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何宪政的人定法不能违逆自然法-论中华文化的自然法与人的自然权利 作者:马乾宁 一.现在人们认识事物总是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没有掌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中国有句古语叫致知在格物。但认识事物,怎样格物(分析)才能达到致知就是个方法问题。如张志坤文中就是以知识的多少区分人的不同。再如西方传过来的马克思主义是以资产占有多少区分人,所以就分出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所以说认识人的方法很多。如果以性别区分世界上就是分男人和女人。以年龄区分可以分成老.中.青.少.幼.婴等不同的人。还有一个区分人的标准就是大与小。这是中国一个区分人不同的古老方法。人分大人与小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注重把握实质。所以区分人不同的大与小不是按人的形体,而是按人的思想分出正人君子与奸佞小人。小人和大人眼里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世界。 很可惜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人的思想文化出现了断代。过去的文革并没有完成中华文化弊而新成的任务。古语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现在出来反思文革的就不乏戚戚小人。如有人说,中国没有从文革中走出来。现在还是后文革时期,必须清算文革。他表示,所以他提出来,必须清算文革,因为文革破坏了他们的一切价值观念。包括他自己,有痞子情结,中国企业家很多都有这种情结。因为他们都是文革过来的人,都当过红小兵红卫兵,如果他们没有从心底里清算那个混乱的年代,他们怎么能知道我们过去错在哪?引自:黄怒波中国没从文革中走出来很多企业家有痞子情结。 如果你不被别人忽悠而会独立思考就难免要产生一个疑问一个痞子反思文革能反思到哪里去?一个痞子思想的人现在需要的是灵魂的赎救与自救,而依靠一个痞子自身恐怕很难做到。什么是痞子?痞子就是无赖流氓无道之人。是因为文革造就了痞子,还是因为痞子霍乱了文革?这是一个要搞清楚的问题。换句话来说其实正是痞子们在仇视文革。古语说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焉。痞子们正是缺少内自省的精神。文革时他们跳得欢,反文革时他们跳得也欢。明眼人都看得出,文革时坏事其实都是他们做的。不过现在他们开始反咬一口。现在一切社会贪污腐败等丑恶现象是文革造成的吗?不是,是改革三十年封建文化中的糟粕重生。要说现在是后文革时期倒很恰当。但那些借反思文革为借口,企图对文革思想斩草除根好像就必然是徒劳的。因为曾经的文革如果说是一颗种子,那么现在就是那颗种子重新发芽的时期。所以说不完成中国的文化革命则中国没有新生。中华文化的革命必将完成对中华文化的弊而新成。二.自从鸦片战争失败中国人就彻底丢失了文化自信。从而开始向西方学习。我不反对学习西方思想的好。学习也不是邯郸学步而要青出于蓝。但小人们出于利己主义从来不会学好,什么坏学什么。所以西方的的自由主义思想到中国就是“西门庆们”在要自由。为什么说这些要自由的人是“西门庆”呢?因为他们要的自由就是由自。是离开道德,不仁也不义的自由。而今就是这些鼓吹邪恶的由自的“西门庆”们忽然不谈自由了。他们改谈论宪政了。所谓宪政之法终究是人定法,而非自然法。他们要的宪政就是违逆自然之道,要维护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与社会管理权的相对私有制与私有继承制。他们认了几个字,学了今天法学就以为世间的道理他们都懂了。其实他们今天依然信奉的是弱肉强食的禽兽之道。而不是利己而利人的仁义之道。这些人自以为有了些知识现在来大谈人性, 什么是人性?中国人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遵从自然本性行事叫做“道”。所以说人之天性叫自我,而不是自私也不是无私。因为自然没有意识,也没有私念。哪来的人之天性是自私还是无私呢?所以中华文化先贤提出“仁”的思想。“仁”不是自私,也不是无私。“仁”是与人相处抱有“仁”的态度。不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个人利益的合理部分。不能自私自利。所以说宪政不能是“西门庆”立法。少数人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大家需要遵守的法律。而在人类阶级社会中都是“西门庆”立法。少数人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大家需要遵守的法律。现在有人鼓吹宪政。宪政怎么宪? 宪政首先要公正。公正的宪政才能实现人类的公平正义的途径。而维护一个不平等的私有继承制社会的宪政就是逆人类公平正义之道。公正的宪政还需要道法自然。 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源。而人类社会是一个世代交替的社会。人类社会生活有三大基础问题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包括生产资料)和社会管理权。