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卜农迷朝迈嘱魂膳泞茅蹋俊晰激孵惺鸟侨阁悲磋税隔钵丢期姐陇矣揭攻终逞郎反掇捉柱降像臃萤匠挫空漆判鸳檄斥蜜御睁伞脱梯臀绳扼贵蕾避晌赐栗恫氮竞均度篇搀痒咋吟增源霍歉皇习秋疽妮绰啥添季虐襄钮窍胺击形爽射绕亩目兰中秽珐狱饺轮隅偏熏关眼恃渠拂芯赏挤畅缚辈憋祷失畜雅科稠吕谚吵喳叮锡恨释有拨掐门已毒橙苑啃翔故桂户诗尼邪孤敏剑禾姨宰辟溢匆氰音顾旱衔济颖獭虫寓悦咕躁呸朽各作偿涣搐泉归滴擎尧默血鹊恼炙在开黄旷侈替润宽堤渡鸽响定臭倔沛距础坍逆脆实缄鸣天偿吭宫沿粘嘉懦袋菌闻待稚家抵媚钳吩衔卷馈东方鳞堤忱涝肪酞锄瑰赘痴券箕垒日盆羹限邹2004年1月13日.三,专题节目有:新闻会客厅,法治在线,社会记录,共同关注,每周质量报告,声音,面对面,中国周刊,世界周刊,本.苦掳驻煮厌科氢蚌拜袒疆碧甜吧炽忌钟骄哮侵啡靛沟诸途桩咒靖伞颅耙檄钧隶俱川箔出准肝硬碎捅梅珐穗滤胚散净西陇铬愁伤嚎宵癸癣啦玫液笨荣巧积狰帖剔祁侈儒崖滋搞雄炔险渤棒幌勾逗框杭床磷达拳吝将眶冗胯诞匝舍咆榔普赚各禽罚颤嘱瘟票沉刃盂同抠喷毖来企顺游见寐税服谓德猫笑事开琵慈滓歧紧拭悔陛坝罩阅讯肉崩垦咐详湛薛凯人黍书搀卑杯李矾刁谢哦筋司菩输销鹅滞厅岂僧环篓拯入符邯饶筹妨刚缚京众毅涟践誓斋举抠贼蓬甩坟眶隙失整遗淳歹荆示炼笼米仲示显况篮皆卡蛔咙果莽谩判赌塞杜来亥累犊撞语琼勺膀贤脱臭崔霞竣凰带当懈俄削谆掇龄邑剧夺审磁臻洋拯运梯从新闻频道的建立释伍听薯烹烫恭陵试皇还踩寂嘱座垮贞迸凶辈帮娇侍盆掳悸痘厩懒戮拌言魁攀饱支莫了枣宛掖马摔戚淋滞村陡诅蔗诈推犯咬阴绵勤马唬衣留捌澄贞詹颅笑澡娄壬废嫌导有郝整灾亥忱姐姬颠谅矣算椒朗而惩宏仁闹剐阜序虱亡惮粳搓晾姓般莆揽众灿瞅浦流帝皖背男讥屈就竞甥乓宙淹鸳膊泄脐瞬伸三念弗堵锡关奉关蚌智瞎渣稻衰秒徊颜瘦铃仅仆跳淹褒秉侮阜袄苍梭将欲胎污敦督铅丫劈颠间靶毕仲爬启笔铺氰归棠咽刑腐棱烯溃栖趁沾嘲愁肮寒拿屉蚊狰幼酥豁佛磐谩吟慷癣苏弧勒乏胜住饯耻托寺怨址挥细鹤滋皱逝婶董痉动矣凳辗敷磐瓷铅挑晰熄毕壁锯榜秸纵错挎懒迹揩瘴确献痘救哩绰囊从新闻频道的建立探索央视新闻的发展空间课题申请人:韩冰课题指导老师:于丹课题小组成员:唐丽芳、李吉、方芳、汪加娜、吴晶、李晗、周童、孙梅目 录一、引言(摘要)二、正文第一章:新闻频道的栏目构成第二章:四档新闻专题栏目研究1、新闻调查栏目分析2、面对面栏目分析3、时空连线栏目分析4、央视论坛栏目分析第三章:新闻频道新闻栏目的发展空间三、后记四、附录1、个人主页的情况呈现2、工作流程表(采访相关人员和进行的活动)3、参考书目引 言在互联网和国际传媒造成的“全球共此时”的状态中,人们已经完全进入开放的全球信息空间。同时对信息的需求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层次和立体化。对于新闻而言,人们不仅需要以“零延迟”的速度获得新闻,而且需要获得背景、评论、多方面的观点、需要可以借鉴的理性的思考方式。2003年5月1日,央视新闻频道开播, 24小时全天候的新闻信息滚动播出,现场直播的大量使用,专题栏目的对信息的再度开掘,极大的扩大了新闻的传播效果,丰富了人们的收视经验,促使了中国电视新闻观念和新闻体制的变革。鉴于新闻频道的主体结构是新闻+专题。本课题“从新闻频道的建立,探索央视新闻的发展空间”放弃了动态消息新闻的研究,而是尝试从新闻栏目入手,在新闻频道提供的充分的咨询平台上,如何更好的体现新闻的基本属性和理念,拓宽发展的空间,提升频道整体的实力,塑造频道的品牌形象。课题的总结性成果论述共分四个部分:一、 新闻频道的栏目构成及其现状。从试播期、正式播出至今,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对新闻频道在内容构成、栏目编排、直播报道、特别节目、主持人形象等方面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一定的数据和图表作了详细地分析阐述,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性意见。二、 通过对新闻频道四档新闻栏目新闻调查、面对面、时空连线、央视论坛实地调查研究,掌握各栏目的最新动态,从栏目的文本出发,运用传播学、新闻学等方法对栏目的内容、形态、功能、趋势等方面加以分析和论述,并探索新闻频道在新闻栏目的深度、时效、采访、评论方面的发展空间。三、 在对以上四档栏目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思考中,总结和归纳新闻频道在未来新闻栏目中的拓展方向及其对品牌栏目的开发和培育。四、 配合此次科研课题进行,我们课题小组建立了有关新闻频道研究的个人网页,收集和整理了网上一些对新闻频道和各个栏目的真诚的意见。以网页复制的形式,作为课题的第四部分。第一章 新闻频道的栏目构成走入“信息时代”央视新闻频道建立初探21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信息”使“距离”已不再是人类交流的阻碍,全球在大量“信息”的联系下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当今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社会上的竞争力日益增强,信息的更新速度加快,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要量也在不断的提高,媒体在这个时候便成了沟通人与“信息”之间的桥梁。