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概述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古希腊文学,它是欧洲文学的源头。古罗马文学是沟通古希腊文学与欧洲近代文学之间的桥梁。古希腊:小亚细亚西面、巴尔干半岛南部、东面与爱琴海相联,通过南面地中海上的克里特岛与东方与南面的几大文明密切联系。古罗马:地中海北部中央,呈靴子形的意大利半岛。古希腊历史文化发展最早的基克拉迪文明:前30002000在西亚与埃及文明影响下,克里特岛前16世纪进入青铜时代,米诺斯文化(最古老的海洋文明。前15世纪,希腊半岛南部产生迈锡尼文明前12世纪,北方一蛮族部落侵入,前11世纪末,文明恢复,实行军事民主制度,开始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特洛亚战争。前11世纪前8世纪,过渡时期、荷马时代、英雄时代,铁器取代青铜。前8世纪前6世纪,奴隶制形成时期。前5世纪前4世纪,雅典文化,鼎盛古典时代。前3世纪前2世纪,衰亡,希腊化时期。北方马其顿王国崛起,亚历山大。古罗马历史文化传说中古罗马城市建立于公元前6世纪。文字记史开始于前6世纪,早期属于“王政时期”,是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前510前30为共和时代,(前6前4世纪是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前3前2世纪,深受希腊文化影响,逐渐强大;前2世纪,战胜马其顿王国,前1世纪开始建立罗马帝国)前30年,屋大维独裁,进入帝国时代(包括黄金时代,至公元1世纪;白银时代23世纪)。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东方拜占廷公元475年,西罗马覆灭。凯撒与屋大维 凯撒 公元前64年至44年凯撒、庞培、克拉苏所在的前三头政治时期,结束了以元老院为权力中心的议会制。 凯撒渐渐消灭了庞培、克拉苏,他也就是凯撒大帝,后人用他的名字凯撒代表罗马国王的称号。 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凯撒被国内反对派布鲁都(Brntus)和卡西乌斯(Cassius)阴谋刺杀。 屋大维 公元前4327他的外甥,也是义子屋大维成为继承人也就是历史上的奥古斯都大帝。他与安东尼、雷必达的统治被称为后三头政治。后来,屋大维消灭了安东尼和雷必达,屋大维成为罗马的第一位正式皇帝,罗马从此进入帝国时期。 罗马帝国分裂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而成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其事发生于公元395年。 古希腊(罗马)社会文化主要特征典型的海洋文明,耕地匮乏,偏重发展航海与工商贸易。因地理位置而与他族文化交往(战争)频繁,也形成了向外拓展的趋向。天然的氏族血缘关系难以长久维系,氏族土地贵族势力很容易为不断兴起的工商贵族所击倒。整个社会各阶层的划分主要以个人的财富而不是家庭血缘成份为依据。整个希腊在进入文明时代时所形成的是以地缘关系为根本的城邦政治,(农业文明中那种血缘家族因素完全被削弱了)进而了奴隶主民主政治体制(包括自由民)。古希腊罗马同样地建立了贵族元老院,由他们协商授权将军或执政来具体管理社会国家各种政务。古希腊古罗马文学思想实质古希腊古罗马文学反映了欧洲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现实生活, 表现了古希腊古罗马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理解与思考,描写了个人对现世价值的追寻、人与命运的矛盾和抗争中,展示了人的个性的活泼与美丽,表现了人类童年时期的自由、乐观与浪漫。个人存在的生命意识、人本意识和自由观念,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学的基本精神,以后也成了欧洲文学与文化的基本内核。 古希腊文学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 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公元前8世纪末至公元前7世纪初,叙事诗人赫西俄德两首长篇叙事诗工作与时日(又译农作与日子)和神谱。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 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前4世纪初,史称“古典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2世纪,史称“希腊化”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和田园诗。古希腊建筑文化古希腊神话古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希腊神话大体可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神的故事包括神的产生、神的谱系、神的活动、神的创造(天地开辟、人类起源、万物初生等)。马克思论神话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代神灵:天神与地神卡俄斯是原始天神。通过单性繁殖生有:该亚 (大地女神)、俄瑞波斯 (黑暗女神)、尼克斯 (黑夜女神)厄洛斯 (爱神)该亚生下天神乌拉诺斯、海神彭透斯。乌拉诺斯与该亚婚配后生下十二提坦神。