对每个人而言最大的公平正义?就是人人生而平等。而现在的私有占有与私有继承.私有世袭制度公正吗?不公正。它造就了人生而不平等。所以人类社会要实现的公平公正就应该是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与社会管理权的相对公有制,共同拥有与共同继承制。三. 两千多年前中国的老子就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是到了今天中国人谈论自然法和人的自然权(力)利却只能通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赋人权。甚至从西方的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找到根据。生为中国人不会用中华文化去谈自然法和自然权利实在可悲。许多人研究中华文化常说为往圣之绝学(解释先贤思想)。到如今,所有的争论都停留和延续于先秦诸子百家那里。自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推翻了孔家庙,打倒了假仁义却没实现真仁义。与此同时许多中国人彻底臣服于欧洲文化思想。我不反对学习西方思想的好。学习不应是邯郸学步而要青出于蓝。曾经的文革也还是停留在儒法斗争的争论,而没有真正完成中华文化弊而新成。 其实要用中华文化说清楚人的自然权利就必须从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说起。中华先人对天的认知首先是自然之天,而非人格化的老天爷。因为过去的中华文化仅把执掌天下治权的人叫天子,为什么叫天子呢?因为天地本无私念,就是希望天子以天下之心行使天下公权。而到了孔子为周易做注,开篇就是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这样自然从所谓天尊地卑的自然秩序而仿照建立了一个天尊地卑的人类秩序。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与社会管理权的相对私有占有与私有继承制的等级社会。中国人原先的社会逻辑就是天人合一,帝王是天之子。由此社会就是帝王的私有与帝王后代的私有继承而平民百姓也是私有与私有继承知识范围的大小之别。所以中国社会出现历史的周期规律,一代代,打倒一个就皇帝,出现一个新皇帝。由治到乱,再由乱到治。社会管理权的私有或相对私有制社会,每次社会动荡都是社会管理权的更迭。从马克思的思想传入中国,我们有了一个共产社会的理想。而我在从尧舜到毛泽东看中国政治逻辑的变迁一文,从政治角度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政治逻辑演变。传统的唯物论者往往把共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看得很重要.马克思的理论缺陷源于天人合一的辨证法没有认识到位。所以马克思理论才从生产力角度推出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而中国人认为天人合一,万物生之有时,故用之不可无度。根本不存在生产力提高物质的极大丰富。那么就没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了吗?不是的。中国人有自己的叫法是天下大同。同人思想即人与人同的社会就是中国人的社会主义社会。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说就是天人合一,人人都是天之子。由此推论出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社会管理权的相对公有制与共同继承制。私有占有制和私有财产继承.权力世袭制正是产生社会中人与人不同,人与人分等级制的原因。中国人现在需要从中华文化的源头上复兴中华文化。不能设想我们中国人的明天建立在西方人的思想上。今天要实现人民共和无王无帝定乾坤,就需要中华思想文化的革命,开创中华文化的新纪元。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辨证认知论。天不是神话的人格化的老天爷。天人合一是讲人与自然的辨证之道即人与自然界的辨证认识论。今天以现代人的思维理解中国人的天人合一思想,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论思想。中国人的思维为什么是辨证思维?因为中国人把世界的变化叫做易,中国人把世界的变化规律叫做道。中国人几千年前就建立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辨证思维系统。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持之不得名曰微。中国人建立的还是一个开放的思维系统。不是让落后的视觉观察阻碍了人对世界的感知和认知。 现在人们对现代西方思想传过来的系统论了解的很多,反而不理解中国人自己几千年前就建立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辨证思维系统。对中国人自己的天人合一系统论思想知之太少。中华文化的源头思想是易,易思想。易思想研究的是世界的变化运动规律。正所谓大易不言有无,言有无诸子之陋也。西方哲学的唯心论.唯物论和中国的诸子哲学思想一样,都是言有.无的哲学。人对世界的观察与感知是以动而感知动。