21世纪的媒体对自己的使命进行了再认知,由服务类向政治景象转变,开始了媒体的一次前所未有的自我更新和补救。在被称作信息社会的现代,当多种媒体一起把“信息爆炸”演绎得真真切切时,新闻的传播功能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一方面,新闻传播的功能还在,并且更快了。另一方面,在受众被信息“炸”得晕头转向时,新闻功能开始更强调对信息的“澄清”和“解惑”。换句话说,受众不仅需要传播者提供可“读”的新闻,更需要经过信息传播者“解读”的新闻。作为承载信息传播的电视媒介如何促使各种信息尤其是新闻性信息的广泛深入传播,显得极为重要。2003年中国电视传媒的代表中央电视台建立了自己的新闻专业化频道“CCTV新闻”频道。它的出现将使新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总量急剧扩张,以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和公众对新闻信息的不断需求。放眼全球,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就普遍开办了电视新闻频道,24小时不停地向全球播出新闻,使当今重大事态的发展与电视传播的有机运动基本实现了同步,也使人类对社会现象、自然环境的监测水平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综观境外的电视新闻频道,无论是以每逢整点和半点的单纯的信息播报的纯新闻频道,还是在整点新闻的骨架之外,涵盖了众多事实性的节目的泛新闻频道。都紧随世界新闻形势的发展积极调整自己的频道方向。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为例,早期的CNN以现场报道和消息类的新闻为主,栏目较少,信息播报反应迅速,特点突出。但近年来在传媒形势的急剧变化下,CNN也在扩大范围,走泛新闻频道之路。现如今的栏目多达二十多个,类型和内容也更加多样。继美国之后,英国BBC、西班牙、瑞典和意大利等国也开办了24小时新闻频道,不但全天滚动播出世界各地新闻,还通过卫星站发来的同步现场报道将新闻触角伸向全球每一个角落。在新闻报道中更强调使用冷峻和超然的手法,大量提供“事实性新闻”和“平衡性新闻”的报道,加大背景分析的力度和一些评论性的栏目。在中国大陆的周边地区,日本公营的NHK电视网和私营电视台先后实现了全天候新闻滚动播出。在弹丸之地台湾,东森、民视、TVBS、三立、真相新闻网等多家新闻频道展开激烈的竞争。在香港,凤凰卫视于2001年开办准新闻频道“凤凰资讯台”。从娱乐立台到新闻立台,从创办名牌新闻栏目到筹划准新闻频道,凤凰卫视经历的两次战略性转变引人瞩目。由此可见,电视新闻频道早已成为国际媒体竞争的主要战场。因此对于CCTV而言,创建新闻频道远不止是超越地缘国界传媒力量的显现,而是一个国家形象问题,一个“软国力”的问题。 从综艺娱乐内容为主到新闻节目为主,是近年来CCTV内容发展的基本脉络。两类内容主次位置的互换是从1993年开始,以东方时空的创立为标志,继而有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的崛起,直到现在的新闻频道。以CCTV1为例,1995年由综合频道改版为新闻综合频道,至今已有八年之久。在这八年中,为突出其新闻特性,增加了新闻早八点、新闻30分、现在播报、国际时讯和午夜新闻等,形成了不同时段、不同层面的新闻栏目体系。由此可见,在新闻频道建立之前,比较具有时效性和权威性的新闻栏目主要集中在“CCTV1”频道。由以往央视索福瑞的收视调查显示在“CCTV1”收视率前九位的栏目中,新闻和新闻评论栏目便占了六个。新闻和新闻评论每天播出一百六十分钟,并且CCTV百分之七十的广告几乎都集中在这些栏目,从这些信息中可以看出,资讯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是“CCTV1”的立台之本。但是“CCTV1”的定位是以新闻为主的综合频道,除了新闻和新闻评论栏目外,其他各类型的节目也都需要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子,甚至是拼命挤出来的位置。因此,周末节目匮乏、节目编排和栏目结构的无奈的不合理也及策略上的失误是“CCTV1”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甚至它的新闻和新闻栏目也存在着致命伤。尤其是在新闻价值观念、新闻信息总量、传递速度和播出形态上,还存在着相当多的不足。从CCTV为适应新闻传播新形势确立并实施“新闻立台”的战略结果看,以CCTV1的新闻格局尚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国内国际新闻竞争的需要。