黑夜女神尼克斯生有:坦那托斯(死神)、希普托斯 (睡神) 、奈米西斯(复仇女神 )、厄里斯(不和女神) 、凯雷斯(集尸女神)、莫伊莱(命运女神)克罗诺斯和瑞亚生下:三个女儿:赫斯提亚、得墨特耳、赫拉;三个儿子:哈得斯、波塞冬、宙斯 奥林匹斯山神 宙斯 万神之王,司天堂、暴风雨、雷鸣和闪电赫拉 司女人、婚姻和生育波塞冬 海神得墨特耳 谷神和耕作女神狄俄尼索斯酒神、狂欢之神雅典娜 智慧女神,司艺术、发明和武艺赫淮斯托斯火神,工艺、煅冶之神阿佛洛狄忒爱情女神阿瑞斯 战神阿尔忒弥斯月亮和狩猎女神阿波罗 太阳神,司音乐、诗歌、艺术、预言、雄辩和医术赫耳墨斯 神的使者,司旅游、商业和贸易宙斯与女性姓名与宙斯的关系 儿女智慧女神墨提斯(Metis) 堂、表姐:第一位雅典娜 正义女神忒弥斯(Themis) 姑、姨妈:第二位 时序三女神海洋女神欧律诺墨(Eurynome) 堂、表姐:第三位 美惠三女神丰产、农林女神德墨忒尔(Demeter)二姐:第四位泊尔塞福涅记忆女神摩涅莫绪涅(Mnemosyne)姑、姨妈:第五位 九缪斯女神暗夜女神勒托(Leto)堂表姐:第六位 阿尔忒密斯与阿波罗天后赫拉(Hera)三姐:第七位妻 战神阿瑞斯、赫淮斯托斯、埃勒提亚和赫伯风雨女神迈亚外遇 神使 赫尔墨斯 忒拜公主 塞墨涅 外遇酒神 狄俄尼索斯阿尔戈斯公主 达娜亚 外遇大英雄 提林斯王 珀耳修斯 阿尔戈斯公主 阿尔克墨涅外遇 大英雄 赫拉克勒斯 河神阿索波斯之女 安提俄佩外遇忒拜王 安菲翁河神阿索波斯之女 埃吉娜 外遇 沃诺斯王 冥界判官 埃阿科斯腓尼基公主 欧罗巴外遇冥界判官拉达曼提斯克里特王 冥界判官弥诺斯斯巴达王后 勒达 外遇 英雄 波吕杜提斯绝色美女 海伦 河神伊那科斯之女赫拉女祭司 伊俄外遇 埃及王 埃帕福斯 吕基亚公主外遇吕基亚王英雄传说英雄传说中的英雄都是神和人所生的后代,是半神半人式的英雄,具有过人的才能和非凡的毅力。英雄传说常以某一英雄为中心,形成一个个传说系列,如俄狄浦斯传说系列,赫拉克勒斯传说系列,奥德修斯传说系列等等。许多神袛与凡人有染,生下了许多有名的后代。这些神人的后代也是希腊神话传说的主要角色宙斯与塞墨勒,生下酒神狄俄尼索斯宙斯与达那厄,生下英雄柏尔修斯宙斯与阿尔克墨尼,生下英雄赫拉克勒斯宙斯和勒达,生下阿尔戈英雄波吕丢刻斯和绝世美女海伦宙斯与卡利斯托,生下阿尔喀斯宙斯与伊俄,生下厄帕福斯,后成为埃及国王宙斯与欧罗巴,生下弥诺斯和拉迪曼提斯宙斯与埃特拉,生下英雄忒修斯波塞冬与墨杜萨,生下克律萨索斯和双翼鸟佩伽索斯波塞冬与特俄佛涅,生下金羊赫拉与伊克西翁,生下半人半马厄俄斯与刻法洛斯,生下法厄同特提斯与佩琉斯,生下英雄阿喀琉斯五、罗马神话与希腊神话忒修斯珀修斯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及后世影响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1想象力极强。2故事性极强。3哲理性极强。希腊神话在文学史上的影响。首先,它是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其次,它对古罗马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世的文艺复兴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希腊神话知识形成一股潮流而得到普遍重视。赫西俄德(前八世纪)教诲诗:工作与时日,800多行。叙事长诗:神谱,1000多行。抒情诗(琴歌、笛歌、讽刺诗)与散文故事合唱琴歌:品达(前518前422)独唱琴歌:萨福(前612?)阿那克瑞翁(前570?)伊索寓言:内容上反映社会生活和总结生活经验;艺术上,拟人手法、结构简单、概括力强、道德训诫、语言精炼。雅典学派文艺理论柏拉图(前427前345)客观唯心主义鼻祖。求学于苏格拉底,办学园,对话录。主要爱情观。艺术理论:1艺术与生活关系是摹仿的摹仿;艺术功用是有害无用;提出灵感说。亚里斯多德(前384322)百科全书型学者。艺术理论:1提出摹仿说;2肯定艺术能够反映真理认识生活;3艺术家与历史学家不同,按照可然律描写生活,反映必然性。4提出悲剧理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摹仿,是通过动作(情节冲突)来表现生活的。悲剧的作用是引起恐惧与怜悯,从而达到这些情感的净化(渲泄),悲剧六要素。新喜剧相对于旧喜剧主题与内容主要反映日常生活而不是社会政治问题。艺术手法由调侃取代讽刺。米南德(前342前291)写过105部作品,现在完整的有恨世者与萨摩斯女子古罗马文学在希腊文学和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具有御用性(明确地直接为帝国统治服务)寄生性(主要为上流社会消遣娱乐服务)模仿性(许多创作直接摹仿希腊文学)自身价值:主要反映了古罗马社会生活状况中介作用:继往开来,成为希腊文化文学与欧洲文化文学联系的桥梁古罗马神话王政时代,只有零星神话传说,后来受到希腊神话影响,几乎全盘接受。宙斯朱庇特赫拉朱诺波塞冬尼普顿得墨特耳刻瑞斯狄俄尼索斯巴克斯雅典娜密涅瓦赫淮斯托斯伏尔冈阿佛洛狄忒维纳斯阿瑞斯玛尔斯阿尔忒弥斯狄安娜阿波罗阿波罗赫耳墨斯墨丘利哈得斯普路同共和时期(公元前240前30年)新喜剧创作共和时代中后期,受希腊新喜剧影响,开始摹仿创作,取得了一些成就。普劳图斯(前254前184)写有孪生兄弟、吹牛的军人、一坛黄金。泰伦斯(前190159)著有婆母与两兄弟。泰伦斯及其作品演出黄金时期(公元前100公元17年) 黄金时代指古罗马的共和末年与帝国初年,屋大维独裁时期。麦凯纳斯集团三大诗人“黄金时期”即为拉丁语和广义上的拉丁文学(包括修辞、历史和哲学)发展史上的古典或辉煌时期,“西塞罗时期”(公元前70前30年)和“奥古斯都时期”(公元前31公元14年)维吉尔(前74前19)古罗马最重要作家主要创作:牧歌10首(田园)短诗农事诗4卷2000多行,模仿工作与时日文人史诗伊尼德(埃涅阿斯纪)受命创作。12卷10000多行,摹仿荷马史诗,写意大利民间传说。奥维德(前4318)出身于骑士家庭,创作颇丰,但后来被放逐黑海。早期爱情诗:恋歌3卷、历代名媛21篇、爱的艺术(爱经)3卷。中期写作长诗变形记15卷250个故事与岁时记6卷。晚年放逐中仍然写作哀怨集5卷、黑海书简4卷。贺拉斯(前568)讽刺诗人讽刺诗2卷抒情诗人颂歌集4卷文艺理论家诗艺主要思想:强调模仿说、提出“寓教于乐”、提出“合式”原则(艺术形式要有统一与谐调的美。白银时期(公元17130年)及以后的创作塞内加(465)悲剧作家。复仇与恐怖。阿普列尤斯(124175)小说变形记:鲁齐乌斯的神异经历。西塞罗阿普列尤斯古典主义古典主义(neo-)Classicalism是世纪欧洲主要的文学思潮。古典主义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政治上的妥协在文艺上的反映。