面对一面)7C (A介词,从介词,比B介词,相当于“于”语气词C副词,竟然D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8B(例句和B项都是名词作动词,A名词作状语C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D形容词作名词,高处)9D(定语后置,例句及其他三句都是宾语前置)10B(败逃)11B(A项均为介词,前者表引出动作、行为对象,后者表被动。B项均为代词,“那些”。C项前者为主谓间结构助词,后者为助词“的”。D项均为介词,前者为“拿,用”,后者为“把”)12B(交待杜伏威和辅公祏逃亡做强盗的经过 主要反映杜伏威的残暴 反映杜伏威从严治军的做法)13D(“受猜忌”“被赐死”原文无此意)14辅公祏多次偷羊来送给他,辅公祏的姑母心生怨恨,于是告发了他们偷盗的事。现在我们共同遭受隋朝暴政之苦,各自为正义起兵,力量分散,势力薄弱,经常担心被抓。听说杜伏威的兵士少就轻视他,就派使者召唤杜伏威,要求与(他)合并兵力。15词人借助想象,比喻,描绘了太空浩瀚、澄澈的景色,月宫香风阵阵、众仙起舞的欢乐祥和的景象。词人在玩月的同时,由天上想到人间正经历炙热酷暑之苦,并由此想到百姓的生活之苦,表现了词人热爱人民,关心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16略。17“文化独立性的衰弱(或“丧失”导致中国文化成为怪胎”或“文化独立性的衰弱(或丧失)导致中国文化出现怪现象” 1819B、D 20“有电而无视”将“电视”一词分拆开来使用,表现了家里虽有电视却常常不能看的尴尬。“意识先于存在”化用哲学术语,是说东西已经被挪动了位置,自己仍然按照先前的记忆去找,自然找不到了。 幽默(风趣、诙谐);富于书卷气(符合人物的修养和性格)。21第一问:第一段着重写“书虫,进一步写到他爱读书(研究、写书),两段描写逐步深化,丰富了“书虫”的形象。22要点一:丈夫耐心听而少插嘴,使妻子感受到丈夫的关怀、理解与尊重。要点二:妻子在向丈夫的倾诉中,也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我价值肯定。23略附录:文言文翻译杜伏威,齐州章丘人,年轻时放荡不羁,也不经营谋生之业。家庭贫困不能养活自己,经常穿壁翻墙偷东西。与辅公祏是生死之交。辅公祏的姑姑家以牧羊为业,公祏多次偷羊来送给杜伏威,公祏的姑姑心有怨恨,于是告发了他们偷盗的事情。郡县紧急追捕他们,杜伏威与辅公祏于是一起逃命,聚集了一帮人组成强盗集团,他当时年仅十六岁。当时下邳有个叫苗海潮的,也聚集了不少人做强盗,杜伏威派辅公祏对他们说:“现在我们共同遭受隋朝的暴政之苦,各自为正义而起兵,力量分散势力薄弱,经常担心被抓获,为什么不联合起来使力量变得强大呢,就不会担心隋军来制约我们了。如果你能够做首领,我定当恭敬的跟随您,如果你估量自己不能胜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