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制教育课讲稿主题:远离不良行为习惯 争做遵纪守法学生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能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有关法律的话题,我感到非常高兴。面对青少年犯罪不断上升,未成年人也时常受到无辜伤害的现象,我们作为法律工作者,感到肩上的责任很重。同学们每天生活在阳光下,你们的生活是幸福的,既拥有优越的学习环境,在家又倍受父母和亲人的宠爱,可是你们知道吗?在阳光照射不到的角落里,仍有一些与你们同龄的孩子不能像你们一样拥有自由和快乐,他们有的成为侵犯别人,给别人造成伤害的青少年罪犯,也有的成为被罪犯侵害的目标,成了无辜的受害者。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一些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又是什么原因使一些青少年受到无辜的伤害呢?经过深深的思考与工作的实践,我们发现,他们当中有的是因为对法律的无知,不懂得什么是犯罪,或是对法律轻视,故意以身试法而误入歧途,有的是因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成为犯罪分子的猎物。今天,我将重点讲述如何预防犯罪以及同学们如何远离社会不良因素的伤害和保护自身安全等问题。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个人走上犯罪的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中很多犯罪分子与他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有着必然的联系。小时候的不良习性如果不及时改正,对我们学生来说危害是极大的,因为以后很有可能发展成犯罪。我曾看到过一个讲述有关习惯方面的资料,资料里说:一种行为重复了若干次就会形成习惯,而一个习惯重复了若干次就会形成一种观念,而一种观念在你脑海中出现若干次后就会成为一种信念。可想而知,习惯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一个好习惯会让你终生受益,一个坏习惯却会让你终生遗憾。在工作中我们有很多与青少年接触的机会,我们了解到,有些学生在不自觉中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这些不良习惯看似平常,但却蕴含着潜在的危机,它会潜移默化的将青少年引向犯罪的道路,也容易使青少年受到不法行为的危害。所以说,我们不能忽视这些不良习惯的存在。下面我将学生中常见的七种不良行为习惯介绍给大家,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引以为戒。(一)、随意旷课和夜不归宿为什么这样说呢?随意旷课和夜不归宿不仅仅会影响你们的学习,而且也不利于家长和老师对你们的监管。你们是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在学校期间你们的学习和安全都是由老师负责管理的。放学回家后,则是由家长负责管理。这样,你的学习、生活情况都在家长和老师的掌握之中,而一旦旷课或是夜不归宿,不仅家长很难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也无法知晓学生的去向,这样学生就脱离了学校和家长的管束,非常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对象。我们中学生社会经验少,平时又都是生活在温暖的花室里,所以很少看到社会上一些丑恶的、血腥的事件发生,所以想象不到各种危险的存在,很容易在无知的情况下受到罪犯的侵害。我们在座的同学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放学后不告诉家长自己去哪了,玩到很晚回家,有的甚至是住到同学或朋友家里。可能你是很幸运的,没有受到什么伤害,可是有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案例1】有这样一起抢劫案件,六名被告人全都是未成年人,他们经常一起逃学、旷课,在社会上游荡,出没于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没有钱玩游戏,就结伙在游戏厅、学校门口抢劫中、小学生,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抢劫作案30余次,抢劫的赃款全部用于玩游戏、上网挥霍。我们了解到在他们还不到十一、二岁的时候就经常逃学旷课去玩游戏,天长日久养成了习惯,上了瘾,没有钱供他们玩游戏,怎么办?他们还不能挣钱,家长也不会为了玩游戏而给他们提供充足的现金,为了弄些钱来玩游戏,先是小偷小摸,再后来和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青年一起参与抢劫和盗窃。