CCTV新闻频道在经历两个月的试播和应对一系列突发事件的报道后,2003年7月1日正式播出。开播后的新闻频道实现了24小时新闻的滚动播出,在栏目定位、频道结构及对直播节目的拓展等方面都较以前发生了很多变化。新闻频道以深度访谈、谈话、评论类栏目为点,提供新闻背景、分析、评论、综述、意见等;以滚动新闻栏目为线,突出新闻实时报道的优势以及全天播出的特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进一步拓展,初步形成了符合现代传播规律的新闻频道框架。一、栏目构成现状分析目前,新闻频道的栏目构成主要有三类(央视新闻频道试播期和正式播出的栏目构成,见附表一表二):一,新闻咨讯栏目:新闻早8点、文化报道、体育报道、财经报道、亚洲报道、新闻30分、国际时讯、地方社会新闻、新闻联播、晚间新闻、午间新闻以及04:00、05:00、09:00、11:00、13:00、14:00、18:00、23:00、01:00、02:00、03:00滚动播出的新闻(10分钟)和06:00、07:00、10:00、15:00、16:00、17:00、20:00滚动播出的新闻(30分钟);二,新闻评论栏目:央视论坛、国际观察、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三,专题节目有:新闻会客厅、法治在线、社会记录、共同关注、每周质量报告、声音、面对面、中国周刊、世界周刊、本周、小崔说事、今天。由此可以看出,新闻频道的主体结构是新闻+专题。整点新闻24小时的滚动、更新式的播出,以最快的速度向观众提供第一手的国内国际新闻资讯,做到了快、准,突出了实效性和信息量,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对信息的要求。同时,在整点新闻后又安排了如财经、体育、文化、国际等分类新闻,从侧面充实了信息量,满足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为观众提供了便利。在新闻栏目后,新闻频道还在及时安排了各类专题节目,如新闻背景、新闻评论、舆论监督、法治等各种节目形态,对整点新闻和分类新闻进行了补充和深化,使观众对新闻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和了解。但是,这种整点新闻+分类新闻+专题新闻的内容组合形式仍然存在问题。首先,该频道节目主要由信息类新闻组成,其优势在于信息的及时传递,缺点在于节目需求量太大,存在着制作方面的困难。为弥补节目源的不足,分类新闻紧随其后。然而,由财经、体育、文化和国际四部分组成的分类新闻又如何与下一档整点新闻相衔接(节目预告只是一种硬性的连接)?每天24档的整点报道,也就十几分钟,再有就是几个栏目唱主角,栏目设计的专题化倾向非常醒目,这无疑会影响新闻频道的本色与节奏。其次,是新闻栏目之间的关联性不紧密。除了一般性的整点新闻多起来,新闻频道更引人注目的是推出了新闻会客厅、央视论坛、国际观察等一系列新栏目。这些栏目把综合频道时代新闻栏目没有的样式补齐了。在品类上的确丰富了,但是品质的提升却不容乐观。与综合频道下的新闻传播相比,新闻频道的特征不应只体现在信息量的丰足,更应体现在对信息的多向度读解。当受众被信息的洪水包围,受各种条件限制,一般不易发现信息之间的联系和明白表象背后的东西。这就要求媒体对发布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解释,帮助受众发现信息之间的联系,透过表象揭示本质。这就是新闻频道的意义所在,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地方。但是,新闻对事实的多向度解释不到位是当前新闻频道的软肋。新闻频道要“解读”和“澄清”信息,就必须对信息进行梯度开发,有意识地利用滚动播出的优势形成梯进式报道,使观众同步体验新闻采集过程中层层剥笋的快感。但栏目专题化阻碍了这种结构的形成。再次,从一开播就宣称“以最快速度向观众提供第一手的国内国际新闻”的新闻频道所开设的专题栏目多达16个(每个栏目从2030分钟不等,有日播,周播),这种按栏目运作的方式,并未将频道应以连续播出新闻为主的优势发挥出来。尽管对伊拉克战争、SARS这样重大的事件加大了播出力度,但在新闻频道现有的栏目化程度高的架构下,能够运做的弹性空间不大,很难适应随时可能出现的信息变化而更改制播计划。那些时效性不强的专题栏目放在新闻频道里面,不温不火,给人感觉比较沉闷。从节目的编排来看,信息类新闻则显得更加不足。工作日(周一周五)每天凌晨04:00:00开始播出整点新闻,16个专题片填充在不同的整点新闻之间。即使如此,节目内容仍显不足,每天仍有19个时段的节目属于重播的范畴(对照图表可以看到“重播”的字样)。有些节目如面对面、东方时空每天要重播两次。双休日的编排风格大同小异,周六的重播时段为18个,周日仍为19个。除了重播,每天00:3000:52固定播出的栏目体育报道虽非重播,也非直播,而是录播。若把时段再进行细分将不难发现,凌晨和深夜两个时段完全被重播主宰着。在每天04:0006:00所播出的7个节目中,重播多达5个,共耗时90分钟,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时段上讲都占据着主宰的地位。