唯理主义是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 十七世纪欧洲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英国16421648资产阶级革命,1688“光荣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17世纪初叶,尼德兰革命建立联省共和国,“世界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意大利停滞不前,各城邦割据独立。德国经历宗教改革后,各诸候国矛盾加剧西班牙全面走向反动,丧失往日的霸权。法国经历胡格诺战争后建立起君主专制王权。1642年路易十四更是强调”朕即国家“。克伦威尔革命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处决查理一世文学潮流人文主义文学仍有余波;巴罗克(Iart Baroque)艺术风靡一时:人文主义的意识、宗教末世情绪、贵族享乐主义之混合物。最重要的是古典主义文艺思潮。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最早出现于法国,是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为典范,故称“古典主义”。古典主义的哲学思想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古典的”classical指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思想和规范以及随后依此传统而衍生的各种风格,其审美观点大致包括朴素、和谐、整齐和理性,并且还要遵循那些公认的规则。 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生背景 法国封建君主制确立于16世纪,到了17世纪,法国已成为欧洲强盛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中央王权在要求全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高度统一的同时,也没有忽视对于文学艺术的监督与控制,是17世纪法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为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古典主义文学思想特征第一,在政治思想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得非常紧密。第二,崇尚理性原则,强调公民义务,要求克制个人情欲。第三,尖锐地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第四,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古典主义文学艺术特征第一,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第二,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例如戏剧创作要遵守“三一律”。第三、主张语言准确、精练、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第四、人物塑造类型化。 “三一律”古典主义者根据古希腊戏剧创作及其理论总结出来并加以制定一套戏剧创作的规则。原意是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整一”性。古典主义的理论家强调得更为明确:围绕单一的剧情进行,排除一切次要的插曲;在一天(24小时)中进行;在一个地点进行。法国文学概况早期各种文学并存:人文主义文学、巴罗克艺术、贵族沙龙文艺、市民写实文学。三十年代古典主义文艺绝对主导,包括贵族倾向(马伯莱与夏普兰)和民主倾向(高乃依、拉辛、莫里哀、拉封丹)3040年代为形成期,六十七十年代为全盛期。拉封丹巴罗克文学 巴罗克一词来源于西班牙文barruco,指“一颗不圆的珍珠”。后世把世纪的建筑称为巴罗克风格,因为这种艺术的造型艺术以富丽繁复、精雕细刻为特点。巴罗克文学因其风格特征与此相仿而得名。 巴罗克建筑艺术 皮埃尔高乃依Corneille,Pierre (16061684)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1636年熙德上演,奠定古典主义戏剧基础。但因受到官方批评而一度沉默。之后又写过30多部作品,但均不太成功。其创作主要歌颂理想的悲剧英雄。熙德熙德(1636)根据西班牙作家卡斯特罗的喜剧熙德的青年时代写成,描写男女主人公在荣誉、义务与爱情的冲突中所作出的抉择,表现理性终于战胜了情欲。这是古典主义第一代表作品和奠基作。作品主要描写了资产阶级的个人情感与封建传统的家庭荣誉之间的冲突。通过国王的调解得以解决,从而歌颂了王权、肯定了理性的力量。法国古典主义名剧熙德情节唐罗狄克与施曼娜相爱,这对情人的父亲,因国王选太子师傅一事发生争吵,唐高迈斯(施曼娜父亲)打了唐狄哀格一记耳光。狄哀格回家要儿子雪耻报仇。罗狄克心中矛盾:父仇不可不报,但对方却是爱人的父亲,要父亲还是要爱人?理智战胜情感,他找到施曼娜的父亲,在决斗中杀死了他。父亲竟被爱人所杀,施曼娜心中也万分矛盾,最后她下决心向国王请求处死唐罗狄克。而唐罗狄克则主动前来请求施曼娜杀死他。后来唐罗狄克在阻击摩尔人战斗中立了功,国王导演一场决斗,罗狄克打败唐桑士,施曼娜与唐罗狄克终于走到一起。此剧上演轰动巴黎,也遭到了当时的红衣主教兼首相黎塞留的报复,在其授意下,法兰西学院在1638年发表了法兰西学院对熙德的批评。小小的剧本,竟由法兰西学院出面干涉,这在法国戏剧史上算得上一件大事。 让拉辛(16391699) (Racine,Jean;16391699)古典主义悲剧典型的代表作家。