因为岁数小,没有受到处罚,一来二去,在犯罪的边缘越陷越深。等待他们的将是铁窗下的牢狱生活。(二)、随身携带管制刀具 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男孩子身上,大多数的男孩子从小都喜欢刀、枪等。小的时候是拿一些玩具刀、枪做游戏,等大一点了可能就开始玩一些真刀了。但是你们想过吗?携带管制刀具特别容易滋生事端,是产生恶性犯罪的根源。(“管制刀具”:根据管制刀具认定标准是指匕首、三棱刀、弹簧刀(跳刀)及其他相类似的单刃、双刃、三棱尖刀。)根据公安部对部分刀具实行管制的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管制刀具的佩带范围和生产、购销均要有法定手续,否则就属违法。同学们,我国法律严禁公民随身携带管制刀具,一个原因是,携带管制刀具在现实中常常引发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暴力犯罪,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案例2】有这样一起故意伤害案件,被告人马某某是一名中学男生,平时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在班级里也是大家公认的老实人。因在校园内曾遇到过几位高年级的学生向其索要钱财,在以后上学的时候,他经常在书包里放上一把尖刀用来防身。一天课间休息的时候,几位同学在教室里打闹,其中一名男生张某对马某进行辱骂和挑衅。这个张某在班里被同学称为老大,因马某系农村转来的学生,平时经常受到他们的欺负和嘲笑。马某对张某的辱骂忍无可忍,一时气愤,掏出书包内的尖刀突然刺向张某,张某因为没有防备被刺中心脏,经抢救无效后死亡。这是一起典型的校园暴力案件。试想,马某要是不随身携带刀具,也不会一时气愤拿刀伤人。马某和张某本是花季的年龄,张某却早早的离开了人世,而马某也因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而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开始了漫长的牢狱生活。马某的行为不但给别人的家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同时也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害人又害已!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携带刀具以备防身的想法千万不能有。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处于特殊时期,思想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相对较差,容易冲动,遇事不冷静,爱感情用事,喜欢讲义气,做事又不计后果,加上法律意识淡薄,特别容易因随身携带的刀具而酿成血案。希望同学们能引以为戒,增强法制观念,不随身携带刀具。(三)、以大欺小和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这种行为习惯很容易导致形成抢劫罪。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行为在校园里时有发生,主要的表现就是:有的同学在学校里向低年级的同学索要学习文具,索要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后来慢慢发展到向低年级的同学要钱,当遭到反抗时,对其进行辱骂,甚至是拳脚相加。如果这种行为不及时矫正,非常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当欲望越发膨胀时,人的胆量也就随之增大,就有可能铤而走险。当从同学那索要的钱财不能满足需求时,就很有可能发展成为抢劫犯罪,甚至给被害人造成一定的人身伤害。【案例3】一对在同一所学校读书的堂兄妹,两人多次在校园里向低年级的同学索要钱财,不给就拳脚相加,同学都对他们都敢怒而不敢言。后来天长日久,胆子也越来越大,有一次,他们把低年级学生叫到学校附近偏僻的地方实施抢劫,当时那名低年级学生身上只带了5元钱,那对兄妹觉得只抢到那么点钱不够花,结果又胁迫那名学生到其家里“翻箱倒柜”,继续实施抢劫,受害学生的家长回家后发现家里一片狼藉,马上报警。最终那对兄妹因犯抢劫罪被判刑,受到了法律的严惩。我国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是其它方法强行抢劫公私财物的,就构成了抢劫罪。哪怕是抢了一元钱,只要是符合了抢劫罪的构成条件,那么都要按抢劫罪处罚。所以,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一定要从小杜绝。(四)、顺手牵羊和小偷小摸行为这种行为习惯很容易引发盗窃罪,而盗窃罪在青少年中更是多发的犯罪类型。