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PPT课件_第1页
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PPT课件_第2页
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PPT课件_第3页
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PPT课件_第4页
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9.3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9.4光度分析法的设计9.5吸光光度法的误差,.,3,9.3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没有颜色的化合物,需要通过适当的反应定量生成有色化合物再测定显色反应,1、显色反应,.,4,2、显色剂,无机显色剂:KSCN:测Fe、Mo、W、Nb等钼酸铵:测P、As等过氧化氢:测Ti、V等,有机显色剂:,分子结构,含有生色团(即含不饱和键的基团)如偶氮基,对醌基和羰基等,含有助色团(含孤对电子的基团)如氨基、羟基和卤代基等。,.,5,OO型:,ON型:,PAR(4-(2-吡啶偶氨)-间苯二酚),S型:,双硫腙,NN型:,丁二酮肟,邻二氮菲,磺基水杨酸,.,6,偶氮类:偶氮胂III,.,7,三苯甲烷类三苯甲烷酸性染料铬天菁S,三苯甲烷碱性染料结晶紫,.,8,邻菲罗啉类:新亚铜灵,肟类:丁二肟,.,9,3、多元络合物,混配化合物V-PAR-H2O(吡啶偶氮间苯二酚)离子缔合物AuCl4-罗丹明B金属离子-配体-表面活性剂体系Mo-水杨基荧光酮-CTMAB(十六烷基甲基溴化铵),.,10,磷酸盐或硅酸盐或砷酸盐,+钼酸盐(过量),杂多酸阴离子,(如PMo12O403-12-磷钼酸阴离子),+还原剂如SnCl2,磷钼蓝或硅钼蓝或砷钼蓝进行光度测定,适当酸度,.,11,副反应,M+nR=MRn,OH-,H+,存在型体的变化,RH=R-+H+,1,2,生成不同配比的络合物,例,磺基水杨酸Fe3+,pH=23,FeR,紫红色,pH=47,FeR2,橙色,pH=810,FeR3,黄色,4影响因素,a溶液酸度(pH值及缓冲溶液),.,12,酸度的选择,可得适宜pH范围,实际工作中,作ApH曲线,寻找适宜pH范围。,.,13,实际工作中,作AcR曲线,寻找适宜cR范围。,b显色剂的用量,稍过量,处于平台区,.,14,实际工作中,作AT曲线,寻找适宜反应温度。,c显色反应温度,加热可加快反应速度,导致显色剂或产物分解,.,15,d显色反应时间,针对不同显色反应确定显示时间显色反应快且稳定;显色反应快但不稳定;显色反应慢,稳定需时间;显色反应慢但不稳定,e溶剂,有机溶剂,提高灵敏度、显色反应速率,实际工作中,作At曲线,寻找适宜反应时间。,.,16,(1)控制酸度法,f干扰离子,干扰消除办法(显色反应干扰的消除):,.,17,测Co2(含Fe3+):(掩蔽法),(2)掩蔽剂掩蔽法,(3)氧化还原掩蔽法(改变价态),.,18,(5)选择适当的测定波长,(6)增加显色剂用量,(7)分离,(4)利用参比溶液消除显色剂和某些共存有色离子的干扰,.,19,.,20,5光度分析法的设计,1.选择显色反应2.选择显色剂3.优化显色反应条件4.选择检测波长5.选择合适的浓度6.选择参比溶液7.建立标准曲线,测量条件选择,.,21,(1)测定波长选择,选择原则:“吸收最大,干扰最小”,灵敏度,选择性,一般来说,选择max;如max处有干扰,则选择无干扰处的进行测定,.,22,(2)测定浓度控制,控制浓度吸光度A:0.20.8,减少测量误差,.,23,(3)参比溶液选择,参比溶液:光度测量时用来调节仪器的零点的一种溶液。用途:消除由于吸收池壁及溶剂对入射光的反射和吸收带来的误差,并扣除干扰的影响。如参比溶液选择不当,会使标准曲线不通过原点。,.,24,.,25,试液,显色剂,参比溶液,无色,无色,蒸馏水,有色无色,不加显色剂的试液,无色有色,试剂空白,有色有色,试液+掩蔽剂(使试液无色)+显色剂,.,26,(4)标准曲线制作,理论基础:朗伯-比尔定律,相同条件下测定不同浓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Ac作图,.,27,9.5吸光光度法的误差,1、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移2、物理化学因素:非均匀介质及化学反应3、吸光度测量的误差4、显色反应的干扰,对朗伯-比尔定律的偏移,.,28,设入射光由1和2两种波长组成,溶液的吸光质点对两种波长的光的吸收均遵从吸收定律,1,2,复合光1+2时,或,或,1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移,.,29,非均匀介质胶体,悬浮、乳浊等对光产生散射,使实测吸光度增加,导致线性关系上弯化学反应离解、缔合、异构等如:离解Cr2O72-+H2O-=2HCrO4-=2H+2CrO42-异构PAR的偶氮醌腙式,2物理化学因素,.,30,吸光度标尺刻度不均匀,3吸光度测量的误差,A0.434,T36.8%时,测量的相对误差最小A=0.20.8T=1565%,仪器测量误差,.,31,仪器测量误差公式推导,又,得,浓度测量的相对偏差,TlgT最大时,即(TlgT)=0时误差最小,算得lgT=-0.434,T=36.8%,A=0.434,若测A时产生微小的绝对差dA,则相对误差Er为:Er=dA/A;A=bc(1),当b一定时,两边微分得:dA=bdc(2)dc为测量浓度时的绝对误差,二式相除:dA/A=dc/c=Er故dc正比dA,.,32,最佳读数范围与最佳值,设:T=1%,则可绘出溶液浓度相对误差c/c与其透光度T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当:T=1%,T在20%65%之间时,浓度相对误差较小,最佳读数范围。,可求出浓度相对误差最小时的透光度Tmin为:Tmin36.8%,Amin0.434,用仪器测定时应尽量使溶液透光度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