创作了安德洛玛刻等一系列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思想内容主要揭露上流社会的堕落,谴责贵族阶级的腐败;艺术上结构精美,情节紧凑,擅长人物心理刻划,语言自然流畅安德洛玛克安德洛玛克(1667)以女主人公为忠于国家并保全儿子生命而甘愿自我牺牲的精神,与那些为满足自我情欲而置国家利益和义务于不顾的人物形成鲜明对照,从而谴责了上流贵族社会的情欲横流与道德堕落。表现了主要人物(庇吕斯、俄瑞斯忒亚、赫尔弥俄涅)情欲与理智之间的冲突。通过主人公歌颂了理性的胜利。 安德洛玛刻安德洛玛刻英国文学概况30年代之前,莎士比亚创作仍有影响,另一重要戏剧家是本琼生。中期发生资产阶级清教革命,清教文学影响很大,以弥尔顿为代表。后期古典主义开始流行,剧院重新开启。后期重要作家是约翰班扬。清教革命17世纪,新兴资产阶级主张纯洁教会,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的影响,因而有“清教徒”之称。清教徒反对国教铺张豪华的宗教仪式和贵族奢侈淫靡的生活方式,同时也非常敌视戏剧娱乐活动,提倡勤俭节约,以利资本积累。清教徒的思想代表了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17世纪40年代,资产阶级终于在清教旗帜下,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英国诗人、政论家。 英国17世纪清教徒文学的重要代表。早期写过中短篇小说诗歌。中期担任克伦威尔拉丁文秘书,写过许多政论性小册子。晚期在各种困难中完成了三部大型诗作的创作。弥尔顿失乐园: Paradise Lost(1667)是一部规模宏大史诗性作品。它取材于圣经,这部长诗的价值在于赞美了撒旦的反抗。创作本意是想以清教思想说明人类不幸根源在于自身意志薄弱,实际上却把撒旦写成了一个敢于反抗权威的革命者和叛逆英雄。复乐园(1671 Paradise Regained )取材于新约路加福音表现了革命者坚贞不渝的气节。力士参孙( Samson Agonistes 1671)取材于旧约士师记,表现了革命者义愤填膺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约翰班扬(John Bunyan 16281686)清教徒作家 代表作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 from This World to That Which Is to Come, 1678 班扬出生地班扬在监狱通过主人公Christian前往天国途中所见所闻,广泛地反映了英国社会生活,揭露了现实生活中各种丑恶现象,表现了小生产者的思想情绪。名利场Vanity Fair的影响。天路历程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 William Shakespeare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世界戏剧史上的泰斗 莎士比亚故居莎士比亚墓碑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伊利莎白“盛世”:中央集权的王权确立,玫瑰战争(145585)之后,资产阶级的国会与王权的联姻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产生国教,为进一步清教运动奠定基础最古典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民族工业发展迅速、海外贸易增长迅猛,1588年战胜无敌舰队伊利莎白晚年社会危机重重,王权与国会矛盾激化,詹姆斯一世的上台加剧危机清教运动的发展,导致1642年清教革命的发生16世纪后期,英国戏剧舞台迅速发展,大学才子走红。伊丽莎白十六世纪的戏剧舞台莎士比亚的创作分期一生创作完成37个剧本、两首长诗(Venus and Adonis、The Rape of Lucrece和154首十四行诗Sonnets。第一时期(),历史剧、喜剧和诗歌创作时期。第二时期(),悲剧和悲喜剧(又称阴暗喜剧)创作时期,亦是莎士比亚创作的高峰期。第三时期(),传奇剧创作时期 。 维纳斯与阿童尼莎士比亚时代的剧场与舞台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一共写了部以英国编年史为题材的历史剧,统称“莎士比亚历史剧”。 亨利六世上、中、下三篇和理查三世构成第一个四部曲,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篇和亨利五世则构成第二个四部曲,加上反映年代最远的约翰王和反映年代最近的亨利八世(写于最后一个时期)。 亨利四世Henry lV主要思想内容:哈利太子帮助父王平息诸候叛乱。基本主题: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王权。作者思想:认为道德的自我完善是成为理想君主的必要前提,所以亨利四世在不断忏悔,亨利五世则能够改邪归正。“福斯泰夫式背景”:五光十色的市民社会。福斯泰夫性格的社会内涵:一个破落的贵族骑士,既残留着旧式贵族的生活惰性,又沾染了资产阶级的贪婪和无耻;嘴上高唱贵族骑士的荣誉观,骨子里极其贪生怕死。乐天派性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女王喜爱。福斯泰夫(亨利四世)温莎的风流娘儿们莎士比亚喜剧 莎士比亚共有部喜剧。共同主题是歌颂友谊和爱情,宣扬个性解放思想,强调个人自由追求爱情自由婚姻幸福的权利。喜剧作品的基本情节结构:一见钟情、好事多磨。终成眷属。多为“浪漫喜剧”或“抒情喜剧”。 创作的高峰以三部“欢快喜剧”为标志的,即无事生非、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也是非常重要的作品。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 Dream)是一部典型的浪漫抒情性喜剧作品。诗情画意的场景、想象丰富的故事、情感真挚的人物、略嫌夸张的细节、既富有神话色彩,又不乏生活情趣。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最为莎士比亚化的喜剧元素爱情作为基本主题,有情人终成眷属。强调道德的力量,恶人最后良心发现,幡然悔悟,弃恶从善。