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库 (二)一、单选题:1、说文解字所用的编检方法是( )A笔画编检法 B部首编检法 C音序编检法 D号码编检法2、经传释词的作者是( )A刘淇 B扬雄 C王引之 D刘熙3、下列几个义项中,“发”的本义是( )A发出 B射箭 C出发 D表达4、下面几个形符,能表示与斧头有关的是( )A弓 B刀 C支 D斤5、下面几个字中,不是会意字的是( )A从 B吠 C明 D背6、下面几个字中,不是指事字的是( )A川 B寸 C末 D旦7、在“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中,“颜色”和“形容”依次是( )A词组,合成词 B合成词,词组 C词组,词组 D合成词,合成词8、下列各句,“解”用本义的是( )A解履不敢当阶 B宰夫将解龟 C疱丁为文惠君解牛 D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也9、下列各句,“奉”用本义的是( )A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B必求其嗣而奉之C谨使臣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 D邑人不足以奉客10、下列各句,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是( )A先君之好是继 B姜氏何厌之有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我无尔诈,尔无我虞11、下列各句,含有判断句的是( )A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B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C制,岩邑也 D是心足以王矣12、下列各句,含有被动句式的是(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B冉子为其母请粟C臣请为王言乐 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13、左传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句中“免其君”的意思是( )A免掉他的国君 B赦免他的国君C使他的国君免于难 D让国君赦免自己14、下列各句,没有名词作状语的是( ) A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C(孟尝君)西入相秦,则天下归之 D舜勤民事而野死 15、下列各组虚词,全为疑问代词的是( )A孰 恶 焉 安 B胡 是 此 兹 C奚 谁 所 诸 D或 莫 斯 者 16、“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句中“以”的词性和意义是( )A连词,去 B介词,用 C连词,因此 D介词,凭着17、“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之矣。”句中“则”的用法和意义是( )A表示承接,就 B表示假设,那么,就 C表示转折,却 D表示让步,那么1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句所使用的修辞方式是( )A用典 B共用 C互文 D分承19、可用于改正文字讹误的古注术语是( )A读曰 B读如 C犹言 D当作20、可用于说明通假字的古注术语是( )A读如 B读若 C读为 D当为21、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指的是( )。A指事 B象形 C会意 D形声22、关于“六书”中的“转注”和“假借”的陈述,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都是造字法 B都是用字法 C既是造字法,又是用字法 D既不事造字法,又不事用字法23、下列各句中,“鄙”用其本义的是(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我皆有礼,夫犹鄙我。C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D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24、“排,挤也。抵,挤也。摧,挤也。”这里使用的词义训释方法是( )。A互训 B递训 C同训 D以上都不是25、在“腥臊恶臭而伤腹胃”中的“臭”字,古今词义发生的变化是( )。A词义的扩大 B词义的缩小C词义的转移 D感情色彩的变化26、下列句子中,宾语前置的是( )。A“欲于何所王之?”王夫人曰:“愿置之洛阳。”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C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D天下之水莫大于海。27、“距”和“拒”两字的关系是( )。A“距”是“拒”的古字 B“距”是“拒”的简化字C“距”是“拒”的假借字D“距”是“拒”的异体字28、“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句中“夺”的意思是( )。 A夺取 B赢得 C收获 D耽误29、“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中“衣”的读音是( )。 A y B y C y D y30、古人读书时要自己断句,用“。”和“、”作为句子结束或停顿的标记,叫做“句读”。 “读”应该作( )。 A d B du C din D d31、“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一句中使用的修辞表达方式是( )。 A用典 B委婉 C譬喻 D双关32、与“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一句修辞方式相同的一句是( )。A 乘坚策肥。B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C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D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33、根据“资”的形符可知,“资”的本义应是( )。A资质 B资助 C钱财 D依靠34、下列各句,“则”表示转折关系的一句是( )。A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B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C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D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35、下列各句,“北”意为“败逃军队”的是( )。A士无反北之心 B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C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 D北救赵而西却秦36、韩非子五蠹:“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句子中的“庸”是一个( )。 A通假字 B异体字 C假借字 D古字37、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用法的经传释词的作者是( )。 A王引之 B刘淇 C杨树达 D裴学海38、 下面各句,“及”用本义的是( )。A将及华泉,骖挂于木而止B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D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39、“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和“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中,“都城”和“得失”分别是( )。 A单纯词,词组 B合成词,词组 C词组,合成词 D合成词,合成词40、“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句中“兄”的用法是( )。A名词作主语 B名词作状语表处所C名词作状语表工具 D名词作状语表态度41、“返”在古书里写作“反”,两字的关系是( )。A、古今字 B、异体字 C、繁简字 D、通假字42、“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句中“贱”的语法特点是( )。A、形容词作定语 B、形容词作一般动词C、形容词作意动 D、形容词作使动43、“晋灵公不君”句中“君”的语法特点是( )。A、名词作一般动词 B、名词作状语C、形容词作意动 D、名词作使动44、下列各句中,判断句是( )。A、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 B、蔓难图也。C、客无好也。 D、董狐,古之良史也。45、下列各句“焉”字作指示代词,指代某一范围或方面是(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晋国,天下莫强焉。C、焉用亡郑以陪邻? D、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46、下列句中,有疑问代词直接作宾语的句子是( )。