社会发展了,同学们用的文具,书包、衣着等都有了新颖的变化。在校园里有的同学羡慕别人有漂亮的文具,会一时心动,趁同学不注意顺手牵羊,据为已有,有的同学可能认为随手拿了别人少量的财物不算偷窃,其实严格地说,这就是种偷窃行为。只不过是偷窃的数额较少,还没有构成犯罪。可是忽视了这种行为的危害性,任其发展,时间长了,胆子越来越大,偷窃的数额也会越来越多,最终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我国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就构成了盗窃罪。在我们审理的盗窃案件中,绝大多数的罪犯都是从小养成了小偷小摸的习惯,以至于不能自拔,最终导致犯罪。【案例4】例如这样一起盗窃、抢劫案件,被告人郭某从小家境不太好,但他很懂事,学习成绩也不错。一次班里组织春游,每人要交50元钱,因为他家经济状况不好,他没有开口向父母要钱,又怕同学知道自己的情况,觉得没面子,他决定自己想办法解决。可是一个学生,他能有什么好办法呢?他看到邻居家里没人,便在一抽屉里拿了100元钱离开了。这是他第一次盗窃,可是没想到,正是这第一次盗窃慢慢的将他引向了犯罪的深渊。到学校后他用偷来的钱交了春游费,见事情没有败露,他尝到了甜头,后来又多次盗窃同桌的财物,在被老师发现后当众训斥了他,他觉得很没面子,从此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开始仇恨老师、仇恨学校,乃至于仇恨社会,后来根本就不去学校上学。又经常到居民区、机关单位盗窃,几次得手,胆子也越来越大,后来干脆发展到抢劫作案。后终因他持刀抢劫他人财物而落入法网。在众多盗窃、抢劫案件中,罪犯在服刑期满出狱后,一部分人仍不能改掉盗窃和抢劫的恶习,继续作案,以至于二进宫、三进宫的现象时有发生。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不能忽视一个不良习惯的养成,以免造成终身的遗憾。(五)、同学间缺乏宽容心,经常因琐事打架斗殴打架斗殴是一种扰乱社会治安的不良行为,属于暴力型犯罪的初期阶段。同学们一定要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严重危害性。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在家有家长的多方宠爱,处事时多半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能学到宽容、忍让和理解。而正是这种缺乏宽容的心态,使一些学生在处理一些矛盾上容易走向极端。有这样一起校园群殴事件,两名同班同学因发生了一点小矛盾,双方都纠集了几名要好的同学进行较量,结果在群殴中造成了一死一重伤的严重后果。还有的学生因受同学欺负,就到社会上勾结一些闲散人员,拿棍棒等冲到校园里,对同学进行伤害,这些血的事实告诉我们,那种“哥们义气、两肋插刀”的感情用事、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也引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每天都安排大量警力保证校园安全。【案例5】有一起校园暴力案件,被告人王某系高中二年级的一名学生,平时学习成绩非常好,在班级里名列第二,又是班长。他和同学葛某平时是很要好的朋友,葛某从外地转学来到这所学校,王某是葛某在这所学校里交的第一个好朋友,二人平时交往甚密。一次开班会,老师组织同学们用纸条互相写出对方的缺点,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于今后改正。同学葛某就写了几条王某的缺点,王某很生气,觉得葛某很不够朋友。当天下课后,葛某因玩弄手中的水瓶子,将水弄洒在王某的书桌上,王某让葛某将水擦干,葛某笑嘻嘻地说:“我不擦能怎么的啊?”,然后又用手拍了拍王某的头,王某很生气,认为葛某不把他当朋友看,是故意和他过不去,越这么想就越生气,他趁课间时回到家中,取来两把尖刀,又返回学校,进到教室时,同学们已经在上课了。他径直走到葛某的面前问:“你拿不拿我当朋友?”葛某说:“我怎么不拿你当朋友了?”说到这,王某突然掏出一把尖刀连续刺向葛某几刀,葛某倒地后流血很多。同学们慌张将葛某送往医院,但还是因为尖刀刺向了心脏,抢救无效死亡了。王某的梦想是考取好的大学,他的学习成绩很好,本来是很有希望的。可是现在,当他的同学正在紧张的迎接高考,准备向自己的理想发起挑战的时候,他却在法庭上接受审判,这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因为他的冲动,葛某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也给葛某的家庭和亲人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不但父母因此承担了巨额经济赔偿,自己也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更与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这个案件对我的感触特别深,因为王某的不冷静,改变了两个花季少年的命运,甚至是两个家庭的命运。