几条平行的爱情线索。亚登森林,一个陶冶人性的理想世界。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 1596)基本主题:歌颂友谊爱情青春,也抨击金钱、仇恨、贪婪。思想内涵复杂多义。三条线索:一磅肉故事、三匣子选亲、戒指风波。前两条线的冲突构成作品情节主干,后一条线渲染作品的喜剧氛围。鲍西霞:莎剧中最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夏洛克:颇有争议的犹太人形象。鲍西霞和夏洛克莎士比亚的悲剧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最为重要。它们全面、深刻地反映了伊丽莎白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本质特征。以“爱情”为题材的悲剧;以“复仇”为线索的悲剧;揭露“野心”、“金钱”、“权势”等罪恶的悲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一部反封建主题的爱情悲剧,老一代(蒙太古与凯普莱特)的家族世仇与青年一代的爱情构成冲突。一首青春与爱情和赞美诗,基调是浪漫、乐观、抒情,如同月光奏鸣曲。青春与爱情的代价,赢得了道义上的胜利。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奥瑟罗是一部富于时代气息的爱情悲剧。李尔王是一部社会画面广阔、理想光辉强烈的伦理悲剧。麦克白是一部揭露和鞭挞野心的悲剧。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奥瑟罗Othello 取材于16世纪后期的意大利短篇小说。讲述了威尼斯大将、摩尔人奥瑟罗与苔丝狄蒙娜的爱情悲剧,揭示了人文主义生活理想的幻灭。冲突发生在这对青年男女与代表邪恶势力的伊阿古之间。奥瑟罗苔丝狄蒙娜之死李尔王King Lear一个家庭伦理悲剧,表现了两种生活原则的矛盾冲突,人文主义生活理想遭受毁灭性打击。考狄利娅、爱德伽、肯特爵士代表了人文主义生活理想。高纳里尔、里根、爱德蒙、康尔华代表了极端个人主义生活原则。李尔王是一个转变中的复杂的人物形象。考狄利娅之死麦克白Macbeth1606根据贺林希德苏格兰编年史改编。悲剧冲突主要发生的主人公内心世界的良知美德与私欲野心之间。描写了一个英雄如何自我毁灭的历程。麦克白作为悲剧人物的种种原因。麦克白与女巫麦克白与班柯鬼魂莎士比亚的悲喜剧莎士比亚创作悲剧之际连续写出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部独特戏剧。它们既不象悲剧,也不象喜剧;人们根据其气氛的阴暗和结尾的喜剧性,称之为“阴暗喜剧”。目前学术界倾向于将其单独分类,称之为“悲喜剧”, 它们带有“问题剧”的特色。 莎士比亚的传奇剧莎士比亚最后时期创作了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和暴风雨。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带有浪漫色彩的传奇故事、悲剧情节在其发展进程中突然转向喜剧的结局。带有空想性质的乐观精神和积极信念、宽恕与和解的主题表达等。 暴风雨The Tempest莎士比亚最后一部作品,被称为是“诗的遗嘱”。表明了作家对于现实社会彻底失望之后对于未来世界的一种理想。一是寄希望于青年与未来;二是坚信道德劝诫的力量;三是期待魔法的出现并且产生作用。暴风雨暴风雨哈姆莱特Hamlet以中世纪的丹麦宫廷为背景取材于丹麦史,通过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真实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 双重性的悲剧冲突外部冲突发生在哈姆莱特与克劳迪斯为首的丹麦宫廷之间。整个冲突分为准备、间接冲突、直接冲突和最后同归于尽四个阶段。内在冲突发生在哈姆莱特内心世界,集中表现为哈姆莱特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内外冲突交互作用,互相制约与影响,并且使得整个悲剧性质有了提升,从一个王子复仇故事升华为一代人文主义者为了重整乾坤而与社会邪恶势力的所进行的艰巨殊死的斗争。哈姆莱特形象哈姆莱特表面上是一个人格高尚命运乖戾的王子,实际上是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最初哈姆莱特是“快乐的王子”,思想单纯、把一切理想化。突然生活变故让他一时不知如何,他只能装疯,重新认识生活的痛苦与忧虑使他成了一个“忧郁王子”。渴望行动,却找不到合适的方式,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更造成了他行为上的犹豫,成了行动“延宕的王子”最后,他不得不承认宿命,同时又能够象一个战士一样从容地面对挑战,他最后依靠个人的勇敢和运气与仇敌同归于尽,成为“宿命的王子”。 生存OR死亡哈姆莱特思想意义莎士比亚在剧中通过对“颠倒混乱”的人的生存环境的描绘,不仅揭露和批判了当时英国和欧洲的社会现实,而且指出了一味强调个性解放、放纵人的欲望对社会和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危害性。作者在对“颠倒混乱”的社会表现出深深忧虑的背后,流露着对理性、秩序和新的道德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呼唤。 哈姆莱特对“人”的思考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负载万物的大地,这座美好的框架,只不过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 哈姆莱特艺术成就 具有深刻而自觉的现实主义精神,对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高超的表现力。在人物塑造上,哈姆莱特着重通过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揭示人物的深度。善于运用内心独白,成功地把对比手法用于人物塑造,成功地刻划了众多的个性各异的人物形象。