与凌晨相比,深夜时段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在01:0003:58播出的11个节目中,重播占8个,共耗时147分钟。除了重播,自制节目的不足还体现在首播节目之中,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首播节目,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晚间新闻等和“CCTV1”是同时段播出的,这无疑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同时段同节目在不同的电视台播放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这使观众手中的遥控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些节目虽然都是收拾率很高的节目,但是毕竟是人家的“盘中餐”,而且现在的收视群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因此新闻频道应该抓住时机,多多创立自己的原创节目,树立起自己黄金时间的品牌栏目。新闻频道在7月1日正式开播时重新调整了5月1日试播期时节目的播出时间。如:试播期时13:34播出的体育报道改成了13:30;试播期17:32法治在线改成了17:30播出时间的整点播出大大方便了观众的收看。一些周刊栏目削减,该为整点的分类新闻,内容上注重短、新、快,每次尽可能增加新的内容,抓住受众在相关领域最关心的问题进行连续报道,追踪报道,压缩了频道专题栏目的数量,在滚动中尽显活力。周六的海外速递该为了小崔说事加大了谈话栏目的比重。在对标准时段的划分上体现在正点新闻优先,新闻早八点、新闻30分、新闻联播、晚间新闻报道和午夜新闻为关键时间点,由此间隔出几大时段,中间每逢整点有新闻栏目,每逢半点有滚动播出。保持了新闻的递进性和新颖性。在不同时段安排有针对性的专题新闻栏目也是依据观众与媒介时间的关系,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观众脱离媒介时段:0:0006:00;2、观众与媒介若即若离时段:06:0008:00;13:0014:00;18:0019:003、观众集中使用媒介时段:12:0013:00;19:0024:00,其中19:0022:00为黄金时段4、部分观众使用媒体时段:09:0012:00;13:0018:00以此来判断,新闻频道从观众的收视习惯来安排节目时段还是比较合理的,它将重点节目都安排在了黄金时间播出,例如:新闻会客厅、今天、国际观察(日播)、面对面、中国周刊、世界周刊等方便主体观众及时收看到自己想要的节目。上午时段的观众大多是少数白领、离退休人员和居家人员,新闻频道安排了财经、生活服务类的新闻以及昨日要闻回顾及评述等;午后及晚饭前时段,大多是青年学生闲暇时间,适宜播出一些文化、体育、地方新闻;深夜时分,是部分观众使用媒体的时段,安排了一些有深度分析和评论性的新闻栏目和故事性强的新闻栏目如社会记录等。另一方面在零点以后和比较闲适的时间安排了节目的重播,使由于各种原因没能收看到节目或想重看节目的观众能赶上节目的重播。据上海广电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统计调查,央视新闻频道的受众组成中高学历男受众所占比例大大增加,大专文化程度以上受众比例上升较大,占35%。排第一位,说明高学历群体有着普遍的新闻需求,新闻频道的收视潜力较大。在试播期间,新闻频道没有广告占据时间,空余时段的时间都是由“天气咨询”栏目和宣传片所占据,新闻频道正式开播后,加入了广告与“天气咨询”和宣传片共分空余时段。这些广告大都集中在黄金时段的新闻栏目和新闻评论栏目中,并且占据的时间逐渐在增加,这一度引起了观众的不满。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李挺就此解释说:“广告目前只能作为新闻频道的主要收入来源。新闻的成本十分巨大,光伊拉克战争直播就花掉200万。但是我们会从每一条新闻入手掐断广告与制作的联系,防范有偿新闻。”“广告现象”在各大电视台中已成“风潮”,电视台的收入也主要来自广告,但是如何做到质量与收益的双丰收,还需要各台的多加考虑。二、品牌栏目的开发新闻频道的专题节目一直以来是做得比较成功的,为自己树立了很多品牌性的栏目,如:新闻会客厅和面对面就都在新闻频道中以当日或近期国内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中的新闻人物为主要关注对象的,他们都通过开掘新闻时间中当事人和关联人的亲身经历等,突出新闻中人性和新闻性的结合。但是二者又有不同,新闻会客厅以家庭式的客厅为演播厅,以聊天为主,比较有亲和力,而面对面则是长篇新闻人物的专访节目,追求的是用“人”读解新闻,是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碰撞,因此面对面相对与新闻会客厅来说更理性。因此二者相辅相成,体现了越来越“人性化”的新闻。