由人的视觉观察世界而三分世界视觉看得见的中观世界和视觉看不见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在古代由于技术的限制,人类没有办法研究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问题。所以中国古人对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认识是“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jio),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而现代科技手段的提高等于扩大了人的观察视角。正是由于观察视角的不同所以我们看到的世界就是在不同视角之下成的像。由于过去仅通过人的视觉观察,古人看到日出东方而日落西山。然而这个感知并非真实的世界运动,今天人们知道所谓的一日就是地球自转一圈。而所谓的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而正是由于人类早期的观察把世界的运动搞反了才有了人类错误认识的有.无论。古人不知道自身(地球自转)的运动,他们观察到的“有”就是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状态。对于运动变化的世界人们该怎样认识呢?哲学的出路在于走出有无之争,超越始终论。易无始终。之所以有始终是因为个人的感知。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但又同时生活在各自的世界里。就意识而言我们感觉的世界都是一样的,但由于各自的生活我们感知的世界也是都不一样的。意识因人的个体感知世界而出现,有了文字,又可在人的世代交替里而传递。现代基因学的产生揭示了人类的基因作为一个整体始终存活着,而作为基因组合而产生的人类个体却有生死。如果从微观世界看,人类就只能看见基因之间的不断重组,而不见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如果用个梯子来形容,每个人都是梯子的一个横梁。而且遗传基因的发现也证明了人类并不是什么外来生物。因为通过基因的比较可以看出地球这个自然界所有生物的共性与差异。也就是说要讲外来的话,地球这个自然界的生物都可能是外来的,反之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自然演化的结果。因为水生的生物最终归于水,而陆生的生物最终归于泥土。能说水和泥土也是地球这个自然界外来的吗?好像不能。说道归其知识来源于实践。正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谓的几维空间只是人的认识问题,而不是自然空间本身的问题。要知道自然不是依照遵从于人已经认识的所谓规律,而是人依照自然改变自己对自然规律的认知。人是因存在自我感知而存在,所以人之天性叫自我。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这个大伪指的是什么?我认为是自私。人的许多概念都是相对而产生的。如公和私。如上和下等。前人思维时产生的这些概念,经过一代代人人的相传,后人并没有亲历这些概念产生的过程。实际上在人脑中就形成了模糊的绝对定式。后代人思维概念的形成,并非像人的生命一样,从生殖细胞结合开始经过胚胎,完全重复了一遍人的生命的演化过程。形式逻辑思维依靠概念,而概念是一种感知的抽象,也是对被感知的世界的片段化处理。就像一部电视剧虽是形象的,但是片段的。而如果不是通过片段形象表示一年生活的电视剧就只得拍一年才行。什么叫机械的东西?就是拼凑而已。现在许多人的思维概念,就是一个机械的拼凑。没有内部的机理存在。由此人们可根据已有的概念臆造出科幻,也可以造出神仙鬼怪。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辨证法?或者说为什么人认识问题需要辩证法辨证之道?现代西方人的辨证法思想也是跟老子学的。比如老子有人说他是唯心的,有人说他是唯物的。往上追述中国易学思想是研究的变易之道。易经与天地准,所以弥纶天地。实际上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之处就是中国人主张的天人合一,而西方人的思想中把人与其生活的自然分割开来。以人的视角观察世界,而不是以人的感觉体验和认知(前人的感觉体验)去认识世界。正因为是前者所以才有唯心说与唯物说。比如老子有人说他是唯心的,有人说他是唯物的。往上追述中国易学思想是研究的变易之道。易经与天地准,所以弥纶天地。如在老子那里概念的相对关系如高.低,长.短,善.恶,强.弱等,就是一个需要辩证认识的方法。这些概念的存在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是僵死的,而是辨证的。这里做个假设假如我们现在是向西面送走了一个如同哥伦布一样的环球旅行家。而这位旅行家也一直是向西走。但是这位朋友就会从我们的身后东方回到我们身边。方向上的东可以变成西。而西方形式逻辑强调概念的同一律,没有辨证思维。所以说中国人的辨证法超越西方唯心与唯物的认识方法之上。即辨证的认识论。辨证法认为凡事各有利弊。世界本身就是运动变化的世界,所以说易动思想研究的哲学摆脱了西方传统的唯物与唯心论。 怎样理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系统论?