在情节结构上,让多重冲突、多条线索、多种因素有机的融为一体,哈姆莱特突出地表现出莎剧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的特色。充满诗性的语言,具有哲理性、个性化和抒情性。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特色。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文学18世纪的欧洲社会文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由传统农业文化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西方现代主体性理性的确立,人道主义体系的完整建立(启蒙理性与宏大叙事)工业革命的进展,现代市场经济价值体系的确立(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的发生,1793年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巴士底狱暴动自由引导革命1792/8/10巴黎市民攻下王宫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社会历史文化特征英国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开始扫除封建残余势力。德国、意大利等国仍处于封建割据状态。法国社会进入了严重危机时期,王权没落贵族腐败,经济衰退财政枯竭,阶级矛盾剑拔弩张。在法国大革命发生前,一批学者思想家兴起了思想启蒙运动。新的科学和思想文化已经在广为传播。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法文:Sicle des Lumires,英文:the Enlightenment),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掀起的一场反封建的、反教会的、具有全欧性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续与发展,为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在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指“光明”。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著书立说,激烈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这就是“启蒙运动”。从表面上看,启蒙运动就是启迪蒙昧,提倡科学,普及文化教育的运动;就其精神实质而言,它是构建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体系的运动。启蒙思想家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提出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以“理性”为基础的国家“理性王国”。 与文艺复兴的比较启蒙运动,既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深化,也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理论准备阶段。从反封建方面说,文艺复兴运动主要反对封建领主的割据状态,要求建立民族统一的君主专制政体,以便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进一步要求获得政权,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文艺复兴侧重于思想意识、伦理道德的范畴;启蒙运动侧重于政治制度和政权性质方面。 从反教会方面说,文艺复兴主要揭露天主教会的贪污腐化,要求进行宗教改革,废除繁琐的宗教仪式。启蒙运动在反教会方面就比文艺复兴更为彻底,把反教会提高到自然神论和无神论高度。 从人文的思想内涵上说,文艺复兴强调反禁欲主义,要求个性解放,执着尘世,面向现实。启蒙时代思想的重点转移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原则方面来。启蒙运动参加者并不限于文学家。除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四大启蒙作家外,英国的哲学家洛克,科学家牛顿,德国的美学家莱辛和海尔德尔,荷兰的哲学家斯宾诺莎,德意志的康德等等,均属启蒙思想家的行列。 从文艺的风格和方法上说,启蒙时期的现实主义,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又有新的发展。它的特征在于具有更多的政论性,作家们都有意识地把政治思想贯穿在文学作品中。这些著作成了资产阶级的精神武器,是传播资产阶级世界观的“百科全书”。启蒙作家的作品都具有纯理性的特点。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续与发展文艺复兴主要的思想道德方面;启蒙运动则在整个上层建筑领域。前者主要抨击封建教会,后者要推翻整个上层建筑。(反对专制制度、封建权利、贵族特权、宗教狂热、贵族文艺、门第观念、以及唯心主义自然观。前者主要伸张个性解放追求现世幸福;后者则要求最根本的自由与平等。前者运动的推动者主要是部分文学艺术家;后者则要广泛得多,甚至具有一定的全民性。所谓“启蒙”:即让人们从不自觉的封建的、宗教的意识中解脱出来,敢于公开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启蒙运动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核心即启蒙“理性”,也就是人道主义思想。其核心就是自由和平等的理性原则。并以此为原则,提出要建立理想的“理性王国”。