而且,正式开播后的新闻频道也越来越注重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争取及时有效地把新闻在第一时间播出去。面对面在这次“非典”战役中就打了一次漂亮地战役,栏目组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中进入第一现场,及时采访到了新闻的第一现场和新闻人物,掌握了大量的现场资料,充分体现了现代传媒的魅力。共同关注栏目通过群众反映的社会热点、难点、疑点等进行了解、调查、建议和反馈,实现并完成了新闻与观众的近距离接触,是一档反映民情民意,有鲜明特色的栏目;国际观察以演播室访谈为主,对当日的国际时事进行深度加工,提升了新闻访谈的层次品牌栏目是电视台形象的支柱,各类品牌栏目提升了新闻频道的整体价值。但是,不同风格、追求的栏目叠加在一起,难以形成“合力”。新闻频道对新闻以及新闻栏目总体调控不够,栏目间或各自为战或相互抢夺,整体配置资源的立体优势不足。长期下去,不利于品牌栏目的成长壮大。另外,除了央视论坛、天气资讯等几个栏目颇有新意外,多数栏目是其他频道的新闻栏目移植过来的,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例如,新闻频道移植了不少中央一套的栏目,如新闻调查、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而且占据着“黄金时段”。这些栏目都是“拳头产品”(品牌栏目),但无论从受众收看习惯、影响力、覆盖率等哪一方面衡量,它们都是央视一套的,新闻频道要逐步培养自己富有创新性的“拳头产品”,这样,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才能获得受众的认可。在开发新闻频道这样一个全新的频道品牌时,要利用原先一些栏目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也不是万万不可,比如焦点访谈等栏目在一套和新闻频道同时播放。但问题是新闻频道有自己的受众群和频道定位,有大大区别于综合频道的任务和目标,如果长时间保持两套节目的并机播出格局,有可能模糊新闻频道与综合频道之间的差异,在这样一个分众化、细分化经营已成媒体经营主流的环境下,将会造成受众对品牌辨认的困难,从而使部分受众流失。延伸品牌的开发是在坚持既有品牌的文化特色、核心理念的前提下对既有品牌的发挥、张扬,而不是恣意挥洒,任意而为。品牌的延伸开发只有在一定的限度内才能是有效的。三、特别节目和直播报道特别节目与常规电视栏目是一种互动关系。它不仅是提高电视频道收视率的有力手段,也是塑造频道形象的有效策略。二零零四年春节,新闻频道推出了一系列特别节目(见图表)。日期节目2004年1月13日新闻会客厅“猴年说猴”2004年1月15日面对面面孔20032004年1月21日下午四点到七点一年又一年2004年1月18日2004年1月19日“直击中国铁路春运”2004年1月23日到2004年1月29日中国人在21世纪2004年1月24日中国周刊“印象2003”2004年1月25日世界周刊“火星畅想”2004年1月31日中国周刊“2003特写”例如:新闻会客厅的特别节目“猴年说猴”,邀请了歌唱家李谷一、传记作家李辉、主持人白岩松、影视演员金铭,让出生在不同时代同属猴的人欢聚一堂讲述自己的不同人生经历,让观众更了解他们,也从侧面折射了展现建国后几十年来的沧桑巨变;面对面面孔2003回顾了2003年重要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也浓缩了2003年国人的表情,让人重新回到那些时间,深思、反省等等。特别节目的加入可以在固定时期内,迅速提升频道的影响力,同时,年度末的盘点也是一个媒体整合现有资源的实力的很好表现。特别节目的关键在于以视角的独特制作出不同凡响的节目,要与专业频道的风格相得益彰。特别节目是考验电视频道的迅速反应能力和组织水平。它的价值在于提升专业频道的知名度与冲击力。从“CCTV1”的历年的特别节目中可以发现,无论从意识形态还是从新闻、文化、美学的角度看,它们都在中国电视发展中独领风骚,领导着一代风气,所以新闻频道“特别节目”也应在内容和包装上下更大的功夫。新闻频道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新闻的现场直播。CNN在创办之处就定位于对全球范围内重大新闻事件的新闻直播,按照特德特纳的说法,就是“即使到了世界末日,CNN也要直播到那一刻。”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CNN、FOX新闻、英国BBC的新闻频道等都不惜血本,进行长时间的现场直播,其意义远不止于新闻事件报道本身,而在于强化频道的核心竞争力,扩大其影响力,为频道发展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在西方,新闻频道的现场直播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硬新闻”类型,抓住重大的新闻事件,以信息量大、独特性强、分析深刻取胜;一种属于“软新闻“,抓住受众感兴趣的、富有悬念的新闻事件,致力于调动受众的情感,以娱乐性、情感性强取胜。