试想一下,如果在王某和葛某发生矛盾的时候,王某能宽容一点,再冷静一些,或是换另外一种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可能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同学们,听到这些案例,你们是不是也很有感触,因为这些案件都发生在校园里,也随时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同窗数载,同学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但终归都是一些琐事,彼此没有什么深仇大恨,道个歉也就心平气和了,如果非要逞一时的口舌之快,往往会使矛盾激化,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被害人可能会因此家破人亡,被告人也可能因此失去人身自由,受到法律的严惩。同学们,当你们走上工作岗位,回忆起上学的时光,会发觉同学之间的友情是非常可贵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份友谊。(六)、收看收听色情、淫秽、黑社会打砸抢等方面的音像制品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成熟,自控能力也不强,辨别是非能力相对较差,好奇心又强,喜欢模仿,因此同学们在收看收听这些不良音像制品时,很容易受这些不健康的文化制品的腐蚀而诱发犯罪。【案例6】被告人金某才刚满十五周岁,平时经常在家里偷偷观看一些色情方面的淫秽影片,还有一些有关港台黑社会的暴力影片。受不良影片影响,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念头。有一天,他在自家门前,看到有一个小女孩经过,便打开门将毫无防备的小女孩拉进去,用双手掐住小女孩的脖子,直到小女孩昏迷,他又用一根尼龙绳缠在女孩的脖子上使劲勒,他怕女孩没有死,又用一根铜丝缠在女孩脖子上使劲勒。说到这里,同学们是不是觉得很难想象?一个刚满十五周岁的孩子能用这么残忍的手段将一个小女孩杀死。这都是因为青少年效仿不健康的音像制品中的一些作案手段和情节。那些黑社会打砸抢的打斗场面,以及通过盗窃、抢劫的不劳而获,而又整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这些对青少年来说似乎是一种巨大的诱惑,让青少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所以我们中学生一定要引以为戒,远离这些不健康的东西。(七)、经常出入网吧等不健康娱乐场所目前来说,对青少年最具有诱惑力的不健康娱乐场所就是游戏厅和网吧等。这些娱乐场所空气污浊,人员复杂,有着大量不健康的娱乐项目,对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造成了大量的负面影响,使一些人误入歧途。当前是网络时代,随着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同学们的生活、成长环境、学习娱乐方式,甚至包括思维方式、情感理念、价值取向、行为习惯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我们在座的同学们也都上过网,也有玩过网络游戏的,对网络这个名词并不陌生,学校也专门开设了计算机课。但是对于你们这么大的学生来说,上网大多数是在聊天、玩游戏、看电影,用到学习上来的很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电脑是一种工具,是给我们用的,而不是玩的;学会用的人是聪明人,而只会玩的人则是愚蠢的。”我们并不是反对青少年上网,并不反对他们利用网络来寻求知识,但是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点的是,网络是一面双刃剑,要学会正确的使用,千万不要痴迷于网络游戏。因为过多的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但会影响你们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你们将自身处于一个不安全的环境里,随时都有可能受到侵害,而且还有可能因此引发犯罪。前一段时间,电视上报道了一起学生因痴迷网络游戏,过于投入引发了幻想,把自己想象成游戏中的人物,盲目的崇拜游戏中虚拟的人物形象,模仿游戏中主人公的形象,从高楼往下飞,跳楼自杀的事件,给我们敲响了一次警钟。同学们的心理还不成熟,容易模糊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差异,这对我们同学的身心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同时因网络诱发的犯罪事件也屡见不鲜。