恩格斯说:“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人道主义启蒙运动的思想武器启蒙主义文学主要特征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要为启蒙服务。或是直接抨击封建专制、教会势力和贵族人物,或是宣扬自由平等的人道主义思想内容,。启蒙文学具有广泛的民主性,作品主人公大多是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其他平民,反对宫廷趣味和贵族倾向,乐于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手法。启蒙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更为普遍,作品直接反映当代的现实生活,刻划人物时注意社会环境的描写。启蒙作家创造了许多新颖的艺术形式,如正剧(市民戏剧)、哲理小说、教育小说、书信体、对话体等,打破了诗体文学独尊的局面,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 启蒙文学注重教诲性,强调启蒙教育功能,作品中较多分析议论和哲理,艺术形象流于抽象化、概念化。十八世纪欧洲主要文学主导地位的是启蒙文学,其他还有古典主义文艺、民间文艺和暴露文学。法国启蒙文学最为典型,包括小说、散文、戏剧等。英国主要成就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创作。德国正在推动民族文学的形成。意大利民族意识正在觉醒,产生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英国启蒙文学最早产生启蒙运动,目的是扫除封建残余势力,为资本主义发展摇旗呐喊。20年代出现启蒙文学,作家已经注意批判资产阶级阴暗面,同情下层百姓生活苦难。以现实主义小说成就最高。早期(20年代)重要作家有笛福、斯威夫特;四五十年代进入鼎盛期,除了菲尔丁外,还有重要作家理查逊(帕米拉和克拉丽莎开创了英国家庭小说)、斯摩莱特(兰登传)。六十年代以后,英国产生了感伤主义文学,代表作家有斯泰恩(感伤的旅行)和哥尔德斯密斯(威克菲尔德牧师),其中还包括“墓园诗派”。丹尼尔笛福DanielDefoe (16601731),英国作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小说之父”。代表作品鲁滨逊漂流记(The Life and Strange Surprising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 1719)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的时代精神,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新兴资产者的典型形象。鲁滨逊生活地图真实“鲁滨逊”日记笛福示枷笛福纪念碑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 (1667-1745),英国民主激进派创始人,杰出的政论家,著名的讽刺小说家。代表作格列佛游记(1926,Gullivers Travels)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形象,对于英国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激烈的抨击。 亨利菲尔丁Henry Fielding(1707-1754),英国十八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第一个自觉的把小说当作思想武器,把小说称为“散文滑稽史诗”,把暴露社会当作小说的重要使命,是一个自觉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品汤姆琼斯(Tom Jones,1749)即为一部典型的“散文史诗”,不仅广泛地反映了英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各种丑恶的生活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揭露与讽刺,还成功了刻划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大伟人江奈生菲尔丁纪念碑法国文学概况古典主义文艺仍在称霸文坛贵族矫饰消遣的“罗可可”艺术流行一时英国文学影响:莎士比亚、感伤主义、现实主义小说、人文主义传统,另外还有东方艺术的影响。启蒙文学开始于暴露写实小说,以阿兰列内勒萨日(16681747)的吉尔布拉斯(17151735)为代表。罗可可艺术法国启蒙文学20年代正式兴起,前期主要有孟德斯鸠和伏尔泰。50年代起达到高峰,以卢梭论科学艺术的起源发表和“百科全书派”的形成为标志。代表作家主要有狄德罗、卢梭。法国大革命发生后重要的作家有博马舍。百科全书派查理路易孟德斯鸠 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16891755),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伯烈德庄园的贵族世家。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主要著作有论法的精神(提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思想),以及化名“波尔马多”发表的名著波斯人信札 (1721)波斯人信札通过异国人郁斯贝克眼光观察描述18世纪初危机重重的法国社会现实。揭露了君主政体的衰败,抨击了贵族社会的堕落,讽刺了资产阶级的附庸风雅。提出一系列政治主张,通过“穴居人”故事,表达了社会理想。伏尔泰Voltaire,1694.11.211778.05.30,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rançois-Marie Arouet),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他不仅在哲学上有卓越成就,也以捍卫公民自由,特别是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而闻名。 