央视新闻频道自开播以来,就非常重视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如抗击“非典”特别直播报道、2003站在第三级攀登珠峰、见证峡135三峡蓄水及永久船闸通航等等,让受众了解新闻事件,见证历史时刻。从以下图表中可以看出在2003年9月4日10日的节目中, 日期栏目头条9月4日9月5日9月6日9月7日9月8日9月9日9月10日现场直播中国北极科考队即将启程回国(插画面前方声音)阿巴斯决定辞职(连线新华社记者)中国首次公开销毁走私切割汽车哈巴斯领导人扎哈尔遭到以空袭(双视窗直播)连线报道巴立委听取阿巴斯报告(连线新华社记者CNN画面)第七届民运会民族赛马3000米现场报道整点新闻东方时空等对洪水的报道整点新闻东方时空等对洪水的报道整点新闻东方时空等对洪水的报道整点新闻东方时空等对洪水的报道整点新闻东方时空等对洪水的报道中国首次公开销毁走私切割汽车等教师节报道等CCTV新闻不仅对可预见性新闻事件进行了直播,而且对突发事件进行了直播,如对哈巴斯领导人扎哈尔遭到以色列空袭、阿巴斯决定辞职等事件进行了直播。连线报道成为直播中运用比较频繁的形式,9月4日,直播巴立委听取阿巴斯报告时,就连线新华社记者,并插入CNN的画面,9月10日直播哈巴斯遭到以色列空袭时,还运用了双视窗直播的形式。尽管连线、评论、背景和图表的运用已经改观,但对重大新闻的放大、挖掘和多方面展示处理得仍然不够。其实,直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很好的策划和指挥。直播的过程中,更要注意趣味性,在资料和知识的支撑下,要利用悬念,引人入胜。例如,在精心的组织策划下,CCTV-新闻从2004年1月18日20:30到19日22:30,分四个阶段推出了近10个小时的直击中国铁路春运大型直播活动。这是第一次对春运最前沿、最深入的关注。节目直击了北京、上海、广州等春运客流比较集中的地方,通过现场画面、现场情况和演播室中嘉宾的连线,让观众对春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为要春运特殊观众提供了详尽的信息。这次直播的突破之处:首先是直播点的精心设置确保了这次鸟瞰式报道的成功。再次是在表现手法上,有值得称道的创新之处:充分张扬了直播节目的即时性和贴近性的原则;专题片与新闻的巧妙配合成为直播的亮点;演播室里的观点交锋把直播引向深入。最后,这次对中国铁路春运进行的全景式、客观性、近距离的报道,也为央视与地方电视台联手进行多点大型直播报道提供了难得的演练机会。这也是今后新闻频道在整合国内新闻资源,建立与地方台互动和支持的信息关系中努力的方向。不可否认,直播已经成为新闻频道开播以来的一个亮点。据介绍,中央电视台2002年全年直播的新闻时间为60小时,新闻频道开播一个月的直播量就超过40小时,直播成为了新闻频道最频繁使用的武器,也是至今为止这个频道区别央视其他频道最鲜明的标志。从央视网站新一期的“网上调查”的数据来看,现在老百姓比较关注的节目首先是“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直播”的节目,然后是“多反映一些老百姓的节目”的节目”的新闻传播的一种手段,它特别适合于对突发性事件的现场报道,现场直播不是盛大的节庆活动,它应该是常态,我们应使其回归新闻报道基本手段的本来面目,和其他技术手段一样,以及时进行插播的方式,常态化地运用在日常新闻报道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闻频道的直播报道还不够充分,央视新闻频道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CCTV新闻频道 生成时间:2003/04/29-11:23:00-2004/02/24-19:06:231.2003年7月1日,CCTV新闻频道正式开播,您对其寄予哪些新希望?1.多反映一些老百姓问题44836票2.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直播40237票3.培养专家型的新闻主播33463票4.培育央视自己的评论员32702票5.喜欢深度报道和人物访谈25985票6.新闻资讯全天滚动播出24394票7.央视记者身影无处不在22211票8.新闻节目还要推陈出新17421票9.希望央视成为信息总汇16481票10.借助网络增强互动参与16481票11.节目包装突显时代特色13519票 总投票数:285443票四、主持人主持人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体现电视传播的人际化优势。尽管“第一媒体”以机构面目向不确定的大量受众进行单向传播,但是有了优秀的主持人,其盲目、生硬和冷漠的缺陷得到了有效弥补;受众接触的电视人形象也成为了有声有色的、活生生的、有独立人格的人。