A、姜氏何厌之有?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D、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47、五言律诗首联出句的平仄格式是“平平仄仄平”,那么对句的平仄格式应是( )。A、仄仄平平仄 B、仄仄仄平平 C、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平48、下列词语中,双声联绵词是( )A、仓庚 B、亲戚 C、觱发 D、望洋49、在“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中,“贵”的语法分析应是( )A、用作谓语 B意动用法 C、用作状语 D、使动用法50、下列名句中,有疑问代词直接用作前置宾语的是( )A、姜氏何厌之有 B、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C、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D、彼且奚适也?5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是单纯词的是()A、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B、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C、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D、于是焉河伯始旋其目,望洋向若而叹52、下列各句中,“奉”用本义的是()A、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B、必求其嗣而奉之 C、谨使臣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D、邑人不足以奉客53、在下列句子中,用代词复指帮助宾语前置的句子是()A、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B、居则曰:“不吾知也”C、我无尔诈,尔无我虞D、其是之谓乎?54、“修”在古书里有时写作“脩”,两字的关系是()A、古今字B、异体字C、通假字D、繁简字55、在“孟尝君客我”句中“客”的用法是()A、名词用作意动B、名词用作使动C、名词作状语D、名词用作一般动词56、下列句子不是被动句的是()A、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B、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D、父母宗族,皆为戮没57、古书校勘术语中的“衍文”是指( )A、脱漏的文字 B误加的文字 C、刻错的文字 D、颠倒的文字58、下列各组字中,两字为古今字关系的是( )A、泪淚 B、沽酤C、莫暮 D、游遊59、下边两句话的翻译正确的是()君子不近,庶人不服A、君子接近,众人不信服B、君子不亲近,百姓不信服C、君子不接近,平民不佩带D、君子不靠近,一般人不食用60、下列各组字,按照“六书”分析,不是形声字的是()A、慕B、鸣C、群D、斧6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是单纯词的是()A、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B、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C、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D、于是焉河伯始旋其目,望洋向若而叹62、在“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句中,“扶摇”的意思是()A、逍遥B、飘飘C、旋风D、遥远63、在“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取胜,多奴虏使之”句中,“奴虏”的用法是()A、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B、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C、名词作主语D、名词作前置宾语64、下面各古注术语中,用于表示被注字仍按通常的读音来读的是( )A、之言 B、读如C、如字D、叶音65、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其中在古书注解中常见的用来解释字、词的术语“之为言”的作用是( )A、用近义词作注 B、用“声训”的办法作注C、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D、用引申义来训释本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0分)1、甲骨文通行的年代是 。2、“项伯杀人,臣活之。”句中动词“活”是 用法。3、“失期,法皆斩。”句中“法”的用法是 。4、“姜氏欲之,焉辟害?”句中“焉”的词性是 。5、“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句中“是”的词性是 。6、用于声训,目的在于探求事物命名之义的古注术语是“之言”和 。7、律诗共八句,可分为四联。这四联的名称是 、 、 和 。8、 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9、“秦时明月汉时关”用的修辞方式是。10、“未得高枕而卧也”句中的“高”字,其语法特点是 。11、与古体诗比,今体诗在、四个方面有许多讲究。12、左传最通行的注本是晋代作注,唐作疏的春秋左传注疏13、“责毕收乎”中“责”的今字是。14、“引”的本义是 ,如孟子尽心下:“君子引而不发。”15、“叔”的本义是 ,如诗经七月:“九月叔苴。”16、在论语季氏“无乃尔是过与?”句中,“是”的词性是 词,语法作用是 。17、近人杨树达所著的 一书,是研究古汉语虚词用法的较重要的工具书,这部书按照 的顺序分类,用 编次。18、“历法”的“历”,繁体字写作 ;“经历”的“历”,繁体字写作 。19、在寡人之于国也“不可,直不百步耳”句中,“直”的词性是 词,意为 。20、在郑伯克段于鄢“其是之谓乎”句中,“之”的词性是 词,语法作用是 。21、“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是指“六书”中的 字。22、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分为 和 两类。23、古书注解术语“读为、读曰”是用本字来说明 ,“读如、读若”是用来 ,“声训”用的术语是 和 。24、“小国寡民”中的“小”的用法是 。25、“宣子田于首山”中的“田”的今字是 。26、“公赐之食”是 句。27、论语是一部 体著作,目前所看到的最早的注本是魏时 的论语集解28、“日月逝矣,岁不我与!”的语法特点是 。29、“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用的修辞方式是 。30、“许子以铁耕乎?”用的修辞方式是 。31、秦始皇统一文字,字体是 。32、“烟笼寒水月笼沙”用的修辞方式是。33、“晋侯饮赵盾酒”句中的“饮”字,其语法特点是 。34、与古体诗比,今体诗在、四个方面有许多讲究。35、“小知不及大知”中“知”的今字是。36、本义的探求,主要有两种方法: 、 。37、“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中“犬马”的语法特点是 。38、古代汉语判断句是用 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子。39、“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引无管弦。”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40、老子注本中较重要的有魏时王弼的 。三、释词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故不能推车而及。2、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3、百姓皆以王为爱也。4、去以六月息者也。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6、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7、苟亏人愈多,其不义兹甚矣。8、君子不以言举之,不以人废言。 9、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10、壮士!能复饮乎?11、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12、人不难以死免其君。13、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14、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15、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16、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17、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18、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19、天之苍苍,其正色邪?20、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2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22、彼秦者,权使其士,虏使其民。