天和人又怎么合一?还是用庄子的人相忘乎道术,鱼相忘乎江湖来类比吧。生活在大海里的小鱼会问:“常听说大海,那大海在哪里?”站在大海之外的人们会看得很明白。小鱼就在大海里。小鱼不过是大海的一部分而已。他的每一呼吸无不是吞吐着海水,他的身躯亦融入大海。人呢?他不是自然的一部分吗?但是自从人用眼睛看世界,却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和自然对立起来。人的一呼一吸不如通海水里的小鱼吗?所以说人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自然本身。天人合一乃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辨证认知论。天不是神话的老天爷。天人合一乃人与自然的辨证之道即人与自然界的辨证认识论。佛并未悟得此道,所以才说万事皆空。(物)质必占居空而为实,即老子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空以有实(质)而不空(虚),即万物抱阳而负阴。如此则阴阳动,虚实分。人观得虚实而成象(虚实之两象)。不能把“道”神秘化。道如同矛盾学说。是借物喻理。道本指就是道路,途径。从一点到另一点的路径。引申为自然规律,自然运动之途径。并不存在一个虚无的道。现在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习惯于西方的说法物质。而物是物,质是质。所以应把物和质拆开来说。同一个世界,人们通过观察(感知)手段不同而看到世界的象。中国人首先抽象出天地两个概念,阴阳两种性质。如此就有了天.人.地三才。这样就有了后来孔子说的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一天之中最大的象是昼夜变化。一年之中最大的象是四季变化。世界三分,中观世界,宏观世界,微观世界。还可以说过去的世界,现在的世界,将来的世界。怎样认识这个世界的变化呢?现在人们习惯用西方形象简单形象思维的如泡沫呀.波动呀。而中国人没有文字时用一代表乾,用-代表坤。伏羲就用八卦表征认识到世界的世界不同的象。如此世界就有八种不同的象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复而杂的演化后就连山,归藏及周文王的周易的六十四卦。而以上三种演化都可以理解成是对八卦代表之象的两两相合,也可以说八卦之象的内部演分而得。由此可见中国人的形象思维比现在西方的泡沫等要复杂得多了。今天如何进行复杂的形象思维呢?要对前人有所发展。依照前人的方法,我建议用八卦之象三次相合就正好应对宏观.中观.微观三分世界。这样在一个卦象中就可用以表征将来.现在.过去的一个世界。也可理解成周易六十四卦在于八卦分别相合而得五百一十二种形象。五. 与中国的孔子同一时期,世界上还产生了三大宗教。然而两千年来耶稣并没有能够拯救人类脱离苦难。释迦摩尼的佛教理论,穆罕默德的伊斯兰教义也没能使人类脱离苦难。所以说到今天为止,人类已经存在的被人们认可的理论都有其不足之处。正因为现存理论的不足之处,所以才没能够解决人类存在的问题。即使以宗教的清规戒律去制约人的行为和思想也无济于事。为什么?根本问题还是出在对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上。如西方人的唯心与唯物论,西方哲学从物质和意识关系入手的哲学,实际上就是把人成为了独立出世界的观察者,而不是天人合一的这个世界的感知者。基督教认为人都有原罪,其出发点还是人的天性自私论。但是自然界没有意识,也没有思念。何来人性的自私与无私之天性呢?从自我感知而感知世界的角度讲,人之天性叫自我,自我意识。而认为人之天性的自私论很显然违背天之天性,自然没有意识的无私。正所谓:大易不言有无,言有无诸子之陋也。大易言变,世界的变化规律。有无是一个相对概念。所以大易不言有无。唯心论唯物论之争亦不过是诸子之争。释迦摩尼的佛教又认为万事皆空。在认识世界的时候没有辨证认识论,仅强调因果论。而忽略了因果的分法是人认识问题的方法。高以下为基,因离不开果,果也离不开因。把人的希望寄托于来世,而不是把握好今生。(物)质必占居空而为实,即老子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空以有实(质)而不空(虚),即万物抱阳而负阴。如此则阴阳动,虚实分。人观得虚实而成像(人看见的虚实之两象)。本着融合古今.中西思想,传承中华文化而又不失弊而新成的发展中华文化,融入现代科技进步的成果,所以提出易动哲学的说法。易动哲学就是要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研究世界问题。而不再是西方哲学的唯心论与唯物论。由于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文化背景,所以把中国哲学思想划分也依照西学的分法把唯心与唯物。实际上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之处就是中国人主张的天人合一。西方人的思想中把人与其生活的自然分割开来。以人的视角观察世界,而不是以人的感觉体验和认知(前人的感觉体验)去认识世界。正因为是如此,所以才有唯心说与唯物说。现在人们对现代西方思想传过来的系统论了解的很多,反而不理解中国人自己几千年前就建立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辨证思维系统。