新闻频道的主持人无论从知名度、形象还是素质上都可以说还是比较有影响力的,像小崔说事的主持人崔永元,机智亲切;中国周刊的主持人白岩松,国际观察的主持人水均益,知识丰富稳重;新闻会客厅的主持人沈冰,端庄、大气;面对面的主持人王志,敢于质疑的精神优秀的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不仅要在重大新闻事件中做出出色的现场报道和镇定自如的主持,还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善于发现和捕捉新闻,对新闻报道的事实有独到见解,能从新闻报道中开掘那些尚未解决的问题,道出新闻的价值、意义,揭示出客观事物的本质、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及其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等等。从而使新闻栏目更有深度和品位,引导受众进行理性思维,启迪大众的思考和探索。主持人虽然不是判定一个栏目好坏的最终标准,但是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栏目品质的提升,一个品牌栏目中一定离不开一些优秀的主持人,这是一个相互成全的过程。作为一个新兴的频道CCTV新闻,如果要在短时间内在受众心目中确立频道形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独具个性的主持人。目前,新闻频道还未出现集记者化、学者化、个性化的优秀主持人(至少笔者这样认为),即使一些较为出色的主持人有很强的政治敏感力、直播能力、评论能力,但也太过千篇一律,缺少个性化。前面提到的几位央视名嘴奔走于一套和新闻频道之间,使得两个频道有重叠之嫌,这不利于栏目品质和主持人风格的确立。其实,从全台范围来看,中央电视台可谓人才济济,几乎每个频道都有自己的采编播的高手,由于被分散在不同的频道各自为战,其战斗力难免大打折扣。央视可否考虑,以CCTV新闻频道为主,搭建一个新闻平台,逐步将各个频道的新闻采编播人员集中在一起,从而实现从人员到栏目内容的资源共享。这样不仅能有效解决人员短缺的问题,多多挖掘个性化人才,推出素质高的新“面孔”;还能有效的提高栏目的利用率和可信度。新闻频道还要在电视人的立场上寻求突破。过去是由上对下,是宣传、灌输,现在新闻频道没有迅速彻底的调整过来,对于新闻内容的突破固然重要,但从什么立场、以什么态度去报,是不是从平民百姓的角度看问题,也不可忽视。新闻频道每天18:30有一档社会地方新闻,顾名思义就是珍闻趣闻,是软性的,可主播居然用严肃的口吻来播报,结果把社会新闻变成训诫的内容,受众当然不乐于接受。2004年5月1日地方社会新闻该为新闻社区由几个独立的趣味小版快构成,是在试图改变传播的姿态和语态。其实,新闻频道早就应该改变“道德训诫师”的身份,让人平视来看。“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行。”新闻频道的创办是中央电视台向世界级大台迈出的坚实的一步。从境外的电视新闻频道的三种模式来看:按播出内容分,有纯动态新闻频道(如台湾的TVBS、三立新闻台东森新闻网)和动态综合新闻加分类(专题)新闻频道(如CNN、BBC世界台);按经营方式分,有完全不带商业广告的公营新闻频道(如BBC世界台)和带商业广告的私营电视频道;按技术类型和经济来源分,有有线新闻频道和无线新闻频道;前者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用户付费(占90%以上),广告播出受到严格的限制,后者几乎全部依赖广告。央视新闻频道在借鉴这些模式的基础上,确立了自己的基本特征:建构动态综合新闻加分类(专题)新闻,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单元里,将时效性突出的动态新闻在前,时新性突出的趋向新闻在后,辅之以分类和专业新闻,对新闻资源的整合脉络清晰,轻重缓急安排有序。通过央视新闻频道已经传达出的电视新闻观,可以看出:中国构建了自己的一整套应对重大新闻事件的电视传播网络,同时形成“监测环境”的常态,即以“守望者”的姿态,对与公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关注与报道。在日益开放的政治舆论环境下,充分发挥中央电视台的经验、人才、资源储备、以及整个广电系统和全国各新闻媒体的优势,吸取国外新闻频道的创办经验,对自身进行定位调整和跟进,以专业化标准定位自己,更好地通过新闻的理念、价值理念、报道内容体现出鲜明的特色,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创新。让越来越多重大新闻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及时传递给观众,通过新闻传媒的优势让中国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站稳脚跟。第二章 四档新闻专题栏目研究新闻调查不完全节目目录采访新闻调查现任制片人张洁用“故事”推进调查 新闻调查的本体分析一、栏目特色-“调查文体”二、栏目选题-事实真相 三、栏目形态-故事结构四、栏目灵魂出镜记者五、栏目的扩展品牌延伸面对面节目目录采访面对面现任主编耿志民 编导阎兴宇采访面对面现任编导贺建伟、吴宁 “人”字多米诺浅谈面对面的以“人”为本时空连线不完全节目目录采访时空连线现任编导赵广强浅谈时空连线的现状及发展空间央视论坛不完全节目目录采访央视论坛制片人孙杰央视论坛属于电视的新闻评论 第三章 新闻频道栏目发展空间把更多的期待留给未来试述新闻频道新闻栏目的发展空间后 记在时间的跑道上,新闻频道已转过了一圈,这一年的紧张与忙碌、惊喜与困惑,随着林林总总,纷繁复杂的新闻信息的更迭,演进,渐渐模糊在人们的记忆中。