23、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24、之子于归,宜其室家。25、二之日栗烈。26、穹室熏鼠,塞向墐户。27、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28、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29、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30、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31、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32、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33、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34、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35、万物作焉而不辞。36、阳货欲见孔子。37、途有饿莩而不知发。38、厉王虐,国人谤王。39、失期,法皆斩。40、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41、既而命西鄙北鄙贰于己。42、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43、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44、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45、埏埴以为器。46、陈力就列,不能者止。47、百亩之田,勿夺其时。48、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49、日起请夫环,执政弗义,弗敢复也。50、余折以御,左轮朱殷。51、若弗予,则请除之。无生民心。52、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53、窈窕淑女,琴瑟友之。54、采采芣苢,薄言采之。55、女也不爽,士贰其行。56、夙興夜寐,靡有朝矣!57、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58、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59、被石蘭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60、步余馬於兰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61、昔三后之純粹兮,固衆芳之所在。62、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脩吾初服。63、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於薛者乎?64、吾日三省吾身65、见贤思齐焉。6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67、既来之,则安之。68、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69、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70、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71、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72、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7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7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75、焉用亡郑以陪邻76、王若隐其無罪而就死地。77、百姓皆以王为爱也。78、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79、权,然后知轻重。80、犹缘木而求鱼也。81、愿受一廛而为氓。8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83、长短相形,高下相倾。84、小国寡民。85、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阏者86、彼且奚適也87、多行不义,必自毙88、姜氏何厌之有?89、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90、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四、句子翻译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君惠邀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 齐桓公伐楚2、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冯谖客孟尝君3、止子路宿,杀鸡黍为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4、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许行5、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秋水6、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齐桓公伐楚7、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冯谖客孟尝君8、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9、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度疾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大同10、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有子之言似夫子11、齐候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 左传齐桓公伐楚12、 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 赵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13、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14、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王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孟子许行15、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北冥有鱼16、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1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晋灵公不君18、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19、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荀子天论20、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庄子庖丁解牛2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22、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韩非子2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论24、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郑伯克段于鄢25、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晋灵公不君26、 卻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鞍之战27、 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28、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诗经29、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30、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鞍之战31、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齐桓晋文之事32、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赐尔类。”