对中国人自己的天人合一系统论思想知之太少。中华文化的源头思想是易,易思想。易学思想研究的是世界的变化运动规律。正所谓大易不言有无,言有无诸子之陋也。西方哲学的唯心论.唯物论和中国的诸子哲学思想一样,都是言有.无的哲学。中国人把世界的变化叫做易,中国人把世界的运动变化规律叫做道。而唯物论呢,总是在以存在与不存在的有.无论的自我挣扎中认知运动变化的世界。要知道世界的变化规律就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所以老子的辨证法说:“有无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什么是有无同出呢?这就如同我们感知到的冷.热,一种事物的两种表现形式。什么叫同谓之玄而玄而又玄呢?如果理解不了玄,可以参考一下经纬的概念。经纬是先有天地之经纬?还是先有的人身边如箩筐的经纬概念?这里我们也可以做个比喻把老子抽象出的有.无概念比喻成两种不同颜色的豆子,一个红豆,一个绿豆。玄是玄妙,玄而又玄就是名词做动词,指运动变化,所以说有.无的无穷变化产生了色彩斑斓的世界。中国人的思想认为天人合一,既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辨证认识论。自然界没有私念,天地没有意识。所以人之天性既不是无私,也不是自私,人之天性叫自我。自我意识,自我的感知。可以把人的自我感知叫私,而人要自私就错了。很显然一个人成不了世界,人生活就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如果讲无私的话就是忘我了,但人不容易达到无私而亡我的境界。所以中国古代先贤提出仁与义的思想。也就是立人之道。中国人讲仁义,是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一种态度,不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个人利益的合理部分.与人相处抱有仁的态度.仁是什么?打个比喻,如果把人们生存的世界比做一个大屋子,仁的前提是个人不能私自占有这间大屋子。即公天下。而后才是仁,给别人留出屋子的一部分空间,不能独占,就叫仁。即怀“仁”的态度处世。仁不是自私,也不是无私。“仁”是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一种态度,不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个人利益的合理部分.与人相处抱有仁的态度.不能自私自利。义是什么?人生必架于物,而人在寻物之利时要利取中道是为义。不仁不义就是自私自利了。义是什么?义是利取中道。在这间大屋子中合理的分配每个人使用的空间。原始人类共同围猎,共同享用围猎成果,自然资源在一个部族中是公有的。人类的社会化生产也要求社会化生产的财富公有,合理的分配社会化生产的财富用于每个人的生活。什么叫公道正义?公道正义就如同两人共用一个课桌的小学生。小学生习惯在课桌上画一条线,这条线划在中间,就是公道正义。反之就是不义.如果上面的比喻不能让你理解“义”的含义,不妨再说两句。人生在世面临各种利益的取舍与分配。而这些我们都可抽象的说它是一个“蛋糕”。义就是取利之道。怎样分利益这个蛋糕呢?如果让你分的话,在中间划开就是利益平分,就是义。反之如果给自己一大块,而给他人一小块,是不是对不起别人呢?就是不义。如果私吞了蛋糕就是不仁。而如果给自己一小块而给别人留一大块,就是克己奉献。携贪私之心不可以为政事。人类初期是大小的族群和部落生活。“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天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这就是政治出现的必然原因。“有人者出,不以一己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这就是政治的必然要求。正因为中国人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国人把执掌天下治权的人叫做天子。“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自己,站在家庭的立场看家庭,站在国家的立场上看国家。执掌天下治权的天下就要站在天下人人的利益上治理天下。这也符合现代系统论的观点。只不过中国的整体论思想比西方造了两千年。六.中国古人讲天人合一,帝王是天之子的说法出自何人已无从考究。但是这个说法却成了历代统治者统治人民的理由。尤其儒家的主张,就是承认帝王私有天下的合理性前提下,才要求帝王再行仁义的。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君为主的政治体制。旧儒家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恰为这种统治权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君主时代,人民能够期盼的就是出明君.贤相.能臣为民做主。而明君.贤相.能臣的时代并不多见。许多统治者只顾自己享受,不顾百姓死活。儒家的仁义并没有束缚住君王的贪欲。原因就是以一己之私形成的天下大公本身就是个悖论。私天下后的仁义最终成就的是假仁假义。百姓不堪忍受而反抗,打倒一个旧皇帝,产生一个新皇帝。所有农民起义者最后都禁不住利益的诱惑,最后背叛了起义的初衷。打天下就是为了坐天下。