【案例7】某中学生胡某在网吧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网络用词PK,由于技术欠佳,每次都被别人捅倒,在一旁的一名少年也在玩同一种游戏,忍不住对其冷嘲热讽。在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随身携带的半尺长的尖刀捅向少年的胸口,导致该少年当场死亡。而胡某仍旧沉浸在暴力游戏中,直到警方赶到才如梦初醒。惊呼:“我是不是杀了人了,我会不会坐牢?”从这个案例不难看出,胡某已沉浸在暴力游戏中失去理智,分不清虚拟网络和现实世界了。我们要知道,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一旦死了,即便你有多后悔自己的行为,生命都是不能复生的,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处事冷静,珍惜我们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惜他人的生命。另外,学生经常出入网吧容易对网络游戏产生依赖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网瘾”。开始是课余时间上网玩,后来就发展到旷课、逃学、夜不归宿、甚至辍学等。使一些孩子过早的进入了社会,更多的接触了社会上的不良影响。可以说,没有哪一位家长会专门给孩子上网玩游戏的费用,而有的学生不吃饭省下钱去网吧上网,有的借口学校收费骗取家长的钱,有的甚至偷家中大人的钱。对游戏依赖性越大越觉得钱不够花,因而有的人开始铤而走险,依靠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金钱。有学生因将自己交学费的钱玩游戏花掉了,无法和家长、老师交待,而产生盗窃、抢劫之念,在实施了之后被判刑。近几年,因无钱上网,盗窃、抢劫,甚至绑架等暴力案件时有发生,发人深省。网吧人员混杂,常有社会青年掺杂其中,一些社会青年更是经常出没于这些场所。学生经常进出网吧,受到伤害的机率就会增多。有的被无端谩骂,有的被殴打,有的被勒索钱财,由于到网吧都是没有家长的允许,所以受到伤害也不敢告诉家长和教师,身体受到伤害的同时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有时甚至发生悲剧。网吧是个社会闲散人员聚集的地方,人员复杂,环境恶劣,不适合学生出入,所以我们学生为了个人的安全,尽量不要长时间的在网吧逗留,以免成为犯罪分子眼中的猎物。在学生中还有一些其他的不良习惯,比如,喝酒、抽烟、早恋等等。喝酒虽然不能直接导致犯罪,但是人在喝完酒后,大脑受酒精的麻醉,神志不清醒,易冲动,容易引发某些犯罪的发生。很多案件都是被告人在醉酒后,在酒精的刺激下引发的杀人、伤害等暴力犯罪。而我国法律规定,醉酒后实施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受到刑法的处罚,不会因为你喝多了酒而对你手下留情。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众所周知的,无需我在此多讲,青少年的身心还没有发育完整,吸烟对于正在发育的青少年来说,更是危害严重。更重要的是在网吧、游戏厅、卡拉OK厅等人员复杂的环境里,抽烟行为也有可能会被犯罪分子利用,成为诱骗被害人吸毒的手段等等。还有中学生早恋问题,目前,中学生早恋可以说是很普遍了,但早恋不仅影响学习,而且因学生之间争风吃醋引发的暴力犯罪案件也屡见不鲜。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小就坚决杜绝这些不良的习惯。同学们,以上七种不良行为习惯,大家都应该清楚了吧!那么,作为中学生,我们该如何加强自我防范和远离不良行为习惯呢?你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法侵害,比如被人敲诈、被人殴打、被人抢劫等等,一旦碰到了,怎么处理呢?我们要增强辨别能力,加强自我保护。国家的法律都是为保护一切合法权益、惩罚各种不法行为而制订的,也就是说,在合法权益受到罪犯的不法侵害时,我们一定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首先是要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学法、守法。(1)慎重交友,拒绝不良交往。交往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当的社会交往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不良的交往会成为青少年实施越轨行为和犯罪行为的直接原因。不良交往往往是有劣迹、不轨行为或不良品行的青少年结合在一起进行不良的社会娱乐活动,他们逛街、下饭馆、抽烟喝酒、打牌跳舞、寻衅滋事、打架斗殴、追求低级趣味等等,同时社会上一些有前科、有劣迹的成年人利用青少年好奇心强、社会经验缺乏、辨别力、控制力薄弱等特点,以物质引诱、暴力威胁等方式,传播犯罪思想,教唆作案手段,以使青少年误入歧途。