其是之谓乎! (左传隐公元年)33、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3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北冥有鱼35、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史记淮阴侯列传五、给古文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籍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谏逐客书2、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战国策魏策四3、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战国策秦策一4、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之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说苑君道)5、冬十二月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见大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队于车伤足丧屦反诛屦于徒人费弗得鞭之见血走出遇贼于门劫而束之费曰我奚御哉袒而示之背信之(左传庄公八年)6、齐 桓 公 好 服 紫 一 国 尽 服 紫 当 是 时 也 五 素 不 得 一 紫 桓 公 患 之 谓 管 仲 曰 寡 人 好 服 紫 紫 贵 甚 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 人 奈 何 管 仲 君 欲 止 之 何 不 试 勿 衣 紫 也 谓 左 右 曰 吾 甚 恶 之 臭 于 是 左 右 适 有 衣 紫 而 进 者,公 必 曰 少 却 吾 恶紫 臭 公 曰 诺 于 是 日 郎 中(1) 莫 衣 紫 其 明 日 国 中 莫 衣 紫 三 日 境 内 莫 衣 紫 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1)郎中:战国时代对国君近侍的通称7、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8、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終廣之身為二千石四十餘年家無餘財終不言家產事廣為人長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雖其子孫他人學者莫能及廣廣訥口少言與人居則畫地為軍陳射闊狹以飲專以射為戲竟死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其射見敵急非在數十步之內度不中不發發即應弦而倒用此其將兵數困辱其射猛獸亦為所傷云李将军列传9、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者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而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0、鄭人游于鄉校以論執政然明謂子産曰毁鄉校何如子産曰何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議執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毁之我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豈不遽止然猶防川大决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聞而藥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後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實不才若果行此其鄭國實頼之豈唯二三臣仲尼聞是語也曰以是觀之人謂子産不仁吾不信也 左传11、(晋侯)使解扬如宋使无降楚曰晋师悉起将至矣郑人囚而献诸楚楚子厚赂之使反其言不许三而许之登诸楼车使呼宋而告之遂致其君命楚子将杀之使与之言曰尔既许不杀而反之何故非我无信女则弃之速即尔刑对曰臣闻之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信载义而行之为利谋不失利以卫社稷民之主也义无二信信无二命君之赂臣不知命也受命以出有死无霣又可赂乎臣之许君以成命也死而成命臣之禄也寡君有信臣下臣获考死又何求楚子舍之以归左传宣公十五年六、阅读下面一段古文,回答后面提出的问题:(共20分)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泛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左传僖公三十年(一)解释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3分)1、行李之往来2、唯君图之3、阙秦以利晋(二)说明下列各词的词性和意义(5分)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2、是寡人之过也3、焉用亡郑以陪邻4、且君尝为晋赐矣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2、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1. 解释下面几句加点词的意义(8分) 门人治任将归 任:强曾子 强:江汉以濯之 濯戎狄是膺 膺北学于中国 北未闻变于夷者也 于师死而遂倍之 倍秋阳以暴之 暴2. 从文中找出一个判断句(2分)3. 将短文译成现代汉语(10分)3、冬十二月,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见大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队于车,伤足,丧屦。反,诛屦于徒人费,弗得,鞭之,见血。走出,遇贼于门,劫而束之。费曰:“我奚御哉!”袒而示之背,信之。(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每小题1分,共6分)(二)从文中找出4个古字,并指出其相应的今字(4分)(三)把古文译成现代汉语(10分)4、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曰:“否,吾不为是也。”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仁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于王,其如是,孰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一) 解释下列各句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1.朝秦楚,莅中国 莅:2.殆有甚焉 殆: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投资促进机构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收料员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支教面试课件内容
- 2025年管理学专业(客户关系维护与管理)职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2025年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 2025护士资格证考试试题(含答案)
- 摩托车维修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摄影线下实拍课件
- 江西省抚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摄影店装修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俄语ТРКИ八级考试真题试卷及解析
- 无陪护病房24小时全程专业护理标准化操作规范与质量保障手册
- (高清版)DB34∕T 5243-2025 预制舱式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站防火规范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护理
- 神经内科常规用药指南
- 矿业公司采矿管理制度
- 水暖工三级安全教育题库
- 2025-2030中国阿胶市场营销规模及消费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鼻咽恶性肿瘤放疗的护理讲课件
- 抢救车急救药品管理制度
- 2025年云南省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