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试验第四章-结构试验的数据采集和测量仪器PPT课件_第1页
建筑结构试验第四章-结构试验的数据采集和测量仪器PPT课件_第2页
建筑结构试验第四章-结构试验的数据采集和测量仪器PPT课件_第3页
建筑结构试验第四章-结构试验的数据采集和测量仪器PPT课件_第4页
建筑结构试验第四章-结构试验的数据采集和测量仪器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1,第四章结构试验的数据采集和测量仪器,主要内容4.1概述4.2传感器4.3记录器4.4数据采集系统,第四章,.,2,第四章结构试验的数据采集和测量仪器,教学内容1概述:包括测试方法的分类,主要技术指标,测试系统的标定的原则。2应变测量:电阻应变测量方法:包括应变片的测量原理,应变片的结构,应变片的筛选和粘贴,应变仪的测量原理,测量桥路,温度补偿原理,测量中的注意事项。手持式应变仪振弦式应变计:包括振弦式应变计的测试原理,振弦式应变计的结构。光纤应变测量。3位移测量:包括百分表和电子百分表,差动变压器式位移计,角位移传感器,光学方法。4荷载传感器。5裂缝的测量。6振动参数的测量仪器。,第四章,.,3,第四章结构试验的数据采集和测量仪器,重点:测试方法的分类,主要技术指标,测试系统的标定的原则,电阻应变测量方法,振弦式应变计,电子百分表,差动变压器式位移计,荷载传感器,裂缝的测量。难点:各种测试方法的电学原理。实验课内容电阻应变测量实验:包括1)应变片的选择和粘贴;2)应变仪的使用;3)半全桥路测量等强度梁的应变。,第四章,.,4,第四章结构试验的数据采集和测量仪器,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测试方法的分类,主要技术指标的概念,测试系统的标定原则。2熟练掌握电阻应变测量方法,振弦式应变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3熟练掌握差动变压器式位移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熟练掌握电子百分表的使用方法。4熟练掌握荷重传感器和裂缝的测量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5掌握手持式应变仪的使用方法,光纤应变测量,角位移传感器,光学方法,振动参数的测量仪器;6实验课的内容必须完成。,第四章,.,5,4.1概述,数据采集:用多种仪器和装置测量结构试验中的输入(作用)和输出(效应、响应)数据。结构试验数据采集的发展过程:人工测量、人工记录:直尺、秤等仪器测量、人工记录:YJ-5应变仪等仪器测量、仪器记录:传感器+X-Y记录仪等数据采集系统:输力强数据采集系统等。,第四章,.,6,4.1概述,数据采集系统,感受部分,放大部分,分析仪器,显示记录部分,传感器,放大器,显示器、记录仪,计算机、程序,第四章,.,7,4.1概述,结构静力试验:主要测量局部纤维应变和整体变形,多使用复合式仪表。结构动力试验:量测结构动力特征和动态反应,使用动态模拟仪器。数据采集的仪器设备(按功能与使用情况分):传感器、放大器、显示器、记录器、分析仪器等。,第四章,.,8,4.1概述,测量仪器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刻度值(最小分度值):指示或显示装置所能指示的最小量测值。量程:仪器可以测量的最大范围。灵敏度:仪器对被测物理量变化的反应能力。分辨率:测量被测物理量最小变化值的能力。线性度:仪器校准曲线对理想拟合直线的接近程度。稳定性:规定时间内保持示值与特性参数不变的能力。重复性:重复测试同一数值时保持示值一致的能力。频率响应:动测仪器输出信号随输入信号变化的特性。,第四章,.,9,4.1概述,结构试验对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自重轻、尺寸小,不影响结构工作与受力;合适的灵敏度和量程;安装使用方便,稳定性和重复性好;价廉耐用,可重复使用,安全可靠,维修容易;多功能,多用途,适应多方面需要。数据采集应遵循同时性和客观性原则。为确定仪器设备的灵敏度和精确度、确定试验数据的误差,应在试验前后对仪器设备进行标定。,第四章,.,10,4.2传感器,4.2.1基本原理机械式传感器:利用机械原理进行工作,包括感受机构、转换机械、显示装置和附属装置四部分。电测传感器:利用某种特殊材料的电学性能、或某种装置的电学原理,把所需测量的非电物理量变化转换成电量变化,主要包括感受部分、转换部分、传输部分和附属装置四部分。其他传感器:包括红外线传感器、激光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等。,第四章,.,11,4.2传感器,4.2.2电阻应变计工作原理:利用某种金属丝导体的“应变电阻效应”。构造组成:引出线覆盖层电阻栅基底材料,第四章,.,12,4.2传感器,4.2.2电阻应变计,第四章,.,13,4.2传感器,4.2.2电阻应变计电阻应变计的特点:灵敏度高,应变片尺寸小(应力集中区密集贴片),质量轻,粘贴牢固,适用于高、低温环境(-50100)。主要技术指标:电阻值R:120。标距l:即电阻栅的有效长度。钢筋片21、32等,砼片804、1005等(大于4倍最大粗骨料粒径,还与应变梯度有关)。灵敏度系数K:即单位应变引起应变计的电阻变化。应与应变仪的灵敏度系数设置相协调。,第四章,.,14,4.2传感器,4.2.2电阻应变计电阻应变仪的分类:按电阻栅的种类分:丝绕式、短接式、箔式、半导体式、焊接式;按电阻栅的形状分:单向应变片、应变花(双向、三向);按基底材料分:纸基、胶基;按使用极限温度分:低温、常温、高温。,第四章,.,15,4.2传感器,4.2.2电阻应变计电阻应变计的粘贴方法:检查与分选应变计:用放大镜对应变计进行外观检查,若敏感栅有霉斑、锈点、断丝、变形及片内有气泡者剔除;用万能表及电桥测阻值并选配。