有不少青少年正是由于不良交往,受到不良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的。(2)避免涉及成人娱乐场所,避开不良环境影响。目前我县青少年的娱乐场所还比较少,相对来说成人娱乐场所如歌舞厅、游戏厅、酒吧、网吧却比比皆是。由于涉足成人娱乐场所的人员成分复杂和流动性大,许多违法犯罪人员混迹其中,寻衅滋事,青少年在这样的场所很容易受腐蚀。其次是要善用法律,依法维权。未成年人也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辨别善恶。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我们在遭到暴力侵害时,及时逃脱或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同时,未成年人也要敢于维权、善于维权、依法维权,才能真正捍卫好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时,要采取正确的形式:(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当你受到坏人的侵害时,如果在人潮密集的地方,要勇敢地斗争反抗,当面制止,绝不能让对方觉得你可欺,从而起到以正压邪、震慑坏人的目的。(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当自己无法摆脱坏人的挑衅、纠缠、侮辱和围困时,立即通过呼喊、打电话、递条子等适当办法发出信号,以求民警、解放军、老师、家长及群众前来解救。 (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当自己处于不利的情况下,可以故意声张有自己的亲友或同学已经出现或就在附近,以壮声势;或以巧妙的办法迷惑对方,拖延时间,稳住对方,等待并抓住有利时机,不让坏人的企图得逞。(4)主动避开,脱离危险。明知坏人是针对你而来,你又无法制服他时,应主动避开,让坏人扑空,脱离危险,转移到安全的地带。(5)诉诸法律,报告公安。受到严重的侵害、遇到突发事件、或意识到问题是严重的,家长和校方无法解决应果断地报告公安部门。 (6)心明眼亮记牢特点。遇到坏人侵害你时,你一定要看清记牢对方是几个人,他们大致的年龄和身高,尤其要记清楚直接侵害你的人的衣着、面目等方面的特征,以便事发之后报告和确认。凡是能作为证据的,尽可能多的记住,并注意保护好作案现场。 (7)堂堂正正,不贪不占。不贪图享受,不追求吃喝玩乐,不受利诱,不占别人的小便宜。因为“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往往是贪点小便宜的人容易上坏人的当。 (8)遵纪守法,消除隐患。自觉遵守校内外纪律和国家法律,做合格的中学生。平日不和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不给坏人在自己身上打主意的机会,不留下让坏人侵害自己的隐患。如已经结交坏人做朋友或发现朋友干坏事时,应立即彻底摆脱同他们的联系,避免被拉下水和被害。说到这里,我就再给大家讲两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环境监测工程师职业水平测验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绿化主管招聘面试问题集
- 2025年护理学专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用电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2025年初创企业高管职位面试指南与预测题集萃
- 2025年机械伤害应急处理手册及测试题
- 2025年物业安保主管面试常见问题集锦
- 2025年工程设计师执业能力评价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财务管理主管实战面试题集
- 2025年建筑员笔试高频题解析
- 保安员在岗培训法律-2
- 初中英语中考专题训练阅读理解-应用文篇
- 《古文观止 上下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YC/T 210.2-2006烟叶代码第2部分:烟叶形态代码
- GB/T 20671.1-2006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第1部分: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
- 熵权法教学讲解课件
- 医师病理知识定期考核试题与答案
- 课堂因“融错·容错·溶措”而精彩
- 阳光晾衣房钢结构专项施工方案
- 安宁疗护服务流程
- 热分析DSC培训new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