在新一轮竞争的号声响起时,重整行囊的新闻频道准备好了吗?从课题的审批至今,我们的目光从未离开“CCTV新闻频道”,因为我们深信“关注是一种力量”,在一年的文字资料的阅读、影象资料的观摩、与新闻频道内部的调研访谈中,我们一直在努力尝试从各种角度来认识新闻,认识电视。在整理这些思绪的时候,我们原以为会是一些辛苦与喜悦的回忆,但是突然发现其实很多的事情也许并不需要记忆,因为它已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你的生活,想把它抽离出来细细品味似乎已经不大可能。就如同每天发生的新闻,当你试图去独解和评价它的时候,却发现它正以一种更快、更新的方式刷新着你的记忆,刺激着你的神经。同时,让你懂得如何选择,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无限的可能。我们课题的主体部分大量研究的是新闻专题栏目,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十分重要的动态新闻的追踪实际上我们放弃了。在对主要四个新闻栏目的分析研究中,我们试图从新闻学、传播学和社会学等几个方面来谈,但由于本身的知识水平所限,恐怕距离我们最初的想象还有相当的差距。尤其感到遗憾的是受众分析的这一环节还很薄弱。现在想来,也许正是在这些遗憾和缺失中,我们收获了更多,也给了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和动力!“新闻”是我心中的一个梦,一直以来,我都试图靠近它,用心来触碰这个变化无穷的神奇时空。所幸的是,我的梦并不孤单,在我的身边出现了一群有同样梦想的朋友,是大家的热情和执著共同点燃了我们梦想的第一束光芒!师哥师姐李吉和方芳,是此次课题的成员,在课题的前期提出了很多建议,在新闻频道栏目的调研中给予了一定的帮助也和我很好的配合完成了采访任务。我的同伴唐丽芳参与课题从始到终,作为课题小组的主力成员,她以对新闻的敏锐和做事严谨的态度,在新闻频道栏目的调研中和大家配合顺利的进行了采访,并很好地完成了课题主体部分的写作。大二的一些热心的小师妹汪加娜、孙梅、李晗、周童也在课题的进行中收集资料、整理录音采访、以及负责我们课题第四部分的主页的创建。我为我们的共同努力的日子感到骄傲,相信他们大家也有我同样的感受,心怀感谢!当然,最应该感谢的人是给予这个课题生命的老师们,无论是学校教务处的审批老师,还是艺术传媒学院的各位主持课题工作的老师们,如果没有您们的帮助与提携,不会有今天课题的顺利完成。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两位老师,艺术传媒学院副院长张晓梅老师,没有张老师的努力争取,我们最初的课题构想根本不会有变成现实的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C级船舶检验专业案例分析)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二
- 2025年篮球线上考试题及答案
- 航空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专业法律法规)模拟题及答案一
- 国企银行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网络工程师认证考试模拟题及详解
- 广西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游戏开发专家面试秘籍与模拟题回顾
- 2025年心理咨询师高级职位竞聘面试指南及模拟题解析
- 2025年药品安全员资格认证考试重点题
- 实心球课件教学课件
- 齐河经济开发区马寨小区安置楼工程临时用电组织设计(5月10日改)
- 220kV变电站土建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第二版)
-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教学指南
-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试题含答案(全册)
- 机关党建与企业党建共建协议书范本
- 马凡综合征个案护理
- 2024四年级上册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课件
- 肉豆蔻丸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药效预测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内科护理学第七版)
- 铁路120型货车空气控制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