试件表面处理:用细纱纸交叉打磨试件,使表面粗糙度Ra为1.6以下,用4H的铅笔画线,用无水酒精或四氯化碳、丙酮擦至无垢为止。,第四章,.,16,4.2传感器,4.2.2电阻应变计电阻应变计的粘贴方法:粘片:粘贴方法视粘结剂和应变计的基底不同而定。粘片时先擦洗应变计基底,晾干后分别在试件及应变计粘贴面涂一层薄而均匀的胶水,并立即将应变计对准放好,然后其上垫一层玻璃纸,用手指单向滚压数次,挤出多余的胶水和气泡,干燥固化后去掉纸垫。检查:用放大镜检查应变计是否贴正、粘牢、断丝,有无气泡和褶皱扭翘,然后用兆欧表检查丝栅与试件之间的绝缘电阻(一般应在200M以上)。亦可把应变片接在应变仪上,用橡皮轻压丝栅,若应变仪输出有变,说明片下有气泡或剥离,应予重贴。,第四章,.,17,4.2传感器,电阻应变计的粘贴方法:连线组桥:应变计引出线应加套管并弯曲后焊在接线端子上,组桥导线从接线端子引出,要求焊点光滑,不得有毛刺、虚焊现象。可涂环氧树脂、沥青或点焊箔条,以防止导线移动。防护:为防止因物理或化学原因引起应变计的失效,粘贴好的应变计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常用的防护剂有合成橡胶、环氧树脂以及凡士林、松香、石蜡等,可根据试验的环境和测试要求选取和配制。,第四章,.,18,第四章,.,19,第四章,.,20,4.2传感器,4.2.3应变测量电阻应变计测量应变采用惠斯登电桥(1/4电桥接法、半桥接法、全桥接法),将电阻变化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使信号放大,从而进行测量;读数:零位读数法(电阻)、偏位读数法(电压),第四章,.,21,4.2传感器,4.2.3应变测量电阻应变计测量应变温度补偿技术:粘贴在试件测点上的应变计所反映的应变值,除了试件受力的变形外,还包含试件与应变计受温度影响而产生的变形和由于试件材料与应变计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的变形等。这种变形不是荷载效应,一般采用温度补偿方法加以消除。消除温度影响的方法:温度补偿法。,第四章,.,22,4.2传感器,4.2.3应变测量温度补偿应变计法,第四章,.,23,4.2传感器,4.2.3应变测量其他方法测量应变位移法:用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移近似表示两点之间的平均应变=l/l小标距(50mm250mm):手持应变仪(引申仪)、杠杆引申仪、百分表、位移传感器;大标距:收敛仪、水准仪、经纬仪。光测法:多用于结构局部应力分析(云纹法、激光衍射法、光弹法)。,第四章,.,24,4.2传感器,4.2.4力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力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主要有机械式传感器和电测式传感器两类;机械式:拉力测力计、压力测力计、拉压力测力计;电测式(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拉压传感器(较为常见,采用应变计量测方法,可自制)。,第四章,.,25,4.2传感器,4.2.4力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机械式传感器:,第四章,.,26,4.2传感器,4.2.5线位移传感器简称位移传感器机械式百分表、电子百分表、千分表、位移计、水准仪、经纬仪等。量程1030mm量程13mm量程50、100、200、300mm,机械式百分表,电子百分表,第四章,.,27,4.2传感器,4.2.5线位移传感器百分表经纬仪位移计,第四章,.,28,4.2传感器,4.2.6角位移传感器倾角仪倾角传感器,第四章,.,29,4.2传感器,4.2.7裂缝测量仪器,第四章,.,30,4.2传感器,4.2.7裂缝测量仪器,第四章,.,31,4.2传感器,4.2.8测振传感器,第四章,.,32,4.2传感器,4.2.8测振传感器基本原理:测量结构振动参数(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的仪器利用相对运动原理手持式测振仪;利用惯性原理惯性式测振传感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第四章,.,33,4.2传感器,磁电式速度传感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第四章,.,34,4.3记录仪,4.3.1概况数据的记录方式:模拟式、数字式。常用记录器:光线示波器、磁带记录仪、磁盘驱动器、XY记录仪。,第四章,.,35,4.3记录仪,4.3.2XY记录仪模拟式记录器:可记录一个X轴(荷载)二三个Y轴(位移、应变等)多用于静力测试,第四章,.,36,4.3记录仪,4.3.3光线示波器模拟式记录器,可同时记录多条曲线,主要用于振动测试。,第四章,.,37,4.3记录仪,4.3.3磁带记录仪有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多用于测量振动参数,特点:工作频带宽、同时多通道记录、录放速度可调、可将磁信号还原为电信号。,第四章,.,38,4.4数据采集系统,4.4.1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传感器部分:包含电测传感器数据采集部分:扫描传感器,对数据进行采集计算机部分:控制数据采集仪,并进行数据处理按系统组成模式分:大型专用系统分散式系统小型专用系统组合系统,第四章,.,39,4.4.1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第四章,.,40,4.4.2数据采集的过程,数据流通过程图,第四章,.,41,4.4.2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