把天下就看成了自己的一份家业,世袭的传给后代。这个时代两千多年,实质就是社会管理权相对私有的年代。这个本应公有的社会管理权仅在不同姓氏间转换。而这个转换又是以流血为代价的。皇帝毕竟一个人,要管理国家就的依靠官吏。从秦始皇后中国形成的就是以君为主的的官国体制的。官僚和皇帝共同垄断了社会管理权。读古代的书最先要破除的就是天子为君的观念。人人都是天之子,真命的天之子就是为民无私奉献,因为天地本无私。读书的人要破除的一个观念就是学为食禄。为官就要破除发财观,不能把食官禄当成谋生的手段。即社会主义公务员的非职业化,非终身制。反之则邪念必生。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说就是天人合一,人人都是天之子。由此推论出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社会管理权的相对公有制。私有占有制和私有财产继承包括世袭制正是产生社会中人与人不同,人与人分等级制的原因。中国人现在需要从中华文化的源头上复兴中华文化。中国的道德重建必须从中华文化的源头做起。提出天人合一,人人都是天之子的人人平等思想。“子”是借用人世之理而比喻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古代说的天子的人格化的老天爷。)由此推论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社会管理权的相对公有制,变私有与私有继承为共同拥有与共同继承.辛亥革命仅是打倒了帝王的私有与私有继承世袭制。现在*的右翼思想“精英们”还缺少与他人共有共和之心。他们在辛亥革命后就开始背叛革命的初衷,背叛人民共和之路。打倒了封建帝王世袭制和私天下,但是右翼思想“精英们”想做私有占有与私有继承,富可敌国的无冕帝王。中华论坛鼎尔网友说的相当透彻“私有化的终极目标资产世袭制度”。所以“精英们”嘴里的民主就是自做主,私做主。而不是人民做主。当不能和他们私做主,自做主,进而捞取私利的时候,他们就会倒打一耙,高喊我要民主!因为精英们缺少和人民共和之心,所以信奉私有产权理论的张维迎胡说什么人民共有财产无主论。而其实正因为人民共有财产不能被任何个人占据为私有,才是人民共有的。公有如道,共有公用,为个人所用。人类生活的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生存空间和生存资源。人人生而平等就要自然资源的相对公有制,共同拥有与共同继承原则。而不是私有和私有继承。就是私有之心更大的秦始皇又能怎样?秦始皇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给土地确过权。秦始皇想私有和私有继承天下,所以给自己定名叫秦始皇。而秦家的私有天下并没有传了万世,只不过传到秦二世而矣。后人在总结亡秦的教训是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中国历代私有占有土地的地主有多少?不计其数吧。古往今来,土地还是那个土地。而地主却不是那个地主。而且古往今来任何地主的土地都曾是确权的。但今天那个地主的土地流了下来?没有。有人想按过去封建地主的方式搞土地确权,其实就是在自寻死路。因为古往今来地主都死了而土地还在。所以说别看精英们天天喊着现代民主,本质上而是私有占有与私有继承制度的封建余孽思想。国家国家,国和家。就是大家在一个共有的空间.地域(国)内建家。国的作用就是保护这一地域内的家。为了这个,大家把自己的一部分权利.利益交给国来行使。国就是一个家的集合,一个“大家庭”。但是在人类不同时代,这个大家庭的权力可能为某些人来谋私利。中国古代不就有天子说吗?天子说又变成了帝王说。帝王垄断了国家权力.利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帅土之兵莫非王臣。公天下变成私天下。而且这个私天下制度由世袭制传递成一家一姓的天下。帝王拥有天下是为的获取利益皇粮国税。所以天下的土地有百姓耕种,向帝王交皇粮国税。帝王私有天下,百姓也可把土地私有传给自己的后人。这点帝王是允许的,因为大要的是皇粮国税,和仅是名义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因为管理权的行使必须要具体的个人来完成,由此就出现了一个公权力悖论问题个人去行使公权力。如中国人的理想是圣人治世,但相对私有的公权力总被无道的小人窃取。圣人治世的社会不常出现。在一个没有圣人的时代君子之道亡,小人之道昌。所以就需要实现社会管理权的相对公有,而不再把希望寄托在出现一个圣人身上。社会管理权的相对公有要管理者的相对职业化来实现。实现干部(管理者)的能上能下,能出能进,需要一套制度。人生必架于物,不再是旧的食禄者职业化的管理社会的制度。现今就是公务员的相对职业化.非终身制,公务员的轮换制.任期制,不多次连任制。既然公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就要消除职业化的食禄管理者。让人民有机会轮流为自己服务。当官不再是职业化的管理者,管理者如同兵役制那样,没有了以当官来作为谋生手段,个人以此工具谋私利的话,又怎么会有公有制实质乃是官有制呢?看来公有制变成官有制的根本原因还是职业化的官僚制度,当了干部(官)就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由此形成了权力垄断。问题出在干部人事制度上。实现社会管理权公有制或叫相对公有制。因为管理权的行使必须要具体的个人来完成,由此就出现了一个公权力悖论问题。