伏尔泰与百科全书派七十岁的伏尔泰哲理小说老实人(Candide)(1759)通过老实人的经历遭遇,痛击了当时流行于欧洲的盲目乐观主义思想。展现了整个欧洲社会的动荡与混乱。正面宣扬了启蒙思想:描绘了“黄金国”的社会理想,提出了改造社会的一种主张,“工作可使我们免除三大不幸:烦恼、纵欲和饥饿。”体现了哲学小说的基本特征。老实人里斯本地震D.狄德罗DenisDiderot, (17131784)启蒙运动的“中坚”现实主义美学先驱之一,提出“美在关系”的著名命题提出市民戏剧理论代表作:哲理小说修女、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拉摩的侄儿拉摩的侄儿Rameaus Nephew ,or the Second Satire 狄德罗创作于1762年,至1799年定稿。但在作者生前并未发表。是一部对话体的哲理小说,是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它通过一个放荡无耻的人物“拉摩的侄儿”的言语,揭露了上流社会的腐朽,并就道德、艺术等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马克思称这部小说为“无与伦比的作品”,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法的杰作”。 博马舍博马舍(1732-1799)法国喜剧作家,受启蒙主义思想家狄德罗影响很深。22岁发明了一种钟表擒纵机,后因专利问题发生诉讼,他写了一系列辩驳性文章,名声鹊起。一生经历复杂。代表作喜剧塞维尔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礼是他的优秀作品。 费加罗的婚礼(1784) 此剧发表于法国大革命前夕,剧本的戏剧冲突恰好生动地概括了当时法国社会的时代本质。贵族势力行将没落,又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仍在作困兽犹斗。第三等级势力壮大,已经能够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并为此而进行斗争。拿破仑后来评价:“费加罗的婚礼就是进行行动的革命。”德国文学德国启蒙运动最终目标是实现民族国家的统一。首要任务是建立统一的民族文化,具体表现为创建民族戏剧。启蒙运动前期(3040年代),高特舍特以古典主义美学改造德国戏剧;后期(5060年代)莱辛从理论到实践建立了民族戏剧。狂飙突进运动,70年代发生的全国性文学运动。强调文学的民族性、推崇天才、赞美自然。代表作家青年歌德与青年席勒。80年代开始,德国文学开始进入到“古典时期”。莱辛 Got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1.22 1781.2.15)德国启蒙运动时期剧作家、美学家、文艺批评家。生于劳西茨地区的卡门茨(Kamenz),父亲是牧师。 主要创作萨拉萨姆逊小姐(1755)、悲剧爱米丽雅迦洛蒂(1772)、智者纳旦(1778),理论著作汉堡剧评和拉奥孔 拉奥孔赫尔德 Herder, Johann Gottfried von (1744 1803) 赫尔德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德国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历史学者及信义会神学家。他在德国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同时他也影响了狂飙突进时代(Sturm und Drang )的兴起和浪漫主义文学。赫尔德被认为是德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其史学思想则影响了二十世纪历史学家史宾格勒等人的历史观点。 席勒(17591805)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是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控技术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个人房屋租赁合同范本官方版下载
- 2025官方版股权投资合同范本
- 2025年高二【数学(人教A版)】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学习任务单
- 2025抵质押物的借款合同范本
- 公园养护基本知识培训总结
- 公司职工财务知识培训课件
- 高职卫生专业招生面试题库
- 2025关于汽车租赁的合同样本
- 市场调研与创意策划的关系面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景泰蓝工艺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流程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课件
- 场景理论的内容框架及应对策略研究
- 《血液肿瘤免疫及靶向药物治疗相关性感染预防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解读
- 标准厂房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措施
- 电缆井及过轨管施工技术交底1
- 苏豪控股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5
- 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试题及答案
- 高校辅导员考试全面解析试题及答案
- 超星尔雅学习通《脑洞大开背后的创新思维(大连理工大学)》2025章节测试答案
- 护理服务规范与礼仪标准:护理服务规范礼仪标准及考核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