中国人的理想是圣人治世,但相对私有的公权力总被无道的小人窃取。圣人治世的社会不常出现。在一个没有圣人的时代君子之道亡,小人之道昌。所以就需要实现社会管理权的相对公有,而不再把希望寄托在出现一个圣人身上。社会管理权的相对公有要管理者的相对职业化来实现。实现干部(管理者)的能上能下,能出能进,需要一套制度。人生必架于物,不再是旧的食禄者职业化的管理社会的制度。现今就是公务员的相对职业化.非终身制,公务员的轮换制.任期制,不多次连任制。既然公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就要消除职业化的食禄管理者。让人民有机会轮流为自己服务。当社会发展到人民共和的时代,国家就还原了国家的本来。国家国家,国和家。大家在一个共有的地域内建家。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社会管理权的相对公有制,不再是私有占有制和私有个人继承制。变成了共同拥有与共同继承制。公有制不是不能为个人所使用,它应如同道路。共有公用,为个人所用。合理分配共有资源使用权。贪污腐败,为什吗大家要反对?就是没有合理分配共有资源。而为少数个人谋私利了。任何人不能据为私有。如农村土地,增人增地,减人减地。保证地权相对均衡。等等,等等。应当说在实现人民共和的路上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实践。坐而论道并不科学。 人类社会是动态的,世代交替的运行的社会。现代基因学证明,在这个世代交替中,个人只能把一半基因传给后代。而另一半归复自然了。而人对物的占有的私有制和私有继承制,就违背了这一自然规律。所以要人们设计出共同拥有与共同继承原则的公有继承制制度,修改个人继承制度,开征遗产税建立全民养老基金等等。这样就是人类向道法自然迈近了一步。 唯物论者往往强调共产即共产社会,而我认为从政治角度讲要实现大众做主的共主社会。而且共主才能共产.共和。从马克思的思想传入中国,我们有了一个共产社会的理想。而我在从尧舜到毛泽东*政治逻辑的变迁一文,从政治角度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政治逻辑演变。传统的唯物论者往往把共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看得很重要.马克思的理论缺陷源于天人合一的辨证法没有认识到位。所以马克思理论才从生产力角度推出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而中国人认为天人合一,万物生之有时,故用之不可无度。根本不存在生产力提高物质的极大丰富。那么就没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了吗?不是的。中国人有自己的叫法是天下大同。同人思想即人与人同的社会就是中国人的社会主义社会。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说就是天人合一,人人都是天之子。由此推论出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社会管理权的相对公有制。私有占有制和私有财产继承包括世袭制正是产生社会中人与人不同,人与人分等级制的原因。中国人现在需要从中华文化的源头上复兴中华文化。不能设想我们中国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检法面试题及答案
- 叉车操作试题及答案
- 砸车安全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电投黄河公司毕业生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甘肃天水师范大学招聘事业编制学生专职辅导员笔试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4年演出经纪人继续教育题库及答案【各地真题】
- 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古县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统考试题含解析
-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 卫生院过敏性休克、急性心梗的急救与护理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摄影测量竞赛题库及答案
- 中国现代国防教学课件
- 食堂工人培训课件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地区学校英语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 【艾瑞咨询】2024年中国健康管理行业研究报告494mb
- 胸痹的中医治疗
- 人流术后的护理及健康宣教
- 财务岗位笔试题目及答案
- 兵团两委考试试题及答案
- DB31/T 636.1-2018会议经营与服务规范第1部分:会议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
- 创新素养评价体系:核心素养框架下的关键指标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